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SI高被引科学家和ESI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探析与比较
2022-04-11陈昕伊
■陈昕伊
上海大学期刊社《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编辑部,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200444
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于评价学术机构和大学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工具。ESI设置了22个学科,对12000多种ESI收录期刊做了学科分类,再通过对每10年内各学科分类中被引频次位于前1%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基于高被引论文所在学科分类统计出前1%的ESI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 HCR)。
自2014年开始每年定期发布的ESI HCR列表,为个人、机构和国家层面的科学计量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源。第一,中国正在避免过度依赖SCI索引论文来选聘科研人员,各种科研评估为了淡化文章和影响因子的影响,而又没有更加有效的量化机制来代替时,以按学科排名的HCR列表为择优标准是目前比较有说服力的,可力压h指数等评价指标[1]。第二,ESI将论文和HCR划分到21个学科领域并为每个ESI领域分别设定了高被引(前1%或前1‰)的基线,使量化后的ESI 学科排名对国内大学学科评估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第三,通过HCR列表可以了解科学家的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制度、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吸引世界科技精英人才[2-3]。HCR列表作为顶尖科技人才的研究范本,其所属学科分类、年龄、学历分布、教育经历等科研产出特征都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4-7],甚至成为影响机构支持和政府资助的科学计量学研究样本[8]。此外,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 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中,一所大学HCR数量的权重达到20%[9]。ARWU不仅应用广泛,而且被专家认为是最可信的大学排名[10]。
目前,这些入选HCR列表的科学家们正影响着各自的科研领域,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我国HCR学科分布不均衡,在1/3的学科领域(空间科学、社会科学、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经济学、临床医学,特别是空间科学)鲜有人入选[11];同时,我国ESI期刊的学科分布和ESI HCR分布的匹配度不高。以化学领域为例,高被引论文集中发表在少数顶尖期刊的趋势正在减弱,同时有相当大比例的高被引论文散落发表在其他较为普通的期刊上[12];而散落发表在普通国外期刊的40%左右的高被引论文正是中国学术期刊可以“攫取”以图发展的台阶。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然而,要想改变科技工作者将好文章先投给国外英文期刊的惯性,光依靠科研工作者的爱国情操是远远不够的,期刊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不可或缺:2016—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工作者奋起直追,72种新创办英文学术期刊被SCI收录;截至2021年7月11日,ESI(即包括绝大多数SCI与SSCI,但不包括ESCI)收录的中国期刊数量达到262种[13],其中近5年收录的期刊数量占比超过27%。实现科研工作者科研报国理想的土壤以喜人之势渐渐肥沃。
尽管中国ESI期刊出版事业高歌猛进,但由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期刊出版界顶层设计偏重于提升我国期刊国际化水平,而且扩大国内HCR对国内ESI英文期刊的内需是很多期刊的夙愿[12,14],因此期刊工作者在追求期刊高被引频次的驱使下,极易忽略中国各ESI学科发展程度有差异的现状,不论任何学科都一刀切地以提高期刊国际化程度或其他指标为发展目标,难以顾及服务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以临床医学学科为典型,该领域仍旧存在研究人员发文难,发文质量不高的问题[15],但期刊界相关论述寥寥;得不到蓬勃发展的一线科研力量的支撑,相关学科的HCR屈指可数。长此以往,国内HCR学科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将不断加剧。
优化中国学术期刊出版布局是在统筹规划众多学科的基础上才能落地的系统工程,但是文献调研发现,不仅针对中国ESI期刊的学科分布研究难觅踪迹,仅有刘灿等[16]对供求关系下我国ESI化学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而且目前尚缺乏对中国ESI HCR和ESI学术期刊学科分布的系统性探析与比较。从化学学科或其他单一学科管中窥豹并不能全面了解国内学术期刊的供给是否精准服务了中国科学家,也不能对提高不同学科的学术质量对症下药。本文将针对中国ESI HCR学科分布和ESI期刊学科分布进行系统分析,以中国HCR的分布和发展特征为需求侧,以中国ESI收录期刊为供给侧,高度重视不匹配的两者中暴露出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实际需求,针对国内期刊供给体系提出建议,以满足国内科学家的发文需求。只有先回应科研工作者的切实诉求,才能最终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高中国科技人才规模与质量,才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期刊出版业发展新格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自2014年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正式统计ESI HCR开始,7年内的HCR数据、ESI期刊列表、JCR期刊列表均可以通过科睿唯安官网查询[13,17-18],查询日期为2021年7月11日。需要说明的是,JCR期刊中SCI和SSCI期刊总数为12312种,ESI期刊总数为12384种,这是因为SCI数据库每年都要更新,个别SCI期刊被剔除出SCI数据库,而ESI统计的是10多年的数据,因此这些被剔除SCI期刊的历史数据仍被ESI统计,由此导致个别ESI期刊不是SCI期刊[19]。
1.2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1.2.1 中国ESI期刊学科分布与世界ESI期刊学科分布比较
ESI期刊列表按照22个学科进行了分类,但是没有列出影响因子;JCR期刊列表按照257个细分学科进行分类,其中SSCI和SCIE期刊列出了影响因子。经查询,未出影响因子的中国JCR期刊全为ESCI期刊,这些期刊只有JCR细类划分,没有ESI大类划分。笔者参照现有SCIE和SSCI期刊的JCR报告中的细类划分,将中国ESCI期刊人为划分至22个ESI学科,以便大致看出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总体学科分布情况,而不是只关注有影响因子的ESI期刊学科分布情况。
为了比较中国ESI期刊与世界ESI期刊的中位影响因子,首先对影响因子做了箱体图并做了忽略离散点的简化,该简化不会影响分析结果,反而可以放大绝大多数期刊所处的影响因子区间(0~10);然后,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世界ESI期刊和中国ESI期刊的学科分布异同,将世界ESI期刊的数量归一化至中国ESI期刊的数量(262种),从而等比例地分析中国ESI期刊相对世界ESI期刊的分布特点。
1.2.2 中国ESI HCR的学科分布
为了分析中国拥有较多HCR学科的HCR增长率,以化学学科作为代表,对该学科的中国HCR数量按年份做了线性拟合,拟合度较好。另外,将中国ESI期刊学科分布和7年间(2014—2020年)的中国ESI HCR数据作图分析,可以将两者的匹配性直观地展现出来。
1.2.3 中国ESI HCR呈现跨学科发展趋势
自2018年以来,科睿唯安引入了跨学科HCR的概念,至此ESI HCR的学科数增至22个。为了展现中国HCR中跨学科HCR的发展趋势,将中国跨学科HCR 3年来的数据分成4部分,便于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按年份做出圈图,其中全球交叉领域HCR数量包括交叉领域非中国HCR的数量和中国交叉领域HCR的数量,中国HCR数量包括中国交叉领域HCR的数量和中国非交叉领域HCR的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ESI期刊学科分布与世界ESI期刊学科分布相比不均衡
ESI期刊是被引频次在10年内排在学科前50%的JCR期刊,截至2021年7月11日,ESI期刊数为12356种,2021年JCR期刊数为20932种,ESI期刊数与JCR期刊数的比值约为59%。中国JCR期刊数为346种,其中84种期刊不属于ESI期刊,中国ESI期刊数与中国JCR期刊数的比值为75.7%,说明中国JCR期刊的总体质量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而这84种期刊都是ESCI期刊,虽然暂时没有影响因子,但也是有活力与潜力的期刊。为了了解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总体学科分布,笔者将未归类于22个ESI学科的84种中国ESCI期刊根据所属学科人为划分至22个ESI学科,构成中国JCR期刊的ESI学科分布,再与实际ESI各学科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按学科划分的中国ESI期刊和中国JCR期刊的分布情况
从表1可知,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较强的学科有农业科学(91%,即有91%的中国农业科学英文学术期刊位于JCR前50%)、生物学和生物化学(90%)、材料科学(90%)、物理学(90%)、化学(88%)、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89%)、药理学和毒理学(100%)等;其他学科中,有的学科只有一两种期刊,比如免疫学(100%,2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100%,1种),有的学科ESI占比明显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比如计算机科学(64%)、经济学(63%)、社会科学总论(17%)、空间科学(20%)等。总体来看,中国基础学科的高质量期刊相对文科和应用型学科更强一些。
将中国期刊的ESI学科分布与世界期刊的ESI学科分布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地分析中国期刊的ESI学科分布现状。图1为2021年12312种全球SCI与SSCI期刊(相当于ESI收录期刊,除了极少数被ESI收录但未被JCR收录的情况。因ESI列表中未涉及影响因子,IF只能从2021年JCR收集)与262种中国SCI与S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箱体图。为了让图1更直观地表现大部分期刊的情况,图中去掉了离群值点(比如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在2021年的影响因子高达508)并仅截取了0~12分值段。可以看出,中国ESI期刊虽然体量小,但是整体中位影响因子为3.111,高于全球ESI期刊的中位影响因子2.402,这可能是由中国期刊在各学科间分布不均衡导致的。
图1 全球ESI期刊和中国ESI期刊 2021年影响因子的箱体图
图2很鲜明地表现出中国ESI各学科期刊的数量和分布特点以及与全球ESI期刊的区别,证实了以上猜测。图2中全球ESI期刊数不是实际数据,而是以中国ESI期刊总数(262种)为基准将全球ESI期刊总数归一化调整成262种后的理论数据,从而证实了若对标全球ESI期刊的学科分布,中国期刊在各学科的分布不均衡。从ESI期刊数量来看,与全球ESI期刊相比,中国ESI期刊在工程学、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数量较多,但是在经济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领域的数量较少。全球ESI期刊呈现出较明显的“重文轻理”的特征,社会科学总论领域(SSCI)拥有44.5种期刊,是占比最高的学科;而在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等领域,全球ESI期刊的占比均低于中国。由于S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相较理工类期刊偏低(比如10年间ESI收录的全球SSCI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8.12,在22个学科中排位倒数第二,仅高于数学类高被引论文),并且如图2所示,全球SSCI期刊数量更是排在各学科之首,占据全球ESI期刊数量的16.99%,与临床医学学科的ESI期刊占比相等,导致全球SSCI期刊的影响因子拉低了全球ESI期刊的中位影响因子。但是中国SSCI期刊数量仅占据中国ESI期刊数量的1.53%,所以中国ESI期刊影响因子受到SSCI期刊的影响较小;由表1可知,中国在该学科的ESI期刊数量只占JCR期刊数量的17%,大部分JCR收录的中国SSCI期刊都是没有影响因子的ESCI期刊,所以中国ESI期刊的中位影响因子难以反映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真实实力。这也说明中国社科领域因有很多后备军而后劲很足,关键还是要设法将潜力股转化成更有国际影响力的SCI或SSCI正式收录期刊。
图2 全球ESI期刊的学科分布(已归一化)和中国ESI期刊的学科分布的比较
图3 中国ESI期刊的学科分布曲线和中国HCR的ESI学科分布柱状图以及2020年各ESI学科的HCR数量
2.2 中国ESI HCR数量正逐年增长
自2014年开始,科睿唯安每年统计各ESI学科的HCR数量;2014—2020年中国ESI HCR的发展趋势如图3所示,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的HCR数量增长很快,以化学学科为例,从2014年开始,对HCR数量的增长趋势进行拟合,得到
y=9.2857(x-2013)+ 15.714 (R2=0.9883)
(1)
式中:x为年份(2014—2020);y为中国ESI化学学科的HCR数量。R2值为0.9883,说明(1)式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看出,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ESI化学学科每年增加9.3个HCR,拥有类似高增长动能的学科还有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说明中国在这些学科的人才源源不断。
2.3 中国ESI HCR呈现跨学科发展趋势
考虑到很多HCR的研究领域并不局限于一个学科的情况,科睿唯安自2018年开始将跨多个学科的总贡献度也放到HCR的统计中,因此2018年之后世界HCR总数显著增加:2018年世界HCR总数(6079个)是2017年(3539个)的171%,如表2所示。中国HCR数量也相应有所增加,如图4所示,并且其在世界HCR总数的占比保持逐年上升。由于HCR的定位——世界前1‰,是一场零和博弈,中国有占领学术高地的趋势,就意味着其他国家/地区的HCR份额缩水:2020年美国的HCR同比减少了2.5%,英国和西班牙已经连续两年缩减超过3%。表2也显示了美国HCR数量在世界HCR数量的占比,美国的HCR占比尽管很高,但是自科睿唯安分析HCR的时间开端2014年起就呈下降趋势,2018年交叉学科纳入ESI后美国HCR比例仍旧呈下降趋势。
表2 2014—2020年中国HCR数、美国HCR数、全球HCR数以及三者之间的比值关系
图4 中国HCR数量及占比的发展趋势
从图5可知,全球范围内交叉领域的HCR占比并无稳定上升趋势,而是在37%左右波动,但是相对于其他21 个学科,该比例是不容忽视的。与全球范围的情况不同,中国交叉领域HCR数量占据中国HCR总数的比例保持上升态势,2020年达到了46.69%,并且每年都高于全球范围内交叉领域的HCR占比,说明中国交叉学科的科研人才队伍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来说更强。以2019年为例,中国交叉学科HCR占本国HCR数量的比例(45.28%)仅次于以色列(55%)、奥地利(51%)、挪威(50%)、新加坡(49%)、瑞典(48%)。对中国的HCR占比进行分析,结果如图5右上角的插图所示。2018—2020年,中国交叉领域HCR数占全球交叉领域HCR数的比例高于中国HCR数占全球HCR数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中国交叉领域HCR的优势正在逐年扩大;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交叉领域的HCR数量自2018年有统计数据以来,2018—2020年均排在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尽管2018年中国HCR总数排在全球第三位,次于美国和英国。可见,中国交叉领域正逐渐“虹吸”全球交叉领域的HCR占比。
3 讨论与建议
3.1 中国21个ESI学科的HCR分布和期刊分布欠缺匹配性
结合图3和表1的数据可知,中国ESI期刊数排在前三位的学科是工程学(37种,占中国ESI期刊总数的比例为14.12%)、临床医学(35种,占比为13.36%)、材料科学(28种,占比为10.69%),但是中国HCR数最多的3个学科是材料科学(83个,占中国21个ESI学科的HCR总数的比例为20.24%)、化学(80个,占比为19.51%)、工程学(62个,占比为15.12%)。由(1)式得知,化学学科的HCR增长率稳定,无疑可成为支持国内顶尖化学期刊出版的人才资源池,如果不加速布局国内化学学科的优秀英文期刊,目前占中国HCR总数19.51%的化学学科HCR需要“竞争”只占中国ESI期刊总数8.02%的化学学科期刊,同理,占中国HCR总数20.24%的材料科学学科HCR需要“竞争”只占中国ESI期刊总数10.69%的材料科学学科期刊,这种不匹配会导致材料科学、化学学科HCR的文章成果外流,从而加剧我国尖端前沿研究的国际竞争度。就算国内化学领域HCR主动将顶尖化学成果发表在国内的优秀期刊,也会加剧国内ESI期刊竞争的激烈程度,甚至占据相近学科的出版资源,比如国内材料科学类的ESI期刊。同样,国内材料科学学科的优秀成果亦将争夺本不富裕的化学学科ESI期刊的发表权,此种“内卷”不利于国家基础研究实力的提升。另外,相比于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临床医学、地球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中国ESI期刊比例相对HCR人数比例来说较充裕,比如占据中国ESI期刊总数13.36%的临床医学学科(在21个ESI学科中排名第2)拥有的HCR数量只占中国HCR总数的0.49%(在21个ESI学科中排名第17),这巨大的反差值得期刊工作者反思。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学科有余力为中国科学家提供发表作品的优秀国际化平台,是增加中国HCR数量的学科突破口;另一方面,以临床医学学科为例,其体现出的HCR人数相较于ESI期刊数的极度匮乏也说明中国在这些学科如果没有新的HCR涌现,学术期刊质量乃至学术水平的提升可能会后劲不足;临床医学学科坐拥中国13.36%的ESI期刊,也可能因为难以发掘国内优质稿源,同时也为了提高所谓的期刊国际影响力,将增加国外论文的发表比例作为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很多国内临床医学ESI期刊近年的国外稿源超过50%,并以此为其发展成果或亮点[20-21]),中国作者比例偏高的中国ESI医学期刊也力求突破“中国化”,艰难地摸索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22],这对于提升期刊办刊水平,尤其对中国学术界的反哺并无大益;对于临床医学学科的国内ESI期刊,国内稿源增多可能反而对该学科发展有益。中国英文期刊应该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考虑如何为中国学术界培育更多的HCR。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摒弃单纯地将国际影响力与办刊成果等效的办刊导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外知名期刊的先进举措,比如:(1)大力发展临床医学数据库,发展数据出版业,降低临床医学研究者的发文难度,切实缓解目前国内医护人员发论文难的现状;(2)发展中国的医学预印本平台,并且加强国际合作。有研究表明,国际合作文章的被引频次是非国际合作文章的3.1倍[23],并且文章在期刊上正式发表前先入驻预印本平台(比如BioRxiv)可以提高文章发表后的被引频次[24-25]。这些举措不仅是为了提升该领域中国HCR的占比,更是为了从根本上强化临床医学学科的科研基础力量。
图5 2018—2020年世界范围内HCR总量分成4类并按比例进行划分的圈图
总之,相对于中国基础学科迅速增加的HCR数量,中国基础学科ESI期刊发展较为薄弱,在国家大力发展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育水平的背景下[26],该缺口可能会更甚,所以大力发展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的期刊是不过时的话题;但是从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总体学科构成来看,中国高质量的应用型学科和文科的英文期刊占中国JCR期刊的比例都不如基础学科,这是办刊人在响应国家重视理工科基础学科发展的号召时不能忽视的问题。
3.2 跨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学术导向应该纳入期刊发展蓝图
在22个ESI大类中,对于期刊和高被引论文的分类是21个专业学科+1个综合性学科;而对于HCR的分类,自2018年开始是21个专业学科+1个跨学科类别。截至2021年7月初,ESI综合性学科高被引论文尽管数量很少(只有252篇,少于高被引论文总数的1%),但是篇均引用率达到19.07(统计时间跨度是10年),在22个学科中排名第3,高于大部分专业性学科论文的篇均引用率。ESI综合性学科期刊数量占期刊总数的比例高于ESI综合性学科论文数量占论文总数比例,这是因为除了大类综合性期刊(综合性期刊以Nature和Science为代表,ESI的大类综合性期刊只有64种,占ESI期刊总数的比例<1%),在更为细致的JCR分类中,农业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化学、物理学都有小类综合性期刊,比如材料类有383种(占比为65.2%)综合性期刊,化学类有219种(占比为33.1%),大类综合性期刊和小类综合性期刊的总数为1334种,在JCR期刊总数的占比为 6.3%;而中国的综合性JCR期刊有58种,占比为16.7%,高于全球范围内综合性JCR期刊数量的占比,且中国交叉学科HCR占比呈上升态势。由于学科发展具有外延趋势,大类学科总会产生跨学科的文章,进而促进新学科的诞生,而综合性期刊在新学科诞生初期是接收跨学科文章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交叉学科HCR数量已经接近中国HCR总数的50%,说明期刊工作者不能忽视作者群体对可接纳交叉学科文章的期刊的需求。
笔者认为综合性期刊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必要,它有利于新兴科技、学科的发展壮大;期刊中位影响因子较低学科的科学家在追逐高影响因子的情况下,会研究中位影响因子高的交叉学科,故交叉学科期刊和综合性期刊有助于扶持冷门学科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发文量是期刊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表征期刊传载知识的容量,综合性期刊的载文量一般较高(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中前8名都是综合性期刊,比如ScientificReports、PLoSONE),因此总被引频次高,影响力大;随着基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向纵深发展,跨学科合作是应对世界面临挑战的必经之路,比如全球变暖问题就与政策和技术息息相关,交叉领域研究的兴盛对国际合作的驱动也是必然和可期的。
中国有关部门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的初衷[27]是成立的,因为中国ESI期刊数量只占ESI期刊总数的2.1%,这与中国ESI高被引论文占比(25%以上)的差距惊人,更多专业性期刊的诞生可以满足目前的发文需求。即便如此,倘若期刊的专业性导向增强,诸如社会科学概论这样一些较为成熟、系统的学科发展可能会受阻,一些本就冷门的学科及其期刊的发展也会鲜有人问津,可能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此,国家在发展专业学科期刊的同时也要出台配套保障政策,关键是要削弱科学家对追逐高影响因子的内驱力,才能使“破五唯”政策落地生效;在学科布局和重点建设方向上要有大局观,比如设法关注该学科在本学科领域的位次和进步幅度,以及加强对冷门学科中HCR的培养,以需求带动供给。否则,目前的政策导向很容易延续中国基础学科的高质量期刊相对文科和应用型学科更多的现状,进而加剧中国期刊学科分布的不均衡,更加不利于服务中国作者的需求。
3.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自2018年以来,ESI 涵盖了21个学科以及1个交叉学科,受限于文章篇幅,本研究未能进一步分析2018年引入的交叉学科HCR对原先21个学科的HCR分布的影响,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中国目前的科技研究前沿,为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培育、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和中国出版业的布局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破五唯”不能遵循“不破不立”的观念,比如“不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论调,这否定了作者和审稿人、读者通过期刊相互凝聚、形成现有学术生态的自发性,忽视了科技发展史中经实践检验过的现代学术期刊出版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能实事求是地辨析期刊在学术生态中的作用,而不实事求是的理论无法正确指导实践,无法阻止科研评价体系继续走弯路。从期刊出版业的大局出发,对于期刊工作者的建议是,相较于从期刊本位出发、增强本领域期刊在世界上的份额和学术竞争力,从国内研究者的角度着眼,替国内研究者创建国际一流出版平台更有社会效益;在响应国家对基础学科的倾斜、对国际化出版趋势的倡导的同时,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从期刊人的社会责任感出发,不仅为不断涌现HCR的学科提供有力支撑,而且为其他学科的作者和读者群体优化展示实力的平台,才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实质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不同学科的HCR数量和该学科期刊的水平不太相关,HCR数量少的学科并不意味着期刊质量不高,这就给期刊工作者因势利导发挥期刊的带动作用提供了舞台。根据中国HCR学科分布,做大做强中国HCR密度较大学科的期刊是与国家大力推动基础学科教育发展水平的步调一致的,比如将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期刊作为第一方阵;然后,在中国ESI期刊相对HCR分布较强的学科,国家可吸纳先进的出版理念(数据出版、预印本平台、国际合作、跨学科合作),调整本土发文门槛,引导、培育本土HCR,使这些学科的期刊在发展有余力之时扶持中国科研工作者,以期刊质量带动论文质量,减弱期刊稿源国际化的趋势,比如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等学科,以求充分盘活中国巨大发文量的内循环(比如2019年临床医学领域的中文发文量占国内科技论文总量的26.4%[28]);最后,在中国HCR和学术期刊都表现平平的学科,应该重视与邻近高被引学科相关的跨学科期刊的发展,比如材料科学能带动邻近的微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可与国家鼓励综合性学报转型的倡议对接,选择学科交叉领域的热点话题办刊,比如与机械制造和计算机科学都相关的工业软件设计,与物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都相关的量子技术,等等,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国越发壮大的交叉学科高被引作者群体,继而成为孕育HCR的学术交流平台。
4 结语
中国ESI期刊学科分布与全球ESI期刊学科分布相比不均衡,中国社会科学学科期刊的建设亟待加强,这是期刊工作者在响应国家重视理工类基础学科发展的号召时不能忽视的问题,在配合国家科技发展方针的同时也应注重期刊的社会效益,力求各学科期刊均衡发展。中国ESI HCR与中国ESI期刊的学科分布匹配性不高,所以中国ESI期刊出版方应该充分利用中国ESI HCR的资源优势,走上发展快车道,或利用自身优势对国内科研人才有一定倾斜;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进行不同安排。另外,中国ESI HCR的学科分布呈现跨学科发展趋势,在筹备新英文学术期刊时需要承接这样的变化,尽量选择创办跨学科的、而不是单一学科的专业性期刊,才能更好地服务与日俱增的中国交叉学科科学家群体,占领国际前沿高地,带动相关学科期刊的发展,为突破制约中国发展的科技瓶颈(比如高端工业软件)、引发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和重构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如量子信息技术)作出学术期刊工作者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