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审美能力的培养
——以吉林工商学院大学美育课程为例

2022-04-08刘业伟张春阳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娱乐美育思政

刘业伟,张春阳

(1.吉林工商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507;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追求感官刺激、消费享乐的氛围中,网络空间显现出娱乐过度化的趋势,使大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产生偏差。过度娱乐化的文化语境成为主流,长此以往,大学生的审美辨识能力紊乱,审美理解能力模糊,出现功利化、庸俗化倾向,造成他们审美能力的下降,严重阻碍了他们成长成才。为此,高等院校应当强化美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了抓住美育教育发展的契机,吉林工商学院以本校传媒艺术学院为中心,以美育教研室为支撑点,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美育工作开展,2019年将大学美育列为必修通识课,本科生需要完成16学时课程,这些措施让美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教学团队在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上积极进行探索,针对当前网络媒体中良莠不齐的娱乐内容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提出应对方案,完善大学美育课程中网络思政内容建设,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建立特色审美大数据分析网络,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自觉抵制网络过度娱乐化的消极影响。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过度娱乐化的程度,笔者于2021年3月在吉林省内五所高校,就高校学生对网络内容的兴趣和态度、对大学美育课程的建议等内容进行调研,并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受访学生中使用网络获取外界信息占比高达89.4%,有半数以上学生每天上网时长超过6小时,在网络活动中有83%的学生更喜欢游戏、影视剧和综艺等娱乐化内容,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主动浏览过网络黄色或暴力信息。综合数据分析,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他们感兴趣的网络信息更多地趋向于娱乐化内容,并出现了网络审美异化和网络“黄、暴”监管缺失等问题[1]。目前,大学美育作为高校审美教育的主干课程,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网络审美问题应对措施和创新方法不足,学生对于美育课程的满意度不高,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针对网络带来的美育教育新挑战,教育工作者应提出更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大学生网络审美能力存在的问题

网络审美能力是在审美能力基础上进行的概念拓展,它包括网络审美感受力、网络审美判断力和网络审美创造力三个方面。在网络过度娱乐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网络审美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审美认知片面化

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缺乏系统的对美的价值判断[2],这就导致在审美过程中更热衷于关注娱乐化的内容,而网络媒体平台娱乐节目中多充斥以炫富、恶搞、穿越、篡改等博人眼球的内容,这些让网络媒体逐渐呈现审美娱乐化的倾向。学生长时间浸淫于这些不良网络环境中,逐渐走入以乐为美、以娱为美的误区,审美认知能力出现片面化,甚至最终导致审美异化的现象。

(二)网络审美感受力肤浅化

大部分学生对经典著作、曲艺、戏剧等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而对网络媒体中泛滥的同质化综艺节目、虚无玄幻的影视剧作品等世俗文艺感兴趣,可见大学生的审美辨识力和感受力是直觉性的表层解读,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审美观倾向于庸俗化、低俗化。同时,大学生处于网络的虚拟环境中,让他们只专注于网络的审美感受,无法与现实中的审美事物产生互动,长此以往将丧失对真实世界“美”的体验,造成审美感受力逐渐肤浅化。

(三)网络审美判断力盲从化

大部分学生网络活动被系统的“算法”、热搜的排行、惹眼的标题等内容支配,对信息的真伪度缺乏判断力,极易人云亦云地盲从。同时,在过度娱乐化的网络环境中,优秀的、积极的审美因素没有有效的传播途径,而低俗化的内容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在缺乏选择和鉴别能力的前提下大学生易盲目跟风,审美判断力逐渐趋于盲从,影响他们对事物美的选择能力,降低了他们的审美品位[3]。

(四)网络审美创造力缺失化

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依然是以完成专业学习为主,较少参与绘画、戏剧、音乐演出等相关活动,多数大专院校大学生社团并未做到全覆盖。学生在有审美需求的时候往往是习惯性通过“百度”“知乎”“B站”等获取他人的审美创造,对这些网络便捷平台逐步形成“路径依赖”,这就造成大学生审美创造力的严重不足,影响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网络审美能力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重视智育忽视美育,缺乏对网络审美的关注

美育教育即审美教育,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只注重专业能力的智育,所以造成美育教育的缺失。当前,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缺乏对网络过度娱乐对大学生审美能力影响的应对措施,现有课程中对网络审美问题探索不足,线上与线下结合得不够紧密,应逐步强化线下艺术教育、线上行为规范,同时打造校园优秀网络文化,在软环境方面形成特色美育示范。目前,吉林工商学院美育课程正逐步践行将美育知识与网络文化相结合,切实弥补大学生在网络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方面的不足。

(二)网络娱乐化泛滥,让学生审美能力异化

娱乐化已经成了高渗透的社会现象,在利益的驱使下,网络媒体为追求高关注度,对历史进行胡乱修改,标题打情色擦边球,眼花缭乱的娱乐八卦等等。而青年学生有好奇和寻求刺激的心理,更容易在粗制滥造的娱乐环境中抛弃自我的情感体验,丢失审美情感而在审美认知上进入误区,只注重网络所能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感官的愉悦,仅以感性认识作为观察美、判断美的标准,让审美感悟力、审美鉴别力产生异化现象。这些问题对高校的美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体验上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力,把互联网的“劣势”转换为美育教育的“优势”。

(三)网络群体效应,让学生审美能力庸俗化

大学生群体以寝室、班级为单位,对网络的审美判断易形成群体效应,媒体平台上庸俗化的内容,通过信息聚集传播在学生中关注度反而极高,网络审美的呈现与解读极易产生群体极化效应。被海量视觉化讯息包围的大学生被庸俗化内容迷惑,丧失审美的理性辨识力,并会不自觉地加入对庸俗讯息的认同和传播行列,加速错误审美的扩散和辐射影响,形成众语喧哗,导致正确审美话语地位被颠覆,产生网络群体负面效应,进而对高校美育教育的权威性造成冲击。

四、培养大学生网络审美能力的措施

(一)大学美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网络审美观

吉林工商学院自2019年起建立美育教育体系,大学美育作为必修课程,面向全校近14 000名在校生实行全覆盖。同时,针对网络媒体过度娱乐化对学生的影响,在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上提出改进方案,在现有课程框架中融入“网络审美”篇章,逐步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审美观,减少不良网络因素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教育与环境只是一种外力措施,要提高学生对网络过度娱乐化的自觉抵制力,最终还是需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正向引导他们的审美鉴赏。在大学美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文学美的比重,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文化的敬畏感,进而防止不严肃的娱乐化内容误导学生的审美观。

(二)持续推进大学美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是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大学美育课程的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实践中探索方法,可通过教学例会、教学探讨会以及政治学习等方式,培养美育教师大的思政格局,从而促使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并不断提升美育课程中的育人能力和水平。二是进一步推进大学美育课程思政的实现,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并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经典中的党史,运用文化、历史等思政内容开阔学生审美视野,引导其对“思政美”的理解,从而实现大学美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自然融合。通过以上措施不仅可以为大学美育课程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运用大数据强化美育教育的精准性

利用学校的网络大数据中心,对校园网络中学生的浏览信息进行实时分析,提高美育教育的针对性。大数据使学生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在确保学生个人隐私不被侵犯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平台深度挖掘学生网络审美的动态信息,比如时事新闻浏览、在线APP使用、网络游戏在线时长、网络视频观看喜好等,将学生的审美轨迹数据进行梳理,可以为大学美育课程设置提供参考,让美育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四)加强具备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者的专业能力是决定美育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着重培养精通网络专业知识、具备较高审美水平和道德情操、拥有良好艺术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必须着重培养教师对学生个性审美需求的敏感意识。注重美育团队与学校形成系统合力,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美育教学团队的整体教育理念,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趋势相契合,让专业人才在引导学生正确的网络审美观中发挥作用。

(五)从“美育教育”到“自觉意识”,提升学生网络审美素养

网络令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新时期新技术让美育教育疏引功能愈发明显,但是防微杜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养成网络审美的“自觉意识”。让学生在现实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正确掌握媒介信息,构建网络审美的批判思维,亲近网络的“美”,远离网络的“丑”,自觉养成理性的网络审美辨识力,进而在享受网络带来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保持理智,并且理性表达、正确发声,真正有效地驾驭网络媒介。让高校美育教育实现“自觉意识”的多元转化,为提高美育教育时效性开拓新途径、创造新机遇。

猜你喜欢

娱乐美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