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
2022-04-10黄作林黄丹丹
黄作林 黄丹丹
◆摘 要: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不仅需要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思考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带着良好的心态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方共同进步,高效教学的目的。本文将对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问题探索有效的发展策略,帮助教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情绪调节
一、引言
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角色,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直接对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德育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承担者教育学生的重任,同时在家庭中、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角色,需要尽到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教师面对的压力较大,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师面临的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内涵以及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单纯指心理状态的健康,除了这一点内容之外还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对难题的钻研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与方式等内容。专业素养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不仅要实现教书的目的,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育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之后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对难题的钻研精神指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动力,不断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尝试思考一些难题,对专业内的问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要了解到最新发生的相关时事以便能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良好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指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解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觉得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这都是教师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的一种体现。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很多教师主要针对一个年级进行教学或者在几个年级之间进行几轮的教学。长时间如此教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疲倦心理,对工作的热情不高,导致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降低。其次,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家庭中以及社会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每天面临的压力较大,需要处理较多的问题。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厌烦与焦躁的心理,影响教师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最后,有一部分教师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以及调节能力还存在不足,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爆发,将一些情绪带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氛围。情绪调节不当还可能影响到与同事、家长以及家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对自己有一定的伤害,也会对他人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目前教师心理素质发展存在的问题,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应当采取相应的何种措施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三、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策略研究
(一)社会层面积极支持
首先在社会层面上,各方应该正确的认识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教师的角色,改变一些传统以及错误的观点。在传统大众认识过程中,很多家长或者是社会中的群众都认为教师必须是最优秀的,需要具备足够高的学历以及较高的工作能力才能够胜任这个职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类似这种传统的观念其实在无形之中就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时候教师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排解,不良情绪的长期积累并不利于教师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层面,相关部门应该通过一些宣传手段积极进行宣传,让社会各界人士有机会了解到更多与教师相关的内容,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改变传统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以及对教师偏颇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工作氛围,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压力,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利用手中具備的资源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投入,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很多在农村或者乡镇中的教师工资依旧处于较低水平,教学条件以及设施也相对较为落后,所具有的教学资源更是十分有限。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与城市中教师的待遇相比,这部分教师难免会形成心理落差,同时资源的缺乏以及设备的不完善不利于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国家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当及时关注到教师的需求,针对教师切实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这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那些边远地区的教师,了解他们目前的薪资水平以及工作环境,及时利用已有的资源帮助他们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只有在基本物质上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够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促进其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及时互通,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教师的意见,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改进。各大部门经常要求学校、教师帮忙收集学生以及其家庭的各种资料,落实一些与教学关系不大的任务,同时对各种项目的突击检查通常需要老师们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应对,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减少与教学联系较少、偏重形式的一些任务与活动,减少对老师们时间的占用,让教师能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的负担。
(二)学校层面积极培训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时间待得最久的地方,所以学校应当为教师的教育工作积极营造良好愉快轻松的氛围。首先在工作层面,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工作量,有效减少教师所承担的工作以及身上的重任。很多学校会议过多,时间过长,内容重复,无形之中浪费了老师们的时间,对于一些教学任务比较紧张的教师来说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可以选择将近期的所有工作事宜统计起来,在一次会议中进行传达,同时还可在办公室设置一个工作提醒栏,定期提醒大家有哪些工作与任务,帮助教师整理目前的工作,减轻他们记忆的负担。对于一些小事,学校可以选择不开会,通过微信群以及通知栏等方式及时通知到位即可,节省了教师的时间。
其次,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成融洽的相处氛围,将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学校的教育。比如学校可以在一些特殊的节日举办一些教师之间的活动。在教师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团建活动。组织教师们一起进行拔河、羽毛球以及篮球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运动或者是进行小型茶话会,相互之间可以对教学经验以及生活日常进行交流。除了教师节之外,学校也可以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状况,定期组织一些教师之间的活动,进行团建或者户外素质拓展等,增强教师之间的联系,为教师打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在团建活动中广泛收集教师的意见,对学校的工作进行进一步改进,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利用学校的资源提供解决措施。
最后,学校可以向教育部门积极申请一部分资金,在学校之内定期开展一些心理素质健康培训活动,邀请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等走进校园,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了解教师的心理素质健康状态,针对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同时在校内也可以设置心理角、心理咨询室等,为教师情绪的排解提供一个倾诉的地方,减少教师心中不良的情绪。
(三)个人层面学会调节
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最终还需要落到教师个人身上,只有教师掌握了一定排解情绪的方法,具备工作积极性,能够带着热情进行教学,才能够真正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一定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带着热情去教育学生,不应该将一些不良的消极情绪带入到课堂之中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同时也会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应该始终明白自己身上所承担的重任是为国家培养一代代的栋梁之才,所以始终应该满怀热情,带着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行教学,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其次教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可能在家庭中、社会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肩负着不同的责任。教师要积极进行反思在这些角色中是否有哪些存在一定的冲突,自己在承担角色的过程中是否与他人存在一些矛盾。通过及时地反思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主动解决问题,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这些角色。
最后教师应该针对心理健康素质包含的多个方面,积极学习提升自己。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更加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一些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开阔思维。面对不良的情绪,教师要学会一些情绪调节方法,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與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情绪排解才能够促进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无论是对待学生的教育还是对待学校的任务,都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与其他教师相互帮助,相互分享,共同进步,促进彼此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四、结束语
教师在学生成长与学习的过程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个人素质培养对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相关部门首先应当认识到教师在目前健康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教师层面,多方主体应该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与资源,在外界的支持以及教师自己的调节与学习之下,共同促进教师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汉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36-137.
[2]黄远平.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J].品位·经典,2020:124-125.
[3]李德亮,冯理.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