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言止于自息
2022-04-08葛文景
◎ 葛文景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浚采用火攻之计,一把火烧毁长江沿线数千尺铁索,使东吴赖以拒敌的屏障迅即土崩瓦解,王浚率军顺江而下,一举灭掉东吴。论理,王浚立此大功,凯旋之时,理应享受到最高规格待遇——晋武帝司马炎亲迎。但事实却是:王浚克敌制胜,不但没有鲜花和掌声,还备受谗言诬陷。
闹得最欢也是最不服他气的人便是安东将军王浑。想到王浚立功以后,人前人后,风光无限,而自己虽与他同为臣僚,一殿称臣,却尺寸之功未立,不免心中有些戚戚,于是“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仗着自己比王浚职位高又曾和晋武帝联姻,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有利条件,多次向晋武帝进谗,称王浚不听指挥,擅自调动军队,要求将他交由司法部门审判治罪。后来他又觉得仅凭此项罪名很难扳倒王浚,便诬奏王浚率军攻入建康(今南京市)之后,大肆劫掠并鲸吞宫中巨额财物。
了解王浚的人都知道,王浑所言,纯属他自己捏造的莫须有罪名。虽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王浚每每联想到当年灭蜀后迫使后主刘禅归降的一代名将邓艾,立下大功,反被谗言构陷致死,心中便不免惶恐、畏惧。因担心重蹈邓艾覆辙,王浚只得上书,陈述实情,甚至为了增加辩诬力度,王浚不厌其烦,大摆自己灭吴的功劳。多亏晋武帝还算是位英明皇帝,没有听风就是雨,完全相信王浑所言。而且晋武帝为了帮他排解心中郁闷,除了给予精神安慰,物质赏赐往往也比其他臣子多些。
与王浑走得近的大臣,并未因晋武帝对王浚示好就不再找他麻烦。反而一而再再而三上书弹劾王浚,施展车轮战术。有道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反对他的声音听多了,本来就耳软心活的晋武帝,渐渐改变对他看法,并慢慢疏远了王浚。王浚察觉出晋武帝对自己态度变化后,深感忧虑,他担心长此以往,非但仕途不保,恐怕自身性命都将受到威胁。为了尽快消除不利于己的负面影响,王浚决定化被动为主动,每每见到晋武帝,都是大摆自己功劳,以此博取晋武帝好感,有时情绪激动起来,王浚则不分场合更不考虑晋武帝切身感受,唠叨起来就没完。搞得晋武帝越来越烦他,起初还以为他是神经出了问题,耐着性子听他叨念一番,后来干脆不理他。王浚手下一名叫范通的亲信,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找到他说:“足下的功劳虽然很大,但可惜未能做到尽善尽美,如再不控制你的情绪,彻底改变现状,皇帝厌恶你事小,很可能还有性命之忧。”
王浚也是一点就透极聪明的人,只不过当局者迷罢了。经由范通这一点拨,他马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不等范通往下说,就迫不及待地向他求教道:“以你之见,我应该怎样自处,度过眼前危机呢?”范通告诉他说:“足下应当退居家中,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再也不可当众提及自己的功劳和伐吴之事,即便有人问起来,也不要把功劳全部据为己有,而是要归功于人。你不妨这样对人说:‘自己能够灭吴成功,主要得益于皇帝圣明,也离不开朝中同僚大力支持,上司居中调度,我自己又有什么功劳值得夸耀的呢?’”果真如范通所料,看到王浚一改之前态度,就像瞬间换了个人,变得如此谦恭、低调,不但晋武帝对他大加赏识、信任,就连一向喜欢与他为敌的安东将军王浑,也不再无事生非,无端诋毁他了,慢慢地谗言也就不止自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