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化学习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2-04-09林淑容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问题是知识的载体、激趣的工具,也是师生互动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应用,问题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文章从问题化学习角度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教师运用问题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化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9-0032-03

引  言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是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问题是思考的开端,是提高能力的重要动力。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施问题化教学。

一、问题化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問题化学习指借助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思维技能的教学方式。问题化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与创新和发展密切相关,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文明和创新,无一不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品质、认知能力的体现。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了思考、有了问题意识,人们才能发现问题,社会才会进步。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要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没有发问、质疑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会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现代教育的弊端之一,也是应试教育被人诟病之处。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和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引发教育教学的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基。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突出问题的创新引擎作用,将各种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创新的本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这是英语教学先进性的体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恰恰是英语教学的短板。这些都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直面英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借鉴其他学科的成熟经验,以问题化教学为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要借助问题化学习将知识进行活性转化,以问题为学生选择知识、检验思维、发展能力注入强劲的动力。

二、问题化学习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无论遇到的问题,还是值得讨论的问题都非常多。教师是教学的设计师,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从问题化学习的视角来讲,如何设计问题,如何确保问题的针对性,让问题成为引领教学的有力工具,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呢?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问题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中处于次要地位[1]。所以,在教学中,问题不能喧宾夺主,而是要因时因地因人去设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并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为依据,确保问题指向明确,具有思考价值和讨论意义。

例如,在教学Playing sports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掌握运动、运动会的讨论方法”,按照“五何问题设计法”去设计问题。“五何问题设计法”是我国教育学者在“四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问题分类法,“五何”具体指由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对话的形式打开局面:“Hello everyone. This is the first class of this semester. Did you have a good summer vacation? What did you do on vacation? Did you do sports during the holiday?”在学生阅读过课文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如“What does the article mainly say?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Are you going to join the school's table tennis / basketball club? Would you like to cheer for them when they hold a competition?”等,让学生用口语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教师以why引导“为何”之类的问题,讨论事物的关系、原理,如“Why do you like that sport? Why don't you exercise regularly? Is exercise good for your health? Why?”,让学生对事件、行为、观点、结果等进行解释和推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如何”“若何”类问题让学生讨论一些与方法、途径和状态有关的问题,对策略性的知识进行思考。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思考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角色迁移,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二)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最高超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提出问题。”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权力大多掌控在教师手里,学生大都习惯了被动学习知识,缺乏提问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但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设计开放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问题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也要贯彻和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引导和启发,通过桥梁搭建促使师生有效互动,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为了加强师生互动,在问题化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选择合作伙伴、开动大脑、解决问题,让学生快乐学习[2]。

例如,在教学China and the world这一课时,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地理、历史等,而关于中国地理、历史的问题非常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和目标提出一些问题,如“When did Chinese history begin? How long is i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culture? Who is your most respected historical figure? If you were asked to introduce China to foreigners, what would you start from? Where do you most want to go in China? Why?”。然后,让学生结合历史和英语知识去描述自己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简单讲述一下中国历史和地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开动大脑,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再与同伴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让学生就相关问题交换意见、发表建议。然后,教师随机提问几个学生,听一听他们的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面带微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热闹的层面,而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构建智慧课堂,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广泛收集资料,提高阅读能力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论问题意识培养,还是阅读能力培养,都与阅读资料和阅读学习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阅读资料,借助阅读资料设计问题,或者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3]。同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素材、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充分利用资料进行问题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同步发展。

以Making New Friends一课为例,结合教学内容可知,这节课以“交友”和“人物介绍”为中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他人信息,如姓名、国籍等。整体来看,本课教学以语言教学为主,而且更加关注教学的交互性、实用性。结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交友”“介绍”为主题,收集与此有关的素材,让学生阅读课文或者进行简单的对话,掌握与这两点有关的基础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构建有意义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对话、交际,促使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比如,教师可以从English Salon杂志(初中版)中选两篇英语自我介绍范文,让学生阅读范文,看别人是如何介绍自己的信息的,掌握交友或者介绍自己的常用语,如“Excuse me.”“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I'm from...”“Are you from...”“Where are you from?”等。接下来,由教师提出问题:“What short sentences can be used to say hello? What should we talk about if we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What are the common greetings between friends? What do people usually chat about?”然后,讓学生思考问题,将自己所知的初次见面打招呼时、朋友打招呼的常用语都写出来,并讨论“中西方国家在交友时喜欢谈论的话题”这个有趣的话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文化意识。

(四)鼓励合作互动,培养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未来适应、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以师为主、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小组合作是学生较为熟悉和喜爱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弹性较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与多种方法相结合,构建交互型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同样,在问题化学习中,教师可以将问题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顺着多个链条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小组带动和激励下去怀疑、探索和发现,以达到让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和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教学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图片,如Hamlet(《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Gone with the Wind(《飘》)中的斯嘉丽,Jane Eyre(《简·爱》)中的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借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然后,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提出问题:“What classics have you read?  Which book do you like best? Who is in the picture? Which character do you like best? why? What are his/her advantages? Briefly introduce a book you have read and a character you like.”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讨论并依次解决问题。学生可以从这些名著中寻找名句,进行英汉翻译练习,而教师结合学生的翻译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出中英文的差异。如在《简·爱》中有这样一段告白:“Why you want to tell me that! She told you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 Do you think I'm poor, not good-looking, without feelings? I will, 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wealth and beauty, I must make you to leave me as it is now for me to leave you! God did not so. Our spirit is same, just like you with my grave, will equally by standing in front of god!”在翻译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句中都出现了哪些词组和固定结构?wealth and beauty的名词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与good-looking的构词法相同的词?这样以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迁移,提高问题意识和自主构建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问题化学习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的功效。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课教师要领悟问题化学习的内涵,解决如何提问、问什么等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岩.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分课型有效导入的活动设计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70.

[2]樊晓雯.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初中语文的送别诗阅读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08):68-69.

[3]周丽雪.新课程下初中英语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的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06):179,181.

作者简介:林淑容(1974.4-),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中山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