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2-04-07敖春萍徐良恒王晓川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5期
关键词:扁平疣光敏剂日光

敖春萍,徐良恒,王晓川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 昆明 650034)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SCC)、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尖锐湿疣等皮肤疾病中被广泛应用。众所周知,PDT是通过皮肤吸收光敏剂,在细胞线粒体内形成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PpIX),特定波长的光源激活PpIX 后可释放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靶细胞凋亡和(或)坏死[1]。c-PDT的治疗面积相对有限,治疗后炎症反应严重,常伴随中-重度的疼痛,待工时间长。为了简化PDT治疗流程、缩短治疗时间和减轻患者疼痛,随之出现了新型的治疗方式—日光-光动力疗法(daylight-photodynamic therapy,DL-PDT),顾名思义DL-PDT是以日光作为治疗光源,激发光敏剂,进而实现光动力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太阳光谱在PpIX吸收范围内的最小能量密度必须达到8J/cm2,才能足够激活光动力效应。不过在大多数国家,以上条件均较容易实现,且随着室内人造替代光源和玻璃温室的应运而生,DL-PDT的开展并不会受到太多限制[2]。目前除了治疗曝光部位多发的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DL-PDT也逐渐应用在了皮肤科其他光损伤相关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感染性皮肤病等的治疗中。

1 DL-PDT治疗流程和作用原理

1.1 DL-PDT操作流程 ① 预处理:治疗前常用人工刮除、微晶磨削、激光剥脱等方法去除皮损表面的痂屑,提高光敏剂在皮损处的透皮吸收率。为了避免日光造成的日晒伤,治疗前至少提前15min在治疗和非治疗区域均匀涂抹防晒指数(30-50)的防晒霜,防晒霜不能使用含有锌、氧化铁、二氧化钛等物理过滤剂的产品,否则会反射可见光,影响DL-PDT疗效。② 光敏剂:常用的有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 acid,ALA)、氨基酮戊酸甲(methylaminolevulinate,MAL)、BF-200 ALA(ALA的纳米凝胶制剂),推荐涂抹厚度为(0.1~0.2)mm,覆盖皮损及周边1cm,如果是面部多发、大面积的皮损,可全脸涂抹光敏剂,光敏剂涂抹后无需封包。③ 照光:外敷光敏剂后30min内进行日光照射,持续(1.5~2.5)h,推荐的照光有效剂量>8 J/cm2,环境温度≥10℃[3]。治疗结束后清洗掉光敏剂,避免持续的光反应导致日晒伤。

1.2 作用原理 日光包含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它涵盖了如今大多数可用光敏剂的吸收峰,可在多个波段持续激活PpIX产生光动力效应[4]。在 DL-PDT中,短时间内的非遮挡外敷,光敏剂刚渗入皮肤组织,PpIX 的产生主要集中在线粒体中[5]。而PpIX 一经形成,就被日光相继激活,产生的ROS被少量、缓慢、连续的释放,光动力效应也因此仅发生在线粒体中,不会累及细胞外区域,因此细胞凋亡或坏死的同时只伴随轻微的炎症反应[6]。所以在DL-PDT中PpIX 的形成和激活几乎是同步的,相较于短期内释放大量ROS的c-PDT而言,DL-PDT单位时间内释放的ROS量显著降低,有效缓解了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并且一般日光持续照射2h,DL-PDT即可达到和c-PDT一样的治疗效果。

2 DL-PDT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2.1 光损伤性皮肤病

2.1.1 日光性角化病 AK是由紫外线长期辐射引起的皮肤癌前病变,可发展为SCC。AK 表现为曝光部位的红色斑疹、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等,皮损周围常伴亚临床光损伤,后期可转变成AK 和日光相关性皮肤肿瘤。因此,理想的治疗不仅要去除肉眼可见的病灶,还要尽量清除不可见的亚临床病变。目前AK 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氟尿嘧啶、冷冻、外科切除、激光等,对于多发且面积较大的AK,PDT是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7]。

国外研究分析比较了c-PDT和室外DL-PDT治疗AK的疗效差异:分别有2 570例AK患者接受c-PDT,2 592例AK患者接受DL-PDT,完成治疗后的皮损清除率分别为92.8%和89.2%(P>0.05),证明DL-PDT治疗AK的疗效和c-PDT相当,但是DL-PDT的副作用(疼痛、炎症反应)远小于c-PDT,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 c-PDT[8]。M.Arisi等[9]还比较了c-PDT和室内人造光源的DL-PDT治疗头面部多发AK的临床效果:43例患者完成该研究,398块AK皮损选用c-PDT,421块皮损选用室内DL-PDT。发现室内人造光源DL-PDT治疗AK和c-PDT一样有效,都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c-PDT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炎症反应评分均显著高于DL-PDT组(P<0.001),因此大部分患者更倾向于室内DL-PDT。 Lude Zhu课题组[10]针对中国AK患者比较了两种PDT治疗方式的疗效,证实同欧美地区一样,在亚洲人群中DLPDT治疗AK的疗效不差于c-PDT,初步证明DLPDT治疗AK在白种人和黄种人之间无明显的种族差异。此外,Abdalla B[11]课题组纳入30例头面部AK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2月评估皮损,并于皮损及皮损旁2mm处取组织活检。发现64%的患者皮损组织中异型细胞比例在DL-PDT后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化还发现DL-PDT降低了Ki67 的表达,抑制了非典型细胞的增殖,该研究从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进一步验证了DL-PDT可改善和控制AK区域性癌变的发生。 DL-PDT对AK除了有治疗作用外,是否有预防作用呢?Karrer S[12]将AK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2年内全脸接受DL-PDT治疗5次,另一组直接冷冻疗法治疗皮损部位,发现DL-PDT组AK的新发数目少于冷冻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不过DLPDT组皮肤光老化症状(细纹、色沉、粗糙、红斑等)明显少于冷冻组(P<0.05)。理论上光老化症状得到改善可有效延缓AK和其他光损伤疾病的发生,但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论证。

2.1.2 日光性唇炎 日光性唇炎(actinic cheilitis,AC)也是长期日光损伤造成的癌前病变。AC症状轻重与日光照射时间长短成正比,好发于户外工作者和运动员。皮损常仅累及下唇,特别是皮肤-黏膜交界处,表现为红斑、鳞屑、皲裂和肿胀,症状易反复,约3.2%-16.9%的患者进展为侵袭性SCC[13]。因此,早期诊治并降低AC复发率至关重要。AC的常规治疗有唇红切除术、剥脱性激光、冷冻疗法等,但副作用明显,甚至造成唇部外形的改变。也有临床医生利用c-PDT治疗AC,但唇红部位相对敏感,不良反应更为突出,患者耐受性更差,因此不断尝试将无痛的 DL-PDT 用于治疗 AC。Assi Levi 等[14]纳入11位A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次DL-PDT治疗,结果示治愈率达91%,平均治疗次数为2.8次,治疗过程中几乎无疼痛,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良好。Dimitrios[15]还发现DL-PDT治疗反应及预后与AC异常增殖的程度(分级)存在相关性:I 级AC 临床完全缓解率为 100% ,随访1年无复发;II级 AC临床完全缓解率为 75%,5%的患者1年内有复发,说明DL-PDT更适用于轻-中度增厚的皮损。此外,Dario Fai[16]研究了 DL-PDT 治疗复发、难治性 AC患者的疗效:10例AC患者入组前均多次接受过其他治疗,皮损未得到治愈或复发。以上难治性AC患者接受1次DL-PDT治疗后三个月,70%的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在(6~12)个月的随访中,50%的患者无复发,提示DL-PDT可提高AC治愈率,减少皮损复发,为预防AC癌变提供可能。

2.1.3 日光相关性皮肤肿瘤 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也称原位SCC ,常表现为曝光部位的持久性鳞屑性红斑,会出现溃疡或瘢痕,可发展为侵袭性SCC。手术切除是治疗BD的常用治疗手段,但是对于皮损广泛的患者,手术切除和植皮重建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无创、可重复治疗的PDT成为了不错的选择。在一项临床前瞻性研究中,纳入了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4个BD皮损,患者接受两次DL-PDT 治疗,3个月后25%的患者皮损完全缓解,33%的患者皮损缓解率>75%,曝光部位的治疗反应优于非曝光部位,79.2%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疼痛感[17]。还有其他更多报道DL-PDT在难治部位的泛发性BD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8,19]。说明DL-PDT可成为BD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DL-PDT治疗BD的完全缓解率稍低于c-PDT[20],因此c-PDT可能仍是治疗BD的更优选择。除了BD外,BCC也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日光相关性肿瘤。Wiegell等[21]给32位浅表型和微小结节型的BCC患者两个疗程的DLPDT,74%的患者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同时发现DL-PDT 联合5%的咪喹莫特治疗浅表 BCC 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DL-PDT(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91.3% 和83.4%),有统计学差异[22]。因此对于一些耐受性差、拒绝手术的老年患者,DL-PDT也许是治疗BCC更好的选择。

2.2 痤 疮 c-PDT已广泛用于中-重度痤疮的治疗,但是疼痛明显,患者常产生恐惧心理。Hyuck等[23]在双盲随机对照实验中纳入了46名痤疮患者,随机分为DL-PDT组和空白对照组,DL-PDT组隔天外敷一次1.5%的ALA凝胶,随后日光照射2h,持续12周。在第12周时DL-PDT组的炎性和非炎性皮损分别改善了58.0% 和34.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分析还发现DL-PDT治疗后痤疮皮损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检测示炎症细胞因子IL-8、IL-1b、MMP-9和NF-B水平也随之降低。治疗组只有少许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无明显疼痛。Linglin Zhang[24]则比较了 c -PDT 和 D LPDT治疗寻常痤疮的差异性,77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完成了研究,发现c-PDT和DL-PDT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DL-PDT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PDT组(P< 0.05)。Slutsky[25]课题组也对比了c-PDT和DL-PDT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差异,得到了相似的研究结果,且发现DL-PDT组患者的待工时间更短,恢复更快。此外 Tae In Kim[26]等在随机对照实验中对比了DL-PDT和DL-PDT联合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发现点阵激光联合DL-PDT治疗痤疮炎性皮损的效果优于单独的DLPD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非炎症性皮损(闭合或开放性粉刺)均无明显改善。综上,表明和c-PDT相比,DL-PDT治疗中-重度痤疮同样有效且耐受性更好,特别是对于炎性皮损,而联合点阵激光可增加光敏剂渗透率,提高疗效。

2.3 感染性皮肤病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规疗法(局部角质剥脱剂、冷冻和激光)常伴严重的炎症反应,容易出现色素改变,甚至瘢痕,且复发率高。而多发性扁平疣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差,特别是对于儿童。为了改善扁平疣的治疗效果,近年来PDT常用于面部多发扁平疣的治疗。G Fathy[27]纳入40例扁平疣患者,10%的脂质体亚甲蓝作为光敏剂,局部外敷15min,在11点至14点间户外日光照射(90~120)min,治疗组65%的患者疣体减少率达75%-100%,10%的患者疣体减少率达到25%-49%,25%的患者治疗反应不明显,疣体减少率<25%。其中临床完全缓解者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同时只有5%的患者有轻度疼痛,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 Francesco[28]对多次复发的面部扁平疣儿童患者实施了DL-PDT,一月一次,两次DL-PDT后疣体全部消退,随访1年未复发,治疗过程患儿耐受性良好,无疼痛、色沉等反应。该团队还对比了c-PDT和DL-PDT治疗面部扁平疣的差异性,发现两种治疗方式下的疣体清除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29]。以上多项研究均表明DL-PDT治疗面部多发扁平疣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可以显著减轻疼痛、降低复发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DL-PDT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耐受性更好,更适合头面部敏感部位和儿童患者。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皮损多样,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及淋巴组织,偶有内脏、骨骼等系统感染,迁延不愈。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以碘化钾和抗真菌药为主,疗程长,效果一般,长时间应用抗真菌药还会引起肝肾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等,甚至出现菌株耐药导致治疗失败。近年来不断有PDT治疗孢子丝菌病的报道。有研究在皮肤孢子丝菌病皮损中局部注射1%的亚甲蓝溶液作为光敏剂,随后进行DL-PDT,治疗6次后皮损完全缓解,病原学检查转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随访1年无复发[30]。

DL-PDT 还被证明可有效治疗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CL)。治疗CL的药物包括锑、喷他脒和两性霉素,药物毒性大,而DL-PDT与全身性药物联用可加速CL皮损的消退,同时减少口服药物的累积剂量,进而降低药物毒性和治疗成本[31]。

3 结语和展望

综上,我们发现随着近年来PDT的飞速发展,光源、光敏剂的选择也随之丰富。c-PDT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耐受性与依从性,而疼痛的产生来源于光敏剂长时间外敷后,组织细胞内蓄积了大量PpIX,过量的PpIX会释放至细胞外区域和相邻的神经纤维中,光源照射时约80%的PpIX会在极短时间内同时被激活,瞬间释放大量具有组织破坏性的ROS,因此疼痛剧烈。而DL-PDT则改变了ROS的释放模式,从短期内瞬间释放转变为长期缓慢释放,因而可显著减轻疼痛感,但并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DL-PDT的经济、时间成本更低,副作用更小,患者的耐受性和接受度更高。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DL-PDT拥有更多优势:减少患者在医院的就诊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聚集和接触,减少医疗耗材和对医护人员的需求。

在大量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支持下,DL-PDT已被批准用于治疗AK,并纳入相关指南中。除 AK外,DL-PDT 治疗其他日光损伤性皮肤病、痤疮、感染性皮肤病等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加,并得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探索论证。根据c-PDT的发展进程,我们预期 DL-PDT 在皮肤科的应用在近年内将可能呈指数级增长。不断改进、改善PDT的治疗模式,使之有望成为皮肤科更多疾病的治疗新技术。

猜你喜欢

扁平疣光敏剂日光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光动力治疗中提高光敏剂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具有生物靶向和特异性激活光敏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两亲性光敏剂五聚赖氨酸酞菁锌的抗菌机理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扁平疣95例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点刺法配合冰柏液熏洗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晒书日光香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