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中的“势”之我见

2022-04-11山东老年大学安国富

老年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结体点画气势

□山东老年大学 安国富

“势”,在语言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字,具有哲学和社会学的意义。势的本意是权势,即权柄和势力,延伸的含义有力量、威力等。此外,还指事物的样貌、形状、样式、架势、姿态等,与“形”有共通之意,所以二字组合为“形势”。

书法中的“势”,被书家视为“应目、会心、畅神”的重要表现手段。不难看出,如果点画、结体、谋篇、布白等没有势的存在,何以应目、会心、畅神。在古代书论中,字的点画、性情、姿态、字形、结构、笔画之间的关联关系,通篇章法的风貌,乃至书体的意向、书家的气质、特征等,无不可用“势”这一概念解释。

东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较早提出了“势”的概念,其《古文字势》中说:“古人别名,谓之字势。”东汉蔡邕《九势》中则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即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形势”一词,包含了书法艺术一切可感的丰富而生动的形态。一般来讲,“形”偏于静态、表象,而“势”偏于动态、内在,带有哲学意味并能振奋人心。

《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李可染

书法家写字,即用笔“取势”,用墨“造势”。“永字八法”,即点画中的“八势”。点,是“高峰坠石”之势,给人以动感之美;横,是“千里阵云”之势,给人以宽广阔达之美;竖,是“万年枯藤”之势,给人以健劲之美,等等。书法创作注重研究笔法,笔法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营造笔势。通过结体之势、布局之势,强化书法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笔势,在笔画中融入书家的情思,达到书中有画之目的。书法品评中有“气韵生动”一词,有气方有势,气足势才重,气贯全章,势布全幅。笔已止而势未穷、书已尽而意还在的艺术效果,就是气势、气脉所致。

势脉,指通篇气势贯通,了无滞障。取势与蓄势转换,我认为是书写过程中最实用的方法。取势,就是落笔前要考虑的,即意在笔先;蓄势,就是行笔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等;转换或使转,指蓄势既成,行笔间笔画连篇律动,发力成形,得到不同的点画形态和情态——这是动态的,体现了书写者的笔法、结体和审美趣味。其实,这一环节是联动的、非常微妙的用笔之法,如此便是“得势”。得势之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气势”。点画之美、结体之美、章法之美、精神气质之美,数美归一。

书法不仅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有以其他艺术贯穿心灵的作用,即势能。书法艺术中的“能”,可以理解为对笔法、墨法、结体、章法的体悟与积累,以及对笔性、墨性、纸性的把握,更关键的是对自我修养、学识、格调等的储备。而这些储备,往往是决定能否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大制约因素。

势也可理解为氤氲之气,即“气场”。势是人体精气神的外在表现,可以反映出人的性格、健康以及各种情绪指标数值。古人认为“书为心画”,所以有“见字如面”的说法。同时,他们认为良好的品行会体现在书写当中。“字不正、心先病”,作为从小就教育学生的戒律。而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渊博的文学素养、丰富的创作经验、精熟的笔法技巧,是创作优秀书法作品的前提。

《节录〈山谷论书〉》清·何绍基

书法以点画为形质,以气质、气势为灵魂。其中的诀窍,由悟而来,由实践经验所得。让心静下来,调整呼吸,使自己进入空灵状态。落笔有力是功底,以形传神是模仿,而势就是灵魂和生机。

猜你喜欢

结体点画气势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颜真卿楷书“点画”的教学课例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咏鸡
用笔之“易”与“不易”
七绝·春雪
让句子有气势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气“吞”万里如虎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