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视域下的创新成果公众传播
2022-04-11翁彦琴胡俊平黄沈燚
■翁彦琴 胡俊平 肖 玥 黄沈燚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 3)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100081
科技期刊是记录和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科技文化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为了在海量论文中凸显科技期刊的优势与品牌,更大限度地体现期刊的社会价值,一流科技期刊在宣传推广方面不能只满足于学科共同体的交流,而是更多地将触角延伸至公众层面,促进公众科学传播。
科技期刊的传播属性、传播行为是“特定受众+衍生群体”模式,随着科学交叉融合化、学术内容生动化、学术推广主动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融合发展在科技期刊这一交叉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更是走在前列。Nature Portfolio建立了以Nature杂志为旗舰,以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和社交媒体渠道的科普传播体系。Cell Press为不断提高影响力,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和新的内容组织形式来更科普化、多样化地报道学术成果,将学术传播边界拓展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致力于用科学的力量造福人类。Wiley不仅鼓励作者积极传播自身论文,并通过提供视频摘要、封面图片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还为作者提供多种宣传渠道,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为论文宣传造势。EurekAlert!科学新闻资讯和服务平台不仅被全球众多的科学研究机构、期刊出版单位、医学机构视为不可多得的科研类信息发布渠道,同时也是世界各地媒体和大众信任的新闻线索来源,已经成为科技期刊新闻发布的重要渠道。在本土化发展方面,这些期刊充分发挥各渠道的优势,了解各渠道的受众,定向投放精品内容,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在中国,Nature、Science、Cell稳居领研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力榜的前三位,同时也是中文语境下各类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的重要信源。
与此同时,不同期刊和学者围绕科技期刊公众传播进行了丰富的研究。de Souza Minayo等[2]指出没有被交流和正确传播的科学是不存在的科学,科技期刊是科学生产和传播的主要阵地,有助于知识的进化。Zheng等[3]的研究表明期刊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交流平台,不仅有助于期刊树立品牌形象,与读者建立并增强关联,还能加强读者对研究结果的理解。Grande等[4]认为在公共健康领域,社交媒体是一种新的、潜在的沟通渠道,科技期刊和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推广研究成果和传播健康信息,能够有效缩小研究人员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鸿沟,促进研究成果流向政策制定者,进而改善公共卫生服务。Zong等[5]研究了视频摘要对于文章引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ewJournalofPhysics视频摘要对其文章被引频次有正向影响。Wang等[6]研究了Nature、Science和Cell推出的制作封面图片及封面文章推广方法对于论文引用率的放大效应。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探讨了科技期刊公众传播的特点和路径,例如:俞敏等[7]分析了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融合发展与公众科学传播的要点——选题策划精品化、编辑加工精益化、制作环节精细化;何洪英等[8]以生物及相关领域期刊为例探索了期刊面向公众传播的途径,主要采用开放学术出版、合作或自设新闻大众媒体,以及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线上线下公众活动开展主题推广等形式;刘洋等[9]分析了《协和医学杂志》爆款文章的特点和生成策略,认为将服务学术研究和大众科普相结合,能够获得更高的受众认知度。此类研究为科技期刊公众传播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以科技期刊为连接点,探讨推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对话与共同发展策略,追踪科技期刊刊载的具有突破性、原创性的成果即创新成果[10]在不同传播节点的内容特征,通过调研不同角色对于期刊公众科学传播的态度,观察与分析以科技期刊为载体的创新成果的科学传播瓶颈,提出有科技期刊特色的、可发挥科技期刊学术共同体纽带优势的科技期刊公众科学传播策略。
1 科技期刊创新成果的科普转化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正在靠近,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与科普成为重要命题与发展方向。为了在海量论文中凸显科技期刊的优势与品牌,一流科技期刊要在宣传推广方面重视学科共同体的交流,重视大众传媒的推广,并将触角延伸至培育学生爱好者,推广至业余爱好者,促进大众科学普及。科技期刊的内容与风格不再抽象化,用更形象的图像、更生动的语言贴近大众,让科学流行起来。
(1) 图形化科学传播。在生动化传播的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在利用文字进行传播的同时,也着力打造图像和海报类的内容呈现方式,其中较常使用的方式是图文提要和信息图像。图文提要凭借清晰易懂的插图,能够将晦涩的科研内容快速传达给公众,多配套使用在论文推广中。例如,美国化学会使用由专业插画师创建且易于在社交媒体分享的全彩色信息图,使公众直观地了解研究的背景、方法和主要发现,有助于更广泛的受众了解研究成果;Wiley鼓励研究人员提供风格各异的图文提要、封面图片等,如果作者需要,可以通过Wiley Editing Services获得专业设计和写作服务,为研究创建可共享的信息图表、会议海报等,从而提升文章的影响力;Elsevier详细说明了图文提要的制作方法及传播方式,作者可通过下载免费的模板制作个性化的图文提要。另外,信息图表通过鲜明的色彩和趣味的图片简化和浓缩复杂的科学信息,清晰地呈现研究内容和核心发现,帮助读者尤其是学术界外的社会大众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科学问题。
(2) 音频式科学传播。随着大众对音频媒体收听需求的增加,部分期刊敏锐感知并尝试了音频传播模式。《航空知识》与北京交通广播电台《航空在线》栏目共同策划了一期题为《1小时打遍全球》的科普节目,收听人数超过300万[11],成功实现了期刊与音频节目的内容共享。国外期刊更多利用播客开展音频传播。Taylor & Francis开设了《研究者如何改变世界》栏目,每一集讲述一位研究者的故事,包括课题研究的动机、研究中的挑战,以及他们的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美国化学会开设的播客则是每集围绕一个话题,对其中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介绍,或是回顾某个化学物质(要素)的前世今生,或是对话作者,以问答、访谈的形式由作者向读者阐释其出版作品的中心思想。
(3) 视频态科学传播。视频摘要借助引人入胜的视听内容有效接触文章的目标受众,以适用社交媒体传播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广泛影响世界各地的公众。Taylor & Francis的视频摘要长度通常在2分钟左右,视频摘要可由作者自制或委托编辑协助制作,最终成型的视频摘要与文本摘要一起发布在Taylor & Francis Online平台。科技期刊也开始尝试从公众日常使用的App入手进行公众传播。检验医学新媒体于2018年入驻抖音平台,开始发布检验医学相关科普视频、检验科工作内容视频等,随后于微信视频号平台打造“检验君”IP,策划了“三大常规”系列科普视频[12],对医学日常化工作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Nature开设的Nature Video包括科普演示动画、科普视频、科普问答、人物访谈等。在医药健康领域,Nature曾制作了一个科普动画视频,生动地演示了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又如何逃避追捕并反击[13]和一个关于一款新型疫苗诞生的科普动画视频,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了疫苗在设计、开发、试验、批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14],“Nature Portfolio”微信公众号推送了部分Nature英文科普视频,同时发布了视频对应内容的中文翻译文字稿。
2 科技期刊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渠道
“传播”是科技期刊原始设定功能。可以发现,社交媒体与新闻媒体为科技期刊宣传推广提供了新的渠道,期刊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需要选择不同平台实现广泛传播。在科技期刊的传播实践中需要将科技期刊刊载的科学信息“转译”成大众可接受的传播内容,部分学术期刊通过与科普期刊互动,接力知识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对象的传播。
2.1 利用社交媒体广泛推送
科技期刊利用社交媒体传播科研成果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如此”“原来不难”,创新成果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过程是主动或被动“降维”的过程。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流行工具,在科技期刊公众传播中也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本文所述社交媒体主要指有互动分享功能的终端。
对于国际期刊来说,以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降低了公众访问学术期刊的成本,允许公众获取和共享可信、可靠的学术知识,加速了知识的传播进程[15]。在社会热议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时候,Science以“激进分子向转基因作物及科学家发难”为题,刊发了一系列有关转基因研究以及科学家陷入的舆论争议[16],以热点事件为抓手开展了大量公众传播活动。此外,AnnalsofSurgery利用视频摘要的形式在Twitter上传播研究成果,获得了比文本形式的文章分享次数多7倍、阅读全文人次多2倍的效果[17]。视频摘要利用人们快速解释视频数据的能力,以更简短、便捷的可视化形式迅速传播文章的关键发现,其与社交媒体相结合,更是爆发出的强大传播力。
我国科技期刊更多使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公众传播,采取单刊单账号推送、单刊多账号推送、期刊与其他类型账号联动推送的形式。(1)单刊公众号的推送形式各具特色,包括:定位于公众传播,专门搜集转发科普文章,对部分有公众传播价值的文章进行大众化语言改写并辅以相关知识讲解;利用专题推送,甚至采用视频动画、语音解说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推送等,形成了大量爆款文章,吸引了广泛关注。(2)部分期刊采用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共同推送的方式,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区别定位,并开发不同的功能,推送不同的内容。以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中国中药杂志》为例,其订阅号走科普路线,对学术期刊刊载的学术成果进行重新采写,创新表达,为用户提供科普知识,而服务号“奔跑吧中医药”则定位于为期刊作者、读者服务[18]。(3)联合学会、行业专家及其他公众号进行群体推送,实现多层次报道。在《老年人流感疫苗及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后,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呼吸学组组长、《建议》主笔专家立即组织团队,针对广大老年人群撰写科普文章《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和文章先后在“健康老龄网”“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等公众号推出,并被“中华医学网”公众号转载[19]。此次联动推送实现了期刊之间和微信公众号之间优质资源共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18年以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微信视频号也于2020年开通。这些新媒体平台为科技期刊的社交媒体传播赋予了新阵地,部分科技期刊已经开始利用此类平台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
2.2 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影响
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也是期刊进行公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国外出版机构,如Springer Nature、Elsevier、美国物理联合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AIP)、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等都设置了专门的媒体部门定期推送科学新闻稿件[20],向公众传达重大科研成果的进展。Cell及旗下期刊编辑为特色文章撰写新闻并发布[21]。Taylor & Francis 通过新闻室展示及宣传作者的研究成果,对于作品经过同行评议且即将发表在Taylor & Francis旗下期刊的作者,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具有新闻价值、适合新闻宣传活动,并有意使用新闻宣传活动接触普通学术圈外的读者,使得研究产生更大的影响,就可以填写新闻申请表并发送给Taylor & Francis的期刊新闻和媒体团队,该团队将对信息进行审核并联系符合条件的作者对宣传活动进行协调,通常包括编写新闻稿、加入关联引用、设置文章禁运期并决定何时向新闻媒体公布等。除自行推送外,美国科学促进会创办的传媒网站EurekAlert!也是期刊进行宣传的主要阵地。JAMA、TheLancet、BMJ、Cell等都曾在此平台上发布医学新闻[22]。科学新闻面向社会传播是创新成果进入大众视野最有效的方式,从实践来看,EurekAlert!发展较为成熟,吸引了大量的科技期刊编辑与新闻记者关注和获取信息,建立了科技期刊群体与新闻媒体群体的互动途径,扩大了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
国内期刊也在尝试新闻媒体科普推广的方式。由中国科协学术部主办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的见面会每月举办一次,相关报道发表在中国科协及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中,不少期刊积极参与见面会并主动宣传自己的优质论文,例如《农业工程学报》在此媒体见面会上宣传《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研制》,此后2周的时间内相关报道被各媒体转载了近40次[23],获得了极佳的宣传效果。自2016年开始,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联合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举办“刊媒惠”活动,将优秀的科研成果以现场沙龙的形式向公众和媒体记者阐述,并结合现场科研人员的讲述产生优秀科普文章,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24]。《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还主办了“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媒体见面会,聚焦公众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并邀请报纸媒体和搜狐网对见面会进行报道,从而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传播[25]。中国科协、新华网、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等共同创办《卓越期刊学术前沿快报》,开通主流新闻频道与科技期刊合作推动创新成果传播的新平台。此外,随着今日头条等新闻传播平台的兴起,部分期刊开设了头条号,如“协和医学杂志”“金属加工”等头条号均打造了大量精品和爆款的公众传播文章,成为期刊传播的又一阵地。
2.3 学术与科普接力传播
国外顶级期刊非常重视公众传播,例如:Science设有《科技在线》《本周科技》《社论社评》《网络观察》《政策论坛》《教育论坛》等通俗栏目,约占总篇幅的1/3;Nature中的《科研关注》《新闻要闻》《企业》《图书与艺术》等通俗性栏目的篇幅也占到期刊总篇幅的1/4左右[26]。此类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偏重公众传播的非正式栏目,既增加了期刊内容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又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为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提供了帮助。国内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等均设置了科普栏目,在确保信息科学性的前提下,科技期刊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科普化加工,以更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和富媒体化的形式呈现[27-28],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
从期刊层面来看,部分学科期刊探索了学术文章与科普文章融合推送的模式。航空航天学科的《航空学报》和《航空知识》是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航空知识杂志社主动把期刊上一些颠覆性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面向公众的科普内容,在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的微信公众上推送,打破了学术论文严谨、深奥的壁垒,从受众的角度切入,用公众的思维请专家辅助期刊撰写新媒体的内容。针对《航空学报》推出的“大型飞机专刊”及3篇重磅综述,《航空知识》通过进一步采访和挖掘研究背后的故事,将重磅综述改写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微文[29],实现了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的跨界合作、内容共享。《大气科学进展 (英文版) 》在面向公众推送文章的同时,还添加了该刊发表的、与该主题紧密相关的、有关极端降水事件预报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术研究成果与科普文章互为补充、相得益彰[30]。
3 不同角色对期刊创新成果公众传播的态度
尽管单刊在新闻、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了初步尝试,笔者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一流科技期刊既没有进入主要科技新闻媒体信源(固定获取相关内容),也没有进入大众科学传播的末端。从问卷调查(1)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科研人员、期刊编辑、新闻记者为调研对象,分别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传播评价等方面考察各方对科学创新成果面向公众传播的态度和意见,为科技期刊的公众科学传播提供参考。借助网络平台问卷星发放问卷,调研时间为2021年11月3日至2021年11月12日,共回收有效问卷313份。根据受调查者的角色进行问卷分类,其中:科研人员问卷共137份,占43.77%;期刊编辑问卷共142份,占45.37%;新闻记者问卷共34份,占10.86%。结果看:科研人员、期刊编辑对于一流科技期刊创新成果面向公众传播表示认同,但认为只有内容合适的文章才适合在大范围推送,总体重心还在科研圈;新闻记者认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新闻报道并不充分,但是记者通过科技期刊采集科技新闻信息时对于熟悉或有推荐的期刊会更容易接受。可以看出,在创新成果的公众科学传播链条上,科技期刊的传播与新闻媒体的报道之间有断链。在编辑-记者直接对话时发现:科技媒体更了解公众需要的内容,但囿于科技媒体对科技成果没有评价能力,需要科技期刊提供相应的专业信息来源和专业的意见建议,建议搭建一个科技媒体和科学家之间交流的平台;期刊编辑已经意识到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只是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对话机制,这是科技期刊不清楚与哪些传播机构或科学媒体对接以及如何去对接的问题所在。双方共同指向中文语境下,需要为媒体和科技期刊提供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从而找到领域的交叉点,共同做好科普宣传、科技新闻报道工作。
3.1 内容成为决定传播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如表1所示,科研人员、期刊编辑和科技记者对将一流科技期刊创新成果进行公众传播较为欢迎,超过六成的科研人员、期刊编辑和科技记者都认为一流科技期刊创新成果应该面向公众传播;此外,选择“视情况而定,部分合适的科技创新成果可以做公众传播”选项的占30%左右。三方中仅有两位研究人员表达了对公众理解偏差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的担忧,或者认为期刊或者媒体应该自由选择是否做公众传播。
表1 各方对期刊创新成果公众传播的态度
在“愿意做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方面,约70%的研究人员表示“愿意,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本研究领域”;但也有近30%的科研人员表示“一般,有机会就宣传”;仅1位科研人员表示“不愿意,公众无法理解”。对于期刊来说,73.94%的编辑愿意宣传,认为其有助于期刊影响力提升;认为“一般,有机会就宣传”和“愿意但没精力顾及”的人数相当,分别占10.56%和15.49%。对于科技记者来说,绝大多数记者会通过科技期刊采集科技新闻信息,50%的记者认为期刊刊载内容可信度较高,仅2位记者认为期刊内容过于专业,无法传达至大众。
从决定将成果进行公众传播的影响因素来看,研究人员认为决定因素为文章内容是否合适、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声望和公众传播组织方是否可信或权威的分别占73.72%、61.31%和53.28%。期刊编辑认为文章内容是否合适是最重要的因素(82.39%);其次是期刊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占比为73.94%;选择期刊人员是否具备科技传播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编创科普文章、科普音视频,并通过各类渠道传播)的编辑也较多,占72.54%;其他因素包括期刊定位、公众传播组织方是否可信或权威、本领域期刊的选择。对于科技记者来说,决定其是否采用期刊内容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章内容是否合适(94.12%)、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声望(79.41%)、公众传播组织方是否可信或权威(64.71%)、表述内容是否易理解(73.53%)。可见,三方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均认为内容为是否进行(采用)公众传播的决定性因素。
3.2 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途径不尽相同
对于科研人员、期刊编辑和科技记者三方来说,科技论文的图文提要、视频摘要,期刊、作者或第三方在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对文章内容的直接发布与科普改写后进行发布和宣传,期刊、作者或第三方对文章的图片化、音频化、视频化的包装及宣传,科技论文在新闻端发布,发表在科技期刊科普栏目的文章,出版平台有公众传播性质期刊(偏新闻、科普类期刊)刊载的文章,期刊或第三方组织的新闻媒体见面会,新闻媒体主动采写报道都是科技期刊创新成果公众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中,选择科技论文的图文提要的科研人员占比最高,占到了60.58%;78.87%的期刊编辑赞同期刊、作者或第三方在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对文章科普改写后的发布与宣传的传播方式;而61.76%的科技记者表示会从出版平台有公众传播性质的期刊(偏新闻、科普类期刊)刊载的文章中获取创新成果。可见,虽然三者均认为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途径非常丰富,但最认同和常用的途径却各不相同(图1)。
图1 各方认同的科技期刊创新成果公众传播方式
关于“愿意尝试或参与以下哪些传播方式”这一问题:62.04%的科研人员愿意使用图文提要的方式进行成果宣传和推广;愿意使用视频摘要,社交媒体,图片化、音频化、视频化的包装及宣传,在科技期刊通俗或科普栏目撰文的科研人员也较多,选择比例均为30%左右;而愿意在有公众传播性质的期刊(偏新闻、科普类期刊)上刊载文章及进行新闻发布会或接受记者采访的科研人员则较少。对于期刊编辑来说:其所在期刊使用最多的公众传播方式是图文提要和社交媒体对文章内容直接发布与宣传,均占59.15%;选择社交媒体对文章科普改写后的发布与宣传(34.51%),图片化、音频化、视频化的包装及宣传(23.94%),推荐学术论文至公众传播性质期刊(22.54%)的期刊编辑也占到了一定比例。从科技记者的角度来看:使用图文提要和期刊组织或参与的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方式最多,均占50%;使用出版平台有公众传播性质的期刊(偏新闻、科普类期刊)刊载的文章(47.06%),开设通俗或科普栏目(41.18%),图片化、音频化、视频化的包装及宣传(41.18%),利用社交媒体对文章科普改写后的发布与宣传(38.24%)也是重要的报道途径。
对于已使用过的宣传形式,全部科研人员都表示进行过宣传,超过六成的科研人员制作过图文提要,25.55%的科研人员在社交媒体直接发布与宣传文章,还有近20%的科研人员对文章科普改写后在社交媒体进行发布与宣传,或被出版平台有公众传播性质的期刊(偏新闻、科普类期刊)二次报道,而有新闻端发布经历的科研人员最少,占7.3%。对于期刊编辑来说,各途径均有一定的宣传效果。73.94%的编辑认为在社交媒体发布改写后的科普文章最能扩大期刊影响力,64.08%的编辑认为图片化、音频化、视频化的包装及宣传效果最佳,此外,图文提要和视频摘要也是期刊的有效宣传口径。科技记者作为期刊的后续宣传主力,其资料收集的丰富程度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和期刊的宣传力度,47.06%的记者认为科技创新成果有一定报道量,41.18%的记者认为报道不充分,需要加强,仅有11.76%的记者认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新闻报道充分,适合选题已有的相关报道。
3.3 科技期刊主要受众在科研圈
将科技期刊公众传播受众进行排序,可以发现:科研人员和期刊编辑认为主要限于科学领域(69.34%和73.94%)和同学科(68.61%和69.01%)之中;科技记者则认为科学领域(73.53%)和高级爱好者(70.59%)才是期刊公众传播的主要受众群体。在科研人员和期刊编辑眼中,高级爱好者和青少年并不是主要受众;科技记者则较少选择小同行和青少年作为主要受众。虽然三者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差别,但整个科学领域仍是科技期刊创新成果传播的主要对象(图2)。
图2 各方认为科技期刊公众传播的受众
结合访谈与调研内容发现,科技期刊的创新成果公众传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开展创新成果公众传播的制度设置和激励机制。部分科研人员(69.34%)、期刊编辑(73.94%)和新闻记者(73.53%)认为科技期刊传播的受众局限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并未扩大到广泛的公众端。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开展公众科学传播的积极性未从制度设置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调动。(2)缺乏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高效对话的交流机制。在创新成果的公众科学传播链条上,不同圈层之间的壁垒尚未消除,科技期刊的传播与新闻记者的报道之间有断点。目前国内主要媒体平台还是基于单位单元的互通,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都有专门的科技版块,但接收渠道都只到各部委的相关部门,即通过“跑口”记者获得科技内容信源。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尚未规模化进入主要科技新闻媒体的信源渠道。(3)缺乏创新成果公众传播的创作合作机制。大部分科技期刊在运用公众偏好的表达方式开展创作方面存在短板,难以产生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传播作品。
4 我国科技期刊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策略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信任的科技信息来源是期刊。学术期刊有必要把科技发展前沿以及其中的问题、困难和前景等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理性、客观、科学地介绍给公众[31]。全媒体时代,将大众传播纳入科技期刊的内容建设和发展规划中,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也是科技期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7]。科技期刊需要根据自身定位实现更有效的公众传播,以实现科技期刊创新成果传播与科学普及的良性对接。
4.1 科技期刊公众传播需要明确“定位”
从科技期刊的优势来看,随着“卓越行动计划”的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在报道世界前沿科技成果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向高水平学术期刊迈进,拥有大量优质好刊。随着“卓越行动计划”的推进,2020年SCI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刊均影响因子为4.30,比2019年的3.18增长了35.22%,比2018年的2.63增长了63.50%;引文影响力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分别位列第1和第3;37%的科技期刊(29种)进入JCR Q1区(2)统计途径为中国有CN号的SCI收录科技期刊,共计213 种,其中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共212种,2020 年 SCI 收录的有期刊引证指标的 212 种期刊中,(《计算可视媒体(英文)》(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尚未公布引证指标。[32]。由此可见,我国科技期刊有能力、有实力、有需要进行公众科学传播。科技期刊有着公众科学传播的天然优势:一是拥有本领域的顶级专家、顶级成果,专家在各自领域的深厚功底能够支撑正确的、大众可理解的通俗语言表达方式;二是拥有多渠道传播方式,可为公众科学传播布局全媒体通道。两者结合能够使科技期刊公众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期刊编辑是公众科学传播中可被挖掘的力量,也是连接专家与公众的重要纽带。若能够充分发挥编辑的作用,从源头推动各方协同,便有利于促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为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夯实创新发展根基。
与此同时,科技期刊也应该认识和体会到公众传播的专业性与差异性,在某些领域如医学,从科研成果发表在科技期刊到面向公众传播需要有一定的沉淀过程。部分期刊、期刊的部分文章可直接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精准科普,弘扬科学精神;其余学术期刊或期刊的某些文章,需要有一个成果再次改写和翻译的过程,才能实现面向大众的专业科普和传播。
4.2 科技期刊公众传播需要做好“分级”
科技期刊刊载的创新成果到达大众层面,是一个长链条、多渠道的传播模式,需要有“一次转译”和“二次转译”的过程。“一次转译”更倾向于科研人员方面,粉丝受众要求高,专业性强;“二次转译”则更贴近大众,粉丝受众范围大,公共性强。
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能够完成学术成果的“一次转译”或者学术推广,比如利用社交媒体推广研究成果、专业直播、专家访谈等,具有专业基础的人群能够轻松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可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参与期刊讲座、论文推介、访谈,制作文章动画、动态封面、视频等等,国内外期刊已有大量成功经验和实例。
面向大众的“二次转译”则需要采用公众简单易懂的表现形式或者语言来阐述科学事件。国外头部期刊在这方面已经形成资源和经验优势,国内部分期刊也有亮眼的表现,甚至部分科技类自媒体,如“DeepTech深科技”“混知”等微信公众号表现突出,不仅获得一定关注度,还形成了一定领域优势。
综上,建议科技期刊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与新闻媒体形成宣传矩阵,做好“一次转译”, 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参与科技期刊的“一次转译”与成果宣传;通过平台、需求对接,打通“一次转译”到“二次转译”的边界,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经纪人,要做好“二次转译”的对接与实现。
4.3 科技期刊公众传播需要建立“出口”
从国外出版商、“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及重要的综合期刊、专业期刊的发展情况来看,“一刊一平台”“刊群一平台”的组织形式较多,基本方式为多种科技期刊对应一个科技资源公众传播出口,面向专业人群或大众,为品牌的大众化传播、学科理念的发展提供支撑。在这种形势下,多为期刊做“一次转译”,为汇集的出口平台产出新产品做“二次转译”,期刊与平台发展相对平行,呈“汇聚—整合—发散”模式。也有部分期刊拓展多渠道传播,呈“点对多发散式”模式,即期刊自身承担“二次转译”,拓展用户群。从期刊的调研情况和需求看,我国学术期刊迫切需要一个进行公众传播的汇集出口(平台),建立媒体记者与期刊编辑的合作机制。现有的科学网、学习强国App等官方渠道,还有各类微信公众号出于自发性转摘、加工、转发而形成的平台与科技期刊的联系机制尚未建立。官方渠道仅为个别期刊提供展示的窗口,尚未形成广泛的工作模式;自然形成的平台则更多关注国外期刊,对国内期刊的关注相对少,广大科技期刊也未与其建立广泛合作。
4.4 科技期刊公众传播需要打通“渠道”
从传播渠道看,“社交媒体+新闻媒体”是科技期刊面向公众传播的重要“渠道”。NEJM、Nature、Science、Cell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LinkedIn 等社交媒体上均有官方账号,拥有众多粉丝,可通过多种渠道满足具有不同阅读习惯的读者更快捷地了解杂志内容的需求。2017年底,Science创办了官方微信公众号“Science AAAS”,发布Science系列期刊的最新科学新闻、研究进展和职业发展等内容,还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合作开设了《Science述评》栏目。Science AAAS公众号还有科学特刊栏目和在线版的绝大多数资源的链接页面,实现了在线版与移动端的同步,拓展了新的传播渠道;同时,配合学会、出版商宣传大量活动,实现期刊参与和互动。
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传播方面,生动实用、接地气的科普内容更能吸引公众注意,涨粉更快,公众科普或实用科普也是科技期刊公众号阅读量最高的文章选题。从单刊实践来看,学术期刊的科普化运作拓展了科技期刊在社交媒体渠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新闻媒体传播方面,科技期刊能够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引领正确的科学舆论。通过与新闻网站建立长效合作,能够将科学与公众传播相结合,形成较好的示范效用。因此,科技期刊只有建立好传播圈层,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普及和大众传播。
主流媒体大都有科技版或者科技内容,常受制于找不到合适的专家和稳定的信息源。而拥有资源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之间缺乏常规交流渠道。建议科技期刊主管部门与新闻媒体机构共建“科学家-科技期刊编辑-媒体记者”等多角色汇聚的合作传播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提供权威的创新科技成果信息交流渠道。借鉴“限时禁发”机制,实现创新成果转化成科普内容发布的即时性;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功能,使大众媒体上的科技信息传播更具客观性、权威性,符合科技伦理,维护清朗空间。
4.5 科技期刊公众传播需要落实“政策”
发挥科技期刊联系专家学者的优势,从政策精准引导上保障期刊及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创新成果的科学普及。当前,尚未把具有科技期刊作者或读者身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工作域存在脱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科学技术普及激励机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科学技术人员等积极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在此背景下,加强政策的精准引导,明确实施方案,将有效促进措施落地。一方面,建议在一流期刊重点创新成果的发表流程中,增加面向公众传播的相关内容提交需求,由论文作者完成由学术论文到非学术同行阅读的“元科普”内容转化,将相关成果纳入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并建立科普贡献认定评价和回馈机制。另一方面,建议在“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设置新指标,表征科技期刊运用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的力度和效度,增强科技期刊拓展科学普及工作的内生动力,推动科技期刊将科学普及纳入其事业发展规划,并作为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力的重要方略。
5 结语
科技期刊刊载了大量前沿、原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人类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这些成果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为公众所了解,对于科研工作者、学术期刊、大众媒体和普通公众都是共赢的。尤其是在开放科学为科技期刊提供了更加透明、开放的协作和传播网络的背景下,科技期刊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和推广研究成果,从内容维度为期刊提供了新源泉;新媒体、新平台、新技术也不断渗透到期刊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平台维度为期刊注入了新动力。在这一利好背景下,科技期刊发展应该与我国科研产出对标,做到“顶天”;与公众科学传播对接,实现“立地”。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与专业生动科普相融合,才能让科学“流行”起来,实现科技创新与公众科学普及两翼并重。
谨以此文纪念段靖女士,感谢她在中国科技期刊传播方面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