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

2022-04-08王灿灿赵祥娜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右心心肌病循证

王灿灿 赵祥娜

(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二科 山东 青岛 260000)

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来说病情是比较严重的,在治疗的同时护理也发挥着重要的意义[1]。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医疗模式不断的发展改变,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循证护理逐渐在临床中推广使用[2]。在此次研究中旨在分析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见下文。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根据随机分组法将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在33岁至65岁之间,中位数年龄(49.0±4.6)岁;实验组患者24例,男性与女性均为12例,年龄在33岁至63岁之间,中位数年龄(48.0±4.4)岁。将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①用药护理: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在用药前向患者讲解用药的名称、作用等,在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当患者有异常状况时及时告知医生。②宣教护理:利用文字、图画等形式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1.2.2实验组

予以循证护理:(1)提出问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护理小组成员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并选出组长,组织护理小组成员学习有关循证护理的知识,并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问题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2)循证支持:根据护理问题中的关键词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同时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选出实用性的文献。(3)循证分析:对查找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召开小组会议,不断的完善护理措施。(4)循证护理的实施:①宣教: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在入院当天向患者介绍我院环境、医务人员信息、安全防护知识等,同时讲解相关检查项目重要性、意义,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控制好病房中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探视的时间与探视人数,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在病房播放舒缓的音乐,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入院1~2d时,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等,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评估患者对疾病认识情况;入院3~7d时,根据患者年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入院8~9d时,讲解饮食、运动、用药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强化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多饮水,在排便时禁止太过用力,适当对腹部进行按摩,保持大便的通畅;入院10d~出院前: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院后的自我护理重点。②心力衰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舒适体位,通过半坐位等体位促使横膈下移,以增加肺活量,减少静脉回流;维持低流量持续吸氧2~4L/min,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口唇、末梢循环发绀状况;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向患者讲解有关感冒知识,并叮嘱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适当添加衣物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扩张血管、强心等药物,用药后观察心率等变化,精准将24h出入量记录下来,控制输液速度20~30滴/min;增加查房次数,多询问患者主观感受,限制患者活动,确保患者充足休息。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水肿、尿量的变化,同时控制好药物使用剂量、滴速等,一旦有异常状况及时处理[3]。③活动: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特别是左心室射血分数<30%、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减轻心脏负荷,并向患者详细说明限制活动的原因,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在生活方面尽量帮助患者,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在患者发生胸闷等症状时,立即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并通过呼吸等方法放松全身;在病情各方面情况良好情况下,可在床边站立片刻,然后逐渐过度到室内行走等,在活动过程中需有家属或护理人员在身边,以免发生意外事件。④饮食:受病情影响,患者食欲较差,并有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下降等表现,为了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应根据患者病情、日常饮食习惯等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向患者提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食物,针对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应尽量少时,饮食可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患者24h饮水量<600~800ml,心功能Ⅲ级以上患者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⑤心理:不良心理反应可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有经济困难、自理能力下降等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疏导工作。科学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沟通,与患者建立信任、良好关系,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并鼓励患者表达出心理想法,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⑥药物:大部分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比较差,尤其是强心苷类药物会引发洋地黄中毒,所以在用药方面需要格外注意。用药后除了仔细观察患者症状,也要多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及时发现异常。⑦并发症:受到心肌扩张、心肌收缩力降低等影响,增加了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积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仔细、认真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等,在出现偏瘫、肢端苍白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辅助医生做好检查、处理工作;向患者介绍排便的好处,以顺时针方向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可使用促排便药物、灌肠;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向患者讲解预防呼吸道感染知识,并讲解感染带来的危害,提高患者重视程度。

1.3 观察指标

(1)根据CQL-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此评分量表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的高低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的关系。(2)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越严重。(3)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的内容包括服务的态度(分为三项,满分为30分)、专业水平(分为四项,满分为40分)、健康教育(分为三项,满分为30分),很满意的得分在85分之上,一般满意的得分在60~84分之间,不满意得分在59分之下。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表示护理总满意度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采用t检验,当P检验结果为小于0.05时,就表示各数据之间差异有意义,获取数据均录入SPSS19.0版本的软件中。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数据有意义(P<0.05)。见下表。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低,数据有意义(P<0.05)。见下表。

表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对比分)

2.3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较高,数据有意义(P<0.05)。见下表。

表3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对比[n(%)]

3 讨论

在临床中扩张型心肌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最为多发的一种并发症为右心衰竭,是因心脏博出血量减少引发心肌损伤,从而出现心功能损伤。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表现时心肌细胞发生弥漫性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显著、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引发扩张型心肌病的因素比较多,普遍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病因,分析其原因为心肌受到病毒的感染,再加上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共同作用下,病毒性心肌炎则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此外,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也有着很大关系,心肌异常下,肌球蛋白会诱发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抗病毒抗体在对抗病毒的同时也攻击了正常心肌组织,发生心肌损害。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的死亡率、致残率均比较高,一旦发病需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虽然通过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症,但是一旦护理不当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甚至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为家庭带来的负担比较大[4, 5]。

在此研究中,将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通过对比发现,采取循证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焦虑及抑郁评分,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循证护理是临床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核心为“循证”,也就是根据他人的护理经验与护理效果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证性。循证护理将患者作为中心,并将实践作为依据,寻找最科学的证据,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护理方案[6]。在实施循证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先结合患者与科室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查找相关文献,再根据患者与科室的实际情况对查找到的文献进行分析,从而结合文献制定出护理方案,最后由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7]。

总而言之,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循证护理也得到了患者得到认可,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右心心肌病循证
右心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进展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右心声学造影诊断肺动静脉瘘1例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中晚孕动脉导管发生变化时超声检测心脏功能及脑-胎比值的意义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