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2022-04-12张文君李月明何诗琪梁淑鸿刘映雪吴怡玲龚业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水杨酸红斑皮损

张文君 李月明 何诗琪 梁淑鸿 刘映雪 吴怡玲 龚业青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激光理疗科,广州 510095

痤疮为常见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我国该病总发生率为8.1%,其中青少年发病率可达90.0%以上[1]。目前痤疮的临床治疗以减轻皮损、防止遗留色素沉着和瘢痕为主要目的,主要予以外用维A 酸类药物、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3],短期效果值得肯定,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且易出现耐药。半导体激光通过选择性的光热作用与胶原重塑作用修复皮损组织,而30%超分子水杨酸可加速表皮细胞脱落和更新、降低角质形成细胞黏着性及刺激组织修复等作用,是痤疮治疗的重要方法[4]。目前国内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研究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疗效,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激光理疗科就诊的100 例痤疮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中痤疮轻中度诊断标准;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有炎性丘疹;中度(Ⅲ级):出现脓疱[5];近1个月内未接受维A 酸类、抗生素类、抗菌类等药物治疗;治疗区皮肤无明显破损;能够完成治疗和定期随访。排除标准:合并过敏性皮炎、湿疹及感染性皮肤疾病;有瘢痕史、光敏史及水杨酸过敏史;严重免疫系统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31 例,年 龄14~41(25.62±8.35)岁,病 程6 个月~5年[(2.06±0.72)年],其中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15例;研究组男20 例,女30 例,年龄12~43(26.43±8.12)岁,病程6 个月~5年[(2.12±0.69)年],其中Ⅰ级11 例、Ⅱ级26 例、Ⅲ级1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签署医学研究知情同意书,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德国Asclepion 公司,型号:MeDioStar)。设置参数:照射波长为810 nm,频率为10 Hz,能量密度为28~34 J∕cm2。激光对皮损进行照射,根据个体患者耐受情况调整能量密度,重复3 次,以皮肤出现微红改变作为止,治疗结束后冰敷全脸和外敷保湿面膜30 min,每2 周治疗1 次,共治疗4次。

研究组先采用30%超分子水杨酸(博乐达,上海瑞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沪松械备20170017)行浅表化学剥脱术后再进行半导体激光治疗。首选彻底清洗面部皮肤,使用凡士林保护眼、鼻、口,将30%超分子水杨酸均匀涂抹于前额、双面颊、鼻背及下颌等部位,然后进行清水促渗(打圈按摩)达到治疗终点反应,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和皮损反应情况调整按摩时间,但不超过30 min,终点反应为出现均匀的红斑;治疗结束后蒸馏水清洗面部,外敷保湿面膜或涂抹修复保湿霜;每2周1次,共治疗4次。

2.2、护理方法 (1)治疗前,告知患者超分子水杨酸的作用(抗炎、抗菌、剥脱)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干燥、发红、爆痘);经患者理解同意后签知情同意书;行皮肤VISIA检测后,予以面部清洁,对于首次治疗耐受好的患者,第2 次治疗可以考虑用皂基洁面。(2)治疗中。保护措施:眼周、口周、鼻翼涂抹凡士林,眼部遮盖眼贴;涂抹30%超分子水杨酸顺序:前额-面颊-鼻子-上唇-下颌,水杨酸涂抹应适量,以呈薄雾状厚度为宜,搓揉时应重点按摩脓疱、粉刺及炎性丘疹等部位,直至出现均匀红斑白霜;操作期间询问患者治疗区出现瘙痒、灼热、刺痛等主观感受,可以用小风扇以消除不适感;对于耐受度低患者,可冰水促渗3~5 min后结束,或者观察至终点反应(红斑或白霜反应)后结束,治疗全程配合使用小风扇降温;如果患者皮脂分泌较多,患者皮肤耐受度较高,终点反应迟迟不出现,建议在操作后期使用乙醇促渗至终点反应(红斑或者白霜反应)。治疗结束以洁净柔软纱巾蘸蒸馏水清洗3 遍,耐受皮肤直接进行针清处理。(3)治疗后。①保湿修复:建议用医用修复面膜(冷藏后使用,1 次∕d,连续使用3 d)进行修复皮肤屏障,缓解水杨酸治疗后的皮肤灼热、干燥。②日用产品:使用成分简单的医用修复保湿霜。③防晒:水杨酸活肤治疗后,防晒是关键,建议使用SPF30、PA+++等防晒乳防晒(室内间隔4 h 补涂1 次,室外间隔2 h 补涂1 次),阻挡紫外线对治疗区皮肤的损伤,缓解皮肤受到刺激,舒缓皮肤。并嘱患者治疗后24 h 内不能使用彩妆,以避免皮肤受到刺激;治疗后1~2 d,局部会轻度发红;3~7 d 后可能出现结痂或脱屑,要让痂皮自然脱落。提前抠掉容易形成色素沉着,影响治疗和美容效果;治疗后7 d 之内避免高温环境,不能泡温泉、洗桑拿,以免面部发红;避免与其他角质剥脱剂同时使用。并指导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摄入高脂、辛辣食物和甜食,注意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3、观察指标

(1)皮肤纹理特征检测: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使用VISA 无创皮肤检测仪(美国Canfield 公司)定量分析患者的色斑、毛孔、红斑变化。(2)临床疗效:由同一位医师记录患者每次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2 个月皮损数量,并根据皮损减少率[(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评估临床疗效,≥90%为痊愈,50%~89%为显效,30%~49%为有效,<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6]。(3)安全性评估:统计治疗期间治疗部位红斑、脱屑、瘙痒、色素沉着、干燥、轻度烧灼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满意度:于治疗8 周后发放本科室自制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量表,该量表分别从肤质、皮肤光泽度、毛孔大小、油脂分泌及痤疮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值0~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5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及基本满意率之和,量表由患者自行填写,并当场回收。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VISA皮肤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色斑、毛孔、红斑、紫质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两组色斑、毛孔、红斑、紫质计数均显著减少,且研究组减少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检测结果比较(%,±s)

注:对照组行半导体激光治疗,研究组行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组内t∕P值研究组组内t∕P值治疗后组间t∕P值例数50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色斑52.03±13.5140.16±9.3752.46±12.8335.41±6.225.105∕<0.0018.456∕<0.0012.986∕0.004毛孔40.64±11.2629.65±8.4041.61±11.0325.10±6.835.532∕<0.0018.999∕<0.0012.972∕0.004红斑39.76±10.6228.18±9.2340.03±10.5321.05±8.425.820∕<0.0019.954∕<0.0014.035∕<0.001紫质43.72±12.5532.60±10.6743.77±12.4828.02±9.024.773∕<0.0016.617∕<0.0012.318∕0.023

研究组第2 次治疗后开始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4.00%、7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痤疮患者不同时间点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例(%)]

2、安全性评价

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过程中患者治疗区均出现轻度刺痛、烧灼感,伴面部红斑、干燥和轻度的水肿,予以敷膜保湿后缓解;激光治疗后患者均出现局部红斑和水肿,一般在12 h 左右消退;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瘢痕、色素沉着不良反应。

3、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痤疮总满意度为88.00%、1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P=0.004),见表3。

表3 两组痤疮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例(%)]

讨论

痤疮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且易反复,对患者心理与社会交往造成较严重的影响[7]。目前临床治疗痤疮常使用维A 酸类药物、抗生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联合局部或系统治疗,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外用维A 酸类会刺激皮肤,导致局部皮肤屏障作用丢失,而抗生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应用局限性较大[8]。近年来超分子水杨酸与光电治疗是痤疮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但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 个月后研究组色斑、毛孔、红斑、紫质计数减少量多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第2 次治疗后开始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治疗结束后2 个月临床总有效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00%),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且联合治疗起效更快速。二者联合可协同抑制皮脂腺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促进皮损消退,从而提高痤疮治愈率。水杨酸为常用的角质离解剂,其为脂溶性活性分子,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溶解粉刺、抗炎、控油、角质促成和角质溶解的双向调节等功效;在超分子技术下水杨酸水溶性更好,并使其具有缓控释功能,从而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提升患者局部耐受性[9];既往文献报道,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炎性皮损和非炎性皮损痤疮的有效率为62.50%~83.33%,而对伴有色素沉着的痤疮患者效果更加显著[10]。810 nm波长激光为红外激光,有穿透力较强,同时激发后可产生的热效应可加热真皮层水分子使胶原收缩,对痤疮丙酸杆菌、皮脂腺等产生弥散性热破坏作用,因此具有促进胶原新生、抑制皮脂腺分泌及修复痤疮等作用[11-12]。国内较多研究报道,810 nm 半导体激光在治疗痤疮性皮炎中疗效良好,且能预防痤疮后生成红斑,改善痤疮后增生性瘢痕与萎缩性瘢痕[13]。

另外,在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也至关重要,30%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过程中因受皮肤溃破、水杨酸剂量过高或停留时间过长、皮肤角质薄而敏感等因素影响,导致红斑、干燥、灼痛、瘙痒、脱屑等症状出现,因此在规范化治疗前行皮肤破损检查、治疗中把控治疗剂量与停留时间,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其耐受性;同时加强患者治疗后防晒、饮食和生活作息干预,以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可显著改善痤疮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配合规范化护理措施,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增加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水杨酸红斑皮损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阿司匹林能美白、治脚气?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阿司匹林还能治疗脚气和美白?
大红斑的特写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阿司匹林美白可信度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