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2022-04-08车心梅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用药

车心梅 王 敏

(淄博市淄川区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5100)

慢性胃炎,在临床较为常见,是多种病因所导致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疾病,在各类胃病中发病率居于首位。由于该疾病病程长,不易治愈,且是容易反复发作,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和不遵医嘱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但是患者需长期用药,可对其治疗信心及依从性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在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监督和专业指导,遵医行为显著变差,可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因此,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是对院内护理的延续,能够让患者出院后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服务,为了解该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作用,本文选取了80例近期收治的该疾病患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平均(40.68±3.57)岁。病程1~10年,平均(5.37±1.21)年。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2例和18例,年龄在24~69岁之间,平均(40.64±3.59)岁。病程1~11年,平均(5.39±1.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1)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3)均知晓研究并自愿配合。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2)严重器质性病变;(3)沟通障碍;(4)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干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后,加强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并予以患者饮食、用药以及生活等多方面干预,积极做好常见并发症预防,出院后予以患者出院指导,叮嘱其出院后需注意的事项,并定时复诊。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1)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治医师等共同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加强对小组成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在患者出院时,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制定个人健康档案,明确各小组成员职责,由专门人员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综合评估患者生理、心理、营养等多方面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健康宣教,通过微信、短信、公众号、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定期给患者推送健康宣教知识,包括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告知患者该疾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癌变,使患者能够重视自身疾病,从而自觉改变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戒烟酒,尤其是在用药期间应严禁饮酒,以免药物与酒精发生反应。(3)心理疏导,该疾病长期受疾病困扰,容易导致不良情绪出现,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如倾诉法、转移情绪等,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及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和适当运动,保持乐观心态。鼓励病友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减轻患者精神压力。(4)生活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性化饮食指导,均衡营养,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结合胃分泌情况合理调整酸碱性物质的摄入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定期给患者推荐药膳粥谱,指导患者适当运动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5)定期随访,在患者出院后,每周对其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3个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了解患者有无按时用药、规律饮食等情况,并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纠正和指导。提醒患者定期复查,了解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观察患者连续干预6个月后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SAS与SDS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2)遵医行为,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定,主要包括规范用药、定期复诊、合理膳食、戒烟酒、情绪调节等方面,统计其遵医情况。(3)自护能力采用ESCA量表评定,主要包括四维度共43条目,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自护能力越强。希望水平用Herth希望量表评估,包括3维度12条目,总分12~48分,分数越高越好。(4)生活质量,采用GQOL-74量表评定,包括心理、躯体、社会、物质生活等维度,总分均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情绪比较

较之干预前,两组干预后不良情绪均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各评分显著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较之对照组,规范用药、定期复诊、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情绪调节等遵医行为占比均显著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n(%)]

2.3 两组自护能力及希望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Herth评分均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护能力及希望水平比较

2.4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2.5 两组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病程长且容易重复发作的消化内科疾病,通常认为与患者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具有较大关系。该疾病临床难以治愈,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很容易发展为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对于该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该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所占比重可达70%以上[2],除此之外,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等也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病情,延缓疾病进展,但是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加之出院后缺乏专业护理指导,很容易导致患者出院后出现不遵医嘱的情况,导致患者病情控制欠佳,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因此,加强对该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

延续性护理是对院内护理的进一步延续,主要通过予以患者一系列的院外专业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以及心理支持等,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增强患者配合度和自护能力,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该护理模式更具拓展性和开放性,能够保障患者出院后仍能够获得较为全面和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减轻患者顾虑,增强患者配合度与满意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迎合患者护理需求,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患者疾病控制和预后转归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谢小红[4]等学者经研究发现,对该疾病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增强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显示,采用该模式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其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Herth评分、遵医行为、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较优,且满意度较高,表明采用研究组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升患者希望水平,从而优化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自护能力及预后情况,对患者满意度提升作用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组建专门的干预小组,能够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较为全面和持续的护理服务,更好地保障患者服务质量;通过微信、QQ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能够更好对满足患者出院后护理需求,给予患者更为系统化的护理指导,从而改善其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5]。通过定期随访,辅以患者饮食、用药等多方面干预措施,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总而言之,在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的同时,配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自护能力,从而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