心怀群众所盼 件件关乎民生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建议选录
2022-04-12张琳琳
从托育服务助力“三孩”政策实施,到依法管理电动自行车,从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到破解基层医疗短板,民生实事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代表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悉,今年广东代表团的代表提出关于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建议达128件。群众所思所盼,就是代表履职所在。
普惠托育 “双减”协同
● 李秉记: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助力“三孩”政策实施
去年以来 ,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目前国内托育服务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开设2-3岁幼儿托育班的民办幼儿园,另一类是提供专业托育服务的早教机构、托育机构等。目前我国婴幼儿入托率未达到10%,而有入托意愿和需求的婴幼儿的比重超过50%,托育整体服务量有很大提升空间。“三孩”政策实施后,托育服务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托育服务的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建议在完善产假制度、加强女性就业保障等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向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的目标努力,让现有的婴幼儿得到更好照护,提升生育“三孩”意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是加强政府对托育服务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应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加强示范机构建设、发展多样化服务,大力引导支持普惠托育体系发展。对托育机构提供土地、规划、金融、财税、人才等一揽子“政策支持包”;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建设普惠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在各县、区打造普惠型托育示范园;发展多样化托育服务,精准满足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需求。
二是推动托育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加强社区卫生中心婴幼儿健康管理功能和丰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容,搭建托育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的桥梁,完善托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规范和机制,将托育服务与基本医疗紧密结合。
三是重点加强农村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农村的劳动力流动情况、婴幼儿人口构成、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托育服务需求综合施策,精准补给,统筹建设普惠型托育示范园。鼓励农村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校舍和办公场所,以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 李小琴:增强社区教育服务功能 构建“家校社”“双减”协同体系
“双减”政策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社区教育服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支撑点,要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各地要统筹利用好社会资源,增强社区教育功能,丰富身边教育资源供给,为强化实践育人提供支持,发挥好学生成长实践大课堂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强化家长的主体责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由各地市教育部门统一部署,组织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及研讨活动,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二是建立社区图书馆,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丰富社区图书馆服务内容,拓展孩子阅读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交流活动,促进孩子参与社区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图书馆服务品质,实现城市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对接,推动文化资源均等化、便利化,最大程度发挥社区图书馆服务“双减”作用。
三是拓展社区综合活动中心多元化服务功能,提高学生公民素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各地社区可以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发挥基层服务功能,不断探索优化社区教育服务新路径。如开展“社区小主人”行动,结合社区日常重点工作,组织少先队员在课后、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等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敬老爱老、劳动锻炼等活动,进行生活体验和场景体验。定期开展青少年兴趣技能培训或体验活动,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区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兴趣特长,锻炼身心,增强民族自信,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四是完善社区文体设施建设,拓展学生强健体魄场所。完善社区文娱体育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社区休闲锻炼环境,为孩子锻炼身体或开展家庭亲子运动提供舒适的场所。社区完善的体育设施和规范的区域将有助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身体素质,为“双减”提质增效。
电动车管理 充电设施建设
● 陈海仪:构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一体化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年销量均超过3千万辆,保有量超过3亿辆。然而,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在带来便捷、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交通乱象、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交通事故发生后因无法查找、责任认定困难和赔偿落实不到位,火灾事故发生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得社会管理秩序严重失衡。为使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形成全国治理一盘棋,亟需自上而下进行整体规划,以构建全链条一体化的电动自行车依法管理体系。
(资料图片)
一是制定专门性规范,弥补执法司法依据缺口。制定一部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律,或在道交法中加入电动自行车专章。建议在法律适用上“参照机动车(摩托车)”,在规定中必须明确三点:提高行政处罚力度;注重保护老幼群体,对准入的驾驶年龄进行限制,并强调安全头盔的使用;在保险方面参照机动车设定交强险。在立法技术上可给地方性规范的制定留下空间。
二是多部门协同,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管理、市场准入、登记管理、路面管理、消防管理、报废回收等环节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打破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壁垒,建立电动自行车监督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同时,从生产、销售、登记、骑行、充电、维修、回收七个环节入手,建立全流程使用的全国唯一编码系统,实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形成综合管理优势。
三是完善电动自行车的配套措施。依托全国唯一编码系统、登记授牌制度,加强源头治理。明确电动自行车路权,创建安全骑行环境。强化对使用环节的监管,增强非现场执法,加大惩处力度。增设社区、单位、学校等地的安全充电、停放设施。加强教育引导,实行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
四是精准管理特定行业,压实企业社会责任。建立警企互联机制,实行“两书两通报”,要求违法人和所属单位分别签订承诺书和责任书,对内通过交安办通报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与企业征信系统挂钩,对外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列入黑名单限定整改时限。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用工规范,制定职业标准,培训职业能力,改善职业环境。对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快递、外卖等经营活动的企业,强制要求其统一购买第三者责任险、驾乘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等相应的保险,帮助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规避赔偿风险,减少纠纷。
● 吴翔:加快推动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纳入国家七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相关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其中私人乘用车领域将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
居民区是私人乘用车往返最为频繁的区域,因而加快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能否在居民区自有或租赁车位上顺利充电,充分发挥补能的便利性和成本优势,是影响私人购置电动汽车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各地居民区充电桩安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阻碍,严重影响了私人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对此,建议政府对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规划层面的导向支持,规划、住建、发改、交通、供电、消防等各部门全力配合,尤其是要尽快将与现行政策、标准、规定相悖的内容调整到位。
一是大力推广充电服务运营商、物业、用户等多方参与的“统建统营”模式,将引入专业充电服务运营商安全、规范开展充电服务纳入各地物业管理条例,为充电服务运营商进驻居民区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提高居民区充电服务运营商准入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要求。充电服务运营商统一规划并做好电气及消防安全改造,与居民区用户电动汽车保有量相匹配,按“一车一桩”的充电需求分步有序实施。
三是充电服务运营商安装独立电表,直接与电网结算电费,鼓励采取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服务模式,充分挖掘居民区电网设备潜力,电网企业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
四是住建部门会同电网企业等结合各地电动汽车推广需求,进一步明确并细化新建住宅小区充电设施配建或预留标准,并纳入设计、验收规范,不满足要求的各级住建部门不得办理验收手续。
五是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对居民区充电设施安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快制定安全和责任保险相关规定,完善消防与电气等设计要求,明确充电服务运营商、物业、用户三方责任界定,鼓励通过投保降低企业运营和用户使用风险。
六是鼓励运营商开展智能充电管理、多用户分时共享等创新运营模式,积极探索通过参与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等获取增量收入,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推进模式。
食品安全
● 吴列进:构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体系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安全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全过程监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控制,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保障,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发,仍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22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明确指出将借助信用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直接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和食品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是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管理不够完善,未能建立起社会广泛参与的信用评价体系。三是信用奖惩机制不够明确,对信用缺失的企业的处罚还不够具体和明确,对守信企业没有经济等明确的激励机制,对失信、违法企业则缺乏足够严厉的惩罚措施。
对此,建议:一是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信用档案,推进食品企业分类监管,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将食品生产经营诚信建设纳入金融、税务、政府采购、招投标、土地、行政审批重点领域。二是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结合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三是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四是构建“信用+溯源”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借助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底层技术,保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跟踪和可追溯。以溯源建设支撑信用建设,推动信用体系和溯源体系融合创新发展。
● 陈瑞爱: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链条闭环管控
食用农产品是百姓每天的生活必需品,直接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保证食品安全首先要保证食用农产品安全。近年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国家提高了对农产品的检测标准,检测技术手段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就包括快速检测法,尽管快速检测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已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当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全链条管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检测经费不到位、快速检测的精准度和效力不足、缺乏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农产品预制菜快速检测技术未开发等。
为加快构建农产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全链条闭环管控,建议:
一是建立全国性食品安全全链条闭环智慧监管平台。按照食品品类码加食品序号码(或食品批次码)的编码规则,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上链,实现精密智控。通过联通“信息孤岛”,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货查验记录全程电子化、食品追溯链条清晰化,形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和反馈闭环管控机制。
二是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严密规范的检测程序和制度。完善快速检测设备的配置,提高快速检测仪器、试剂的实用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大地方政府食品安全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三是提高快速检测专业水平和监管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充实监管队伍。建立食品快速检测室,真正形成“基层采样,集中检测”的快检机制,提高检测操作的专业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是通过实行标准前移,将原来的管食用农产品质量转变为管生产标准。制定相应标准,实现产地化控制,并将这种产地化控制推广到水果、配菜等。出台预制菜国家行业质量标准,研制出对应的快速检测技术。
五是定期组织开展“快检进市场”活动,发现和防范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强化联动执法机制,合力打击食用农产品违法行为。加强对基层消费者和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
医养结合 基层医疗
● 程萍:加快推进我国医养结合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医养结合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范围窄、老年人长护险和医保政策有待完善、服务人才缺乏等等。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简化审批登记。突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重点,支持二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服务、护理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推行家庭病床制度,构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置分院,并给予资金、土地、医保等政策支持。
二是进一步加快推广普及长期护理险。总结现有试点城市的经验,构建长护险的制度框架,明确保障范围、保障水平,建立统一标准,探索医保基金、财政、单位、个人等多元化可持续筹资模式,并将参保人范围逐步扩大至城乡居民。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建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体系,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管理办法。
三是进一步完善医保支持政策。明确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的界限,畅通医疗保险报销与生活护理补贴制度衔接,积极推进符合医养结合实际的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制定实施居家医养的标准,推进落实老年人慢性病用药长期处方制度。
四是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激励机制。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的职称评定、薪酬补贴制度改革;落实医师多执业机构备案制度,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制定实施养老护理员人才培训计划、职业技能标准,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体系,打通职业上升通道;借助社工专业介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 周海波:借助AI医生+互联网技术为基层医疗短板破题
村卫生室是村民健康的“守门人”,但对于广东乃至全国来说,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欠发达地区村医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足、基层首诊正确率低等原因,老百姓仍不得不选择有小病到“大医院”、找“大医生”就诊。
健康中国的短板正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紧缺。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让村民就近就地就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办法是突破区位条件的高效优质的办法,对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可谓一剂良药。借助AI医生+互联网技术,利用智能医疗设备、全科疾病智能诊断应用及远程医疗,可提升村医诊疗能力,实现精准诊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AI医生+互联网技术有以下优点:一是借助AI医生辅助村医诊断,能为村医提供触手可及的诊疗智能助手和先进的医学知识,提高村医诊断正确率,提升村医医疗服务能力;二是建立村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基层医疗与公卫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村民健康,提高村民健康水平;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疗诊断、远程医疗教育等方式,克服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真正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AI医生操作便捷,借助医疗可穿戴设备,即可在帮助村医走村入户开展村民日常辅助诊疗、电子健康档案建立、身体健康数据采集、完善电子病历数据库、日常健康管理等方面,成为村医的智能医生助手,为村医的日常工作减负增效。建议借助AI医生+互联网技术,提升村医服务能力,发挥好村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我省越来越多的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始投入运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