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困境与破解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
2022-04-08朱姣,刘沛
朱 姣,刘 沛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作为人的一生中精力最为旺盛的阶段,生理学上的各项机能趋于成熟与稳定。有研究显示:35岁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高峰时期,这时候的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能够产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1]但近年来,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现状与科研困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社会新闻层出不穷,引人瞩目。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针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困境进行了探讨,如冯济海[2]从权威期刊文章发表的难度上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成果发表方面的困难,再如陈柳等[3]从科研项目经费的获批上探讨了青年教师获取科研经费的难度,又如崔俊杰[4]从科研全过程视角探讨了激励青年教师走出科研困境的方法与手段,游玉佩等[5]则更多地从权力获取角度探讨了青年教师在学术系统中的发展困境,更多其他的研究较为泛泛地阐述了影响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各种因素[6-10]。而较少有研究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困境的成因进行分层而系统的探讨。
在体育学科方面,体育学科具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特点,具备鲜明的学科特色。体育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中,从事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相关研究方向的青年教师多出身于母学科相关专业,如从事运动心理学(属于运动人体科学二级学科)研究的青年教师可能博士毕业于综合类大学的心理学专业,这些青年教师可能对于体育学科不够了解,从而对体育相关研究感到无从下手。而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青年教师,其本身可能是具备较高运动技能水平的运动员,但科研相关的理论素养又有待提升。相比其他学科而言,王从春[11]的研究认为体育教师的“科研软肋”较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师的个人成才与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体育学科的建设。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困境在社会背景下存在与其他学科相似的共性问题,又具有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亟待研究者聚焦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困境进行探讨。
1 社会生态学理论简述
社会生态学理论由Bronfenbrenner等于1977年首次提出,其参考了生态心理学中的观点,认为社会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并确定了个体发展的生态学模型。[12]1988年,Mcleroy等[13]将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从远到近分为政策、社区、机构、人际、个人五个层面,形成了细分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自此之后,社会生态学理论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特别是在体育学,主要用于体育锻炼等健康行为的促进。[14-15]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国家是否发布了相应的学校体育政策以促进青少年的锻炼行为(政策层面),社区是否存在锻炼设施与场地给青少年提供锻炼空间(社区层面),学校能否为青少年课后锻炼提供足够多的课外活动选择(学校层面),老师、同学或父母是否对青少年锻炼给予支持(人际层面),以及青少年个人是否具备锻炼动机与锻炼的身体能力(个人层面),以上这些因素在不同层面均影响青少年的锻炼行为,这些因素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那么,如何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困境进行有层次的分析,或许可以借助社会生态学理论中的不同层次加以解析,从而进一步提出破解困境的策略。
2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分析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困境
2.1 政策层面:饱受“唯论文”评价困扰
科研政策作为科研成果产出的指挥棒,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具有指向作用,不良的科研导向可能会导致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过大的科研压力。近年来,学术界饱受“唯论文”评价的困扰,特别是在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评价中,论文评价被置于首位,给高校青年教师带来了较大的科研压力。一般而言,国内“核心期刊”(这里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与《北京大学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16])发文周期较长,16本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发文周期更可达一年以上,再加上核心期刊发文受到版面限制,远远无法满足体育学科硕博士生毕业、教师职称晋升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短视下完全量化的评价方式必然导致浮躁的学术氛围,致使青年教师无心科研。特别是在体育学科中,面对难度较大的需要长期投入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科研问题时,青年教师可能无法静下心来长期甘于寂寞与不断付出。另一方面,部分体育类核心期刊审理稿件时,可能会优先考虑高级职称研究人员所撰写的稿件,并向已经享有较高声誉的学者邀约稿件,以组建形式多样的专栏或专刊,刊发已获得较高声誉学者所撰写的稿件能获得更多的关注,进而提升期刊的被引率。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年第一期由两个专题组成,分别为《国家重点专项“科技冬奥”》《北京冬奥会与世界和人类的未来》,专题内的文章收稿时间基本为近三个月内,其中可能很多为专家约稿。据此,体育学科青年教师逐渐感受到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困难,甚至部分体育学科青年教师逐渐开始转向发表影响因子较低的SCI或SSCI论文,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浪费,更不符合科技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呼吁。
2.2 社区层面:同行认可度较低
如果将一个学科的学术圈视为一个学术社区,则每一个学科都拥有自己的学术共同体,这个学术共同体中的潜在规则可以影响到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体育学科学术共同体中的潜在规则也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显示:社会学一般项目与重点项目立项共计185项,青年项目立项96项,青年项目立项数为一般项目与重点项目的52%。而体育学一般项目与重点项目立项共计130项,体育学青年项目立项则只有18项,仅为一般项目与重点项目的14%。以上结果显示出较大的学科差异,体育学科青年项目的立项占比与社会学差距明显。在体育学科的科研项目申报中,部分专业方向研究者数量相对较少的领域,如运动人体科学的某一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彼此之间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在面对评审时,可能因缺乏研究基础而无法轻易获得专家的认可。同时如前所述,部分青年教师可能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所学非体育学专业,在加入体育院校之后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融入期。大部分这样背景的青年教师会因此选择加入某些体育院校专家学者的科研团队以获得相关的科研经历。这或许意味着青年教师可能在刚入校后开展了较多与自己研究兴趣不符的科研工作,消耗了为数不多的科研精力。以上这些潜在的学术共同体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育学科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困难重重,特别是无法获得科研立项可能会直接导致青年教师在未来的几年中无法独立开展科学研究。
2.3 机构层面:教学压力与科研压力并重
每个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本校的科研评价总体方案与机制,学校受到整个政策层面、社区层面的影响,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希望青年教师能尽快、尽多地产出能够提升学校水平的科研成果[17],从而可能忽视了很多人文层面上的基本关怀。如2022年,上海体育学院术科专任老师的应聘条件为拥有硕士学位且具有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或全运会、全国及世界锦标赛冠军,奥运会前三名)。而拥有较高运动技能水平的体育学科青年教师可能对学术写作与课题申报均不甚了解,甚至可能迫于科研压力已经出现了一些学术不端行为而不自知。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提前对其进行应有的学术规范警示教育,并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同时,体育学科术科老师的教学压力一般较大,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还尚未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就要面临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压力,导致很多体育学科青年教师不堪重负。在结果导向的社会氛围影响下,高校管理部门非常重视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但是忽视了人文关怀,需要引导青年教师进入角色,建立一定的帮扶机制,使青年教师尽快渡过适应期,了解与掌握学术规范与学术产出流程。
2.4 人际层面:科研“内卷化”严重
受到高校管理政策的影响,体育学科青年教师之间彼此存在较为明显的竞争关系,特别是部分处于预聘期的青年教师之间。因为高校进入长聘期的名额有限,青年教师处于存在“非升即走”的状态,这势必意味着“内卷”的产生。[18]如北京体育大学在2020年春季公开招聘教师公告中明确提出:“聘用人员入职后,学校会给其设定3年期的教学、科研、训练、社会服务考核指标,签订合同。未达到考核指标要求的,按协议办理。” “内卷”是高校青年教师之间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问题。当同期入校的体育学科青年教师在面对其他人已经获得大量科研成果时,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在心态上失衡,从而产生了较大的科研压力。除此之外,科学发展到今天,不同的学科之间往往存在交叉融合的地方,这往往需要不同学科人才在共同完成一个科研课题时进行智慧碰撞从而产生科研成果。特别是体育学科的交叉学科属性本身就非常明显,王家宏等认为:“体育学科应与新时代的健康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高质量发展。”[19]“内卷”的关系不利于体育学科青年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不利于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产生。体育学科青年教师之间的“内卷”也容易影响青年教师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坚持,从而对于青年教师的持续科研产出产生影响。
2.5 个体层面:动机与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性别对于青年教师科研产出存在较大的影响[20]。2021年6月17日,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其中特别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执行同等条件下女性科研人员优先的资助政策”。然而,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女性青年项目的申报年龄放宽至40岁之外,尚未见到其他项目真正放宽女性的申报年龄。女性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正处于人生的婚育期,家庭、生产与抚养出生婴儿的压力常常使其在科研产出中处于弱势地位,平衡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位女性青年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王焕等[21]以2000—2015年《体育科学》载文作者为例,分析女性体育科研人员的科研产出现状及影响因素。他们认为,在体育学科中,各年龄、职称层次女性研究者的科研产出量均显著低于男性,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术兴趣、能力潜质和学术目标等。因此,体育学研究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中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的存在。
研究显示,当人出于自主动机进行某项活动时,其行为的效果更好,如表现在锻炼行为上则为锻炼的坚持性更强,产生更多的心理效益。[14]那么,当青年教师出于自主动机而进行科学研究时,科研的绩效产出也最高,这在刘新民等[22]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而李强等[23]对于体育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调查也显示:体育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功利化倾向较为突出。据此,要想提升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学术产出,需要提升其自主动机水平,需要给研究者塑造相应的氛围,让其感受到相应的支持。这意味着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申报时,在选题上需要考虑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科研自主空间,让其从根本上愿意主动进行科学研究。
3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破解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科研困境
3.1 政策层面:加强评价顶层设计
近两年国务院、科技部下发了多个文件,用以扭转“唯论文”等不良评价导向。2020年2月23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24],针对科研产出中长久以来的“唯论文评价”进行了重点干预。文件中特别强调: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特别制定了此次的干预措施。除此之外,科技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415号(科学技术类130号)提案答复的函[25]中也曾提及,落实破除“唯论文”进制度、进指南、进合同、进指标,要求多部门协作促进相关文件落地,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方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从政策层面出发,国务院与科技部下发的文件对于全国的科研评价具有导向作用,针对“唯论文”评价的不良科研氛围,显示出了破而后立的决心,其中强调了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并推行同行评价与代表作制度,但其中的科研评价具体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涉及到不同学科与不同专业领域的评价体系有待细分与细化评价标准。体育学科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化评价体系改革,在评价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双重特点,考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不同研究类型,考虑体育学科研究成果对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学生体质等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重要影响,考虑体育微视频、公众号文章等体育科普新媒体成果的评价标准,全方位、多角度地构建体育学科成果评价体系。
3.2 社区层面: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于2020年10月13日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6],其中强调了“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在破除“唯论文”等不良导向之后,应该充分认识到如何进行学科内的“同行评议”,如何推进科学的代表作制度,而这些需要在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开展大量的调研才足以了解现状,进而深入探讨机制,形成评价体制。此外,由于体育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之间,同领域专家之间彼此较为熟悉,如何打破熟人社会下的圈层关系有待科研管理方面的研究者深入探讨。一方面体育学科可以在专家人才库方面吸纳更多的评审专家入库,一些逐渐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可以为专家人才库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基于部分母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者也可以纳入专家人才库,如此基于学术共同体构建全国范围的专家人才库才有可能打破圈层文化。而在代表作评审制度中,代表作数量的确定、评审专家的筛选、评议流程的确立、评审体系的规范化等均有待在研究层面进行科学的探索与细化。
3.3 机构层面:高校科研管理纳入人文关怀
体育院校或研究机构必须在严格遵循上位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扭转自身的科研评价导向,从青年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机构层面出发,重新审视自身的科研评价与管理制度,特别应强调其中的人文鼓励与帮扶措施。其一,高校院系应建立资深导师帮扶制度,针对体育学科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在青年教师入职之初为其配备资深教师作为其科研的引路人,帮助其尽快适应校内环境与科研项目申报流程,帮助其尽快从学生身份过渡到教师身份。其二,针对刚入职的体育学科青年教师,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还应出台相关的科研管理措施,在学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置青年科研项目,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主动申报;学校应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科研自主空间,促使其能够产生科研自主动机,能够沿着自身的科研方向开展研究。最后,高校应对女性体育科研人员给予一定的关怀政策,如加强女性青年教师孕期前后的一些科研项目中期检查的督导,在一些科研项目中考虑有倾向性地增加女性申报比例。
3.4 人际层面: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基于体育学科的交叉学科特点,青年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合作研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为青年教师搭建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平台。体育学科青年教师应特别注意防止“内卷”,避免闭门造车,多与外校或校内同龄的不同专业青年教师进行交流,甚至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如苏宴锋等的研究显示:体育科研作者的合作化趋势明显,主要通过3~4人的小团队合作研究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小世界”般的合作网络。[27]学校应鼓励体育学科青年教师联合申报跨学科研究项目,化竞争为动力,破除“内卷化”的科研氛围,实现科研合作上的共赢。体育学科青年教师也需要通过交流与沟通,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探索新的研究方向,研究社会真正需要以及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
3.5 个体层面:勇于攀登与持续深耕
体育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在时代舞台上主动对接体育强国建设,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19]体育学科青年教师在当今时代,必须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在体育学科这样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青年教师需要坚定自身的科研信念,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承担时代与社会的历史使命,勇于在科研上攻坚克难,才能够收获科研的硕果累累。除此之外,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开展研究,青年教师都应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努力克服来自教学和科研的各种压力,在既有的方向上进行深耕。除了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开展科研的平台与环境之外,学校也应帮助体育学科青年教师在既定的方向持续开展研究,为其提供科研资金上的支持,或进一步考虑将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评价周期从短周期调整为长周期,以鼓励体育学科青年教师在既定领域中持续深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可以从政策、社区、学校、人际、个人5个层面梳理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困境:从政策方面着手扭转体育学科科研评价不良导向;从学术共同体层面完善同行评议机制;从学校层面的科研制度中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加入导师帮扶制度给予青年教师科研自主空间;从人际层面出发,体育学科青年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从个人层面出发,体育学科青年教师也应勇于攻坚克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持续深耕,从而全面破解体育学科青年教师的科研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