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驱动佛山新发展

2022-04-08梅淑娥

中国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佛山营商改革

梅淑娥

蓝天白云下的祖庙片区

近年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之一的佛山,紧扣建设“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双区”驱动机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继续发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以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新时代“佛山精神”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日前,湾区经济论坛在佛山举行,会议围绕“产业无国界 协同创未来”的主题展开广泛研讨、深入交流,共话湾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低碳生态、品牌建设等。展望未来,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会上表示,社会各方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必将推动湾区建设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大湾区极点城市”之一的佛山,以制造业比重高、民营经济贡献率大而闻名全国,经过多年发展,佛山企业数量多达44.3万户,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遍地珍珠”的良好发展格局。

航拍佛山交通

佛山被誉为最具粤商精神的城市。“佛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廣东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佛山悠久灿烂的历史、薪火相传的文脉,是长期奋斗发展积淀下的宝贵财富,始终激励着佛山人民锐意进取、奋斗拼搏、勇立潮头。

“没有爬不上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佛山人是一个永不言败、敢于超越自我的群体”。佛山,之所以能成为全国改革开放之初的“试验田”,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之所以能成就今日全国瞩目的“佛山模式”,这背后的支撑和强大动力,就是始终高扬佛山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新时代“佛山精神”。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近年来,佛山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转型,认准高新技术、高新产业、高新人才,全面对接广深科技走廊。站上GDP超过万亿元起点再出发,佛山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塑造发展新形态,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

在佛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途上,凝练而有力的新时代“佛山精神”,无疑将为这座城市叩响新的时代强音,为佛山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力量。

佛山凭借“敢为人先”的闯劲、干劲和创劲,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从不缺席每一次机遇,最终铸就了制造业大市的地位,跻身城市“万亿俱乐部”。

广东金融高新区

“敢为人先”四个字在佛山岁月的流淌中逐渐沉淀,延续至今。作为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之一,佛山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的思路、办法,多年来被广泛地总结、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顺德区为代表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南海区为代表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率先引领作用。

2021年11月27日,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鼓舞人心的“515”战略。“515”战略目标,即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全力成为十五项重点工作领头羊,到2026年GDP达到1.5万亿元,成为在营商环境制度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结构协同发展、政企联动协同发展、环境系统治理、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清洁生产、融入新发展格局、融入“双区驱动”战略、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成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传承岭南广府文脉羊、基层社会治理等15方面的“领头羊”。

营商环境已成为检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标尺,成为区域间激烈比拼的焦点。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资源要素支撑,有利于引进更优质的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佛山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

2021年12月16日,《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2022年度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全文正式印发。佛山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构建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佛山世纪莲体育馆

《行动方案》包括深化商事制度“1时代”改革、深化工程项目高效审批改革、深化办税服务“零上门”改革、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深化金融服务普惠性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深化政府采购“阳光化”改革、深化行政监管精准化改革、深化法治化环境机制改革等九方面主体措施,以及总体要求和保障措施。该方案吸取多项全国试点探索经验,推出一批原创性、突破性改革举措,同时将佛山成功经验固化,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

据了解,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益”即“有好嘢益佢”,是有好事要发生的意思,颁布一系列的利好政策,让大家都受益;“晒”有“全部”的意思,就是全方位为企业服务。从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资源要素支撑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法治保障服务水平等方面,提高办事便利度、市场满意度、企业获得感,推动佛山成为营商环境制度改革领头羊,实现高质量发展快速跃升。

《行动方案》强调,任何改革都不得增加企业负担,任何服务都不得附加额外条件,任何监管都不得简单一罚了之。政府对企业要做到“十个没有”,即没有推诿扯皮、没有吃拿卡要、没有权钱交易、没有暗箱操作、没有随意执法、没有侵权争利、没有违规收费、没有优亲厚友、没有诚信失守、没有插手干预,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提出统筹综合监管,探索非实地远程监管,提高核查效率效能,推动实现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实施全面联合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行动方案》提出,公正高效办理涉及市场主体的各类案件,切实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最大限度减少羁押。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主要管理人依法慎重采取拘留、逮捕等人身强制措施。

强化“佛山制造”品牌的建设、保护和推介,持续扩大“佛山标准”产品覆盖范围是一项重要工作。佛山设立市、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奖,并在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加挂“益晒你”企业服务中心,让“营商好环境、佛山‘益晒你’”服务企业理念和品牌广为传播。

近年来,佛山一直在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探索出优化营商环境的“佛山经验”。2016年创新性推出政策性小額贷款保证保险,通过“保险+银行+政府”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佛山市的金融营商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中盈盛达董事长吴列进认为,“佛山要走出自己的路,要突出佛山的特色。佛山第二产业强,我们一定要把高端制造做起来。佛山模式特色之一是民营经济、制造业高度发展,制造业产业品类齐全,可以自成一体。佛山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企业关切,围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推行住所登记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实名认证改革;推出全国首个简化版公证文书,优化佛港跨境商事登记;持续开展24小时自助智能办照;逐次推进“证照联办”、市场监管领域“一照通”、佛山“一照通行”等系列改革举措,着力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性成本,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佛山市司法局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提供专项服务,法律服务和优化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两项工作位列其中。开展“营商共建、律企同行”民营企业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该市40家律师事务所为佛山市有迫切法律服务需求的200家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内容包括法治体检、法律政策宣讲、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合同审查、协助解决企业法律纠纷等。开展“百所联百会”专项行动。目前已组织170家律师事务所与258家市、区工商联所属商会、协会结对,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圈”“法治体检”等活动,为商会、协会及其会员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法律服务。

2021年,佛山市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告知承诺制、信息共享提前服务等领域不断创新、纵向优化流程,在工业领域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优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创新用地供地方式实现“拿地即开工”等专项改革,全力助推办理建筑许可营商环境深度优化。

佛山办事效率高,让企业真正地做到“少跑政府、多跑市场”。深圳蓝胖子机器智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邓小白表示,佛山围绕企业开办到落地投产、加强资源要素支撑、加强法治和政务服务等多领域,拿出一系列最具诚意、最“硬核”、最实在的服务举措,全方位、全流程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不仅能让已经落户的企业享受到种种便利,未来也会吸引更多企业来佛山投资。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佛山才创造一个又一个 “奇迹”。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历来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在佛山这片热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佛山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作为文化基因,流淌于佛山人的血脉精髓之中,形成锐意创新的气魄与胆识。

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佛山继续紧扣创新第一动力,狠抓创新驱动,以制度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内涵式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佛山共有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等七大方面、14条典型经验做法被全国推广,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城市。

2020年,佛山首次参加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获评优秀等次,4个指标被评为全国标杆指标。2021年9月,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介绍了“佛山市探索直达资金改革实现政府补助‘秒到’企业和个人”“佛山市首推‘一照通’改革开通企业准入准营高速路”经验做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佛山在全国首创“一企一照”,“证照联办、一照通行”实现“准入即准营”,在不突破现行行政审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打破各审批部门各自为政、多口受理的传统模式,将涉企行政审批由条线审批改为块状审批。2021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21〕14号),在全省推行佛山“一照通行”改革经验。6月,“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作为第二批广东省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2020年7月,佛山市“人工智能+双随机”智慧监管模式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首批十大“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获“2020 年度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奖”优胜奖。同时,该做法入选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批复制推广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入选第一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去年年初,为响应疫情防控和“非接触式”办税需要,佛山税务在全省率先上线“零跑动”可视化办税系统,为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线上“远程帮办”贴心服务,极大减少办税厅人员集聚风险。2021年7月,佛山顺德试点成立全省首个纳税服务运营中心,在广东省率先构建“资源集约运营、问办一体服务、数据智能驱动、社会协同办税”征纳互动服务新模式。数据显示,运营中心成立至今,累计服务17万人次,办理业务3万多笔。

佛山推出“菜单式”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市场主体可按需“点餐”满足金融需求,走出了金融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新路子。2020年共有1.1万家企业(个人)通过“菜单式”金融综合服务获得融资1027亿元,1.3万家企业(个人)通过“菜单式”金融综合服务得到风险保障1686亿元。

为破解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佛山市政府自2003年就成立了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了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担保之路,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富有地域特色、拥有自主创新的全国担保行业品牌。自成立至今,已累计为近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上千亿元投融资服务,近年来所服务或参与投资的上市公司超过60家。其创新模式被行业誉为投资担保业“佛山模式”。

佛山积极保持对外开放的心态,高质量建设有佛山特色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度推进“智慧码头”建设,提升码头信息化水平。推动多式联运支持企业出海。开行集装箱穿梭巴士,积极拓展江海联运。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海港建立联系,形成“海港+内河港”联动,勒流港、顺德容奇码头、高明珠江货运码头等多个港口码头与广州南沙港开通了“穿梭巴士”。同时,探索实践“班轮+班列”的铁水联运新模式和使用中欧班列。据统计,2021年1-10月,佛山港货物吞吐量7774.98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09.07万TEU。

无论是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还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浪潮中,佛山无不是以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精神引领佛山城市的新发展。正是有了这种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才取得佛山改革开放四十余载的辉煌成就。

制造业是佛山的根,匠心是佛山制造业的魂。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首批“佛山标准”产品已经形成,佛山在陶瓷、卫浴、家电这三大优势产业已制定了10项“佛山标准”,未来还会制定更多“佛山标准”,覆盖到其他佛山制造的优势产业。

历史上,佛山就以“工匠”闻名天下,曾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鸦片战争期间,铸造技术发达的佛山生产的大炮,在抗击外来入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留存在世的“虎门铁炮”,其中就有不少是佛山造。如今,佛山的“工匠”基因,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

去年,佛山出台《进一步深入开展“佛山·大城工匠”锻造工程的意见(试行)》,计划通过建立健全“佛山·大城工匠”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等工作机制,吸引、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高超技艺、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为佛山高質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佛山实施扶持企业、行业和协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政策,对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市财政给予20万元创办补贴,认定为省级技师工作站的给予10万元创办补贴。

自2016年开始,佛山市委、市政府以最高规格连续召开三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命名了90名“佛山·大城工匠”,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深度融合,共同成为照亮佛山现代工业文明之路的“双子灯塔”。

摒弃浮躁,踏实专注,呼唤匠心精神的回归成为佛山社会各层的共识。而对匠心匠魂的弘扬与传承,更是让“工匠精神”如烙印一般,深深融入了佛山企业文化中。

佛山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贯穿于各项实际工作当中,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切实提高服务群众能力,高水平决胜全面小康。

佛山是广东省最早探索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佛山实施城产人融合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中心突出、组团清晰、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岭南特色突出的城市格局。2020年11月,佛山入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学有优教——2020年,佛山实际启动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3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6万个;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五成,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八成,基本形成以公益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服务网络;全市普通高中在全省率先实现优质学位100%,居全省领先位置。

病有良医——过去一年,佛山先后发布《佛山市医疗救助办法》和《佛山市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将国家公布的121类罕见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重启“平安佛医保”参保并延长参保期,向全体参保人赠送2020年度新冠肺炎现金补偿保险;促成4家保险公司向一线防疫医护人员和医保参保人免费赠送最高保额达120万元的专属保险。

老有颐养——2020年,佛山着力完善养老体系,推动《佛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出台,进一步助推养老事业快速发展;针对性补齐养老机构短板,鼓励指导机构创建广东省星级养老机构,住养老院成为许多老人乐意选择的晚年生活方式之一。

在民生保障网织得更牢更密的背后,是佛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大力气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实干和担当,更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不变初心。

2021年上半年,佛山市的经济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同比增长率17.3%,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武汉、海口。

五年后的佛山将是什么样的?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给出答案:当实现“515”战略目标,五个方面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十五项重点工作成为“领头羊”时,定会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佛山:一个经济实力更加强大的新佛山、一个创新生态更加完善的新佛山、一个城市形象更加现代的新佛山、一个文明素养更加厚实的新佛山、一个生活品质更加美好的新佛山、一个治理效能更加彰显的新佛山。

美好的蓝图已经描绘,市民群众心中充满憧憬与希望。

如今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等多重发展机遇。佛山将以更坚定的信念,大力弘扬改革先辈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敢涉险滩、敢闯难关、敢啃硬骨头,为佛山拼出一个美好未来。

“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既是佛山人对昨天的总结与传承,更是对今天的推动和对明天的引领。

佛山市委书记郑轲表示,新时代新征程,站上GDP超过万亿元起点再出发的佛山,最广共识、最重任务、最急议程就是: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塑造佛山发展新形态,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佛山继续将“新时代佛山精神”内化为佛山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励广大市民在奋斗中创造新生活、在新生活中继续奋斗,不断书写新时代佛山发展的壮丽篇章!

猜你喜欢

佛山营商改革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红色热土佛山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佛山制造为啥这么牛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