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胰岛功能、短期疗效产生的影响

2022-04-08范丽敏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胰岛胰岛素血糖

范丽敏

(莘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山东 聊城 252400)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偏好刺激、油腻性食物,经常熬夜,运动过少,经常饮酒、吸烟等,使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使得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上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均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代谢性慢性疾病[1]。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所致,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及乏力等现象,如果治疗不及时,较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现阶段,临床中主要通过调节饮食的方式控制糖尿病患者疾病的进展[4]。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已经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该疗法对于胰岛β细胞的控制效果十分显著[5]。基于此,该项研究就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胰岛功能、短期疗效产生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共8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时段进入莘县人民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共40例,性别: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范围:36岁~85岁,均值在(57.25±3.24)岁;病程范围:3年~32年,均值在(22.36±3.25)年。观察组患者共40例,性别: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范围:37岁~86岁,均值在(57.32±3.12)岁;病程范围:4年~34年,均值在(22.46±3.26)年。参与研究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P>0.05)。该项研究符合于2013年修订《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本研究经莘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2)经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确诊为糖尿病者;(3)存在多尿、烦渴多饮以及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症状者。排除标准:(1)存在急性应激状态的患者;(2)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存在恶性肿瘤或者重度感染的患者;(6)并发脑血管病变的患者;(7)存在精神或认知障碍的患者;(8)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具有过敏症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嘱咐患者合理饮食,并给予其二甲双胍(重庆康刻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43,规格:0.5 g)及格列美脲(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72,规格:2 mg)进行治疗。二甲双胍500 mg/次,2次/d;格列美脲2 mg/次,1次/d。口服用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3001,规格:3 ml:300U)进行治疗,初次的给药剂量为0.5U/kg,皮下注射给药,随后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针对于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需要在午餐前为其注射门冬胰岛素,使其空腹血糖水平能够保持在6.1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水平能够保持在7.8 mmol/L以下。

1.3 观察指标(1)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胰岛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其中,包括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n,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及胰岛素β细胞功能(Homa-β)[6]。(2)通过观察2组患者短期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来对其短期疗效进行评估并对比。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在患者早晨空腹的状态下提取其静脉血,共5ml,速度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在分装后,置于一20℃保存,待检。应用酶联法检测IcA、GADA和IAA,试剂盒均购自Biomerica公司,按照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IcA和IAA判断标准:测定值>阴性对照值X2.5为阳性;GADA判断标准:OD值>1.050为阳性[7]。

观察组则为血液生化检验,其主要针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NS、Homa-IR及Homa-β指标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S、Homa-IR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其Homa-β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对比例数=40)

2.2 两组的短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PG、2h-PG、HbA1C指标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指标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的短期疗效对比例数=40)

3 讨论

糖尿病、高血压均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病机十分复杂,多数临床认为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生方式、饮食运动以及遗传因素等紧密相连,大多数患者均存在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熬夜、高脂饮食及运动较少等。糖尿病是机体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引发,2型糖尿病发病后如果控制不当较易引发感染性疾病或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更是增加了治疗难度[8]。现如今,临床中多采用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该疾病,前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降糖药物,在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在肠道中发挥出药效,起到抑制肠道吸收糖类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患者体内的肝糖元降解,达到降低患者血糖的目的。格列美脲属于磺酰脲类药物,在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使得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达到使用胰岛素抑制血糖的目的。这两种药物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虽然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长期服用较易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整体治疗的效果欠佳。

门冬胰岛素属于人工胰岛素,在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地控制血糖,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与传统的胰岛素泵给药相比较经济性更为良好。相较于天然胰岛素而言,该药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较快,给药后可以在10~20min左右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临床的应用价值较高。另外,该药物与人体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十分接近,经皮下注射给药后能够更好的控制高血糖,促进人体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修复,有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避免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从而引发毒性事件,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S、Homa-IR指标水平较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其Homa-β指标水平较高于对照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果表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短期胰岛素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确保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始终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稳定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综上所述,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开展短期胰岛素治疗,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的胰岛素抵抗,稳定其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胰岛胰岛素血糖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与胰岛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