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铁皮加工铺到中国500强

2019-10-06张江舟

现代企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东岭宝鸡市村民

张江舟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让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40年里,陕西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东岭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矢志不渝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村企合一、以企带村、共同发展”,推动村办企业东岭集团跻身“2017中国500强企业”第16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8位。2017年,东岭集团的年收入突破1300亿元,成为陕西省首个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民营企业。

从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2017名村影响力榜单”第五、“2017名村发展指数排名”榜首,从曾经的村办黑白铁皮加工铺到“2017年度中国钢贸企业百强”建材类第一,东岭村人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改革开放给这个村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变化?

举步维艰,东岭村的坎坷创业路

东岭是渭河岸边的一道高岭。这里土地贫瘠,种粮种菜的产量都很低。位于这里的东岭村以前是陈仓镇联盟村一个村民小组,也是远近闻名的“穷地儿”。“村东村西水汪汪,村前河滩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粮,有女不嫁东岭郎。”这首曾在宝鸡市流传很广的民谣说的就是东岭村。

1978年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点燃了中国亿万农民致富的希望。全国各地的乡镇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联盟村利用地处宝鸡市近郊的优势,开办了许多村办企业。由联盟村六组(东岭村前身)开办的黑白铁皮加工铺就是其中的一家,当时只有不到10名工人,生产水桶、烟囱、簸箕等。

“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加工烟囱、铁簸箕。一听说哪有活儿,我们就想方设法接过来做。市区里的建筑工地缺灰斗、灰桶,我们就去找来样子,连夜学着加工。就这样,小小的黑白铁皮加工铺生意越来越红火,1985年更名为东岭铆焊机械厂。虽然依旧是小打小闹的小作坊,但当时的我们都坚信,办企业能彻底改变乡亲们在地里刨食受穷的苦日子!”今年60岁的东岭村党委第一书记、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在接受采访时说。

1988年,就在企业收入连年攀升,村民生活持续改善的时候,一场意外的安全生产事故奪走多名工人的生命,也重挫了村民们继续办企业的信心。出了伤亡事故,要补偿死者家属,厂子也生死难料,20余名工人走得只剩下几个人。1988年7月15日,李黑记和村民小组签订了3年的承包合同,约定由他个人承包经营东岭铆焊机械厂,每年给组里交5000元承包费。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东岭村的发展出现了转折。

成了企业负责人的李黑记开始拼命学习从企业管理到人际关系处理的各种知识,努力收集各种信息,把思维的触角向各个领域延伸。在业务往来中,他们发现圆钉销路好,价格不断上涨,就决定生产圆钉。没有设备,李黑记就动员自己的四个兄弟拿出全部家当作为抵押,从银行贷回10万元买了制钉机。机器运回来了,他们才知道没有拉丝机还是造不出钉子。李黑记又从社会上筹措了10万元买回拉丝机。

一台制钉机和两台拉丝机昼夜运转。三年过去了,厂里生产的铁钉和铁丝为他们赚回了一辆东风大货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车。第一轮承包期满时组里派人来审计。当时企业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20万元,收益是之前10年的总和。

抢先一步,创新思路实现跨越发展

从1991年第二轮承包开始,李黑记和他的伙伴们不断增加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当年建材市场的急剧变化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库存的铁钉、铁丝不断堆积,几十万元的贷款让企业又一次面临停产关门的窘境。

厂里的工人们提出要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应急,李黑记坚决不同意。大家的日子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再来冒这个风险,他于心不忍。有了几年跑销售、跑市场的经历,李黑记知道钢材价格在计划内、外的差价很大,就决定把库存的钢材卖掉以解决眼前的危机。

钢材卖掉了,工厂却因为倒卖钢材被贴上了封条,厂长被勒令写检查。

这个跟头摔得李黑记几天几夜合不上眼,他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一个农民要办工厂咋这样难?当时,他隐隐约约觉得,从商品的差价中谋取利润不应该是犯法,农民办企业从贷款到原材料的购买等环节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一定会被打破,某些行业的经营由国有企业垄断的现象迟早也会改变。

当时金台区有一家经营钢材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东岭铆焊机械厂与对方合作,采取租赁的形式搞钢材销售。这一创新实践让东岭铆焊机械厂终于有了合法渠道涉足钢材生意。就这样,东岭铆焊机械厂抢先一步进入了被国有企业垄断的钢材市场,东岭村也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995年底,在金台区政府的支持下,东岭村以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以企带组”的创新机制,李黑记被村民选举成为村民小组长。同时,他把个人承包经营企业所积攒的6800万元全部交给了集体。

1997年,李黑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心带领村民谋求更大的发展。同年5月,他们兼并了金台物资供销公司。

1999年7月26日,金台区政府批复撤销联盟村六组,成立东岭村。7月29日,李黑记被推选为东岭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企带组、以企带村,机制的创新为东岭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0年,东岭铆焊机械厂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村民和企业员工同时持有企业的股份。

分忧解难,在国企改革中转型提升

如果说东岭集团之前的成功得益于较早踏入钢材贸易流通领域,随着国家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这种优势已经逐渐消失。

2000年前后,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资源型工业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陷入困境,发不出职工工资,还不起银行贷款。还有一些企业甚至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东岭集团从各级政府手中接过了一项项帮助国企改制的任务。

2000年5月,东岭集团正式进入凤县锌品厂,全盘接手债权债务、设备以及全体职工,并补发原厂拖欠的职工工资。从2000年至今,东岭集团在凤县的投资总额超过12亿元,累计上缴利税5亿元,为当地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陕西略阳钢铁厂是我省一家老牌国有企业,有退休、退养、在职职工和家属三万多人。由于种种原因,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负债率高达84.5%。如何让这么大的企业获得重生,省上有关领导找到了东岭集团。从2003年11月至今,东岭集团没有让略阳钢铁厂的任何一个工人下岗,他们投资超过10亿元,把略阳钢铁厂的产能由30万吨提高到130万吨。

从2000年到2009年,东岭集团先后参与了十几家国有企业的改革,让这些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解决了1.6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上缴利税约10亿元。

如今的东岭集团已跻身“2017中国500强企业”第16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8位。2017年,东岭集团的年收入突破1300亿元,成为陕西省首个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民营企业。东岭村也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10强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以及“全国文明村”。

谈到改革开放给东岭村带来的变化,李黑记动情地说:“40年前,东岭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东岭人解放了思想,开始了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历程,最终将一个村办集体企业发展为中国500强企业、陕西省最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也让东岭村村民提前步入小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东岭人的今天。东岭集团将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如今的东岭集团拥有员工1.8万多人,下设50余家核心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是陕西省非公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示范企业。东岭村也已发展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富村、强村、名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户均资产超过300万元。全村村民每年都能从村集体领取分红,95%以上劳动力在企业上班,持有股份,享受企业发展成果。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村民子女的上学费用由村集体全部承担。实现了村镇建设规范化、村民住宅高层化和农村生活城市化的东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10强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以及“全国文明村”。在东岭集团,年薪几十万元的人比比皆是。

东岭人富了,再不需要为生计发愁了。但是,东岭人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不断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东岭集团一直坚持以各种形式回馈社会。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东岭集团在汉中略阳、宝鸡凤县等地的企业也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东岭集团想的不是自己企业遭受的小灾,而是震区人民遭受的大灾。灾后第二天,东岭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黑记就带头给灾区捐款。在他的带动下,东岭集团员工共捐款278万元。

2009年,东岭集团在宝鸡市麟游县开发建设崔木煤矿,承诺要带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在煤矿投产前,企业鼓励周边村民购买运输车辆。村民没钱,企业就帮他们担保。如今,这个煤矿旁边的北王村已成为麟游县村民存款最多、村民拥有车辆最多、村民从事小经济体最多的自然村。

最让宝鸡人津津乐道的是,由东岭集团投资230亿元建设的宝鸡中央金融文化商务区(CCBD)。这个项目通过城中村改造,大大提升了宝鸡城市生活的品质。中央金融文化商务区成了宝鸡市的新地标,并已于去年开业。有人为东岭集团算了一笔账,同样的资金规模,如果在一线城市搞开发,回报将远远大于在宝鸡市的投资。可李黑记却说:“东岭是在宝鸡市成长起来的企业,咱不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不为家乡的老百姓出力流汗,咱就愧对乡亲。”

据统计,近年来东岭集团为宝鸡市修路、架桥、扶贫、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三亿元。

40年的辉煌历程见证了东岭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改革的大潮记录了东岭人自强不息的担当;新时代的使命激发着东岭人逐梦发展的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东岭人将继续高举改革创新大旗,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引领各产业板块向着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道路不断前进。”李黑记说。

(原載《陕西日报》)

猜你喜欢

东岭宝鸡市村民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手架车
李黑记:党员、农民和企业家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李黑记: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村”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