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困境·进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立体考察

2022-04-07浚,毕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赵 浚,毕 琳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89)

课程思政是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体制改革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众所周知,课程思政作为深化改革、健全机制的重要一环,需要经历由理论到实践、由外延到本质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经过各个高校全面展开的实践探索,新问题同新举措层出不穷。因此,新时代高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着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必须回归课程思政价值意蕴、破解课程思政现实困境、探寻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从而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探讨高校课程思政价值意蕴,主要聚焦于其为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3]。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的方向目标,也是课程思政的立论起始点。课程思政根本在于发挥高等教育中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素养非正即负,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最大程度上克服“熵增原理”的影响,使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完成由自发向着负方向发展到朝着正方向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其成为能够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遵循内生德育原则,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在课程之维呈现以德立学、在教师之维表现以德施教、在学生之维展现以德立身。

其一,立足课程维度,课程思政促进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显性传授与特定道德价值体系的隐性熏陶相统一。习近平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培养人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追求,这一功能性定位决定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必须追求在关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基础上,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即要求高校努力培育出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实践三者有机统一的优秀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蕴含道德规范及政治思想,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道德修养、增强价值塑造。自然科学类课程通过揭示自然发展规律,在发掘学习科学家的责任担当、道德情操中提升文化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内在契合,促进课程思政践行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培育出专业素质硬、道德素质高的学科专业人才。在课程思政的有力推进下,各门专业课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其二,立足教师维度,立德先立师,“立师德,铸师魂”是促进立德树人首要任务有效完成的关键一步。立德树人的全面落实不仅需要课程层面的道德教育,也需要教师层面率先垂范的行为教育。在贯彻课程思政实施办法过程中,思想层面的教育提高了专业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论自觉,加深了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以及优秀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科学把握。在实践层面增强了专业课教师“立做人之德”“树有德之人”的行动自觉,注重严格的自我规约和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在学生面前以高尚的道德打好头阵,以坚定的信仰做好表率,切实将立德树人内化为教育宗旨,外化于教育实践,进而承担起以自身道德素养锤炼学生思想品格的引路人职责。

其三,立足学生维度,学生是检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否有效落实的重要指标。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是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培育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各学科门类课程专业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规范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行为、传授严于律己、明德笃行的道理,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自觉铸牢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约束自我行为操守,即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行为准绳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是推进立德树人走深走实的战略举措,也是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三全育人”目标体系的积极回应

“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指学校中全体教职工负有育人职责;全过程育人指时间上强调育人要贯穿学生学习成长全部过程;全方位育人指空间上强调育人要体现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思政的构建既是对教职人员育人活动规范的有效监督,也是从横向、纵向、全方位的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贯彻落实。

其一,课程思政横向实现由专人育人到全员育人的转变。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1]。学校课堂在其中占据着主渠道地位。课程思政的推进一方面使各门专业课教师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统一;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扭转了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独自承担的局面,转向各课程思政相关主体自上而下共同承担,使思政课教师走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孤岛”。课程思政的实施促进“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目标的实现。

其二,课程思政纵向实现由专一育人到全过程育人的转变。全程育人是从人才成长规律出发,针对不同阶段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一种育人形式。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特点实现渐进式推进:新生入学教育发挥课程思政引领作用,将传递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穿始终;大二、大三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涉及增强其政治、思想、情感认同方面的理论教育,注重将品格塑造有机贯彻到信息传递和能力培养全过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实习指导,为其今后在社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奠定基础。全程育人是串联好以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链条的关键一步。

其三,课程思政实现由单向育人到全方位育人的转变。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个性、能力、社会关系四个方面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实施使学生的需求从关注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最后上升到价值实现层面,符合人在需求层面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使用基于不同学科特质及以大学生自身个性发展特点展开,符合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课程思政中专业课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统一,是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符合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是适应各种社会关系进而丰富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重要前提,符合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的育人实践贯穿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位。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在“三全育人”目标体系的指引下,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方面的有机统一。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方向,是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局面的必然举措,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回应。

课程思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着精准化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的变化。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逐渐上升至精神层面,表现出注重幸福感的提升和安全感的获得,精神追求的变化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照学生思想需求满足的育人使命。课程思政的建设是根据专业目标和学生特点分类推进教学实践,具体表现为课程思政专业教师依据不同学科门类课程的育人要求,精准把握不同教育对象的精神需要,在尊重受教主体的差异性与层次性的基础上,提升课程育人的精准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整体“漫灌式教育”向专业“滴灌式教育”的转型。课程思政精准化建设作为提高德育实效的应有样态,在精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个性化需求中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向着精准化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

课程思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着精细化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社会思潮泛滥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教育容易使受教育者出现抵抗心理,进而产生偏差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系统全面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这种灌输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课程思政的实施从高势位角度,以全方位渗透的方式将广泛的教育内容细化分解为具体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等元素。在不同学科门类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在细小、具体、真实的专业现实问题中融入多元立德树人元素,有助于实现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形塑学生的行为表现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德育内容的精细化供给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实的关键之举。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

课程思政作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对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的一种新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探索的过程。使课程思政发展不囿于管理层面存在的配套机制不完善、课程层面存在的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以及教师层面存在的多元主体协同不足的限制,需要对现实困境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开创以健全机制为重要前提、课程开发为有效路径、主体协作为根本保障的新时代高校育人新局面。

(一)配套机制尚未健全,影响课程思政执行力度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化人才培养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实践。近年来,高校虽然正在积极响应推进课程思政,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长效机制[5]。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需要外部教育环境的改变,即需要建立评价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并重的配套机制。

在评价机制方面,重视对课程思政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课程思政背景和过程的评价。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目的在于改进,在进行评价活动中,评价设计大纲和实施流程是必要的。立足系统思维进行分析,在评价背景方面,评价对象把握不到位。部分高校对于课程思政的评价仅仅停留在课程本身,未涉及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教学背景的评价,不能真实反映课程思政实践全貌。在评价过程方面,“教育介体”重视不充分,未形成课程思政专家小组深入课堂,对课程教学和课后实践进行考察模式,影响课程思政评价的整体性。在评价结果方面,评价体系建构不完整。不仅要对系统中的诸要素,以及连接各要素的介体进行评价,还要对其内部结构及整体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目前对于课程思政的评价片面推崇“唯量化”,缺乏包含固定的评价指标以及评级方法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使评价机制流于形式。

激励监督机制方面,部分高校缺乏强有力的激励监督体系是无法形成课程思政配套机制的症结所在。“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教师教学成果检验不与工资待遇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度不与职务调整挂钩,导致重科学研究、轻道德培育,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等功利化倾向的产生。学校荣誉授予、经费预拨未与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相联系,课程思政实践程度未被列入学校评价考核之中,阻碍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课程思政激励机制的随意化、片面化影响高校及高校教师对于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监督机制方面,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的监督体制方面留有空白,或规章制度仅留于纸面,缺乏落小、落细、落实的实施办法。监督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处于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功效的发挥。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力,影响课程思政实践效度

潜在课程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克逊提出,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课程思政即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自身固有的德育因素和资源,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对其加以开发运用的社会实践活动”[7]。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课程资源作为实质性内核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心环节,课程资源有效开发是课程思政深入推进的先决条件。课程思政实践效度受到影响,主要由于专业课教师在资源开发方面未充分把握课上专业课程教学和课下实践课程教学两个课程阵地。

一方面,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课程资源挖掘不到位。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根据课程特色,将学术知识转化为育人资源。赫尔巴特指出只有道德教育和教学相互结合,目的与手段才能和谐一。如何将知识表层符号与内在结构中的道德和价值深层关联,对许多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据调查显示,“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F 检测)和事后多重检验(LSD)后,不同任教学科、年龄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能力存在显著差异”[8]。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因循守旧,认为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的组合模式,致力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到教学、教案等各个环节,逐步使专业课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克服混合模式,实现融合模式,争取化合模式,属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两元对立的外铄型课程思政,容易导致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机械组合。此外,课程思政归根结底属于教育范畴,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部分专业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外在符号赋予专业课程,忽视课程的阶段性和学生的不平衡性,标签式地将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生搬硬套,打破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序状态使其走向同质化。一切人类知识的有益成果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若不能适度地将潜藏于知识表层之下的道德价值元素与学生个人经验和生命体验相关联,将影响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实践课程蕴含的育人功能发挥不彻底。“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只有脑而无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并不能产生心理,这就需要引入实践”[9]。课程思政功能发挥离不开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进行教学,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讲好本门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好每节课程中蕴含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社会现实问题相关联的实践资源。教师在实践类课程资源开发中要注重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观察实践中思考,在学习思辨中提高。公共基础课重点是对“真”的教育,专业课教学重点是对“善”的挖掘,实践类课程重点是对“美”的培养。课程思政资源有效开发使三者达到水乳交融状态,推动人的“真善美”三方面和谐发展,实现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自身价值全面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停留在机械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生硬、牵强植入到课堂专业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难以在课程思政中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进而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三)多元主体的协同不足,影响课程思政融合深度

“协同效应是描绘复杂系统环境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效应”[10]。协同学就是关于如何实现某一系统内部功能的最大化,强调协同合作以达到效果最优,促使系统产生协同效应的科学。课程思政实现育人体系由单一化向系统化转变,它具有一定的主体规定性,需要各类教师相互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开展工作。课程思政工作协调推进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同向发力、同向而行。观照现实,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别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沟通的良好态势,“但是整体层面上,协同育人主体尚未广泛调动,协同育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11]。

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深厚的理论功底及优越的教学能力是其践行课程思政优势所在,但面对不同专业学生,联系现实专业问题能力的结构性缺失以及学生工作经验的缺乏,使教学内容难以入脑入心。就专业课教师而言,部分教师在学校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比赛中提前透露蕴藏在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违背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具体表现。不能从人文主义关怀角度去对待教学内容,使专业课教师仅仅重视履行好自身专业课教学职责而忽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的重要性,这将导致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会出现不在意、不重视、靠边站现象。辅导员通过班级会议、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讨深刻理论知识以及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方面相对薄弱,不能使学生做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课程思政各建设主体作为工作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工作落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贯彻力度不足将影响课程思政效能提升。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处于支配地位。一方面,人员建设质量有待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工作队伍质量决定课程思政工作开展质量,高校课程思政人才队伍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割裂了课程思政实施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另一方面,协同育人合作交流平台有待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分属不同管理部门和层级,工作交集较少,难以进行有效充足的沟通交流。目前高校缺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科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课程思政队伍建设的战略价值日益显现,需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实现队伍建设的最优目标。

三、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路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现实困境导向,从宏观维度上完善制度保障、中观维度上开发课程资源、微观维度上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实现高质量建设。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制度保障

习近平指出,“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12]。完善的制度保障,促进课程思政实践成果反哺于社会发展。新时代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大变革,需要以建立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制度机制为实践起点,使课程思政运行样态完成从经验化到制度化、科学化的阶段性发展。

一方面,规范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构建课程、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综合评价体系。其一,对课程建设情况的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指标的背景评价;以课堂教学、课下活动为指标的过程评价;以目标完成程度、学生培养质量为指标的成果评价。具体通过组织专家小组采取进课堂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情况进行评估和定期收取课程思政实施的阶段性报告两种方式,形成课程思政评审材料。对评审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情况反馈到具体课程教学中,使整个流程固化为循环有序的闭环。这一过程有利于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也有利于推动课程思政处于反馈与优化并存的良性发展状态。其二,对于教师的评价,设置推动教师全面发展的价值指标。价值指标具体包括政治鉴别、政治判断、政治领悟等基本能力以及课程设计、课程教授、课程反思等专业能力。通过专业督导小组定期走进课堂,以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情况、整体教学效果等方面作为衡量依据,加大课程思政的践行在教师整体评价中所占权重。对于学生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在学生,学生的第三方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实施状况的最佳途径。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进行设计,以不同专业匹配不同类型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持续性、追踪性调查,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方向提供遵循。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优化提供参考,使教学评价从单一知识维度向道德品质、政治觉悟等多维度延伸。

另一方面,健全课程思政激励监督制度,坚持激励机制为主,监督机制为辅原则。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由软指标转向硬指标有助于激励机制呈现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需要将各学院教师课程思政开展实际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评奖评优中,将教师的收入、津贴的发放与育人效果、教学质量相联系,进而激发教师投身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各项工作部署的执行力度。此外,高校应通过各学院之间公平竞争,评选出教书育人工作楷模,并以开展表彰大会、召开课程思政报告会的形式对优秀教师进行宣传,通过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教师群体践行课程思政精神动力。在具体的监督机制方面,设立政治意识强、责任意识高的巡视巡查监督小组,重点关注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否与课程思政实施办法相契合。对未能将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相融合的教师进行规范培训;对世情、国情、党情方面把握不准确的教师进行严格教育;对出现重大政治问题的教师给予解聘处理。激励监督机制的有效发挥,有利于破除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激励监督机制两者相互赋能形成长效机制,为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二)注重课程开发,统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课程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发挥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功能”[13]。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在于最大程度激活专业课程德育功能,进而将内隐的价值理念外化为行为实践。在实践进路上,从课程本身正本清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是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角度出发,教师开发要有方向,教师进行课程开发需要向着更广、更深、更熟练的方向延伸。其一,《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育主体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是学生作为课程思政教育客体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在信息时代,学生在享受多样化信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会因碎片化信息的良莠不齐而影响自身行为认知。夸美纽斯提出“求学的欲望应彻底在学生身上被激发出来”[15]。面对新时代学生,教师要密切追踪专业热点新闻,聚焦青年学生思想关切,通过适当使用符合时代发展以及青年喜闻乐见的青年语料为创新方式,适应当代大学生多变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强了践行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同时,也拓宽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广度。其二,课程思政教师通过会议、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相关文件,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课程开发不应仅停留于课堂本身,还需要逐步深入到教案修订、教材编审、教学大纲优化等各项工作中,从而拓展课程资源开发深度。其三,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是种好“责任田”的主体,更应该主动思考探索如何种好“责任田”。专业课教师需要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学生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探索如何将价值引导寓于课程传授,需要专业课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层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构建长期交流合作的模式,提高其课程开发的熟练度,进而助力其形成“常备常新”的个性化教案。

二是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客体角度审视,课程设计要有灵魂,通过开展示范课程建设,创新课程设计模式。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其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与自主探索。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现有的理论结构基础重新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课程思政建设可通过收集全国各个一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案例,系统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建设持续改进的课程思政元素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再生创造,为专业课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专业课教师在对所授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学科课程中内隐的人文精神、伦理规范等元素,通过教材的深度分析和教案的再设计过程彰显课程思政价值属性,使专业课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为彼此的题中之义,实现双赢。课程思政元素的塑造联结不是简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移植到专业课程载体的“加法”模式,而是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以价值中立的客观态度、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遵循课程思政内生育德逻辑,深入、精准挖掘课程中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程内在德育功能,使外铄型课程思政转变为内生型课程思政,真正激发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潜质。具体以信息搜集、方案布局、行动实施为三步方针,使课程开发由总结经验上升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三)明确多元主体,加强课程思政队伍建设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说“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6]。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强调高校党委、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学校其他部门人员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在响应国家相关文件要求、遵循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起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主力军作用、专业课教师发挥生力军作用、辅导员发挥先锋队作用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打通课程思政学科壁垒、打破课程思政主体藩篱。在党委书记与各课程思政小组成员民主商榷、起草、制定、实施系列制度章程以及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中,不断巩固课程思政已有成果,进一步深化协同配合意识。

课程思政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工作理念的创新,更需要工作方法的变革。课程思政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教师。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注重话语体系及传播手段的创新,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范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在思政课中学懂“政理”、弄通“学理”、做实“事理”。其二,专业课教师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强化理论修养,努力开阔政治视野,为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其三,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集交流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于一体的智慧教育。线上平台克服教师主体在时间、空间上不对位的现实障碍,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教学案例在共享过程中的指向性、价值性和时效性。恩格斯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7]。这一观点认为合力是社会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线上交流及线下研讨的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筑牢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阵地。通过主体间的通力合作为建设好课程思政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添砖加瓦,真正打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创新举措,基于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努力破解现实问题,是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课程思政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坚持制度保障、课程开发、队伍建设向着高水平深化,推动课程思政向着高质量发展,实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多元立德树人元素有机融入各学科门类课程中。高校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建设,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内涵式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本质性提升。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