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稳基层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技术总结

2022-04-08盛孝钦SHENGXiaoqin

价值工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聚酯集料摊铺

盛孝钦 SHENG Xiao-qin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南京 232000)

0 引言

水稳基层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是施工单位一直致力于研究解决的问题。该类型裂缝容易发生,一般以横缝出现在基层顶面,缝宽0.5~2mm 左右,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两周内就开始出现。本文从原材料管理、细集料含量、水泥含量、施工时间等角度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及裂缝处理方案,使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某市山南新区,为东西向重要的主干路。本次工程范围起自南经十四路,为东西向重要的主干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0+044.502,终于新国道206,终点桩号为K6+021.15,道路全长5976.648m。

基层采用36cm 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8%,7d 无侧限抗压强度3.0~4.0MPa),分为上下两层摊铺,各层压实厚度均为18cm,基层与基层之间、基层与底基层之间均喷洒水泥净浆。(图1)

图1 路面结构设计图

2 施工工艺

2.1 原材料选用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①水泥:P.S.A32.5 硅酸盐水泥,在施工过程中经多次检测,其初终凝时间分别在4 小时和6 小时以上。②碎石:选用4 种规格的石料,其规格材料粒径分别为1#料(碎石20~30mm)、2#料(碎石10~20mm)、3#料(碎石5~10mm)、4#料(石屑0~5mm)四种规格。所用粗集料的压碎值为16.6%,针、片状颗粒含量为13.8%,0.075mm 以下的颗粒含量为9.7%。③混合料配合比:采用水泥剂量为5.0%,集料掺配比例为1#料∶2#料∶3#料∶4#料=22∶24∶25∶29。根据实验结果,最大干密度2.326g/cm3,最佳含水量为5.8%,无侧限抗压强度为5.3MPa。

2.2 施工工艺

①施工时间:2020年7~9月,从摊铺到压实时间2.5h。②摊铺宽度:本工程道路宽度为15m,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相隔5~8m 成梯队向前摊铺,两台摊铺机摊铺宽度为7.6m(前后两台摊铺机摊铺重叠100mm),摊铺速度:1.2m/min。③碾压组合:根据试验段得出的结果,拟采用碾压组合如表1。④养护:将土工布湿润,然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2 小时后,专人洒水养护,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至少7 天,正常养护至少28 天。

表1 碾压组合

3 裂缝情况与原因分析

3.1 裂缝情况

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完成后两周左右,部分路段水稳基层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横向裂缝,裂缝宽度0.5~2mm,且部分裂缝随着基层裸露时间的增加,发展为网状裂缝。另据目测观察,有部分裂缝横向贯穿。(图2)

图2 水稳基层横向裂缝

3.2 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结合该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分析现场裂缝产生原因如下:

3.2.1 原材料管理不当

本项目水稳基层碎石用量较大、时间短,拌合站储料场地不足,同时使用多个料场供料,虽然材料分了不同档级进行堆放,但是还是出现混堆储料的现象。因此导致产生两个较严重的问题:第一,由于不同料场筛网规格不一致,造成同档集料内各类粒料数量不一致,各档材料混合后,生产配合比变化无常,无法保证生产配合比稳定,容易超出上限或下限;第二,各料场集料的密度不同,为确定最大干密度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即无法在多种混合集料中得到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最大干密度,最终导致施工时的压实度检测和控制无法正常进行。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和压实度的好坏,严重影响水泥稳定基层的干缩性,因此不排除该项因素是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3.2.2 骨料中细集料偏多

通过裂缝处和非裂缝处取芯对比分析得出,水稳基层级配细集料偏多,通过现场调查,该路段中0.075mm 以下的粉尘大于10%,集料中0.075mm 以下颗粒含量增大时,既容易增大水泥用量,又容易使水稳基层表面起砂,对水稳基层的质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并且,当集料中0.075mm 以下颗粒含量增大时,随着水稳混合料的温度降低,其温缩系数变化幅度亦越来越大。故该项因素可能是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图3)

图3 水稳基层裂缝处钻取芯样

3.2.3 水泥用量偏高

根据现场所取芯样检测结果显示,该路段水稳基层结构密实强度高,易产生裂缝,说明施工中水泥用量偏高。而水泥用量越大,水稳基层刚性则越大,同时也越容易产生干缩性裂缝,缝宽也增大。因此不排除该项因素是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3.2.4 施工时间选择不当

该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时间在2020年9月高温季节段施工,施工期间平均气温高达30℃,且该时间段多晴少雨。当进入10月份后,基本上3 至5 天就有雨水。水稳基层从“较干燥→饱水状态→较干燥→饱水状态”循环反复作用,水分重复循环“蒸发、饱和、蒸发、饱和”,反复多次干缩过程,必然会使水稳基层出现严重的拉裂现象,并且在薄弱地方积少成多,最终就产生出裂缝,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裂缝的张开宽度有所增大。故该项因素是导致裂缝产生原因的可能性较大。

4 裂缝预防措施

4.1 严格控制原材料

粗集料只用一个料场供料,拌合站集料分仓堆放,生产时项目技术人员、试验人员严格把控生产质量,既能保证每次生产时的生产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较为吻合,也能保证集料的最大干密度始终稳定,这对于现场施工时,准确的控制压实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水稳基层生产配合比和压实度的控制,既影响了水稳基层的干缩性,又影响到水稳基层的耐冻性。所以,控制好生产配合比和压实度,对于预防水稳基层裂缝的产生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4.2 严格控制小于0.075mm 以下的颗粒含量

在实际施工时,要控制集料中0.075mm 以下颗粒的含量,想通过事后在堆料场用筛网过筛,或是用水直接冲洗的方法,是不现实也不经济的。而在矿场破碎时,在破碎机的皮带运输过程中加装一个可旋转的滚动筛网,或者直接加装水洗装置,通过实践证明,经过这个工序,集料中0.075mm 以下的颗粒含量会极大减小。

4.3 严格控制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和水泥用量

拌制混合料时,应按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合料中的水泥用量及矿料级配,配料计量准确。拌和机由技术熟练的人员专人操作、保养和维修。拌和机的自动计量系统准确灵敏,每次开工前事先应对自动计量系统检查和调试。

在施工时,应根据当时天气情况,同步增加或减少混合料的用水量。摊铺完成后,应立即用湿润土工布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水稳基层因为水分的过分蒸发及水化作用,而造成水稳基层表面出现干缩性裂缝。

4.4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水稳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该选择在气温最接近年平均气温时施工。因为此时水稳基层的内温度应力较小,热胀冷缩的现象在水稳基层中不易产生。如果施工时的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温差越大,则越容易产生温缩性裂缝。如果工期紧,且正值酷暑时期,应当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时气温相对较低时施工,并应立即用湿润土工布覆盖,加强洒水养护,确保水稳基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可能的情况下,养护期结束后,立即对水稳基层进行透层或封层施工,及时摊铺沥青砼面层,确保水稳基层露裸的时间短,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多次反复干缩”而产生裂缝。通过本工程后期实践证明,这个措施的效果非常良好。

5 裂缝处理措施

5.1 裂缝处理方案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对基层收缩裂缝处理意见,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我部经研究决定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案:①在铺筑上层结构之前应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横向裂缝进行统计:如果横向裂缝间距D<10m、网状裂缝等为严重裂缝;10m≤D<20m 为一般裂缝;20m≤D<30m 为轻度裂缝;D>30m 以上为轻微裂缝。②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层横向裂缝,严重裂缝的路段应返工重铺,返工的长度为延路线走向长度10m 的倍数。③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层横向裂缝,严重裂缝路段和一般裂缝的路段应返工重铺,其余路段在喷洒透层沥青之前,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裂缝位置贴铺不小于1m 宽的聚酯玻纤布进行处理。铺筑聚酯玻纤布前,裂缝灌注热沥青进行封缝处理。本工程通过上述处理方案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沥青面层未出现反射裂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其中采用聚酯玻纤布来处理水稳基层裂缝,它具有的低延伸性以及高抗拉强度,可以在沥青混合料路面下形成一个完整、连续且不变形的防水层,可较大程度地阻止雨水渗入,从而有效避免因为雨水侵入水稳基层而导致的破坏,并且可以消除水稳基层裂缝处的应力集中,可减少传递反射至沥青面层的裂缝,从而降低面层出现反射裂缝。还可以增加沥青面层与基层层间的摩擦阻力,较大程度地克服了水稳基层产生收缩裂缝。

5.2 裂缝处理施工工艺

5.2.1 工艺流程

普查裂缝→清缝→灌封→涂粘结层→铺聚酯玻纤布→压实→铺筑沥青下面层。(图4)

图4 裂缝处理结构示意图

5.2.2 清缝

首先将水稳基层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调查清楚水稳基层裂缝的长度、位置及缝宽等情况,作上标记并记录成册。再用手持式鼓风机将缝内残渣清理干净,并保持表面干燥。(图5)

图5 手持式鼓风机清缝

5.2.3 灌缝

为防止雨水渗入造成进一步损害,采用热沥青进行灌缝。人工用勺进行热沥青滴灌,每道裂缝滴灌不少于2遍,直到灌满为止。(图6)

图6 热沥青灌缝

5.2.4 涂刷粘结层

为保证防裂贴与裂缝面牢固地粘结,灌缝后以裂缝为中心将其表面涂刷宽度为不小于120cm(涂刷范围比聚酯玻纤布宽10cm)的热沥青粘结层,聚酯玻纤布搭接部分也应涂抹上粘结材料。

5.2.5 铺设聚酯玻纤布

在涂刷粘结层的部位铺设上聚酯玻纤布,为保证粘结层的粘结性能,涂刷粘结层后及时铺设不小于1m 宽的聚酯玻纤布。聚酯玻纤布铺设完毕后,为保证密实性,应用胶轮压路机将其压实。为保证防裂效果,我部将在裂缝处理完毕的层面上及时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图7)

图7 涂刷热沥青粘结层及聚酯玻纤布铺设

6 结语

通过本工程实践,沥青砼面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铺筑聚酯玻纤布是一种经济且效果良好的措施,聚酯玻纤布可以有效阻止水稳基层裂缝继续扩大。并且,合理的组织协调施工,及施工机具的好坏,同样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预防水稳基层裂缝,还应从施工工艺、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及厚度计算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聚酯集料摊铺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聚酯装置热媒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全球聚酯链过剩向上游传递
聚酯节能减排技术新进展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聚酯类包装材料新态势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
采用离散元方法评价集料的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