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2022-04-07左艳华
左艳华
(河北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秦皇岛综合试验推广站(青龙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保育猪常指断奶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快,但对疾病比较敏感,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保护,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技术,进行保育猪养殖,才能最大化发挥出保育猪的养殖价值。
1 仔猪引进
规模化保育猪养殖场,通常施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在一批保育猪养殖完成后会全部出售,同时再从其他区域的繁殖猪场引进一批保育猪,这样能够实现保育猪经济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在猪价降低时,可以适当缩小养殖规模,避免出现养殖亏损。养殖户在其他区域引进保育猪时,应选购体质强健、生长势能良好,精神状态活跃的仔猪。此外,若是自繁自养的保育猪,仔猪在断奶前,应注意仔猪的生长变化情况,选取合适的仔猪进行断奶保育饲养。若是在其他繁殖场引进,要对引进繁殖猪场进行仔细调查,保证猪场正规性,并对当地猪场以往的疫病情况进行了解,严禁引入疫病区域保育猪种。引入后的保育猪应在养殖隔离区域进行一段时间隔离饲喂,无病情后,再合群饲喂。进栏前,应对猪舍以及相关物品消毒处理,做好通风保证猪舍温度与湿度适宜。由于仔猪体质较弱,疫病抵抗能力较大猪差很多,所以要在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控,比如冬季要做好猪舍保温工作,夏季要保持猪舍的通风凉爽,一般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35℃,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仔猪饮食情况好,身体也最为舒适,生长速度也更快。除了对猪场温度的严格控制外,湿度也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猪舍保持干燥卫生,可以大大降低仔猪疾病的发生概率,在这样的条件下仔猪的食欲更加旺盛,长势也更加迅猛。
2 场地选用
规模化养猪场通常场地较大,开展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的位置选择以及养殖场圈舍布局十分重要。在位置选择上,猪场位置应远离城市,避免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同时,要选择地势较高、猪场附近不存在污染的环境与水源,还要保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此外,还要远离重要的交通道路,在学校、医院、工厂等特殊位置应严禁选取,这类区域经常存在污染问题,猪场也会对这类场所产生不利影响,即使选择也需要保持在5km以外。猪场的选址要受多方面因素考虑,选址对日后的养殖工作、疾病防控以及猪场的环境控制都非常重要。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交通是否便利,水源电力是否配置到位,周围是否有污染源等,此外地势的陡缓也会影响保育猪的生长,一般来说要选择地势较缓的地区,利于保育猪的生长与活动。最好选择地势高且空气干燥的地块建设猪场,相较于地势低潮的地块更有利于抑制仔猪病菌的生长和蔓延。在一些低山丘陵建设养猪场时要选择向阳的一坡,有利于夏季保持良好的通风,也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工作。
场地选择后,还要对养殖区域的历史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避免当地区域存在过重大的疫病问题,特别对可以跨越物种与人畜共同患病的疫病区域,如结核、炭疽等疫病。场地选取后,养殖场的圈舍建筑情况要科学制定,根据圈舍不同用途,进行合理规划,建筑之间的距离、建筑规格等要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制定。例如:在水源上,应保持水源存储位置在养殖圈舍上游位置,避免保育猪养殖过程排泄物随着水流造成水源污染。同时,保育猪养殖区、饲料存放区域、工作人员消毒换衣区、排泄物或死猪运输道路应科学制定,在指定区域进行科学处理,防止养殖猪过程对当地环境产生污染情况。对散养保育猪的养殖户圈舍选择也需要远离村庄以及农户倾倒污水区域,避免保育猪受到污染死亡。
3 饲养管理
保育猪通常是指断奶后的仔猪。因此,若要保育猪有较强的生长势能,需要在其断奶前半个月开始适应性喂料,以便保育仔猪慢慢适应断奶改料过程。其中,刚刚断奶的保育猪由于无法在母猪处获取具有抵抗效果的母乳,仔猪的抵抗力与消化系统会出现降低,对此,养殖户应饲喂保育仔猪与母猪母乳相似成分的营养饲料。必要时添加一些促进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或维生素等。在保育仔猪生长到10kg左右时,养殖户应增加饲料的饲喂量和提升饲料的口感。当保育猪生长到20kg后,可以对饲料成分做出适当调整,这时保育猪身体发育较为良好,饲料成分转变应循序渐进,严禁在短时间内更改过多的饲料成分。饲料在存储过程中应保障饲料成分新鲜,对食槽中保育猪未吃干净的饲料应及时清除,严禁猪食槽存在堆食问题,这种情况极易出现饲料变质问题。保育猪的水源要保持充足,水源水分应定期消毒处理,并且定期要祛除水管内污垢,同时水源温度应控制合理范围内,不应过高或过低,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水中添加维生素或其他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物,提升保育猪疾病抵抗力。
猪舍环境要要随仔猪日龄变化和季节变化做出适当调整,例如:通风效果、环境湿度与温度、养殖密度等。随着保育猪的长大饲养密度应减小,通常每栏保育猪在30头左右,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养殖户所建立的圈舍进行明确,猪舍分栏期间应保证圈舍温度在30℃左右,分栏后温度逐步降低,最终控制在24℃左右,以此保障保育猪可以在适当环境中稳定生长。在冬春季节,由于圈舍的密封性,在保障猪舍温度的前提下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防止圈舍中不良气体浓度不断升高,缺少氧气供应。在秋夏季节中,由于天气温度过高,养殖户应定期在圈舍洒水降温,并及时清理掉保育猪的排泄物,防止蚊虫等害虫在圈舍中大量繁殖,传播一些常见猪疫病,清理出的排泄物或废品应经专用的通道运出后,在指定区域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排放,发酵的排泄物可作为农户种因的肥料,实现二次利用,可降低对生态环境污染。由于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所以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做好保温工作,采用红外线保温灯来控制猪舍的温度,夏季炎热天气可以给仔猪服用苏打水或者口服液盐来进行降暑,保证仔猪的健康发育。仔猪先天免疫力低,易患疾病,所以在出生以后让其尽早地吃初乳,来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在出生的第3天为仔猪猪舍牲血素,每个仔猪注射1mL,第10天再注射1次,可以有效阻断外界的病菌袭扰。饲喂根据仔猪生长阶段进行调节,从一开始的5次/d减为3次/d,依据仔猪的体重来确定饲养量,如果在1h内没有全部吃完便将剩余的食料回收,下次饲喂时适当减少食料量。
4 分栏饲养
保育仔猪在分栏后出现进食量降低。所以在分栏之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1)要了解好分栏仔猪的身体状况,查看其是否患有疫病或者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已经做好接种免疫工作,避免患病仔猪与健康仔猪一起生长,如果发现有患有疫病或者身体处于亚健康情况的仔猪要进行隔离观测,等待仔猪这一部分仔猪身体恢复健康以后才可与其他健康仔猪一起饲养。(2)应注意查看仔猪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对出现躁动的仔猪,养殖户应科学安抚仔猪的情绪,降低情绪问题引发的应激反应。在分栏饲养后,养殖圈舍若是存在较大变化,保育猪会出现腹泻、感冒、精神不振等应急反应,养殖户应对分栏时期的保育猪养殖着重管理,尽最大程度保证分栏前后的养殖环境相似,仔猪引进的区域不应过远,降低出现应激反应几率。(3)养殖户在引进仔猪应科学合理,应同时引进同一窝断奶的仔猪群体,这样的仔猪生长指标、体重、发育情况具有一致性。在同一栏饲喂可以保证在同一时间出栏。此外,还要留存几个空栏圈舍,为后期出现打架受伤或出现疫病的保育猪隔离使用。(4)仔猪分栏饲喂前,要将养殖所需用具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圈舍开展适当通风,保持圈舍环境温度与湿度处于保育猪生长的最佳范围内。对引进的猪苗,需要对车辆与人员进行科学消毒,避免在运输途中受到致病菌干扰,导致在分栏养殖后出现疫病问题。
5 营养需求
仔猪的培育状况对日后生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因为这一段是生猪生长最旺盛最快的阶段,这一阶段仔猪的培育好坏会影响到生猪以后的成活率以及断奶后的体重,仔猪阶段的营养补充主要以母猪的初乳为主,要重点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加其泌乳量,保障仔猪的健康发育。
保育猪在刚断奶分栏养殖后,会出现应激反应,进食量降低,同时,由于仔猪消化功能不够完善,无法全面吸收饲料中的养分,极易更进一步导致体重下降,腹泻等应急综合病症。对此,养殖户需要在猪饲料中增添助消化营养成分,例如乳酸菌等,同时也可以增添一些奶粉等物质,加强仔猪的消化吸收能力。特殊情况下,可以饲喂一些母猪母乳。
保育猪在分栏完成后,进食量会快速变大,养殖户若是饲料给予不足,或是不能及时转变饲料的营养成分,都无法满足保育猪的生长需求,降低生长发育速度。针对这种情况,养殖户要根据保育猪的日常进食量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每次饲喂给予保育猪充足的饲料,同时,结合保育猪的生长需求,适当转变饲料养分的配比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便于后期进行出现问题及时更改。其中需要注意一点,随着猪逐渐发育,应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适当降低,避免对猪肝肾压力过大。
保育猪的增重效果直接关系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对此,养殖户需要对各种影响猪体重的养殖环节加以重视。尤其是仔猪腹泻病,会迅速降低体重,养殖户可以对其进行隔离饲喂,明确仔猪拉稀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此外,仔猪消化能力低,在转变饲料饲喂过程,应以少食多餐。
6 疾病防治
保育猪在分栏养殖后,抵抗力低下,极易受到疫病影响。养殖户应创建科学的防疫措施,在母猪未生产前便开展疫病防疫工作。刚出生的仔猪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的疫苗接种。保育猪养殖应预先配备各种药物,以及增强抗病性的保健药物。
随着季节变化,抵抗力也会随之转变,养殖户在换季时期应做出适当调整,增强抵抗疾病能力,在换季时期,养殖户可以为保育猪饮用含有中药成分的水,提升提抗力,降低在换季过程产生应激反应。其中还需要适当饲喂一些具有保健效果的植物,如蒲公英、白头翁等,在生态环境中,猪通常以这些植株为食,利于增强抵抗力。保育猪适当喂食,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素质。
此外,仔猪在分栏饲喂时,通常会发生打架,咬伤问题。这时养殖户应将其隔离饲喂,对出现损伤的保育猪伤口消毒包扎,在养殖圈舍中,应配备充足的消毒药物,如:高锰酸钾等,以备不时之需。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化较为激烈时,仔猪经常会出现各种疾病,仔猪的低血糖症是常见的一种,这种病症是因为仔猪的血糖浓度减少而导致的一种代谢疾病,也被叫做“乳猪病”。一般在仔猪出生后的3~5d内发病,初期症状表现为仔猪四肢无力、精神萎靡不振、体温降低且有嗜睡症状,这种病症可以通过预防的方式进行防治,给瘦弱的母猪增添营养,在母猪快要生产时每天补充白糖50~100g,制作成糖水让母猪饮食,或者在仔猪出生以后给其服用20%的葡萄糖水,连喂3d,可以有效应对仔猪低血糖症的发生。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通过腹部注射5%~10%的葡萄糖溶液10~20mL,每隔4~6h重复一次,连用3次,直到仔猪能够正常吮乳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