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是澳門繁榮發展必然選擇

2022-04-11長江

澳门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祖國大灣區過程

長江

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港澳地區實現民心回歸、長治久安的戰略因素,是港澳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我理解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四個方面的內涵。一是加強港澳與內地的交流合作,二是加深港澳對祖國發展的信任,三是落實港澳與祖國的制度對接,四是實現港澳居民的國民待遇。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四內涵

加強港澳與內地交流合作的要義在於加強文化的交流合作。近年來,內地與港澳的文化交流合作日益緊密,文化交流主體不斷擴大,交流管道不斷拓寬。港澳與內地建立了區域性的文化合作機制,攜手共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然而,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合作仍然存在覆蓋面不廣、手段單一以及重視度不夠等問題。港澳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是通過強化文化交流合作來促進人心回歸、情感回歸的過程,是通過不同的文化交流方式,塑造不同的文化交流平臺來不斷增進港澳居民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的過程。

加深港澳對祖國發展信任的要義在於主要通過夯實港澳青少年的愛國教育,加強對國家發展的理解。當前,在“一國兩制”的制度框架下,相當多的港澳居民對祖國內地發展更多是走馬觀花式的理解,缺乏與內地完全的社會接觸,缺乏深入瞭解內地的動力,對內地的經濟社會運行機制缺少切身體會。因此,港澳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引導港澳居民特別是港澳青年加深對國家發展歷程、國家發展成就以及國家治理體系的理解,從而更為全面理性地理解國家發展的全貌,加深港澳居民對國家發展的信任和信心。

落實港澳與祖國制度對接的要義在於不斷于改革和創新現有的制度體系,促進“一國”體系下兩種制度的不斷對話、磨合和銜接。港澳融入國家發展的過程,是“一國兩制”事業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要始終牢牢準確貫徹實施“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始終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把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這就要求在現有的“一國兩制”制度框架下,通過深度合作區的制度創新平臺,不斷探索兩制的共存共生和良性互動,反過來促進港澳融入國家大局的進程。

實現港澳居民的國民待遇的要義在於滿足和實現港澳居民內地就業的國民待遇。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特別是近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代背景下,祖國內地所能提供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越來越受到港澳居民的青睞,對港澳居民就業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然而,儘管祖國內地出臺了不少吸引港澳居民內地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但在現有的制度下,港澳居民依然難以享受就業和創業的完全意義上的國民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港澳居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積極性。因此,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是國家的各種國民待遇和國民權利向港澳居民普及的過程,是港澳居民逐漸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過程。

國家是“一國兩制”

澳人治澳的保障

隨著“一國兩制”在實踐中的發展,港澳居民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要實現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一定要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才能確保港澳的長期穩定繁榮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一國兩制”本質上是一致的。隨著國家的發展蒸蒸日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一國兩制”事業在發展中的大勢所趨,也是港澳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新時代下“一國兩制”事業的必然發展趨勢,是“一國”概念的強化,同時確保兩制的共存。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一國兩制”事業是並行不悖的。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不會削弱“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相反,融入國家發展,能更好地保障“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實現,將“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更為精準地界定在“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的範圍內,從而確保“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健康發展,更好地達成“一國”和“兩制”的和諧共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事業的內在需要,能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基金會吳志良主席所言,港澳回歸,不是形式上的回歸而是實質性的回歸,不僅是換一面國旗、換一批管理者,而是與國家連為一體,形成命運共同體,不僅是人的回歸,更是人心的回歸。我們從歷史發展和“一國兩制”構想的發展原意來思考,就會發現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一國兩制”事業的發展宗旨是根本一致的,兩者都是爲了實現港澳人心的回歸和促成港澳與國家形成命運共同體的關係。由此,港澳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一定要時刻不忘“一國兩制”事業的初心和使命,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保持港澳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為祖國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港澳的優勢。

緊跟國家戰略規劃澳門未來

回歸以來,澳門一直都特別感恩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大力支持和深切關懷。近年來,澳門更是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成是澳門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澳門主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感受和體會:

一是澳門特區政府是主動對接國家五年規劃。2016年,為對接國家十三五規劃,澳門制定出臺了首個五年發展規劃,致力將澳門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的“五宜”城市。2021年,澳門特區政府又以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制定了澳門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致力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順利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初步建立琴澳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二是澳門特區政府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特區政府清醒地意識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機遇。為此,澳門特區政府不斷重申,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國際貿易自由港、單獨關稅區等獨特優勢,立足“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定位,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中,澳門特區尤其重視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計畫不斷完善創新科技體系的基礎上,優化創新發展環境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注重推廣科技應用,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三是澳門特區政府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自國家探討及公佈“一帶一路”戰略以來,澳門特區政府的態度十分積極,竭力政府發揮自身特有優勢及“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來參與和助力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為統籌澳門特區政府參與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短、中、長期的總體設計及工作部署,澳門特區政府在2021年設立“融入國家發展工作委員會”,就澳門特別行政區推進“一中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一平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一基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建設作出研究,並制定相關政策、推行策略及措施。

融入國家發展澳門當須努力

澳門需要準確把握融入祖國大局的內涵和要義,以“澳門所長、國家所需”為基本出發點,充分利用澳門特區的獨特優勢,不斷增強澳門作爲“國內境外”的交匯點功能,從文化融入、教育融入、青年融入和制度融入等四個方面入手,加快澳門融入國家大局的步伐。

首先,要促進澳門與國家的文化交流,加快“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建設。澳門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澳門是16-18世紀中西文化交匯的橋樑,更是全球化時代中國的跨文化國際交流平臺。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成立,標誌著澳門已開始成為中國一個重要的跨文化國際交流平臺。在推動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平臺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澳門在促進國際人文交流中的角色,更要注重加强和促進澳門與內地的文化交流,促進澳門對祖國的文化融入。

其次,要不斷優化澳門的國情教育和“愛國愛澳”的教育。澳門回歸祖國20多年來,在落實 “愛國愛澳”教育的制度建設方面確實取得了明顯進展,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團體和教育界三個層面形成合力,讓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弘揚光大,愛國愛澳已從一種民間情懷轉化成為全社會的核心價值。與此同時,澳門愛國主義教育仍然存在重形式、內涵不足、主體教育性不強等問題。未来澳门的国情教育和爱国爱澳教育,要进一步保证“課程框架”法規有關中小學“品德與公民”和中學歷史“必修必考”的規定在學校真正落實。同时,要进一步檢討澳門的教科書制度,确保所有被選用的教材符合“愛國愛澳”的原則要求。

第三,要大力支持澳門青年到內地就業和創業。澳門青年是澳門社會未來的建設者。澳門青年到內地就業和創業,已經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和空間。新進出臺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已明確指出:“推動在合作區創新創業就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當前,內地城市吸引澳門青年創業就業的政策環境還需要持續優化。比如,在青年創業方面,應完善人才、金融、租金、稅收等方面的政策體系,使澳門青年享受到不低於內地青年甚至是優越于内地青年的創業扶持政策;在就業方面,則要充分保障澳門各項社會保障權益,解決澳門青年内地就業中社保跨境轉移的問題,協調社保、公積金、醫療等生活保障制度,同時推動澳門與內地的專業資格認證。

最後,要通過制度創新實現澳門與內地特別是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制度對接。制度落差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制度差異下,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生產要素無法高效便捷跨境流動,嚴重阻礙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體化發展。推動粵港澳三地各種要素自由流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需要進一步創新協同合作的體制機制,重點促進人才制度、金融制度和科技制度的對接和銜接。一是進一步建立完善粵港澳三地政府人才合作協調機制。建立互通互認、共享共建的人才引進、評價、服務體系,通過推廣“大灣區人才卡”等政策,在稅收、出入境、執業資格等多個方面消除壁壘,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更加自由、更加便捷流通的運行機制。二是以金融管理創新和金融標準對接為主要抓手,推動金融管理創新,探索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應用,加強金融規則和標準對接,深化金融互聯互通。三是要加快確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特色平臺,積極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服務體系,消除創新要素流動壁壘,全面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系統。

牢固樹立信心尋求橫琴突破

李克强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强調要堅定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同時也再次表述中央對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支持。對於澳門來説,李克强總理的講話强化了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信心。事實上,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單獨依靠澳門和廣東省的制度創新是遠遠不夠的,更主要的是要依靠中央政府的支持。因此,國家對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立場的重申和强調,無疑給了澳門深入融入國家更大的動力和信心。李克强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還顯示了,國家對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支持和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愛國者治澳”的信念是高度一致的,澳門只有認真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愛國者治澳”,才能更好地融入國家大局。

澳門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何融、怎樣融?這是澳門社會各界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我認爲,當前澳門迫切需要制定融入發展大局的頂層設計和政策規劃。國家支持是澳門融入國家大局的有利支撐和良好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澳門特區政府應該形成融入國家大局的政策路綫,找准澳門融入國家的立足點和突破口,重點推進,權力推動。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好平臺。特別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賦予了澳門開發橫琴的管理主體地位,給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因此,澳門一定要主動作爲,突破本位主義,將橫琴開發和橫琴建設當成澳門自身的發展事務,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當成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度創新的試驗田,積極與廣東省進行密切聯動,在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使命中開拓“一國兩制”事業的新征程。

猜你喜欢

祖國大灣區過程
心跟祖国在一起
我心中的祖国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是否贊成青年灣區發展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祖国我爱您
祖国是我心中的歌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注重过程教学 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