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池又见荆公茶
2022-04-12陈文原东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文/陈文(原东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0年3月29日,由东乡区瑶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发的“荆公茶”正式推出,并在京东平台上闪亮“登场”。有着千年历史的荆公茶露出“真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款款而来。
东乡区上池瑶田是一个风景秀丽、群山环抱的小山村,东屏明珠峰、东北侧东岭、北倚兔岭、南靠荆公山、西环孤山。村西二里一条美丽的泷溪宛若飘带滋润着两岸沃野。这个物产丰富、生态优美的小山村哺育了北宋宰相王安石,孕育了举世闻名的荆公文化。1985年12月,上池村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王安石故里,并将上池王氏宗祠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此,上池村“王安石故里”之名得到官方认证。
清朝嘉庆年间,上池中源族人王元达《渭源宗兄先生文孙入泮之喜》中语“先生世居上池村,自少满饮上池水。吾闻名医秦越人,相传遇客长桑君。饮以上池天边露,从此诊疾得神助。”上池村人杰地灵、风景秀美,每逢冬春时节,云雾如轻烟缭绕于此地,宛若仙境。这里的植物沐浴着阳光、滋润于云雾,荆公茶也在这般温暖而湿润的独特环境下孕育千年。
宋皇祐二年(1050年)春,年仅29岁的王安石任职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回归故里上池省亲,当地百姓纷纷向他赠送薄礼以表不舍之情,清正廉洁的王安石一概拒绝,仅收下茶农送给他的3株堇茶苗。在与堂弟王安中和好友周彦弼商讨后,为了给堇茶树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并与当地百姓共享,王安石一行三人在上池周原村东北侧的东岭山栽下这三株堇茶树苗。此后由王安中精心护植并建设堇茶茶园,堇茶在东岭山上茁壮成长,当地百姓可以自由采摘。王安石在东岭茶园建好后,曾以介甫之名赋诗《东岭茶饴》“见说周原土壤宜,堇茶甘美味如饴,分根远植临川日,采折应须压露葵。”上池族人为纪念先祖王安石,将此茶命名为“荆公茶”。
沁园春·荆公茶
介甫家乡,上池瑶田,千载甜茶。有族谱记载,诗词为证;东岭栽植,福泽万家。挹翠清香,甘甜如饴,茶中奇葩扬华夏。溯其源,乃荆公亲种,苏轼赞夸。
历经风霜千年,喜庚子春风吐绿芽。建生态茶园,有机开发;龙头企业,高端上架。院士指点,专家考察,科研攻关力度大。待时日,将源源量产,续传佳话。
甘甜如饴的堇茶,属多穗石柯类植物,与其他茶树有较大差别,可四季摘饮。清明前的茶叶,沏喝清香甘淳,清明后的茶叶,沏喝淡红而甘,甘草的芳甘逾浓,秋冬逾甚。多穗石柯别名甜茶,可用于烹饪,夏天用几片茶叶做出的红烧肉,放置几天都不会变质,且兼具茶、糖、药三种属性,古人多将其做清热解毒和安神降压之用。
近年对多穗石柯产品分析检测发现,其甘甜味来自根皮苷成分,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发现根皮苷可以很好地抑制肌体对糖分的吸收,同时具有修复体内胰岛素的功能,具备很好的降脂、降压、降糖、消炎、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过敏功效,被誉为“树上的虫草”,十分珍贵。
古荆公茶老茶叶树
王安石一生喜爱喝茶,尤其爱用长江三峡的巫峡之水泡堇茶。相传有一年,苏东坡乘船回四川老家,临行前王安石请苏东坡回来时从巫峡带一壶巫山之水做沏茶之用。数月后,苏东坡送给王安石一壶水,沏堇茶喝时,王安石问道:“这堇茶水今天涩而不甘,这壶水可否是巫峡之水呀?”苏东坡只好诚恳地说:“老师,过长江巫峡时我忘了您的嘱托,只好盛一壶下游的西陵峡之水给您。” 王安石捻须而笑。尽管不是巫峡水,堇茶甘甜如饴的味道是不会变的,每每王、苏二人饮堇茶谈诗作词总是津津乐道。王安石与苏轼都是当时的大文豪,他们共饮堇茶,文思泉涌、寄情托志,谈笑间、清茶入口间,旷世名篇一气呵成。
荆公茶历经风霜千载,润泽上池及周边百姓,终因茶园久远,疏于打理,茶树已芳踪难觅。几年前,上池村王氏后人王辉平按族谱记载找到了东岭茶园留有的几棵茶树,便萌生了开发之意,苦于没有资金、技术,面对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好“宝贝”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在自家小院搞育苗栽培,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辉平结识笔者,在听取王辉平介绍之后,笔者认为荆公茶是王安石亲手种植,不但是很好的养生茶,而且有故事、有文化蕴藏其中,应当支持王辉平发展规模化种植加工。于是,笔者将所见所闻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并取得支持。从此,荆公茶迎来了再开发的机遇。
近几年,从茶树种类鉴定到元素成分检测,从种树移栽到苗子繁育,从庭院种植到规模化种植,从外出拜师制茶到茶品研制成功,从申请注册“獾郎堇茶”(獾郎系王安石乳名)商标到申请注册“荆公茶”商标,从取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到取得销售许可证,从没有包装的散装到精致的礼盒包装……荆公茶的发展已驶上一条前所未有的“快车道”。上池瑶田荆公茶,在众人的殷殷期盼中,正以欣欣向荣之势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