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型机制研究
2022-04-11纪怀晨
摘 要:伴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开始迅速发展。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1]大学的数量和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国内许多高校都在积极研究、改革、创新,寻找更为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民办高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采取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机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
现代化学生管理的创新型机制是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使之逐渐朝着创新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期民办大学的学习需要。在我国,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性机制工作,既是保障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学生管理开始受到一些专家、学生管理人员的重视,并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向。同时,也鼓励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管理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适应新形势。
一、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依法治理校园的基础
学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化的发展,是确保高校稳定、长远而又基本的制度。近几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学校顺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修改和健全现有的学生管理体系,但近几年出现的许多学生事件和问题,也反映出学生管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思想还有待完善,仍有一些薄弱的地方。为此,民办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完善学生管理体系,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二)激励引导的航标
学生管理制度有着良好的指向性,其首要目标是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和鼓励。每一项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都有很詳尽的规定,比如要提倡哪些东西,要怎么做等,同时,也包括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说明了学校的学生教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要不断地实现学生管理的价值取向、目标需求,使学生不断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科学管理的依据
科学管理其主要作用是使管理更加规范、合理、高效。良好的学生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管理队伍能够促进学校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整体管理,调动辅导员的管理工作积极性。在没有秩序、不完整、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个没有执行力的团队将会导致管理成本的上升、教师的管理工作热情下降以及更多人才的流失。在学生管理阶段,由于缺少合理的学生管理规范与标准,导致了对学生的责任与权利的界定不能被量化。同一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如果没有统一的学生管理标准,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一切都要遵循规范化的学生管理制度。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
第一,能够为其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撑。我国的教育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可以为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特别是在决策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面,可以起到辅助性作用。
第二,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海量的数据。大学生的成长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特征,特别是在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学生有着显著的不同,只有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的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大数据的引入与综合运用,可以为舆论监督、学生思想的动态评价提供了保证。
第三,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技术体系,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平台和软件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对学生的档案资料进行深入挖掘,以符合学校的精细化需求。
三、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一)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总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家长或者教师所掌控,有着自己的个性以及独特的想法。而且学生的不同成长经历也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性格。学生日常工作学习中,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互联网的普及正在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使学生对价值的判定以及选择也遭受到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存有偏颇
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不同。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相对较低。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上怕吃苦,缺乏毅力,有严重的迟到现象,上课回答问题不主动等。这些都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学生适应需要有自觉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学学习有很大难度,学习缺乏计划。大学学习的内容多、难度大、进度快、独立性高,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
现在,民办大学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00后,进入大学生后,本身的学习动机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考成绩的影响,学习自信心受到创伤,又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自我认知偏差,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不协调,自我意识不恰当。在进入大学后,他们离开了父母、亲戚、朋友,离开了他们所熟悉的地方,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存在着人际关系、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易产生心理方面的困扰。例如部分学生存在着创伤经历,在现代化高校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中,虽然可以有效促进他们对人际关系的交往,但自身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产生的问题仍会受到原有观念的影响,如果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矛盾,便会产生逃避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人际关系的稳定发展。
四、现代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按照“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式需要跟上民办高校发展的高速度。学生管理机制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提升民办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域下,深入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民办高校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对于今后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所必需的。在现代化发展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要认识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实现思想上的发展,又能实现物质上的全面发展。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按照民族科学的理论、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发展的规律,采用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对民办高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从根本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过程性的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心理教育包括人格、品德等方面。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由于当今的大学生对个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能和80、90年代相比,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在心理层面,辅导员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健全学习体系,从而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地接受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五、加强现代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型对策
(一)创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理念
第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应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相结合。把教育理念和管理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管理,建立创新型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与其他学科鼓励和约束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辅导员要清楚自己在学生管理中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要把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学生管理中,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以学生为基础实行创造性发展,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初步形成自觉、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
第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应与服务理念相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服务意识,为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要改變旧的以管理约束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模式,就需要实施以创新化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机制。在教育、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所有活动都应该帮助学生及其才能的发展。以创新性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和要求,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可能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二)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方向建设
激励支持一批攻读相关学位的骨干人才,使其可以长期从事民办高等学校的辅导员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加强民办学校学生管理,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管理技能和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已刻不容缓[4]。目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已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是职业道德教育与发展。民办高等学校赋予了辅导员特殊的责任和权力。民办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工作内容也变得更为复杂,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协调。为了有效应对校内危机事件,民办高等学校应组织展开安全教育,辅导员必须参与到学校危机事件工作的预案制定以及执行中。还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咨询工作,与校内心理健康机构协同开展心理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心态。
(三)重新审视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学生管理新格局
创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动态的过程,需要纵向、全方位地进行规划,需要各方的横向合作。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的融入民办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教育与学习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努力打造一个全员、全过程、全结构的团队,增强创新精神吸引力和文化凝聚力,使民办高校学生的协同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民办高校的成长历程虽短暂,但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在学生管理中调动多方面的教育主体,逐步形成全员参与、责任明确、分工明确的创新性的三全育人体系。民办高校应根据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规律,加强学生管理的层次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建立创新化的教育网络,使学生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养成、依法成长。
(四)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适度引导
大多数高校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问题的认识和思维还不够完善。从严格管理的高中阶段进入比较宽松的大学,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第一次远行,远离了自己所熟悉的地方,远离了自己的家人,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大一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改变,并且会有一些心理问题。而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也会有一定的压力,大部分都会产生情感方面的问题,而且,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往往会面临着升入本科大学、找工作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可以通过创办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知识宣传手册等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经历过线上学习之后,部分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导致学习、生活习惯不良,缺乏人生目标规划,导致学习成绩差,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如果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以及就业指导,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
结语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民办高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采取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机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篇文章通过对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以及现代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加强现代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进而提出以下的创新型对策,即创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方向建设;重新审视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学生管理新格局;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适度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为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江帆,余亚华,沈松.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172173.
[2]马烨.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管理问题分析及途径探讨[D].吉林:吉林大学,2011.
[3]马利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4]王晨菲.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创新问题研究[J].长江丛刊,2019(24):154,196.
作者简介:纪怀晨(1989— ),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