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评改特点,促进思维进阶
2022-04-08程言峰
程言峰
【摘 要】统编版语文习作教材,对各年级习作的“导、写、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给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明确的“落脚点”或“触发点”。针对习作教学中评改形式单一、修改动力不足等现状,统编版教材对作后评改提出了明晰的方法和建议。把握评改特点,促进思维进阶,引领儿童与自己的作品或他人作品在评价中再次相遇,在儿童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延伸搭桥,必将为儿童的生命成長、思维的深度进阶提供广阔的舞台。本文以四年级习作评改为例,对做好思维进阶的保障、提供思维进阶策略做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统编教材 习作评改 思维进阶
习作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作文是思维绽放的花朵。习作评改是教师引领学生在原有思维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判,并予以梳理提升和再创造,以促进思维进阶的心智活动。
长期以来,习作评改与思维发展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习作评改:一篇习作的写与评,在教师眉批、总批点评和学生浏览等的一轮往来中,戛然而止。习作的评与改成了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输送,师生在思维活动的结果处仅仅是打了个“照面”。学生对作品的自我感知仅仅停留在对教师评语“初次见面”的基本认识上,停留在对教师“指示”的被动接受上。由于没有参与和亲历互动的全程,思维进阶很难发生。
统编版语文习作教材,对各年级习作的“导、写、评”提出了明确要求,也给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明确的“落脚点”或“触发点”。单就习作评改来说,每一篇单元习作后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这既为习作评改在体系架构上的细化完善提供了可能,又为思维训练突破“扁平化”、促进“进阶化”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那么,如何把握统编教材习作评价的编排特点,优化教学评改方式,以促进思维进阶呢?本文以四年级的习作教学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一、把握教材编排特点,为思维进阶瞄准“靶心”
表1、表2 (见后页)的内容是从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下册单元习作教材中节选的有关写后建议。与以往各类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对习作评改提出了系统的螺旋递升的细致要求,这样编排有什么优势?它给促进思维进阶提供了哪些便利呢?
1.由“师评”转向“他评”,评价主体外延逐渐扩大,为客观性思维进阶提供可能
习作评改谁来评?教师评价“一支笔”的现象渐渐淡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6篇习作(含综合性学习、习作单元)的写后建议中,关于评价的主体,有这样的统计:提到“读给老师听”或者“教师评价”0次;提到“自己读一读”“读读自己的习作”3次;提到“读给同学听”“读给同桌听”“和同学交流一下”7次;提到“和同学互换习作”2次;提到“在小组内分享”“大家一起分享”2次;提到“读给家人听”2次……可见,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的单向指导渐渐隐退,评价的主体渐渐多元。从学生自我,到同桌,到小组,到全班同学,到家人,到朋友……评价主体的外延逐渐扩大。
而在这些多元评价中,评价的主体以班级中同学群体评价(含自我)为主导的多达14篇次。主体的多元交互,使得学生的“读者”意识逐渐增强,在“群体评价”情境中,他们既可能是评价者,也可能是被评价者;既可能是作品的阅读者,也可能是作品中的被描摹者。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评价者能对自己或他人习作中的观点、写法或思路等进行充分讨论,并进行评价、质疑、纠正,通过深度的比较、综合,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有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为客观性思维进阶提供了可能。在共学共享中共生共长,使得习作成为一场具有生命意义的心灵活动。
2.自“课内”转向“课外”,评鉴活动形式日趋多样,为交互性思维进阶提供可能
习作评改怎样评?“眉批加总批”不再是课堂评价主体,走向生活应用的交际性评价为多样化评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16篇习作中,关于写后评鉴的形式,有如下建议:“读一读”“读给××听”形式的有9次;“评一评”“请××说说”“和××交流”“请他们评评”形式约有6次;“举办推荐会”“邮寄给对方”“举办朗诵会”“贴在教室的墙报上”形式的有4次……可见,统编版教材致力开发生动活泼的多样化评价形式,或自读,或互评,或众议;或邮寄,或结集,或展评,不一而足。自我审视的,单向指导的,双向互动的,多向交融的多样化评鉴活动形式,充分发挥了习作的交际功能。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环境中,一般的学生难以感受“发表”的快乐,通常作文只是写给自己和教师看的,并且通常情况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以固定的形式“上交”。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有了广阔的发表空间。互联网时代,通过电子邮箱、QQ、微信等途径进行习作传播和评价,更为交互性思维进阶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在形式多样的“读、评、议”中,在推荐会、朗诵会、墙报展、网络主题帖等多平台展示中,学习伙伴不仅可以获得相关资讯、信息或服务,还能通过平台进行交流与互动,并在此基础上碰撞出更多的创意、思想和需求等。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历习作的诊断纠偏、修改完善、润色添彩的过程,语文综合素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养和生长。
3.从“散点”转向“集中”,评价目标要求螺旋递升,为深刻性思维进阶提供可能
习作评改评什么?要摒弃习作评改的“面面俱到”。集中要点、一课一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得评价目标更聚焦,更有利于突破习作教学重难点。从表中可以看出,“有没有写清楚”出现6次,“是否写出了特点”出现了2次。除此之外,“有没有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看看哪些地方最吸引大家”“请他们评评写得像不像”“谁观察得细致,内容记得准确”“与大家分享这些有趣的事”均在写后建议里体现。不同的习作体裁,不同的主题内容,不同的读者对象,目标要求也不同:或指向突显人物外貌特征,或指向细致记录观察内容,或指向写清真实感受,或指向梳理游览顺序,写清景物特点……目标聚焦,使得习作评改删繁就简、有的放矢。
纵观小学各册教材的习作编排,大致有想象、写景、写人、记事、应用文几类训练主题,每一类训练主题在不同年级教材中所呈现的评价要点各有侧重。习作评改目标聚焦,有利于瞄准训练“靶心”,精准设评,促进思维发展向深刻性逐渐进阶。
二、依据特点做好准备,为思维进阶提供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作评改的优化实施,思维进阶的有效激活,要求师生做好充分的前期谋划和筹备,提供一些必要的实施保障。
1.制作简约便捷的评价工具,促进以“对比反思”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进阶
学习的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过程。习作评改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阶,要给他们提供简约便捷的学习工具。每个单元的习作练习有着各自不同的主题,同一主题下的习作训练根据不同学期、不同年段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要求。设计有效的评价工具,有助于判断该单元要求是否在学生习作中落地生根,如调查问卷、自评表、互评表、佳作推荐表等。
其中,评价量表设计内容不能求多求全,要紧扣习作要求中的重点难点,便于实践应用。如针对四年级下册“游____”,我们可以设计如下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可以用来自我评定,也可以用于伙伴互评。小组互评可以这样进行:组内分享作品,依据评价量表,发现彼此的优点与不足;组内交流评议,对照评价量表要点,提出修改建议与思路;作者(或伙伴)修改完善,再次评改。在多轮的评改中,由于有了“量表”这把尺子,自主学习进阶也得以快速发展。
2.培育优势互补的协作团队,促进以“情境互动”为中心的合作学习进阶
以小组合作形式分享思考、经验和做法,以情境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评议,借此获取新的成长和发展,是习作评改课堂合作学习由“合作形式”到“合作实效”的学习进阶。
同学互评、小组评价或者班级评价不宜在课堂上临时“搭建班子”,教师要有目的地培育合作搭档和协作团队。比如,细心的女生和粗心的男生搭档,取长补短;三人小组、四人小组等要根据学情进行综合搭配,组员之间要有清晰的任务分工;班级进行习作主题活动中,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特长分成相应的服务团队,如班报的评审组、插画绘制组、版面设计组、宣传推广组等。
对于评价中的各个协作小组,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评估、调整、培育,以形成习作评改中能自主运行的自我管理团队;要关注小组之间的参与度,可以从学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发言,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陈述观点的机会,杜绝“发言权”被学优生独揽;要引导团队成员彼此关注和倾听,注意获取和梳理整合信息,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提出新的见解和建议。
3.提供定向评价的延展支持,促进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深度学习进阶
针对学生习作中某一类问题的出现,或者某个学生特殊问题的出现,习作评改中可以选取典型案例、共性案例导学导评,施行“定向评价”。对短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的延展支持,聚焦“问题解决”,促进深度学习进阶。
延展性评价支持可以有多种形式:“以新换旧”对比评价——如果发现作品中存在问题,自己不甚满意,可以申请重写面批(可以自选或申请合作伙伴进行定制型面批指导),以修改后的新作品替换旧的习作,从而获得更多的评价积分;多元组合开放评价——针对某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突破班级中固定的小组限制,邀请家长、其他班级同学、其他教师进行习作导改,也可以通过微信、QQ群申请网络导评导改;花样发表助力评改——将作品的内容做成小报、汇编成册,或推荐到报纸杂志予以发表,以此助力深度思考;等等。
延展性评价支持将学生的习作予以优化、活化、固化,使得评价的时间不限于课堂,地点不限于教室,人员不限于同学,形式不限于对话,给学生创设更广阔的成长时空,使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深度学习得以深层进阶。
三、围绕特点实施评改,为思维进阶探寻路径
习作评改中教师的角色后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评价中撒手不管,这就对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组织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学生评价活动的谋划者、参与者、引领者,要把握评价特性,遵循评价规律,为思维进阶探寻最佳路径。
1.聚焦习作要素的精准施评,推进思维的创造性进阶
自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导语里都明确地提出了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习作教材里的评价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有的放矢。无论听、说、评、议,都要扣紧“语文要素”,直奔重点。指向思维进阶的习作评改也不例外,聚焦单元习作要素,进行精准评改,有利于推进思维创造性进阶。
如四年級下册《我的动物朋友》,单元要素为“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本单元习作教材中的评价建议为“写完后,同桌相互评一评,看看是否根据需要写出了动物的特点”。翻一翻教材,教材中给我们提供了三种不同的“需要”:一是小羊不见了,需要跟小伙伴强调,小羊的眼圈是黑色的;二是请邻居帮忙喂养我的小狗,需要跟邻居讲清楚,我家小狗特别爱吃肉;三是请同学收养我的小猫,需要跟同学讲一讲小猫的可爱……按“需”设评,或外形特点,或饮食习惯,或趣味故事。习作评改不是评点是否写出了小羊、小狗、小猫的特点,而是将课例中的写法运用到描写生活中的“动物朋友”,写出对“动物朋友”的喜爱。而“抓特点写外形”“抓特点写习性”“抓特点写故事”的要素聚焦,实施精准评改,推动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出教材范例,走向生活实践,最后又提升为习作的创造性进阶。
2.聚力评改习惯的熏陶培养,推进思维判断的精确性进阶
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核心在于恰当、精确的判断能力。而恰当、精确的判断能力的培养,在于专心、细心、静心、精心的习惯养成。聚力良好评改习惯的熏陶培养,有助于推进思维判断的精确性进阶。
从表1、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评改要求中“誊写清楚”呈现3次,“用修改符号改正其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呈现2次。这是对学生修改誊写习惯的基本要求,也是“恰当、精确”的最直观的思维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在交流中能及时捕捉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会梳理和提炼自己的建议,并能言简意赅地说出来;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别人的习惯,在小组交流时能轻声低语,彼此照应,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培养学生认真读写的习惯,对于自己和他人习作的批改、批注干净整洁,做到客观公正……在独立思考和交流沟通中培养恰当、准确的判断能力。
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一个有效路径。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养成了良好的评改习惯,能静下心来读、潜下心来想、沉下心来评,将会有助于训练思维判断的精确性进阶。
3.聚合“读者”资源的交流互通,推进思维的利他性进阶
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伊瑟尔认为:“在文学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的头脑里始终有个隐在的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统编版教材在习作编排中使得这个“隐在的读者”在不少单元得以现身,使作者有了可以交流沟通的具体的读者对象,从而激发创作的积极性,推进思维的利他性进阶。
利他性思维,一方面体现在习作内容上,作者要考虑特定的阅读对象,如“推荐一个好地方”“我的乐园”是面向班级小伙伴进行推荐,读者对向指向班级同学;“小小‘动物园”“我的自画像”是写家人和自己,读者对象指向家庭成员;写信,读者对象是远方的亲友或者其他人……另一方面体现在交流评价上,作者要考虑广泛的读者群体。因为有“读者”意识,学生的写作不再是为完成习作任务而写,而是把写作当成一种丰富的习作生活,一种真实生活情境下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既蕴含于文字作品之内,又延伸到作品之外。在“提出修改意见”“评点写得像与不像”“分享感受你的快乐”“分享这些有趣的故事”“推荐最佳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习作由一种“文字任务”转变成一种幸福的沟通、快乐的分享、善意的批评、诚挚的赞赏。
4.聚能螺旋评改的生成生长,推进思维的灵活性进阶
习作要素如同一粒沉睡的种子,在习作教学的土壤里萌芽,在循环评价中不断被削枝打杈、摘花疏果。这个“削剪”的过程,是一个由“研读—讨论—建议—修改”到“再研读—再讨论—再建议—再修改”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习作表达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完善,对要素的理解和运用也逐渐深刻和灵活。
习作评改的思维培养,既要注重自读自评中的自我内省和深入思考,又要注重互评互改中的凸显训练要点,交流的深层互动。以四年级下册“故事新编”为例,可以就故事情节的展开评选最佳思路,训练思维的多向性;可以鼓励语言的表述标新立异,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可以就不同的故事结局对比评议,训练思维的批判性;可以就人物的语言、心理丰富联想想象,训练思维的形象性……聚能螺旋评价的生长生成,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彼此的作品,在互鉴互赏中互帮互助,在互帮互助中获得新的成长,以此推进思维灵活性進阶。
把握评改特点,促进思维进阶,引领儿童在真实的情感世界里品味习作,让学生与自己的作品或他人作品在评价中再次相遇,或你来我往,争议辩驳;或互相品鉴,彼此欣赏;或自我否定,卷土重来;或群策群力,破解难题……习作评改,在学生与作品、学生与生活、学生与学生、作品与作品、生活与生活之间延伸搭桥,必将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思维的深度进阶提供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伊瑟尔.隐在的读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4.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资助课题“基于‘RAFT理念下的统编小学作文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a/2020/02/4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