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湖明珠”

2022-04-08邓海霞

中国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青共青城鄱阳湖

邓海霞

江西共青城

说起共青团,就不得不提起我国的一个城市,它就是位于江西鄱阳湖畔的共青城,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这源于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在共青团中央号召下的开荒建设。60多年的时间,从荒无人烟的滩涂,到灯火璀璨的鄱阳湖畔明珠,这里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汗水和心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力拼搏,开拓新的人生。现如今这片开垦出来的土地,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业乐土和美丽的旅游之城。

共青城市于2010年设立,被誉为最年轻的县级市。共青城市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畔,地处江西省会南昌市至赣北历史名城九江市的中段,这里区位绝佳,交通便捷。这座隶属于江西九江的精致城市,自古以来就因位居“四大米市”之一而扬名。

共青城山清水秀,富华山钟灵毓秀。这里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每年都有数十万海内外游客观光共青城、参观富华山景区。经过几代共青城人卓有成效的开发与建设,共青城现已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新兴的旅游休闲城市。近年来,共青城逐步完善了旅游设施建设,已成为江西省生态旅游、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投资创业的理想乐园。

共青城前身是1955年上海青年志愿者在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 鄱阳湖畔、庐山南麓开垦荒地创建的“共青社”;1978年这里又有了“共青垦殖场”的称谓;1984年这里又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共青城”。靠“板鸭起家、羽绒发家”——共青城催生出全国最大的羽绒生产基地,让中国的“鸭鸭”成为世界的朋友。

回首共青城发展历程,令人感慨。共青人意识领先,改革创新,养鸭起家,羽绒致富,工业强场,将荒山滩涂变成赣北璀璨的明珠!

漫步共青城街头,香樟盎然,整齐排立,车在道上行,人在画中走。共青大道、共安大道、南湖大道、富华大道,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路修到哪,樟树就种到哪,绿化一路随行。风和日丽,山水相间。珍珠湖公园、甘露公园、南湖公园、富华公园、垦荒公园,一个接一个,次第生花,市民闲庭漫步,享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共青城的城标——飞牛

为大力弘扬“共青精神”, 2018年8月,共青城市委、市政府以共青垦殖场旧址为核心,打造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共青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共青精神”体验园。体验园占地面积约200亩,主要依托共青垦殖场旧址建设打造,是集红色教育、垦荒体验、拓展实训、文创展示、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园内包含共青垦殖场旧址、青年广场、篝火广场、饮水思源墙、红色讲堂、书社等11个景点,开设了“五个一”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即: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次垦荒故事、体验一次垦荒实践、感受一次垦荒套餐、学唱一次垦荒之歌等。努力将这里打造成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传承红色基因、淬炼党性修养的特色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共青城不仅年轻,同时它也算是一个比较小的县级市。它的实力在整个江西并没有多么出众的位置,在江西百强县当中,排在中下游的位置,但这个小县城的潜力是巨大的,并不妨碍未来的共青城综合实力勇攀高峰。它的人均GDP在江西省内县级城市中出众,人均GDP为9万多元,能够和一些新一线城市的人均GDP相媲美,可见这个小县城的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县”,共青城市位列第16位,居江西入选县榜首。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悠哉”的小县城,境内所蕴藏的特色美食文化,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也是这个小县城的一个特色,像共青板鸭、甑子糕、红眼银鱼等。

红色基因共青精神体验园

富华山景区富华亭

不仅如此,境内的风景名胜自然更是要去驻足一番,这里有集绿色、红色为一体的富华山景区,也有共青城湿地候鸟保护区等景点,令人目不暇接。飞牛——共青城的城标,它浓缩了共青人的创业史,是共青新老建设者的心碑,也是共青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精神与现代意识结合的产物。

这座湖畔之城,自然少不了水,城中有水,水中映着城,透露着一股萌萌的气息和活力。珍珠湖,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地方,静下心来看,有种类似杭州西湖的感觉。

共青城金湖乡荷塘美景

每年11月,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会迎来更多从北方南下越冬候鸟群。深秋时节,江西鄱阳湖都昌水域的蓼花肆意绽放,蓝天碧湖、花海候鸟,构成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鄱阳湖三山区域位置独特,具有良好的草洲滩涂,冬季水位下降后,这里形成一片面积广阔的浅水湖泊。湖泊水质清澈,鱼虾螺蚌资源丰富,加上人为活动十分稀少,非常适宜越冬候鸟生存。黄金咀到朱袍山区域在冬季裸露出一望无际的洲滩平原,苔草、蓼子草、藜蒿等湿地植物长势十分茂盛,为灰鹤、白额雁等多种鸟类提供了优美的栖息生存环境。

蓼子花開让鄱阳湖变成粉红色的海洋

共青城湿地候鸟保护区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来自全球的60多万只珍稀候鸟飞临江西鄱阳湖,在草洲、滩涂落户安家、养育后代,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天鹅湖”和“白鹤长城”。作为大自然的信使,候鸟对生态环境有着最敏锐的反馈。鄱阳湖的蓼子花海是大自然的恩赐。一年一度的蓼子花又开了,自然形成的花海一望无际。环鄱阳湖沿岸蓼子花海很多,花期从十月底至十二月上旬,一个月左右。

每当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加上干旱少雨持续时间长。鄱阳湖美丽的蓼子草花竞相开放,再加上秋季阳光持续充足的光照,蓼子草花迅速进入盛花期,出现紫色的花海奇观。成片的蓼子花竞相绽放,将广袤的湿地草洲分割成两半,形成了绵延数公里的花带,如同粉红的腰带缠绕着鄱阳湖。一条条弯曲的“小河沟”又从蓼子花丛中静谧流淌而过,绿色、红色、水色天然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一个个游人点缀其间,或拍照或露营,欢声笑语,暖阳下尽享花之芬芳。真可谓是姹紫嫣红一片海,一抹翠嫩俏其中。

鄱阳湖最浪漫的时候一定是蓼子花盛开之时,成片的蓼子花宛如粉红色的海洋,只想在这里迎着风尽情驰骋。湖滩上蓼子花开遍地,蓝色的天,紫色的花,绿色的草,大自然对这片湖似乎有点偏心,清冷的秋也被装点得五彩缤纷。蓼子草其实是鄱阳湖区一种最常见的野草,俗称“半年粮”,大面积的开花直接与鄱阳湖的持续干旱有关。

秋冬本是万物萧条的季节,这里却姹紫嫣红、生气勃勃。一半是花海、一半是草原,硬是把鄱阳湖装扮成了春天的模样,不愧是秋日里最惊艳的符号!

猜你喜欢

共青共青城鄱阳湖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应贺共青诗社成立(新韵)
共青城 红土地上的创造
坚韧不拔 城市发展的补钙密码
美丽生态迈向美丽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共青”精神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