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积极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2022-04-10钱永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9期
关键词:证据优势师生

钱永芳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在一种以关怀、信任和尊重多样性为基础的教学途径中,让师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在与才能和兴趣相匹配的学习领域中发挥优势,并在共享目标的追求中运用优势,从而更好更快地走向有魅力、有积极评价的德育课堂。

一、课堂评价的目的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优势探求源自积极心理学,它旨在发现人类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改变了过去应用心理学主要关注弱点的传统,从消极转向积极,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和美德。

1.追求積极情绪下的学习

追求积极情绪下的学习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拉近师生心灵沟通的距离,真正实现优势发展,持续成长。教师应该以关注儿童心灵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追求积极情绪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不断进步。

2.基于优势证据作积极评价

课堂评价是建立在发现学习优势证据的基础上,基于优势证据做出教学决策的过程。它以“优势证据分析”为过程,开发发现学习优势的评价证据收集、认证学习优势的评价证据解释、促进学习优势的评价证据反馈与转化三种策略。

二、构建积极评价操作模型

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评价三角框架为逻辑基础,构建以学习优势探寻为向度的课堂积极评价操作模型。

1.课堂积极评价的要素

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形成性评价、学习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的要素组成及关系,厘清课堂评价的本质内涵,重新确立课堂积极评价的要素组成及相互关系。

2.课堂积极评价的指导原则

课堂评价要研制以探求优势为功能,以教学评一体化为过程,以师生共建为核心,兼顾目标和过程,获取和利用以优势学习证据为基本形式的课堂积极评价指导原则。

在教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时,教师从学生的思维逻辑出发,从体验排队带来的好处着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需要排队的地方、规则以及不同的排队方法,并在辨析与实际演练中掌握排好队的要领和方法。

3.课堂积极评价的质量标准

教师要建立能够匹配成就指标、系统测量程序、持续激励反馈、全纳学生优点、促进愉悦学习的课堂积极评价质量标准。

三、课堂评价的核心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评价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道德品行、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课堂学习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等方面。

1.积极状态下的师生共建本质是促进积极学习

课堂是学生知识习得和经验形成的学习场。因此,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其积极学习是课堂评价的核心。课堂评价本身就是发现学习品质、探索学习优势、定位学习进程、转优学习策略的过程。

2.共同承担评价责任是基于优势的教学决策

课堂评价不是消除弱势的过程,而是基于证据探求优势、转化优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需要不断地寻找、发现、分析和解释与目标达成相关的学习证据和信息,然后依据这些学习证据和信息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制订促进优势学习和转优学习的办法。

3.课堂评价的核心是师生共建

积极评价强调在积极课堂环境中的师生共建,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主动、积极地参与评价过程,运用评价信息管理自己的学习,才会达到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

立足“优势探求”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发现优势、认证优势、促进优势的课堂评价样态,会为课堂评价范式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证据优势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麻辣师生
手上的证据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