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思考

2022-04-07过山钱金英

湖南包装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产教硕士

过山 钱金英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开放发展的新时代。经济发展长期向好、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以及乡村振兴蓬勃开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放眼全球,大国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创新越来越活跃。在全球合作和竞争并存的当下,面对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外环境的复杂多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严峻竞争环境中加快人才培养是赢得胜利的战略抉择。今天,全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较之以往更加迫切,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战略。

1 加强产教融合的育人意义

1.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为适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双向驱动下,中国已开启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试点工作,到2005年开始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为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拉开了序幕。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是指艺术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e Art,即MFA,旨在培养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研究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新的科技文明不断拓展艺术和设计的边界,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正在改写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202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发起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行动,以期提升研究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1]。为推进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发布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应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将人才培养与地方性用人需求紧密结合。针对产业发展,研究生教育需采取科学应变、提升应用能力的育人模式,强化职业导向。因此,探索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路径乃当务之急。

1.2 国外研究生教育理念

艺术硕士MFA在国外是非常主流的艺术设计学科高级人才培养模式,许多高校较早实施了以职业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学结合的实践实习以及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成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征。美国被认为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最早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列入国家学位教育系统,于1908年授予了第一个专业学位。美国较早形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其教育规模也居全球首位。美国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社会企业和优秀校友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产教融合实践机会[2]。英国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建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注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采取“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VQ)体系相互促进,专业方向体现较强的职业导向。德国高校更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德国双元制(Dual System)宏观上有效推进了产教融合。德国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有明确的实践性要求。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非常重视设计专业学位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极富特色的“设计实务”模块化教学贯穿3个学期,与知名的企业开展合作,完成实际的商业项目,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成果[3]。法国于1982年正式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保持与行业的密切联系[4]。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均为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3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征

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造物,造物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所谓“知者创物”。艺术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造物活动,设计伴随着艺术性的创作,为生活和商业服务。因此,艺术设计先天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5]。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和文化性决定了只有在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时代才会有艺术文化的昌盛。在当代,人类正处于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已经融入艺术设计。科学技术丰富了艺术的表现,艺术设计协同科技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的前行和经济的发展。设计师已经成为一种新兴职业,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较之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皆备的艺术设计人才。

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乡村建设,无论是时尚产业还是智慧城市等,都迫切需要高层次的设计人才。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历史性转折时期,面向特定职业领域,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的培养需应对行业发展,即“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基于中国国情,努力探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6],培养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

2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2.1 关联产业、行业,明确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在万物互联的世界给我们带来和谐与秩序,各行各业几乎都需要艺术设计人员的参与,尤其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设计精英和设计大师引领高层次文化。目前艺术设计在中国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综合性强,内涵丰富,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等类别,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与产业和行业密切相关。针对行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日益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行为,也是加快要素结构调整转变的有力举措。专业硕士学位规模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影响,高质量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尤盛。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左右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行业的需求影响到专业硕士的能力培养和就业分配。因此,从产业结构与行业结构两个层次研究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不仅易于产教融合,更利于明确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3次产业分类,不难发现艺术设计与3大产业息息相关。高校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满足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制造产业等行业发展中对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面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与行业组织合作,以产业力量为主导加强产教融合 ,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坚定不移的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行业定位保持高度一致,着眼行业人才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国家和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首先要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和用人标准对称衔接。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方向设置要紧密衔接区域产业中的相应职业,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紧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行业领域需要的职业实践能力,将职业领域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等通过产教融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其次,专业学位教育应与职业发展同步,改进教育方法和育人标准,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坚持育人为本和创新发展,突破艺术设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应用性理念贯穿研究生教育始终。

2.2 坚持职业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艺术设计的空前繁荣,门类繁多、多元发展使当今的设计行业与过去工艺美术行业已发生很大改变。科技进步以及人们消费观念和审美标准的转变无不影响着艺术设计行业多维度、全方位的革新。艺术设计领域正在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艺术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审美感知、创意思考、情感表达等,同时还需要掌握科技成果、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因此,要坚持职业导向,建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育人质量的保障。艺术教指委发布《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版)》中明确规定实践学分不得少于总学分的60%。结合行业和岗位的能力要求,应遵循独立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艺术硕士培养过程突出职业特征,以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主,兼顾理论研究和艺术素养。实践类课程一般由课堂教学实践课程、校外开放性实践课程共同组成,形成了系统性、全面性的职业训练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可充分结合导师研究项目开展设计实践,学校有责任和义务针对企业所需的产品、技术等项目进行研发,为社会做好设计服务。也可结合案例教学研究组织课堂教学实践,邀请行业企业参与案例的开发和撰写,通过学习和分析行业企业优秀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实践课程结合产教融合建设行动,开展包括艺术设计实践、艺术考察、学术交流活动等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企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制定“未来设计师培养项目”,聘请企业导师,参与实践指导,解决企业真实设计需求和困难,以企业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带动研究生职业技能培养。通过校内外多种实践活动,了解产业业态、企业文化和职业要求,增强研究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对标区域经济,搭建实践平台

推进产教融合应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联动,大学只有深耕于社会环境,才能担当起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高校可以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职业领域的市场需求主动对接,做好业态分析,了解区域的产业结构。系统分析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方向的契合度,对标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产业建设的吻合度。目前中国渐已形成极具特色且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形态,尤其是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快速,经济优势明显。全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特点各异、优势不同,只有利用各地区的人力资源、物质技术、经济优势以及政策导向,才能不偏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进行针对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石。目前国内高校建设已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核心内容。虽然也存在部分高校将产教融合流于形式,缺乏深入性、广泛性和创新性,但将应用性理念贯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已成必然。目前教育部倡导建立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产—学—研”协同发展体系,鼓励学校与企业整合形成浑然一体的育人环境已蔚然成风。为确保实践课程的顺利开展和育人成效,高校不仅要打通高校和企业的沟通渠道,减少高校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落差,还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了解信息时代的新业态,确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在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自身特点,还应发挥艺术设计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以期发掘并丰富区域文化资源,激发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产教融合需要借助政府的推动力。只有政、校、企形成合力,才利于协同创新、科学育人[7]。从政策保障、项目保障、课程保障、师资保障等方面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平台日常运行。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队伍,形成教学资源、双师队伍等方面的有效合力。以“政”为先导、以“产”为支撑、以“学”为抓手、以“研”为驱动、以“用”为原则,建构具备实践意识、创新驱动的职业训练场域,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加强核心竞争实力。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的全过程,使之担当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的引领者。

2.4 多元交叉融合,开阔国际视野

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市场性特征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宽口径。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学科正朝着综合、多元和高效发展迈进。加强融合化、应用化、国际化,可有效促进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实施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合作,将全速推进产教融合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对科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成为时代赋予艺术设计师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通过跨学科知识与思维方法的融合,从多元化、多维度的视角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实现创新设计研究或艺术创作[8]。跨学科即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9]。产教融合提倡以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相融合的综合视角,在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使审美感知结合现代科技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

由于交叉学科提供更多元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易于产生创造性的成果。新的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不断涌现,如新媒体设计、系统设计、服务设计、可持续设计、交互设计等[10],新时代寄予了艺术设计新的使命。多元交叉融合的复合人才培养离不开艺术设计与前沿学科的交叉。一是加强艺术课程与工程技术课程的互通,开设先进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设计管理等课程。二是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鼓励研究生跨界学习、跨行实习[11]。如参与企业影视制作、博物馆展示活动等,探索艺术文化产业与市场营销的融合;进入产品开发、智能制造、包装设计等企业,挖掘产品设计与结构力学、材料科学的关联。在艺术设计与信息科学、材料力学、市场管理等交叉领域提升学生的整合创新力。

多元交叉融合既需要跨学科学习,也需要国际化合作。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教育应开展跨国界、跨组织的产教融合培养[12],创新拓展国际化实践平台。通过海外短期交流项目或者联合培养形式,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赴国外合作院校考察学习,参与到工作室或企业的设计项目。通过与国外师生合作中的交流、切磋,感受多元文化,开拓国际视野。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可以让人们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国际教育理念和标准,也有利于使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国际职业训练具备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通晓国际规则、国际经济政策等,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13]。

3 结语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为提升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尤其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有助于国家文化、经济、制造业的发展。面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加强产教融合,增强艺术设计学生的应用能力,不仅有益于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也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虽然中国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产业发展有待统筹,产教融合思路尚待开拓和创新,但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改革和积极探索,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将会产生更大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产教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