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组织功能拓展及实现
——思政教育新途径探索
2022-04-07刘取芝
吴 红,刘取芝
(河海大学 学生处,江苏 南京 210098)
心理育人和组织育人均为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二者都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近年来,学术界对心理育人和组织育人的困境、效能和功能发挥分别展开了一定的探讨,但较少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学生组织是高校组织育人的重要载体,从心理育人的视角来看,学生组织也是心理育人可以依托的重要力量。本文将心理育人和组织育人相结合,从高校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出发,对高校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的具体表征和实现路径展开具体探讨,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途径拓展提供参考。
一、 发挥高校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的必要性
(一) 高校组织育人功能拓展的要求
组织育人中的“组织”从人员构成上包括以教工为主体的组织和各类学生组织,二者各有特色,具有不同的育人机制和功能。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心理育人功能,意味着利用学生组织与学生的亲近性、自组织性等特点,拓展学生组织的育人效应。在具体育人功能上,项久雨、王依依认为,高校组织育人功能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国家和政党层面,体现在各级各类组织通过开展育人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二是从个体层面,体现在满足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动地、自主地进行自我建构、自我改进,全面地提升综合素质(1)项久雨, 王依依:《高校组织育人:价值、目标与路径》,《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心理健康是个体成长成才的基础,个体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发挥学生组织的心理育人功能,意味着从马克思概念中“现实的人”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依托学生组织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帮助学生个体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具有现实贡献能力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见,发挥学生组织的心理育人功能,是高校组织育人范围拓展和功能实现的基本要求。
(二) 心理育人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心理育人本质上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不仅需要缓解症状、改变不良认知,而且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学业和社会功能的最大化,从思想和行为层面培养更加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提高和复杂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认为,需要超越单一的个体视角或者症状视角,采用多学科和系统性视角、合作式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服务(2)D, Catherine, Fuchs, et al.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Planning: An Educ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Tool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Academic Psychiatry, 2015, 39(5).p.541-543.(3)Vivien, Chan, Sonya, et al. A Primer for Working in Campus Mental Health: A System of Care. Academic Psychiatry, 2015, 39(5).p.533-540.。多学科视角和系统性视角意味着不仅仅从临床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视角,而且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教育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视角来开展学生心理育人工作,构建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学校心理健康专家、教师、同辈群体、其他学校教职员工在内的合作性工作网络。其中,精神科医生和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是为心理问题学生提供专业医学和心理学治疗;同辈群体除了与教师以及其他学校教职员工共同发挥早期评估作用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组织开展活动和建立组织内人际之间情感关系,为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提供支持性、参与性校园生活体验从而帮助其改善情绪和人际关系。可见,发挥学生组织的心理互助作用是心理育人功能充分实现的有效路径。
二、 高校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实现的理论依据
(一) 个体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
个体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提出,其基本观点认为,个体心理发展受到复杂的、多层次相互交织的社会环境系统影响(4)Bronfenbrenner U , Morris P A . The Bioecological Model of Human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7.。具体而言,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系统可以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和时序系统。微系统是紧邻个体的、对个体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邻里、学校与个体之间的互动;中系统是微系统诸要素即家庭、邻里、学校之间的互动;外系统包括影响微系统诸要素的外部因素,也包括间接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宏系统则为深层次的、较复杂的、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态度、习俗以及法律等;时序系统是社会变迁对上述系统产生的影响,居于整个模型的最外围。这些系统以个体为圆心,相互嵌套、相互影响、层层扩展。
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需要将大学生置于家庭、大学校园和社会系统之下,来认识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教育支持路径。学生组织是高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组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许多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成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微系统,高校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可能构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系统。有研究认为,由家庭、学校构成的微系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5)范慧玲, 徐志远:《生态系统论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治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6期。。
(二) 社区感理论
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社区心理学认为社区不仅包含地域基础型社区,还包括依靠人际关系、不受限于地理条件的关系型社区。所谓社区感是指个体与环境互动形成的一种感觉,包括归属感即一个人是某一更大的、可依赖且稳定的组织之组成部分的情感,也包括一种公认的与他人的相互依赖以及维持这种相互依赖的意愿;成员资格、影响力、需要的整合与满足、共同的情感联结是构成社区感的四个维度(6)陈永胜, 牟丽霞:《西方社区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研究发现,社区感与社区信任、社区参与、生活满意度等均存在显著正相关(7)杨超, 陈红, 罗念等:《西方社区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理论、方法、研究领域及其启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与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存在负相关(8)凌辉, 钟妮, 张建人:《西方青少年社区感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5期。。
对大学生而言,所在的班级、学习小组、社团、学生会等都可能产生使其社区感。西方青少年社区感的研究已扩大到了这些广泛的青少年组织。与社区心理学家一致,高等教育学家也强调,社区感是校园生活积极适应和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因素。有研究发现,对高校而言,相比于提供心理咨询和学业支持等症状改进策略,通过参与学生组织活动来培养社区感更能促进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适应校园生活(9)Jones, N. , Brown, R. , Keys, C. B. , & Salzer, M. .Beyond symptoms? Investigating predictors of sense of campus belonging among postsecondary stud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15,43(5).p.594-610.。
(三)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概念由Deci和Ryan于2000年提出,是指先天的、内在的、有机体必需的心理需要,包括胜任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Deci和Ryan认为,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就像是心理上的营养物一样,对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整合和幸福感必不可少、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幸福感、精神健康、良好关系呈正相关,与自杀、抑郁和问题行为等呈负向相关;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和宏观社会环境在内的多重环境是影响个体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主要因素(10)吴才智,荣硕,朱芳婷,谌燕,郭永玉:《基本心理需要及其满足》,《心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6期。。
高校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活的微环境,学生参与一定的学生组织和组织内的同学建立起伙伴关系,可能满足其关系需要;开展相关活动,体验到活动的成功,可能满足其胜任需要;指导学生组织的老师创建一定的自主支持氛围,可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需要的满足。
三、 高校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的具体表征
有研究者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归纳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普及性预防,面向有支持需求的学生提供认知、情感、行为发展服务;第二层级为选择性防治,面向尚无临床症状但存在明显的生物、心理、社会适应风险因素的学生提供早期筛查、风险识别服务;第三层级为针对性干预,面向有精神障碍前驱症状但尚未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个体提供干预和支持服务(11)Paulus F W , Ohmann S , Popow C . Practitioner Review: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in chil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6, 57(12).p.1337-1359.。高校学生组织的心理育人功能在上述三个层级有不同的具体表征。
(一) 为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提供支持
关于学生组织对学生社会心理素质和能力提升的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充分共识。景浩荣提出,“社团中的群体生活方不但有利于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探究,更有利于个体经验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12)景浩荣:《高校学生社团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教育评论》2017年第2期。。个体间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有可能受到触动和发展。宋丹、曾剑雄通过实证调研发现,第二课堂中组织支持、学生参与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魅力、实践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正向显著影响(13)宋丹, 曾剑雄:《第二课堂、学习满意度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18年第5期。。说明学生可能在参与学生组织过程中通过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提高和发展有助于其心理社会发展的各项能力,从而预防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发挥第一层级心理健康育人即普及性预防作用。
(二) 促进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
促进心理相关问题早期发现对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张思宇等开展元分析发现,早期心理干预可降低超高危人群短期、中期及远期精神分裂症转化率;早期心理干预的前提是能够尽早发现和识别问题(14)张思宇, 周郁秋, 王正君等:《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早期心理干预与精神分裂症转化关系的meta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年第4期。。在自杀预防领域,一个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对自杀意念的早期识别可能会大大减少自杀行为出现的风险。因此,学术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普遍强调,尽早发现和识别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应成为学校心理育人的重要任务。然而,早期精神症状和自杀风险均具有隐秘性,给心理危机和自杀风险早期发现增加了难度,需要相关接触者有较强的敏感性。学生组织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空间,因其合作互动的频率和深度,不少学生与学生组织的联结感和归属感甚至高于与班级的联结感和归属感。因此,学生组织同学可能更易于早期发现相关同学的心理行为异常,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帮助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改善症状和适应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有研究者发现,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来说,朋辈支持团体、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学习顾问是其适应大学生活和持续康复必不可少的要素(15)Weiner E , Weiner J . Concerns and Nee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 Disability, 1996, 12.p.2-9.。近十年来,随着社区感研究进展,社区心理学主张应超越个体视角,通过人际和社区影响帮助个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前文已述,最近研究发现,对高校而言,相比于提供心理咨询和学业支持等症状改进策略,通过参与学生组织活动来培养社区感更能促进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适应校园生活(16)Jones, N. , Brown, R. , Keys, C. B. , & Salzer, M. .Beyond symptoms? Investigating predictors of sense of campus belonging among postsecondary stud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15,43(5).p.594-610.。由此出发,对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组织可能通过人际相互作用过程形成朋辈支持性环境,可能通过为其提供活动参与和任务完成机会,帮助其体验胜任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其症状改善和适应大学生活。
四、 心理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组织功能拓展路径
综上,发挥高校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不仅是组织育人功能拓展的必然要求和心理育人功能实现的有效路径,而且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具体实现学生组织的心理育人功能,需要系统设计和专业指导,以保障学生组织实现相关功能过程中的正确方向。
(一) 对不同学生组织分别进行心理育人功能定位
总体而言,任何类别的学生组织都可以发挥以上三个层级的功能。但在具体实施上,仍然可以对不同性质的组织进行差异性功能定位。
一是支持心理健康类社团开展准专业朋辈心理支持及宣传工作。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类社团,并依托社团辅助心理育人机构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有关调研,高校心理社团主要开展以下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相关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讲师演讲,观看心理电影,出游以调节心理,通过心理刊物或海报、展览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培养同伴咨询员,举办拓展训练、团体活动,编排心理剧或创作其他心理主题文化产品等(17)李斌, 郭鑫, 葛雪亮:《北京地区高校心理社团建设的调查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2期。。国外有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朋辈组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朋辈组织活动能够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态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感知、增加助人行为(18)Sontag-Padilla L , Dun Ba R M , F Ye, et al.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Helping Behaviors: The Impact of Active Minds, a Peer Mental Health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8, 57(7).p.1-8.。
二是指导体育、艺术、文化类社团开展针对性心理助人活动。和心理健康类社团不同,体育、艺术、文化类社团不直接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或朋辈辅导。但由于体育、艺术、文化活动本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促进功能,相关社团在高校心理育人体系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如颜军发现,初中生每周参加4次中大运动强度的体育社团活动既可以直接促进心理健康,又可以通过自我认识间接促进心理健康(19)颜军, 郑骏妹, 郭玮等:《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初中生自我认识、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与科学》 2020年第2期。。因此,可以拓展体育、艺术、文化类社团作为兴趣组织的功能,定期针对有情绪或人际相关问题学生开展体育、艺术、文化体验或训练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注重参与者的沉浸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觉察。
三是发挥其他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其他学生组织多数情况下不直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或进行心理体验调节训练,而是作为一个学生组织运转过程中发挥其心理育人功能。即在组织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认知、情感、行为发展,发挥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功能;提高学生组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发挥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功能;指导学生在人际互动和组织活动过程中体验归属感、胜任感,发挥学生组织帮助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适应和康复的功能。
(二) 加强对学生组织心理助人能力培训和指导
正如有关研究所发现的,高校学生组织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学校缺乏对一般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助人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使得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发挥不足(20)李斌, 郭鑫, 葛雪亮:《北京地区高校心理社团建设的调查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2期。。因此,发挥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的关键是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和专业指导。
1. 对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心理育人相关培训。前文已述,任何类别的学生组织都可以发挥三个层级的心理育人功能,但缺乏正确的理念和相关专业知识可能会阻碍其功能发挥。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心理育人相关培训。一是心理问题识别相关培训,包括常见心理异常症状、自杀风险因素识别及评估等,提高学生组织成员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心理求助知识和资源培训,包括心理求助态度、不同类别问题的心理求助途径等,帮助学生组织成员给组织内有需求的同学及时提供心理援助信息。三是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态度,减少心理疾病污名,帮助形成接纳、包容的组织氛围。四是积极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可选内容开展积极沟通、积极人际关系、积极情绪情感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形成积极组织氛围,让学生组织朝向更加积极的方向。
2. 加强对体育、艺术、文化社团开展心理助人活动的专业指导和组织管理。体育、艺术、文化类社团须在专业心理育人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以确保其心理助人活动符合专业要求和科学原理。除开展上述针对全体学生组织的心理育人相关培训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体育、艺术、文化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理培训,帮助社团学生理解相关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机制。二是开展运用某种具体体育、艺术、文化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培训,使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把握正确方向。总体而言,这类社团开展以心理助人为目标的活动应避免聚焦于技巧或竞技,而重在引导参与者增加沉浸体验和正念水平,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也可开展绘画、书法、手工等艺术性情绪表达活动,比如曼陀罗、生命树、情绪的颜色等均可作为社团活动活动内容。在组织管理上,可以采用封闭式朋辈团体,也可采用开放式团体;为保障活动助人效果,还需要定期对主要负责人开展督导。
3. 更大力度支持心理健康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针对心理健康类社团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心理健康类社团的专业指导和保障支持。需要给心理健康类社团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工作坊,用讲座、读书、沙龙等多种方式帮助相关学生增长专业知识。鉴于心理健康类社团功能更加明确,可以在上述一般社团的知识、态度、方法培训基础上,提供进阶培训,拓展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规律性开展主题培训。还可在形成固定品牌的基础上,针对某类活动开展培训。此外,心理健康类社团还需要加强活动形式与内容指导,包括对所开展的宣传科普知识内容的指导,正确定位社团活动目标的指导,活动过程中如何保障正确方向、避免专业性错误的指导等。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校学生组织心理育人功能本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在进行相关人员能力培训和专业指导过程中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导学生把握政治方向,合理进行价值引导而非完全价值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