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背景下共青团作用发挥的契合逻辑、价值意蕴与建构理路
2022-04-07胡吉芬黄碧玉
胡吉芬,黄碧玉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230601)
2018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1]。“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共青团的本质属性、组织定位与价值所在。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善用“大思政课”,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的理论功底、更广的社会视野、更强的现实观照、更实的社会实践探究善用之道。从“思政小课”升级为“思政大课”,由课堂教学“小”形态升级为善用社会“大”格局,有赖于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发挥。
一、共青团与“大思政课”的契合逻辑
(一)政治性契合。中国共青团是由一批经受了五四运动洗礼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发起组织的[3],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关怀和帮助下实现的,是在爱国救民、民族复兴的运动实践中诞生的。共青团成立于马克思同志诞辰日,就是为了表明共青团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共青团一大会议指出,团的性质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即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3]作为一种组织形态,政治性是中国共青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根本特性,是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是其之所以存在及存续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前提。举红旗、跟党走,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就是共青团永不改变也绝不能改变的初心和使命。“大思政课”是关乎“国之大者”的核心课程、关键课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始终站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共青团与“大思政课”二者都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共同服务于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政治性是高校共青团与“大思政课”的共同基因和共同属性,是共青团和共产党“穿连裆裤子”[5]的灵魂纽带。
(二)实践性契合。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已走过百年历程,一百年来,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带领广大进步青年和劳动青年投身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忘初心、不畏艰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党章第五十一条和团章总则,明确提出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实践是广大青年在这所学校学习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方式。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兴起的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80年代中期勤工助学活动的出现和社会实践营的建设,再到“希望工程”“中国青年科技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实践活动品牌的成功打造,共青团在实践中成立、发展、洗礼、锻炼和壮大。回归社会母体,在实践中育人,共青团可以说是成功的先驱者和探路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2],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践性是共青团与“大思政课”二者共同的本质需求。“大思政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需要宽阔的实践视野、多元的实践场域、多维的实践举措,将“思政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以社会生活为‘课堂’,以火热实践为‘素材’,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7]离不开共青团实践育人的创新探索和作用发挥。
(三)主客体契合。毫无疑问,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思政课”育人的主体,但如果仅限于思想政治课领域,仅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疑窄化了总书记“大思政课”的宏大命题。近年来,围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8];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9];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10]。通过对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梳理,不难发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中的“我们”,不仅仅简单地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包括校内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校外所有教育资源。作为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政治组织,共青团是实施“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育人主体、育人资源和组织力量,是“大思政课”真正实现“善用之”目标极为重要的主体元素。2016年发布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明确共青团改革“必须坚持服务青年、直接联系青年”,青年是共青团存在的本源,青年工作是共青团职责存在的基本理由。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青年学子的工作。不断提高青年学子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青年学子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共青团和“大思政课”的共同客体。
二、“大思政课”背景下共青团的价值意蕴
(一)组织优势。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活跃、最热情、最有生气的力量,有着自己的群体属性和行为倾向,他们敢想敢干、充满梦想,他们积极进取、乐观自信,他们冲锋在前、走在前列,他们勇挑重担、堪当大任,但由于青年群体处于人生观尚未定型的关键时期,加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社会网络信息快速传播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茧房”的合力作用,导致青年在文化认知上呈现出多元共融与小众分化兼有,在社会认知上迷茫困惑与主流认同并存的特点,甚至极少数青年陷入了道德虚无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养成消极遁世的道德价值观。这些不确定在“青春期”阶段表现得复杂多变。共青团组织作为青年群体的政治组织,是广大青年的主心骨和领头羊,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近些年来,共青团紧跟时代步伐,在思想宣教、志愿行动、榜样引领、网络文明、意见领袖上与时俱进,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让青年组织充分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共青团的实践经验优势,共青团以“自治”的身份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立足青年群体真实状况,从青年群体真实需求出发,“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11],“出实招、出真招,不掩饰问题,不讳疾忌医,对症下药,刮骨疗伤”[1],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青年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青年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朋辈引导、现身说法、涵养德性,感受更深刻、体验更真切,在课程育人中引起共鸣,实现教学主导与教学主体的相统一,拉近课程与青年的心理距离感。
(二)桥梁优势。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的这个性质要求共青团架起党、团、青三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团的工作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青年,必须密切联系青年。如果不能深入广大青年,自说自话,自拉自唱,工作是很难做好的[13]。这个本质诉求决定了共青团需要立足青年、关注青年、回归青年。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思政课”,要实现课程实效性的提升,实现课程从低头—抬头—点头的转变,走进青年、深入青年、倾听青年,察青年所思所想,解青年所困所惑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和凝聚作用,答疑解惑、价值引导,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解决为驱动,释青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矛盾之惑,解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问,面对青年出现的问题困惑、理解偏差、错误倾向,及时给予解答、引领、纠正,方能赢得广大青年学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和赞许,方能在“接地气”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和亲和力。精准有效的问题来源于实事求是的信息反馈,围绕青年、问需青年、关照青年,方能在信息传播的链路中形成即时交互的有效回路。当今世界面临越来越突出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混乱、撕裂、不公愈演愈烈。[14]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多种价值观交织,如何围绕问题展开实时对话,作出及时引导,如何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用理论深度说服人来体现思政课之“大”,离不开共青团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发挥。
(三)特性优势。实践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共青团工作的独特优势。作为一门兼具政治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理论的力度的课程,采用较单一的、无差异化的、限于课堂的“一讲了之”的讲授方式,是无法达成浸润心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的。青年具有活泼好动、群体行动的特点,活动教育正好适应了青年的这种特点。“大思政课”的实施需要融合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维要素,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多维时空,各类课堂以及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党政干部、实践基地、先进人物、辅导员等多元主体,是一个有组织的课程综合体。共青团参与其中,可以依托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可听、可视、可触多个感官参与,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文字图片视频、时间空间不限多种优势发挥,课堂教学、指尖平台、智慧思政实训、课外实践多类阵地发力的全方位协调育人体系,推进一体化“大思政课”良性循环。共青团发挥实践优势,通过组织青年学子在回望历史、体悟真理、观察社会、参与实践中,实现动耳、动嘴到动脑、动手互动方式的转变。
三、“大思政课”背景下共青团的建构理路
(一)坚持实践活动的理论化本源。实践性是共青团的本质特性和先天优势,但共青团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1948年中央团校成立,第一期普通班学员学习的课程重点是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目的在于帮助学员从理论武装中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革命信念,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指出,“注重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15]。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引导广大青年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大思政课”背景的共青团建设,要坚持长远视野、宽广视野、整体视野、纵深视野,一方面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深远意义,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汲取理论力量。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聘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或兼任团的干部,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教育,坚持读原著悟原理,领会理论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识论为思想武器,推进共青团实践工作。
(二)坚持价值生产的时代化对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做好青年工作,必须有能力引领时尚、引领风气,如果青年在前进,而团组织没有与时俱进,不能成为青年的领头羊,反而成了青年的尾巴,那何谈团结广大青年啊?何谈扩大有效覆盖面啊?跟都跟不上啊![16]。网络世界是当下青年人的第二生活世界,在信息爆炸和算法读心的当下,广大青年成为“注意力”争夺的核心群体,面向青年人群的精准传播,成为影响青年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共青团是青年传播的重要主体,也是青年传播的急先锋。“大思政课”背景下的共青团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谋略,坚持问题驱动、项目化运作,全网全息全媒体模式,以二次元、中国风、年轻态的形式,将课堂延伸至青年活跃的网络空间,以“团”的符号化人设和“小团团”的话语体系,助力实现“大思政课”网络空间育人。
(三)坚持正向赋能的场域化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17“]大思政课”背景下的共青团应积极发挥社会实践的优良传统,科学设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通过深入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助力课程与社会互动,运用社会气息、社会条件、社会资源、社会元素,从社会维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青年学子既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更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重视青年力量,开展志愿服务,用“社会大课堂”讲好“大思政课”,带领学子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城乡、深入生活,深入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共同深度参与,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统一,从而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进其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理论依凭、制度设计、文化支撑的信念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