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抗疫档案多维价值助力医院文化建设途径探讨研究
2022-04-10王婷陈子丹黄昀超
王婷 陈子丹 黄昀超
◆摘 要:论文通过对抗疫档案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找到影响抗疫档案管理现状的影响因素,对抗疫档案的多维价值进行分析,找到合理、有效利用抗疫档案的方法,对抗疫档案的多维价值助力医院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以提出了抗疫档案助力医院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抗疫档案;多维价值;医院文化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抗疫,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特别是作为白衣天使的医务人员,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特殊时期形成的抗疫档案,不仅有记录客观历史、增进国家认同的重要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人文关怀价值等多维价值,发掘抗疫档案多维价值,合理、有效利用抗疫档案是医院加强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在长期发展建设和医疗服务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它随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医院所处环境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树立医院品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档案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记录着医院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疫档案是在疫情防控特定时期产生的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不仅收集医疗技术、疫情管理、信息协调等方面的资料,而且也收集记录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感人场景的资料。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方向和关键时期奋力担当作为,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阵地,在打赢抗疫战争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中留下了很多感人事迹的相关资料、照片、音频和视频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承担了援助湖北、缅甸、省内多个州市及兄弟医院、特别是瑞丽边境城市的任务,多层面的呈现了我院医务人员的大爱精神,留下了很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认可的医院特有的档案资料。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发掘抗疫档案多维价值,提炼出医院文化、医院精神,弘扬院风院貌,增强医院职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抗疫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内容或载体引发的人类对历史、记忆、文化和社会等情感体验、情感共鸣的象征性价值称为档案的情感价值和人文关怀价值,是目前档案界研究档案的一个新视角,对档案开发利用、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对发掘抗疫档案多维价值助力医院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实现抗疫档案多维价值,以提出助力医院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一、抗疫档案内容及其多维价值
抗疫档案,不仅有记录客观历史、增进国家认同的重要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人文关怀价值等多维价值。
在这次全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全程参与者,除了完成院内繁重的疫情诊治工作外,还承担援助湖北、缅甸、省内多个州市及兄弟医院、特别是瑞丽边境城市医疗工作。医院共派出66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精湛医疗技术的骨干医生组成的专家组共167人次。其中,选派28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选派11名医护人员支援省传染病医院开展确诊病例救治工作。组建了10支共计100人的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后备医疗队,随时待命出征。通过5G网络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对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指导,与湖北咸宁及其所辖赤壁市、嘉鱼县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滇鄂两地首次省、市、县三级联动联治。应缅甸政府邀请,中国政府向缅甸派遣了抗疫医疗专家组,我院5名医疗专家随队出征,在缅期间,专家组克服了高温酷暑和交通不便的困难,分赴首都仰光和曼德勒,深入两地医院、实验室等40余处开展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60余场,分享了中方抗疫经验,为缅方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咨询,赢得了缅甸主要领导人、医疗同行、主流媒体、广大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抗疫档案文化价值
抗疫档案因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有照片,视频等各种人物、场景的声像档案;有“请战书”、医疗队队旗、队徽、防护服、荣誉证书、纪念册、个人日记等实物档案;是医院特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淀和原始记录,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和品格,是医院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医院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价值。
医院的工作人员不论是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在后方的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都在抗疫的时光中书写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践行了医院“爱与生命同在”的宗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者医院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为医务人员,他们坚持医者初心,冲锋在前。在对口支援的医院,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发挥从事重症医学、呼吸医学、感染性疾病学等多学科的经验优势,与地方医护人员密切协同,精准制订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他们心怀生命重托,分秒必争,所有危重患者的会诊都全心参加,时时都在讨论救治方案,收看关于CT影像的学术研讨视频,围绕危重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处处是他们忙碌奔波的身影。“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必须做到惜时如金”,病房、驻地、会诊三点一线,是他们每天工作的常态。
作为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他们按照统一安排,配合医院开展执勤管理、值班值守、体温检测、秩序维护、排查登记、生活保障、物资配送、环境消杀、疫情防控政策宣傳等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的疫情防控值守点,门口的桌子上放着登记册、消杀用品、体温枪,旁边贴着“双码”的标牌。虽然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仍然有大量的患者进入医院,每每这时,桌边都会响起值班人员的声音:“请扫码通过,请配合测量体温。”
医院有人在一线拼搏,也有人在后方坚守。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斗争中,大家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屏障,用血汗、乃至生命的代价,为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充分挖掘抗疫档案资料文化价值,为推动医院发展、讲好医院故事、发出医院声音提供有力的档案支撑。
(二)抗疫档案情感价值
抗疫档案,除了是一种认识活动外,更是一种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行为,进而使得档案具有“守护真实情感、传承民族集体情感记忆、构建和谐档案主体情感网络关系”等社会功能。当具有共同文化价值背景的主体与档案客体接触时,会唤醒主体内在情感,引发情感共鸣。此类情感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属于社会情感,发挥其共情力的同时就发挥了其独特的情感价值。
爱国主义作为集体情感,在集体行动的场域中得以表达。档案是爱国主义“共情”的场域。抗疫档案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派出援助湖北、缅甸、省内多个州市及兄弟医院、特别是瑞丽边境城市医疗队的医务人员无私奉献的事迹的记录,能够感染、激活同一医院档案利用主体的爱国主义情感。
了解是认知的前提,主体通过抗疫档案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抗疫过程及其社会责任感进行了解和感知,更能站在被观察者的角度,感受他的社会情境和决策约束,“请战书”“抗疫日记”等抗疫档案充分传递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触发同理感,从而感同身受,更加尊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抗疫努力,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责任感的情感价值。
(三)抗疫档案人文关怀价值
人文关怀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其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具体而言,人文关怀以关怀人为对象,聚焦人类的生存意义、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关注人类的和谐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可见,人文关怀要求人们不仅要关注自己,更要关注他人。
而档案作为社会和个人各方面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关于个人、群体乃至国家与社会的历史记录,这种记录的属性赋予了档案保存人类记忆的独特功能。因此,从微观角度来看,档案是集体记忆的载体,人们通过档案可以唤起对过去的回忆。而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档案记载了不同对象的历史与记忆,特别是对特殊的群体而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可以通过档案认识和关注这些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与诉求,而这些群体亦可以通过档案获得话语权,维护其基本权益,获得社会的认可。档案的人文关怀价值由此得到体现。
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疫情来临时,面对危险挺身而出所形成的档案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价值:他们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不眠不休,完成隔离病房改造。他们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曾连续数天没有离开发热病房,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以上。他们对待患者如家人。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帮他们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在床边一口一口地喂他们吃饭,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他们每天都会到患者床边,给他们做心理疏导,舒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下班前她总要在病房里和患者聊天,鼓励他们保持康复的信心。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人文关怀,处处传递着温暖与关爱。
二、医院各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院史档案管理的现状
抗疫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是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次研究走访了医院主管档案的院领导、各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医院抗疫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等,发现由于历史原因,医院各部门尽管有专兼职档案人员,但形成了“重藏轻用”的档案管理理念,抗疫档案也不例外,各部门对于医院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各式各样档案等仅仅停留在贮存的阶段,对其开发利用较少,缺乏服务意识。档案收集也是按照“坐以待毙”的等待模式,对于提升医院院史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医院文化建设水平非常不利。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和临床一线工作不同,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各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对档案管理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临床、轻管理、重业务、轻档案”的意识,认识不到抗疫档案对医院文化内涵建设的作用,对自身历史发展的价值、贡献和在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目前医院各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理念落后,态度不积极主动,没有挖掘抗疫档案文化价值的意识,更不可能通过抗疫档案的史料来助力医院文化建设,只有提升医院各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优化医院档案管理流程,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从而改变档案的利用度,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才能使医院文化建设水平提升新高度。
三、医院开发利用抗疫档案进行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在抗疫期间,院领导领衔编著了防治科普书籍《新型冠状病毒防感染治一本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一本通》,开通“名家讲坛直播间”,通过云南交通台宣传保健知识和疫情防护注意事项,致力于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科普服务,提供医院独有的人文关怀。同年,我院根据抗疫形成的档案材料以医院党委、感染科、医学影像科支部、著名专家为切入点拍摄了七个纪录片命名为《党委坚强领导“战疫”一往无前》、《与病毒贴身肉搏的“突击队”》、《疾风知劲草 危难见党员》、《逆行 就是我们的使命》、《所谓担当,就是有我在,请放心!》、《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主任我先上》、《主动请缨 迎难而上》作为医院先进事迹案例进行宣传,同时也和北京医院合作录制了《信仰》歌曲在医院进行传唱,也请了医院援助湖北、缅甸、省内多个州市及兄弟医院、特别是瑞丽边境城市抗疫优秀代表进行了多场先进事迹的宣讲活动,使抗疫精神得以得到优秀的传承,为医院更好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四、抗疫档案助力医院文化建设途径的意见和建议
(一)广泛全面征集抗疫档案
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档案工作者必须广泛收集我院的抗疫档案,丰富所存档的内容。医院广大医护人员和管理者是医院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抗疫这个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他们常常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史料档案。为此,医院可以通过医院内、外网等平台向全院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医院抗疫有关的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向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部门,向各有关机关、团體、企事业单位,向个人等多渠道征集抗疫档案,同时接受捐赠、复制和代管、出让购买、文字或口述提供等补充方式征集抗疫档案,我们要努力收集广大教医护职工和学生在抗疫活动中产生的历史记录,使可以承载着广大教医护职工和学生抗疫活动独有记忆完整地体现在档案里。
(二)做好抗疫档案宣传工作
医院深度挖掘抗疫档案资料,适时举办专题展览、文化讲座、出版书籍,通过档案展示好、宣传好、传承好伟大抗疫精神,发挥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作用,发挥好医院作为抗疫重要历史活动产生地的特有文化传承功能,为推动医院发展、讲好医院故事、发出医院特有声音提供有力的档案支撑。
(三)重视档案编研工作
1.重视档案材料接收征集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做好档案材料资源的收集、分析以及加工,因此材料基础可以说是顺利开展档案编研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等相关因素。只有档案材料资源完整齐全、准确无误,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编研成果。档案材料属于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丰富的材料资源作为支撑,那么档案编研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必须要确保相关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另外,档案材料的收集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本院的材料资源,还必须积极扩展收集渠道。我院在选材上坚持“档案不足资料补,院内不足院外补”的编研工作方针。编研过程中,我院利用“内部发掘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编研需要走访了一些了解当时抗疫情况和保存有当时珍贵资料的同志,并进行了座谈;同时积极收集医院各类抗疫相关的档案资源,进一步丰富编研工作素材,借助其他相关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补充运用,从而弥补了一些专题编研资料不足的缺陷,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有效提高了编研成果的权威性与价值性。
2.科学确定编研工作选题。
编研选题属于档案编研工作的重心,档案编研选题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编研成果的水平与质量。我们要认识到,档案编研选题必须要紧紧围绕医院需求、结合中心工作,不仅要与现实需求相符合,同时也要考虑到其长期的利用价值。对于选题的内容,结合实际需要,根据医院文化建设与抗疫精神的主题来进行选题。在确定选题时应当将利用和需求当成首要考虑因素,档案编研选题必须要围绕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档案来实施,只有那些符合医院需求的编研课题才能够真正展示出档案的实际价值。通常来说,档案材料的价值是和编研成果成正比的,所以根据档案材料的实际价值来进行编研选题是必要且必须的。
3.努力增强编研工作的合力。
对于档案编研的工作方式,要转变过去一直独立编研为主的方法,应当在本院的基础上,积极向外探索合作编研之路,从而增强编研工作合力。我们应利用好社会力量,充分激发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强化沟通联系,寻求强强合作,新时期下档案编研多方合作、走向社会的工作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合作编研的工作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好本单位档案资源有限的问题,同一事件、同一问题的历史材料很有可能存放在其他档案馆(室)之中,仅仅是本院内的资源材料可能并不全面,很多过去的文献材料也必须要依靠其他各个档案馆(室)的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完全收集,进而弥补院内档案资源不足的问题,有效增强档案编研工作实效性;同时,合作编研的方式还能够处理好专业限制因素,档案编研工作通常会需要各个行业的知识,独立完成档案编研难免会存在一定困难,而合作编研的技术力量更强,能够真正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按质按量地完成档案编研任务。
(四)提高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
尽管大多数在医院的档案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但档案工作者担负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研和开发利用的重任,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既要重视其载体的保管保护,更要重视其所含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作用是其他信息资源无法替代的,所以利用档案为人类社会实践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对于医院的文化建设推进和发展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提高自身素质,传承医院文化,是全体档案工作者的使命。
1.全面掌握档案专业基础知识
档案学是多层次的体系结构,主要分为理论档案学和应用档案学。理论档案学包括檔案学原理、档案术语学、比较档案学、档案法规学、中国档案事业史、世界档案事业史、档案学史等:应用档案学包括档案事业管理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缩微复制技术、计算
机辅助档案管理等。这些知识是档案人员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外,还应通过聆听专题讲座、参加研讨会等各种途径,获取档案学最新研究动态。档案工作人员也要开展档案研究,从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素质水平。
培训要因需设计,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安排上,除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外,应加大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重视网络知识教育,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管理的需要。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档案人员的素质,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事业的总体水平。要树立档案教育是终生教育的观念,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如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等等。通过教育培训,完善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认以及较强的档案技术能力。同时,注重加强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通过交流,使他们尽快了解别
人的先进经验,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吸收好的经验应用于自己的实际。
3.个人自身的努力。
档案工作人员本身要不断努力,注重自身修养,要端正思想,不断学习注重积累,把自学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扩大知识面,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医院档案室、各部门专兼职档案人员抗疫档案管理和医院开发利用抗疫档案进行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到影响抗疫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影响因素,对发掘抗疫档案多维价值助力医院文化建设途径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将抗疫档案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提炼出医院文化、医院精神,弘扬院风院貌,增强医院职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本研究仅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加强对发掘抗疫档案多维价值助力医院文化建设途径的定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英)法拉·帕特森.记忆—剑桥年度主题讲座[M].卢晓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32.
[2]李晶伟.档案情感价值研究[J].山西档案,2018(04):18-21
[3][4]于京东.现代爱国主义的情感场域—基于“记忆之场”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20(05):131-139.
[5]王冰.新冠时期社会更需同理心[N]. 环球时报,2020-05-0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