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2022-04-09王勃于天英

现代盐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分子生物学互联网

王勃 于天英

摘要:随着基础科学进步为生物学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治疗、疫苗研发的需求提高。21世纪被称为“生物工程时代”,生物学也逐渐发展为一门显学,成为高等学校开设的重点课程之一。其中,“分子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内最具活力、最具前景的一门学科,开设范围包括医学专业、农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等,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生命观与生物学素养的重要课程。为了增强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实质性改革,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围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展开研究,提出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互联网+”

根据“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诞生标志,即人类发现DNA遗传信息并构建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克里克),不难判断该学科的定位,是一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生命现象、规律、本质的科学,研究对象聚焦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将分析视域集中到“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层面,“自然科学”这一所属领域决定了该知识体系的特征。(1)存在丰富的验证性知识,如染色体的结构、遗传物质、基因突变等,此类知识属于理论教学层面,是高校学生开展“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2)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教学,因为“分子生物学”是建立在分子水平(或“微观尺度”)上的新兴科学[1],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像生理学、植物学一样具有条理性和直观性。从以上两点分析出发,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系统性要求,又要满足实验教学的沉浸式需求。

1 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教学问题

1.1 理论教学面临的问题

客观来看,“分子生物学”一直处在动态发展中,生物学前沿理论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对固有知识体系的影响深刻,同时,不同基础学科视角和应用学科的需求均会对“分子生物学”教学产生导向作用。因此,理论教学面临的问题很多,本研究仅从高等学校教育职能出发,重点分析3个方面的问题。

1.1.1 教材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知识信息载体,也是师生围绕“分子生物学”进行互动沟通的重要媒介,选用何种教材对理论教学是否满足“系统性要求”至关重要。笔者收集了高等学校适用的“分子生物学”教材(见表1),对比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含实验教材)虽然各有亮点,但应用于理论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知识点复杂、抽象和知识结构逻辑性强、概念较多的问题。如果作为教学依据,不仅同质性很高,还会浪费大量的教学精力与时间,不利于实效性课堂的建立。

1.1.2 教法问题

结合笔者的经验,“分子生物学”知识(已验证知识)浅而繁、多而杂,概念、定义、方法等基础性知识不需要深讲,导致教学方法单一,突出表现为有限知识资源的排浪式讲授,高校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与教师的交流不够深入,难以直接从理论维度对“分子生物学”进行拓展。此外,教法单一还意味着对“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利用效度不足,例如酶切、 DNA重排、基因组测序等知识过于抽象,网络信息资源介入不足,很难从教法方面赋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1.1.3 教学模式

21世纪初,以“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专业炙手可热,社会上普遍认同生物学将引领新时代。但从现状来看,绝大部分生物学类本科及高职人才并没有机会真正进入生物工程、生物科技、生物制药等研发领域,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另一方面与教学模式相关。以“分子生物学”为例,双师型队伍建设、产学一体化建设、现代学徒制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等远比其他专业落后,高校普遍采用以理论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1.2 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1)受到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本身沦为理论教学的附庸。尽管高等学校(以普通本科为主)整体上在自然科学教育方面的投入很大,但除了985、211、双一流高校及部分专业,大多数学校的实验条件相对简陋,无力支撑大规模、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受条件限制,除了不得不减少实验项目,也会简化一些实验教学内容,如较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提取、标记示踪剂等。类似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是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现实验证,无论是按照老师提供的实验流程,还是依照教材设计的实验“临摹”,实验本身都缺乏自主能动性,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

(2)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组织方式落后,实验难以提供“沉浸式”体验。实验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操作,但“分子生物学”是建立在分子尺度上的,实验对象的微观性决定了实验内容的抽象性,包括教科书上给出的实验结果,在现实中需要染色、电泳等方式才能观察到。由于传统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演示性特点,如教师利用PPT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并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图片分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很难产生“沉浸式”体验[3],削弱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学生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

(3)“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不合理,造成“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的高校专业中,教师一般将学生实验操作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序列,但在实验教学目标设计上,主要突出实验结果(性质、数据等),对实验过程中是否充分体现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实验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等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从学生角度而言,影响成绩的关键落在了实验报告上,难免出现“为实验而实验”,依据验证性结论反向构建实验过程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 “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探索

“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应以系统性为抓手,将教学改革作用于教材、教法及教学模式3个方面。

2.1 教材内容改革

高等学校直接选用“分子生物学”教材构建教学内容,无论对版本如何精挑细选,都很难与人才培养完全契合。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存在两种方向,即学术性与职业性人才。在不同人才培养导向下,对教材内容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选定一本或一类“分子生物學”教材为范本,按照“能力导向+以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教材重构。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为了系统地呈现“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统筹表1所列教材中的相同部分,按照克里克提出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genetic central dogma)要求,整合出一套汇集DNA、RNA、蛋白质、遗传信息转录与翻译等知识点的教学讲义,一方面,可以精简大量“分子生物学”的重复概念,强化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如详细描述遗传信息从 DNA向RNA传递的过程、机理),实现碎片化知识的有序排列,优化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与实验教学的衔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黏性,如基于一个实验项目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2.2 教学方法改革

考虑到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应采用“少教多学”的原则,兼顾“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的系统性需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方法设计上,可基于立体化的设计方式[4],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掌握“分子生物学”知识内容。其中,多角度教学方法设计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分子生物学”知识点的教学中,同时提供多种呈现方式,比如最基础的“DNA双螺旋结构”,这一知识点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提到,但学生真正接触DNA双螺旋模型的机会并不多,在课堂上除了用语言描述,辅以实体模型、3D图片、视频、自制Flash动画等资源,反复从多个角度呈现,也可以用DNA双螺旋分子模型的拼装材料,依据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立体化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理解为“互联网+主题化+任务式”教学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以互联网技术及数字化资源“托底”,用以弥补传统言说传授表达力的不足,以主题化的知识整合形式,为学生建立“分子生物学”知识思维导图,例如以“DNA”为主题词,所能关联的知识点包括“DNA基本结构”“DNA基本性质”“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重组DNA(克隆)”“DNA排序”等,任务式驱动可以通过衔接度较高的问题实现,例如按照“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高级结构”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

2.3 教学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常规组织模式仍然是课堂,从系统性要求出发,势必要改变课堂组织模式下“分子生物学”知识单向传播的方式,这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心所在。可以将一节课划分成不同的教学实施区间,例如按照“六分法”,将课堂组织分为回顾阶段、探讨阶段、引导阶段、讲授阶段、释疑阶段、鞏固阶段。其中,回顾阶段的教学时长控制在5 min以内,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检验,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知识点。探讨阶段不是针对新知识展开的,而是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测”,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开放性问题、生物学现象、实验案例等,促进学生对既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引导阶段完全由老师主导,目的是将出现的“错误预测”引入正常轨道,同时公布本节课关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讲授阶段采用2.2中构建的教学方法,这一阶段所占时间较长,应控制在一节课时长的1/2左右,保证将知识点讲明白、讲透彻。释疑阶段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教师负责有针对性地解答,同时,学生所提问题也应与本专业保持一定相关性。例如,医学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 RNA干扰技术,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有RNA干扰技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价值和实现原理、现阶段取得的成果等。巩固阶段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展开,可组织3~5 min的组间、组内探讨活动,教师在这一阶段提供一些拓展性读物。

3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围绕“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一个核心任务是将抽象化的实验内容转变为具体化的呈现形式,包含对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数字化转型,也包括“线上+线下”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实现“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直观上,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实验教学应大量应用网络工具、平台、素材等,但传统教学(即线下教学)也不可以彻底抛弃。事实上,传统教学在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师生互动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与“沉浸式”实验教学体验并不冲突。一个完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型,除了发挥理论知识的实践验证功能,还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换言之,该改革模型还应突出“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完整的架构如图1所示。

3.1 基于“互联网+”匹配实验内容与素材

从高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实验内容涉及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系统,以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实验条件优势,如围绕蛋白质的诱导、表达与检测设计实验项目,可借助互联网收集与诱导温度、 IPTG浓度、蛋白质前提加工等相关知识内容。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教师也可以通过预告实验项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搜索实验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素材即实验教学使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化资料,与实验内容保持一定匹配度,结合笔者经验,建议教师自行录制视频素材,包括实验的工具、试剂、基本操作、重点事项等,通过线上途径传递给学生(如 QQ、微信),并在实验教学正式开始之前,以直播的方式演示完整的流程。

3.2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与课程思政关联

实验是探究自然科学的主要途径,这一行为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攀登科学高峰、激活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等,符合高校以德树人的教育需求,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手段。借助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发挥“分子生物学”的现实价值,进一步关联相关科研人物,如开发干扰素α-1b的侯云德院士以及研发疫苗的陈薇院士等;另一方面,强调正确的价值观、严谨的科学观在实验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强烈的责任心寻找实验偏差,消除学习“分子生物学”课程时的功利心理。

3.3 基于“互联网+”构建“分子生物学”实验评价体系

“互联网+”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带给人强烈的沉浸感,是因为在互联网平台上,个体处在较为平等的地位,提高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客观性。同时,“互联网+”可以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渠道,如课前利用线上途径(雨课堂等),对实验任务、要求等进行集体探讨,一个观点被提出之后,能迅速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课前预习的角度来看,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此外,将实验过程以视频的形式传输到“互联网+”平台上,可以进行更加详细的过程评价,消除以结果为依据的评价弊端;教师要关注的是系统的评价表设计,从实验准备到实验操作、从实验过程到实验结果、从实验原理到实验安全等,实现定量化的全方位评价。

4 结语

“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应聚焦学生主体地位的塑造,基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出的观点,本质是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摆脱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桎梏,同时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性。

[参考文献]

[1]尹祥佳,李晶,赵慧军,等.高职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8):104-106.

[2]祥佳,郝楠,李晶.高职院校分子生物学PDCA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10):290-291.

[3]曾颖玥,牟藤,朱春玉,等.基于“互联网+”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软件导刊,2021(5):183-187.

[4]董妍玲,潘学武.民办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6):126-127.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分子生物学互联网
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浅谈如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对话式课堂建构与教学实践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想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