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帆奋进开新局 凝心聚力谱新篇
——从2022年全国两会看民政工作发力点

2022-04-11张娟

中国民政 2022年6期
关键词:救助民生养老

☉本刊记者 张娟

3月的北京,生机盎然,万象更新。2022年全国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落下帷幕。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盛会,集众智、聚群力,近5000名代表委员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发展大计;这是一次提振信心的盛会,放眼全局、谋划开局,美好蓝图已绘就,奋进号角已吹响;这是一次鼓舞干劲的盛会,殷殷嘱托,饱含深厚为民情怀,高远谋划,明确前进方向。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会场内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民生话题备受关注,一系列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振奋人心,为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民政部门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在新征程奋力书写更精彩的民政答卷。

以务实之举彰显民生温度——织密保障网,兜住民生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困难群众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夙夜在心的牵挂。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联组会上,我向总书记展示了两张悬崖村的照片:一张是昔日挂在陡峭悬崖上摇摇欲坠的藤梯;另一张是今日直入云霄的钢梯,乡亲们走得踏实、走得稳当。总书记看得很仔细。”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倍感振奋,同时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目前,四川省的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等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四川省将争取在5年内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全国平均水平。”益西达瓦说。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成绩不易,但不能自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综合处干部费珊龙表示,将时刻把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精准实施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快推动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各级民政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加快健全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每年有5000万左右困难群众得到经常性生活救助,1000万左右困难群众得到临时性生活救助。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3月24日,民政部专门印发通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等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严厉打击拐卖、收买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代表委员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相关话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政策制定提供“源头活水”:设立未成年人专门教育矫治学校、加强儿童精神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以民政与检察“双引擎”机制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反拐行动强制报告制度……

在未成年人保护话题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耿学梅比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她建议,一方面要强化政策保障,对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到位的儿童及时采取干预帮扶措施;另一方面要建立特殊未成年人监护补贴制度,支持其家庭履行监护职责,降低家庭照护和养育成本。

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勇担职责,不断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障政策,努力让祖国的花朵向阳而开。全国5.6万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67.5万名村(居)儿童主任已成为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主力军。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一项项真抓实干的民生举措,彰显温暖人心的民生关怀。

以创新之态应对老龄化——补短板解难题,守护最美“夕阳红”

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

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3205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109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12万人、享受综合补贴的老年人76万人。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围绕“养老”定向发力,并亮出一揽子实招。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核心就是要让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养老服务保障处处长孙文灿表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建立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坚持统筹协调、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在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同时,建立健全城乡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城乡养老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说,“做饭难”“吃饭难”成为普遍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

在山东荣成,每天上午11点左右,老人们陆陆续续来到桃园街道青木寨村的暖心食堂用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饭菜,老人们吃得很舒心。围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从2019年开始,荣成市探索建立暖心食堂,每周至少提供5次免费午餐。

这是山东省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暖心暖胃的服务,山东省各市结合实际,加大资金奖补力度,加强助老食堂、村级为老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有农村幸福院11378处,发展农村助老食堂4800处。

山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王振宇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养老服务,推进互助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应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建议,扩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进一步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探索养老护理人才奖励政策,定期组织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

适老化改造是便利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一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代表委员表示,各地应着力打造老年宜居环境,让老年人生活更加安全方便。

人勤春来早。今年2月,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化。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并设定了目标任务。上海市明确要大力推广为老服务一键通,持续推进数字服务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江苏省提出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万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广东省提出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

以奋进之姿为乡村赋能——巩固脱贫成果,夯实振兴之基

春暖花开,新茶吐绿。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南屏村茶园进入春茶采摘期,处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

遂川县位于罗霄山脉井冈南麓,是“中国名茶之乡”,盛产狗牯脑茶。近年来,遂川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将狗牯脑茶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第一产业,为村民致富增收搭起“金桥梁”。除茶产业外,遂川县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金桔、井冈蜜柚等传统产业和光伏、旅游、电商等新兴产业,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产业振兴是村民增收的有力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民政部挂职干部、遂川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徐鹏表示,近年来,遂川县因户施策,全面实施产业扶贫提质增效行动,通过产业奖补、电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农产品定向直销模式、产业发展精准到户服务机制等政策措施,激励和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可良性循环的产业振兴之路。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需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代表委员认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健全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保持兜底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初步建成覆盖57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平坦干净的道路、整齐漂亮的新房、优美的环境……在云南省沧源县岩帅镇新华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子。

新华村是“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等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佤族的聚居村落,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2015年云南省民政厅开展定点帮扶以来,新华村逐步实现精彩蝶变,迎来跨越式发展。

千年困苦一朝别,脱贫攻坚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将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持续推进部门数据共享,逐步拓展完善低收入人口精准认定工作,加强线下主动发现、线上信息共享,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常态监测、快速预警,做到即时干预、精准救助、综合帮扶。”云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李珂说。

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在物质层面“塑形”,也要在精神层面“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曾经是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17年间,全国人大代表、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带领村“两委”党员干部,将裴寨村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村民们过上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好日子。裴春亮说,乡村振兴,党建先行,裴寨村的党员在产业谋划实施等方面先行先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也要跟着“富”起来。裴寨村坚持党建引领文明乡风,通过建立“党建展览馆”,开办“习书堂”“农民红色课堂”“大喇叭朗读时间”等,不断满足村民多样化、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让共建共治共享蔚然成风,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务实举措鼓舞人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一幅更加绚丽的民生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救助民生养老
养老生活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快速救助艇降放装置陆上模拟试验
救助小猫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养老更无忧了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