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归化与异化 讲好中国故事
——以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为例
2022-04-07王耀利
王耀利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2020年4月,BBC 和CCTV 联合推出了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导演、主持。以杜甫行踪为线索,介绍诗圣杜甫,探索杜甫的伟大之处,思考中国历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以传播杜甫精神甚至中国文化,从而构建人类精神共同家园。
一、归化与异化
“跨文化传播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信息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1]实现跨文化传播,德国的施莱尔马赫提出翻译的两种方法: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后美国翻译家韦努蒂将上述两种翻译方法表述为“归化”和“异化”。“归化法是就是译者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2]异化法是“一种对目的语文化价值观种族偏离性的压力,显示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异质性,把读者推到国外,”即在翻译过程中故意保留原文的特质,采取源语表达方式。
这两种翻译技巧各有利弊。适当的归化能使译文语言流畅,克服语言障碍,避免文化冲突,增强译文可读性。但过度归化会使得译文丧失源语语言文化特色,阻碍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甚至可能对原有的文化内涵产生误解,不利于跨文化传播。适当的异化能忠实地表达源语文化,有助于译文读者了解他国文化和语言特色,丰富目的语文化,促进跨文化传播。但过度异化会让读者对译文产生陌生感,降低译文可读性。
归化和异化对立统一,绝对的归化和异化是不存在的。因为创作目的、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受众要求等不同,归化和异化的使用应有所侧重。所以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促进跨文化交流,译者应充分考虑到目的语受众的文化与思维,采用适当的归化法;同时,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应该提高异化的使用比重,从而达成最佳交流效果。
二、归化、异化在《伟大诗人杜甫》中的运用
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从“史”和“诗”两个维度来构建杜甫形象。该片回溯杜甫一生,结合杜甫的诗歌,呈现杜甫成长历程、展现其内在精神,从具象到抽象诠释了诗人杜甫,传播中国文化。
因为该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诗人与文化,为了顺应西方受众心理,达到最佳效果,《伟大诗人杜甫》中使用了大量的归化法;但为了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异化法亦有所使用。
(一)杜甫成长史中的归化运用
为了更好地介绍杜甫生平,迈克尔·伍德以杜甫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地方为线索,历史与现实交织,重现杜甫生平。伊恩·麦克莱恩以老者回忆过往的视角,诵读杜甫自述诗:幼年丧母,遭遇瘟疫,习读儒经,科举不第,遇到李白,仕途不顺,颠沛流离,溘然长逝。才华横溢的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他写出了破碎山河的凄然、世俗百姓的喜怒哀乐。通过归化,他的善、仁、忠跨越千年却依然能让西方观众产生共鸣。这里列举其中部分例子加以说明:
1.女巫和sorceress
纪录片借用了杜甫为其姑姑写的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来介绍生平。在杜甫和他姑姑的孩子生病时,姑姑听从女巫指点,将原本睡在房柱东南侧的儿子与杜甫调换。不久杜甫奇迹般地痊愈,而姑母的亲生儿子不幸去世。西方文化里,sorceress(女巫)是指自身具有巫术、魔法等超自然能力的女性。而唐代的女巫一般是指能通鬼神之人,从事祭祀、驱邪、求神、医疗、求雨祈晴等,与西方文化的女巫形象不太一样。该片采用归化法,直接以sorceress 指代之,这让杜甫变得富有一定的神话色彩。杜甫幼年时遭受的苦难,也促使他意识到自己不一样,从而为后期发生转变和升华、成为伟大诗人,奠定了基础。这属于典型的西方英雄史诗的叙事结构:英雄在幼年常遭遇不幸,后成长为英雄。这样的叙事结构是西方人所熟悉,从而更能为其接纳消化。这样的处理手法即为归化法。
2.公元8世纪的唐朝和《贝奥武夫》的创作时代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公元8世纪的唐朝,纪录片说道:“那是英雄叙事长诗、古英语传说《贝奥武夫》创作的时代”。《贝奥武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较完整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3]。《贝奥武夫》完成于公元8世纪左右,是西方特别是英国妇孺皆知的作品。这样的归化处理一下子让公元8世纪唐朝这个抽象时间变得亲切可触。
3.安史之乱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了凸显安史之乱带来的伤害,片中提到:“根据唐政府统计数据,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导致了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死于灾难或饥荒,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致命”。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对于西方观众而言是抽象的,但对一战造成的伤害是记忆犹新。这里采用了归化法,将安史之乱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对比,让西方观众真实感受到安史之乱给杜甫及整个唐朝带来的巨大灾难,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安史之乱如何使得杜甫变成了一个伟大诗人。
4.杜甫和李尔王
安史之乱,民不聊生,杜甫携妻儿,北上避祸,片中杜甫被介绍成为“一个贫穷而无家可归的人”。这个表述出自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唯我独尊的老国王李尔王,从皇位跌落,变成了衣不蔽体的乞丐,一路上,他见过食不果腹的流民、无家可归的穷人,他们都如杜甫一般在战乱中苦苦挣扎求生。因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已经深入英国人心中,所以,这里的归化手法清楚地展现了因战乱而四处流亡的百姓,他们也就更能理解流亡百姓中的一员——彷徨困顿的杜甫。
但是很多中国观众对于这个归化处理并不能完全接受,因为杜甫和李尔王有太多的不同了,比如杜甫是臣,一生不管生在何处,不管职位如何,总是心系国家,是典型的儒学精神化身;而李尔王是受人爱戴的君主,然而权力遮蔽双眼,他从宫廷到荒野的两级转换,历经人情冷暖,才真的认识到人间疾苦。因此这个归化处理有待商榷。
5.长沙和二战时的卡萨布兰卡
片中指出:“当杜甫来到长沙,长沙对杜甫来说是一个庇护所,就像二战时的卡萨布兰卡。”
杜甫在长沙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也是最潦倒的岁月。在长沙创作的一百多首诗大多表达了杜甫晚年落魄却心怀天下安危与百姓疾苦的情感。在长沙,杜甫遇上了一群避难的音乐家、艺术家、诗人作家,度过了一段短暂而平安的日子。然而,一位与杜甫交情甚好的地方官,遭到敌军毒手,整个城市陷入了混乱。
好莱坞经典电影《卡萨布兰卡》把这座暗流涌动的北非城市搬上大银幕。影片中,大量的欧洲人因二战逃离家乡,暂时定居在卡萨布兰卡,等待机会前往美洲。后一位反纳粹组织领袖携妻子来到了此处的一家酒馆,而其妻子正是酒馆老板当年失散的情人。战乱、间谍、阴谋、嫉妒、爱情,表面平静的小城,即将迎来一场暴风骤雨。
杜甫时代的长沙不为西方人熟知,但是他们都熟悉二战时的卡萨布兰卡,长沙和卡萨布兰卡有着惊人的相似:平静的背后都是暴风骤雨,因此,纪录片将长沙归化成中外都熟悉的卡萨布兰卡,确实让所有人叹服。
6.杜甫和但丁
经历人生坎坷,目睹战争带来创伤,杜甫逐渐意识到位极人臣不过是虚幻的泡影,漫长的流离,或许就是自己的宿命,对此他坦然接受,他将自己投入到创作中去。
1302年,但丁因各项罪名,被判永久流放。流放中,他一路乞讨,行遍了祖国,接触社会不同阶层,丰富了对人生与社会的认知。他意识到自己担负着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的历史使命,于是开始创作不朽名作——《神曲》。但丁希望用《神曲》这部震撼人心的巨著唤醒人类,从而达到拯救堕落世界的目的[4]。
在西方人的眼中,杜甫的经历和大诗人但丁何其相似。这又成功地拉近了杜甫与西方人的距离。
(二)杜诗翻译中的归化、异化运用
该片高度评价了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跃的诗歌传统,上下延续三千年,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古老。18世纪以来,杜甫的诗因极具文艺性、社会性和文化属性在英语世界广为翻译传播,成了翻译文学经典。杜甫的诗所彰显的传统伦理、人文精神和诗学品格,不仅使杜诗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在本质上超越了有限的文学史范畴[5]。
中国诗歌更多追求的是“美”:音美、形美、意美,西方的诗歌追求更多的是“真”,诗词翻译一直被公认为是翻译中最难的,而杜甫的诗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翻译难度可想而知。现以该记录片中《壮游》的翻译为例,从语形、语音、语义三方面看归化与异化的运用。许渊冲反复提出诗词翻译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量可能传达出它的音美和形美。三美之间: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其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壮游》(节选)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My Brave Adventures
At fourteen, I first began to read my poems in public.
The literary masters compared me to the great writers of the past.
When I was still only in my seventh year, my mind was already full of heroic deeds.
My first poem was about the Phoenix, the harbinger of a reign, a new age of wisdom.
When I was in my ninth year, I had already written enough poems to fill a satchel.
I was temperamental and I was already over-fond of wine.I needed it to soften an uncompromised hatred of weakness and hypocrisy.
I associated only with wise old gray heads.
Exhilarated by wine, we cast our glances over entire universe and all vulgar worldliness dwindled into oblivion.The next few years, I played and roamed.
1.语形
从中英两个版本来看,中国的诗用词精炼,对仗工整,且汉字与英文在字形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形式上不可能做到绝对对等翻译。所以在翻译时只能采用归化法,把中国的格律诗转译成自由体或英语格律诗。
2.语音
英语与汉语的发音差异很大。汉语有四种声调,中国古诗讲平仄音律;而英文却没有。所以在翻译中国古诗时采用归化技巧,抛弃平仄。此外,中国古诗讲究韵脚,而英文中押韵的方式很多,包括尾韵词,结尾音节韵词,单韵词,双韵词,三韵词,前韵词,首音节韵词等等。显然,如果翻译时想绝对保持中文中的韵脚是很难做到的。为了保持语音特色,常采用三种策略:不押韵、押尾韵、以格律诗诗歌呈现。如果能做到后两者就属于归化技巧。显然,从文本翻译的角度来看,诗歌的翻译完全放弃了中国唐诗特有的语言要求,进行归化处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观众大呼找不到唐诗的影子的重要原因。
然而,影视作品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因此该纪录片巧妙地对语音进行一种特殊的归化:在该片中,伊恩·麦克莱恩爵士(中国观众熟悉的“甘道夫”)满脸沧桑,用厚重、浓郁的莎腔朗诵了15 首杜甫的诗文译作。《每日电讯报》评论道“麦克莱恩爵士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风格朗诵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这样的诵读处理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可语音归化处理中国古诗语音缺失的遗憾,中国观众也评论说麦克莱恩爵士的诵读是该片最大的亮点。
3.语义
因为中英文天然不同,翻译时通常把中国诗的语义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意义的表达才是本质的。在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时中国的历史典故、文化风俗往往是最值得推敲的。
(1)历史典故
中国文化崇古,因此中国诗有大量的典故,杜甫的诗更是如此,这大大增加了翻译难度。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对外国读者而言可能就是完全不知所云,所以在翻译时可采用异化处理技巧,对原文进行简略说明,借此传播中国历史文化。但要把握分寸,若通篇全是解释说明,必然会破坏诗歌本身的韵律节奏美,所以有时可以对一些中国历史典故采用归纳法,直接翻译其本质含义就可以。
比如,“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中,“崔魏”指唐朝崔尚和魏启心,都是文化名人,“班扬”指西汉时期著名学者班固和杨雄。译者采用归化策略,将其分别翻译为“the literary masters”,“the great writers of the past”,便于英语观众了解其意。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中的“思即壮”指的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是将其翻译成my mind was already full of heroic deeds,有待商榷。“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后逐渐雌化,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诗词中的“开口咏凤凰”,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姑父、姑母和杜甫到市里游览,突然发现一个女子(公孙大娘)正在舞剑,优美的舞姿、超群的剑术,不时引来观众阵阵的喝彩声。七岁的杜甫猛然惊奇地大叫,认为该女子的舞蹈犹如一只凤凰在展翅飞翔。次日他便根据公孙大娘的表演,展开丰富想象,写出了《咏凤凰》。为了便于西方观众理解,翻译时并未将这个典故进行说明,而是进行异化处理,解释了凤凰的意义:the Phoenix,the harbinger of a reign,a new age of wisdom,意思是凤凰是皇帝英明统治的预兆和新智慧的象征,从而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2)文化风俗
文化风俗往往蕴含特定的画面与情感寄托,描述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生活习俗。所以翻译时往往需要进行归化与异化选择。若作归化处理,可以简化阅读。若采用异化,就可以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文化知识,使其初步感知中国的文化风俗。
比如,“翰墨场”即笔墨场,意为“文坛”,这里将其归化成“in public”。“老苍”指年老且智慧,而西方文化年老则代表着“衰老、无用、迟缓”等负面形象。因此译文归化其为“wise old grey heads”表达出诗歌基本内涵。
“饮酣视八极”的译文是“Exhilarated by wine,we cast our glances over the entire universe”,“八极”是指四面八方,在中国古诗词中常见,如《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使用归化策略译为“the entire universe”。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这里“齐赵”是中国人熟悉的战国七雄中的齐国、赵国,这里指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裘马”穿着貂裘大衣,骑着肥壮骏马,表示生活富裕。在翻译时采用归化法直接把“齐赵”和“裘马”省略,译为“The next few years,I played and roamed”,让观众自己去想象逍遥游荡、意气风发的杜甫的青春模样。
三、巧用归化、异化,讲好中国故事
该片是基于洪业的同名专著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至今仍被海外尊崇为研究杜甫权威的经典著作。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也是BBC 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曾制作超过120部历史纪录片。其中该片还有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杨雨教授等多位学者,给观众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应该说该片确实以“诚恳而非猎奇”的态度,尽力立体化地还原杜甫跌宕起伏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
《伟大诗人杜甫》在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 播放达几十万余次,正面评价显著高于负面评价。然而,该片在中国好评率则远远低于国外。出现如此反差的原因很多。例如,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即信息的传播只有小部分依附显性的信息,大部分则蕴含于隐性的语境当中;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主要通过显性信息传播。中国隐秘的“崇古”意识长久存在,因此国产历史纪录片会与现实割裂,这也影响到观众的审美习惯。此外,该片从“他者”的视角进了主体(杜甫、中国文化)进行构建,因此主体和他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对抗性的张力,这使得被观看的中国观众对“他者”怀有复杂的情绪,既通过“他者”的描述来完善自我认知,同时也会对“他者”话语观点提出挑战。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BBC制作该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是西方普通观众介绍杜甫,阐释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因此该片中使用了大量归化法,将中国特色的一些内容与西方观众熟悉的人与事相联系,让西方观众与杜甫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最优传播效果。
然而,中国观众希望中国故事与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若将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是简单地传播,否则可能会引起偏差,而是要引起世界与中华文化内涵的共鸣,以恰当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这样中国故事的影响才会更隽永,中国的声音才能“播”向世界中国故事,这恰当的方式就是归化与异化的技巧处理。
(一)首选归化
心理学认为越是陌生、有差异的东西越容易引起焦虑、反感和厌恶,人们容易喜欢熟悉的东西、排斥陌生的东西[6]。地道自然的表达可以让目的语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
除了上文提到的归化案例外,该片还有多处使用归化,比如认为李白杜甫的友谊就如同希腊中酒神与日神关系一般。再如《梦李白》中“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句,BBC 译为:“The waters are deep and the waves are wide,don't let the river gods take you.”这里将蛟龙归化为river gods 倒也是生动有趣。再比如“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中的“簪笏”代指官场,“沧海”比喻寄情山水,这两句的意思是李杜二人不愿意谈论官场之事,只愿意谈论纯真友情和欣赏山水美景。“簪笏”“沧海”被归化为“jobs in the government”“other worldly things”,简截明了地传递了原作基本含义。
(二)增加异化
“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翻、译法”,[7]就是要尽量传递原文的异域文化特色、语言形式等。异化法旨在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杜诗的译本研究发现,在涉及较为复杂的语义内容时,需要译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更深刻了解,中国本土的翻译者通常能翻译出其本质,但中国译者往往在异化处理时畏手畏脚,这一定程度上是不自信的表现。因此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应该加大异化比重。
1.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傅斯年、郑振铎等都主张直译。直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但直译绝非死译,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语言的形式与内容,表层与深层含义有时不统一。
该片解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时,展示具有中国文化的剑舞,直接将其翻译为“sword dance”,并配以一女子舞剑。司空图《剑器》记载:“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可见剑舞女子身穿军装。1976年金堂出土的剑舞画像砖上,剑舞者头挽双髻,身穿舞服,细腰束带,双剑齐舞[8]。而杜甫对公孙大娘的描写是“玉貌锦衣”,说明戎装经过了艺术加工。但是纪录片中剑舞女子出场时头戴帽子,发型与服饰与中国人心中的舞剑者有很大差异,甚至有中国观众评论此造型出场时“惊悚”。因此直译时一定要注意意义内涵的准确。
2.音译
音译作为一种基本的异化翻译手段,在保留汉语文化方面行之有效。音译可以阻断读者与其母语文化的联系,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扫清了道路。音译不仅能引起英语读者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也使越来越多的中文词汇进入英语,也将丰富英语语言。比如熟知的jiaozi(饺子)、fengshui(风水)、Wu Shu(武术)等。但是很遗憾,在本片中未出现音译。其实本片有很多地方可以采用音译。比如“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麒麟”被翻译为“unicorn”,意为“独角兽”。麒麟属于中国特有的神兽,完全可以音译,然后加以注解,也许效果会更好。
该片虽然有些让中国观众不太满意的地方,但这是西方在探索中国文化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其中归化、异化策略值得我们思考。讲好中国故事时,异化和归化是两种不可完全隔绝的策略,各民族文化虽相对独立,但也应该是相互开放,应本着“存异求同”的原则,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给世界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