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与防控
2022-04-07潘新丹
潘新丹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辽宁 鞍山 114300)
随着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流行疾病的传染风险增加,猪场防疫工作的难度也增大。防控猪流行性腹泻时,养殖人员应全面掌握该病流行特点、高发原因,合理选择病毒诊断方式,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手段,才能保证理想的养殖收益。
1 流行特点与高发原因
1.1 流行特点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流行性的腹泻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不同年龄生猪都可感染,哺乳仔猪及母猪的易感性较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具有传播速度快、不耐热、耐药性差的特点,在温度60℃以上环境中30min左右灭活,对于化学药剂、消毒剂的耐受性较差,使用氯仿或乙醚等药剂可以消灭该病毒。因此,一旦发现疑似患病生猪,及时隔离并合理使用治疗药剂,可以有效灭活病毒,控制流行病的传。流行性腹泻对初生的仔猪危害最大,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可达播100%,致死率为80%~100%。流行性腹泻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潜伏期、发病期的病猪及排泄物是主要传染源,冬季高发,南方地区的大规模发病次数较多、影响范围较广。
1.2 高发原因近几年猪场流行性腹泻的整体发病率仍旧居高不下,制约了养殖产业的集成化发展。通过调查分析可知,猪流行性腹泻高发的主要原因:(1)在猪群繁育养殖环节,大部分选择三元肥猪为种猪,二元种猪的繁育数量较少,且种源来源单一,疾病遗传、疫苗接种等情况较为复杂。(2)部分生猪接种流行性腹泻免疫二联苗后,初生仔猪仍旧存在发病的可能性,存在免疫失败的情况。部分猪场在没有深入分析免疫失败问题、影响、原因的基础上,选择不再补种疫苗,流行性腹泻造成的感染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一些猪场不重视免疫抑制性病的检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伪狂犬病(PR)、猪瘟(CSF)等疾病引发大范围的交叉感染,导致生猪群体的抗病、免疫能力下降,部分生猪出现虚弱状态,提升疾病感染的可能性;(3)分析PED病原学特点可知,临床检测维持健康状态的生猪可能携带流行性腹泻的病毒(PEDV),并且通过唾液、尿液、粪便等排泄物排出,导致养殖环境中的PEDV含量增加,同时由于病毒容易变异,猪场环境中PEDV毒株的含量普遍较高,使得流行性腹泻成为高发传染病之一,防控难度相对较大。
1.3 致病机理PEDV的感染路径是消化道,病毒经由消化道进入到小肠中,在肠道内的上皮细胞上产生受体。当生猪感染后,病毒在肠道内大量增殖,而肠道细胞被病毒溶解直至坏死,肠道绒毛出现萎缩现象,黏膜含有的碱性磷酸酶降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病猪难以吸收营养物质,出现呕吐、腹泻、精神不振、脱水等情况。该病可感染所有日龄的猪,以7日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致死率较高。分析PEDV致病机理可以发现,由于低日龄的仔猪肠道绒毛细胞被破坏后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免疫系统抗病力较弱,病毒感染后,抵抗力不强,病毒扩散快,导致患病仔猪死亡率高。与之相对应的,成年猪或育肥猪肠道细胞能够对病毒受体产生应激反应,形成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阻止机制。同时,在PEDV研究中发现,由于机体产生抗体水平存在差异,同源性PEDV毒株无法通过提前免疫进行交叉保护。
2 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测
对猪群流行性疾病的检测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观察生猪的发病表现,进行初步诊断;二是通过实验室检测对病情类型、感染程度等进行诊断。
2.1 临床诊断当生猪感染流行性腹泻时,精神状态与生理状态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精神恍惚、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患病后期会出现不进食、脱水等症状。病猪排泄出的粪便颜色通常呈灰色、灰黄色,并伴有恶臭味道。患病猪的生长日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正处于哺乳期的仔猪患病后,初期表现为呕吐、排泄物呈灰色或黄色;到后期,会出现体温大幅度下降、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最终脱水致死。保育阶段的仔猪患病后,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状态,排泄物呈暗黄色、稀释状,最后应激敏感较高的病猪会死亡。母猪感染后,会出现精神恍惚、腹泻频繁、不愿进食等患病表现,导致母猪生长状态受到影响,产奶量下降甚至不产奶。如果养殖场及时发现病猪感染情况,并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死亡率。养殖人员应动态监测猪群饲养状况,发现生猪出现患病特征时,及时隔离,经过初步检测判断后,进行实验室检测,选择高效、合理的防控对策。
2.2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流行性腹泻的常见实验室诊断方法较多,包括分离培养病毒诊断、血清免疫诊断方法、分子生物检测等。其中,分离培养检测是较为简便、快捷的一种检测方式,实验人员将疑似感染的病料经由处理后,接种在Vero细胞上,培养1d后,观测细胞表面是否变得粗糙、颗粒是否增加及是否出现脱落现象,如果出现上述状况,可以判断实验对象出现感染情况。血清免疫病毒诊断的方法可以分为血清中和实验、免疫电镜、免疫荧光检验等,血清中和实验可以使用PK-15对细胞进行处理,微量中和血清,检测其中的特异性抗体,病毒诊断的精确性较高,在猪群流行病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免疫电镜检测法是通过离心技术对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抗原-抗体进行观测,在电镜下病毒粒子免疫复合物通常以多形粒、椭圆形、圆形结构为主,核芯多形,纤突密集且短小。该种检测方法常用于猪群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方便快捷、观测效果直观、诊断结果准确性高等优势。ELISA免疫抗体检测主要是对患病生猪排泄物进行检测,利用纯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与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建立PPA-ELISA,通过对生猪血清抗体进行动态测定,诊断效率高、结果精确、经济适用、特异性好的特点,常应用于猪场流行性腹泻普查检测工作中。分子生物病毒检测方法是利用猪群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生物表现特点,进行实验室检测。该种病毒是单股正链RNA分子结构,使用探针可以将病毒与处理后的DNA进行杂交。检测结果准确、特异性好,但检测成本较高,在规模化猪场流行性疾病检测工作中较难见到。
3 防控对策
当前,对猪群流行性腹泻疾病的防控原则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控制”,需要猪场在科学规划免疫程序的同时,加强常规饲养管理,保证猪场卫生条件符合标准,发生疾病传染情况时,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处理,尽可能的切断病毒传播源。
3.1 做好猪场卫生消毒工作猪场的卫生消毒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饲养环境中流行性腹泻病原体的含量,是降低疾病发生率与传染率的重要手段。(1)需要猪场根据自身养殖规模、猪群生长状态等条件,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猪场内猪群的排泄物进行清理,保证猪群生活条件整洁、干净;(2)在猪群流行性腹泻的高发时期,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卫生控制,做好清理、通风、消毒工作,及时在饲料、饮水中条件微量元素,针对性的提高猪群的抗病毒免疫力;(3)由于仔猪、不健康的成年猪是病毒感染的主要群体,需要注重产房管理,2d喷洒一次干粉状的消毒药剂,同时可将产房温度适当提高,以保持产房干燥,通过疫苗接种和良好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流行性腹泻造成的损失。
3.2 严格按照养殖管理规范饲养猪群猪群流行性腹泻病毒对光较为敏感、不耐热,光线直射6h就可以灭活,而紫外线照射能够缩短病毒灭活时间,因此,可以通过延长猪群光照时间来增强生猪的抗病免疫能力。在养殖管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科学指导饲养工作,保证猪舍内维持干燥整洁的状态,做好保温工作,控制应激因素。此外,还应定期对母猪腹部位置进行清理,保证仔猪进食条件卫生,降低初生仔猪患病的可能性。
3.3 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免疫接种是预防猪流行性腹泻最常见的方法,在猪群生长的不同阶段,按需接种流行性腹泻的病菌灭活疫苗,可以提高接种个体的免疫力。通常免疫疫苗的接种时间会选择在入冬前,接种猪必须处于健康生长状态,不符合条件的猪,需要在其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一般情况下,母猪应在生产前期或刚生产时,接种疫苗。仔猪应在初生阶段进行滴鼻免疫,饲养人员应尽量避免接触刚出生的仔猪,避免其产生应激反应,接种时仔猪补铁、剪牙等护理工作需要延迟进行。
3.4 合理选择药物预防方法除了免疫疫苗的注射外,在猪群喂养的过程中,可以将药物添加到饲料中,进行药物预防。当前,药物预防中,中药常用白头翁散,或是直接将黄连、地锦草等中药磨成粉加入到饲料中;西药则常使用土霉素与痢菌净或是其他抗病毒西药等,根据猪的体重按比例掺入饲料中。
3.5 加强猪场进出场管理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为控制疾病影响,需要养殖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加强猪场的进出场管理,尽量落实封闭饲养的要求。引进新的种猪时,要严格对种猪进行检查,不能立即和其他猪一起喂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对非猪场的运输车辆,在进出时不仅应调查车辆来源、运输路线,同时,进场前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卫生消毒。猪场工作人员在出场后,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消毒,才能允许进场。
3.6 及时对病猪或疑似患病进行隔离、治理当养殖场出现患有流行性腹泻的疑似病例后,管理人员应通过初步观察确定基本症状,并及时对病猪或疑似患病个体进行隔离,从源头切断传染源头,最大限度的避免猪群出现交叉感染或是大规模传播的现象。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应彻底清理食槽的残留饲料,对病猪、疑似患病个体的生活环境、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查杀。在隔离期间内,对猪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确诊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确保病猪恢复健康状态后,再进行合群饲养。需要注意,如果患病仔猪在7日龄内,应及时淘汰。
4 结语
猪流行性腹泻具有传播广泛、容易交叉感染的特点,对规模化、集约型猪场养殖产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率与传播率,需要猪场管理人员在常规养殖工作中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的基础上,规范开展卫生消毒工作,合理规划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程序。一旦发现疑似病状,应选择高效准确、经济适用的诊断方法,确定猪群感染情况,及时隔离病猪,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处理手段,从源头把控疾病传播的渠道,保障猪场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