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之维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
2022-04-07徐秦法
徐秦法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中国式现代化以新的理论内容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新的战略思维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维定式,以新的发展路径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发展潜力,是一条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目标相结合,依托人民主体力量又持续造福于人民的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结构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本体意蕴。首先,从制度设计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承认市场经济在社会生产中的关键性地位,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相融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解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一一对应的固有范式,论证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独有物,从而开创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境界。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从制度安排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扭转了中国后发劣势的落后局面,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打造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普惠性现代化道路;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性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创设有利条件,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通过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构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的新发展格局,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旧逻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向世界确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再次,从制度规范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设置资本“红绿灯”,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入手,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积极作用,遏制了资本无序扩张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回答了社会主义条件下驾驭资本何以可能,实现了资本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和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性,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形态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阶段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殊的人口政治特征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策选择,因此现代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基于实践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发展要求。正如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善于在每个特定时机找出链条上的特殊环节,必须全力抓住这个环节,以便抓住整个链条并切实地准备过渡到下一个环节。”[2]在目标内涵上,现代化目标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变化有不同内涵,依次历经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内容充斥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覆盖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目标做出的总体性擘画和阶段性规划是依据既定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指定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要求,也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现代化发展任务的普遍性与中国实践独特性的完美融合,扩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内涵,扩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时代内涵。在推进步骤上,我国现代化实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突破性和超越性。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解决温饱”“初步小康”到“全面小康”,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实践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部署实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中共二十大统筹结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现代化战略制定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界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战略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总体上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分两步走,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上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以一以贯之的精神状态和蹄疾步稳的前进姿态推进现代化进程,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实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时代跃升。在本质内涵上,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定位有了新的概括。“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18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催动理论创新,必须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这9 个方面的深度概括表明中国共产党统筹结合价值体系的结构严整性与现代化框架的层次开放性,创新了现代化框架的发展理念,再构了现代化框架的发展格局,彰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本质。
三、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机制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革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从实践布局看,坚持内在稳定与外在开放相统一。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以人民本位的价值立场赋能现代化,以和平发展的思路推动现代化,坚持顶层设计的内在稳定性;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汲取东西方现代化建设的文明成果和有益经验,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以自信开放的可贵品格顺应现代化趋势,以兼容并蓄的精神气质融入现代化潮流,坚持发展过程的外在开放性。从实践策略看,坚持渐进改革与有序推进相协调。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择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和“边缘向中心”过渡等经济改革方法,完善利益供给的合理化分配机制,协调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将改革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相统一,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大奇迹。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糅合了国家、社会和运转过程的多方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分阶段制定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表,把握各项制度的出台时机,把控各项政策的推行力度,增强治理手段的灵活性和调试性,将国家体制改革逐渐推向纵深,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第二大奇迹。从实践动力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技术革新与体制创新相促进。一方面,技术革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源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抓住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优化国家科研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的二十大强调,科技改革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打破路径依赖,以原创性自信和颠覆性创新确保科技发展的高质量和持续性,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重要的物质保证。另一方面,体制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在驱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发挥政府和市场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动力和制度活力,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1]2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通过厘清总体形态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发展过程必须解决的问题,着力打通现代化进程的堵点痛点,实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弊端的整体性超越和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根本性突破,以全新的世界历史视野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巨大优越性,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崭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