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期间陕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2022-04-07张育洋刘引涛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十三五陕西

张育洋 刘引涛

“十三五”期间,陕西职业教育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扩大、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海外办学模式,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步伐;积极参加国际技能大赛,成绩稳中有升。通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懈努力,陕西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提高。

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提倡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欧盟、东盟大力推进区域间职业资格框架的制定与实施,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出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强调职业教育为国家未来产业发展作准备。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加速了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步伐。加大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深入交流合作,提升管理者、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接,已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职业教育融合的必由之路。

从陕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陕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虽然陕西少数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伴随中国有色集团等企业赴非洲等国家开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但规模相对来说较小。为此陕西的各个高职院校应大力加快转变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开拓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

从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来看,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到2022年,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由此,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是当前陕西高职院校顺应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走出去”的企业,深化内涵建设和培养新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十三五”期间陕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国际培训取得突破

1.勇敢地走出去“取经”。2016年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积极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专门成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组织、协调、开展教师出国交流与培训,累计完成教师出国(境)交流学习1045天,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的师资队伍,同时选派千余名学生出国开展短期交流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自信地走出去“送经”。陕西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的号召,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2016年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现代农业等技术优势,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选派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赴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培训,累计904天。2017年与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波兰等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2018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选派14名教师赴肯尼亚蒙内铁路进行线路工、信号工等8个专业岗位培训,为肯方培训员工31531人次。2019年,陕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领域的培训优势,组建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体系,设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分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哈萨克斯坦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为赞比亚、肯尼亚、泰国等国学员开展培训。

(二)引进、合作开发优质资源

省内高职院校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引进、联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从最初的单纯从国(境)外引进到后期以我方为主体的联合开发,国际合作内涵逐步深化,合作内容落实落细。2016年陕西职业院校从10个国家引进涉及10个专业大类的优质教学资源113项;2018年引进职业标准33项、专业课程394门、教材50本、数字化教学资源340个,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2018年陕西省教育厅引导高职院校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联合开发课程,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

(三)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稳步推进

高职学院充分发挥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现代农业等技术优势,依据合作国所在区域经济水平和行业结构特点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与德国、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合作项目52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联合培养德制硕士学位应用型工程师。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办学。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高职学院与国(境)外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等签订联合培养学生的初步合作协议。

(四)海外办学

陕西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海外办学模式,进一步协同企业开展“走出去”的项目。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稳步推进“中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步伐,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合作,以卢安夏技工学校为基础,2019年3月在赞比亚挂牌成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为赞方的企业员工及当地青年提供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2020年底,陕西已设立了5所海外合作办学院校,在国际化合作办学层面迈上新的台阶。

(五)国际认证

2019年,陕西高职教育以输出中国标准与技术为宗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跨境电商等专业教学标准获批进入赞比亚国民教育体系,工业汉语等多门课程被赞比亚各类学校采用。2020年陕西持续加强引导职业院校与国外优秀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在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上,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制定。截至目前,陕西高等职业院校开发的26个专业教学标准与293个课程标准已被国(境)外采用。

(六)双向留学

2018年陕西省高职院校通过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在招收全日制学历教育留学生方面取得突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招录4个国家18名外国留学生。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孟加拉、印尼两国17位留学生来校学习。2019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金士顿芭堤雅职业学校签署了留学生培养项目协议。2020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赴俄留学的人数为95名,27名学生顺利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等攻读硕士学位;成立“中泰轨道交通学院”,招收留学生9名。

(七)国际技能大赛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持续加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国(境)外技能大赛。2017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所职业院校参加了6项国际技能大赛,共获一、二、三等奖16项;2018年,陕西高职院校参加了8项国际技能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共计16项;2019年陕西高职院校参加2019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蓝桥杯”大学生编程国家大赛、“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术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探讨东西方现代旅游业发展模式”竞赛等国际技能大赛,获得冠军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6项,共计29项;2020年,陕西高职院校参加国(境)外技能大赛共获奖20项,竞赛成绩稳中有升。

三、陕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教育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相比,陕西高职学校在文化传播、国际交流和国际化保障等方面的水平有待提高,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合作交流机制、平台和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国际化战略重视不够,缺乏对教育国际化的顶层设计

“十三五”以来,部分陕西高职院校提出教育国际化的总体目标,启动实施了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加快推进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但由于院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相对缺乏,国际化工作视野不宽、理念不新,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尚未构建起“自上而下、由下而上、上下融合”的国际化工作体系,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备的一体化管理制度和协调工作机制有待建立和健全。

(二)各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工作发展不平衡

受办学历史、专业特点、办学实力、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陕西高职院校国际化工作推进程度差异较大。“双高计划”院校国际交流工作相对活跃,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长期稳定的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但普遍的问题是院校之间国际化工作经验交流不多,国际化动力不足,内涵建设乏力,缺少经费支持,经验不足,基础薄弱。另外,学生外语水平普遍较低,影响了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深度实施。

(三)国际合作工作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

部分院校工作开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工作指标,“重数量、轻质量”,虽然与外方机构或高校合作往来频繁,但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合作方不多;签订协议、备忘录数量不少,但真正开展实质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合作的不多;参与的项目平台较多,但选派、培养的人数不多,没有充分发挥各平台对专业的支撑作用。

(四)部分院校对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重视不够

陕西高职院校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国际化视野、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数量较少。在引进海外智力方面,陕西仅有少数几所高职院校聘请了少量的外教,但很明显,这对提升学校的外语教学水平作用小。高职院校的海外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数量也很少,对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氛围产生的作用小。

四、陕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陕西高职教育要实现高水平、国际化发展,需政府大力支持、院校积极作为、企业有所担当。

(一)政府要强化政策引导,提供专业化服务

针对当前陕西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规模偏小、合作零散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专业服务和信息方面的支持,在跨国企业参与、提供咨询信息方面牵线搭桥。加强对高校国际化的政策指导,为高校国际化做好服务工作,简政放权,简化高校国际事务的审批手续。要强化政策引导,加大对高职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和资金支持,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二)院校要更新理念,加快国际交流合作的步伐

陕西高职院校与江苏、浙江等教育发达省份在国际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要更新观念,制定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办学条件,系统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目标、规划要点、基本原则、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主动参与国际间的人才培养竞争,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

(三)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薪酬水平不足以吸引足够的优秀外籍教师来陕西任教。职业教育要走出国门,国际化、高质量的专业师资是重要门槛。高职院校从事国际化工作的人员,尚需进一步提升外语水平及业务能力。高职教育要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需把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国际化发展的首要战略地位。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要全面引进外籍教师,并增大外教的比例。

(四)对接国际教学标准,构建国际化教学体系

陕西高职院校要构建国际化的教学体系,需依托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引进国际先进课程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方面进行改造和对接。集中优秀师资在开发国际化课程、引进国际标准、开展双语教学、利用网络共享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教学中融入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打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课程,构建完备的国际化教学体系,满足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十三五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国际交流与合作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