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羊传染性脓疱的新方法
2022-04-07陶相宇
陶相宇
(河南省新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新蔡 463500)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羊的发展,羊的养殖数量快速增长,但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几率也越来越高。落实好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非常重要,养殖人员要应用科学的手段做好该病的防疫工作,不断提高养殖质量,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和传播范围。当前,养羊业是河南省新蔡县重点发展产业,对促进区域发展,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规模化养殖的推进,使羊传染性脓疱呈现高发趋势,养殖人员要重视病的防治工作,降低该病对养殖效益和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1 流行特点
一般情况下,该病在羊羔中的发病率更高,所以,羊品种不同,其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山羊和绵羊发病率较高,3~6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羊羔和成年羊都易感。此外,人或猪等动物也可能感染。外来购入的羊若携带病毒,很容易感染圈舍中的其他羊。放牧养殖的环境下,容易导致疾病大范围的传播,原因是放牧过程中,一些较为干硬的牧草或是其他尖锐的物体容易划伤羊的的口腔皮肤,容易出现伤口,继而导致疾病大范围的传播。该病的康复羊会持续向外排毒。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传播流行。病毒对自然条件的抵抗能力较强,存活能力和传染性都比较强,但其对各种常见消毒剂都较为敏感,科学使用各种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消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 临床症状
羊传染性脓疱发病时其嘴角、唇部、鼻子等部位会出现很多的疱疹,若无继发性感染,2周时间症状会明显的好转,疱疹处结痂脱落。症状稍严重可能其眼睛、面部等部位有灰白色、浅黄色的淡斑存在。同时羊会伴体温升高的情况。若是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存在病灶转移,若病灶转移至乳房等部位,有可能出现肺炎等症状,容易导致羊死亡率升高。该病的传染性较强,其潜伏期比较短,1周左右,潜伏期前后患病羊会陆续出现症状。抵抗力较差羊的临床症状更为明显。同时疾病会威胁羊的正常活动和采食,导致其身体虚弱,最终衰竭而死。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病学可进行初步诊断。羊在患病后,病初会出现痘疹期,皮肤表面会出现扁平状水泡,高度为2~4mm,后期水泡会逐渐变为脓疱,破裂后结痂脱落,整个病程可能持续1个月左右。在脓疱痊愈的位置,受上皮组织细胞不断增生的影响,还会出现流状增生物。
该病的确诊,可配合实验室的精准诊断。可采集患病羊口腔的病料进行常规的细菌学检查,若没有发现致病菌,可粉碎病料,划线接种至其他几种常见的培养基上,仍无致病菌生长,则可以排除坏死杆菌感染。还可直接采集患病羊新鲜血液,分离血清做好常规血清学检查,选择羊痘、羊口蹄疫、羊溃疡性皮炎、羊传染性脓疱病标准病毒抗原抗体水平检测,若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出现阳性,其他多种病毒均为阴性反应,则可排除羊痘、羊口蹄疫、羊溃疡性皮炎,并精准确诊该病。
4 治疗措施
对患病羊要单独隔离饲养。要做好患病部位的清洗工作,并做好消炎工作。口腔和外阴部位有病变的羊,可应用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清洗结痂部位,并涂抹3%碘酊磺胺类软膏,2次/d,连续涂抹1周,效果比较好;蹄部病变可将其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3次/d,次日用3%土霉素软膏或龙胆紫溶液继续涂抹患病羊的蹄部。对羊患病溃疡的部位,可及时涂抹碘甘油或冰硼散,2次/d,应用碘胺类药物或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全身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
可肌肉注射1mL病毒灵注射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连用3d,有一定疗效。待疾病明显好转后,还应该强化用药2d。
为避免出现继发感染,还可以选择链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结合磺胺类药物治疗。
当前应遵循“清洗患部、消炎、收敛”的治疗原则。部分羊的免疫力较强,患病后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也可能会在1~2周自愈,但为了缩短病程,避免继发性感染,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可能加重。
对症状较重的病例,除了进行口腔局部用药外,还应对全身所呈现出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用药。可将刀片消毒,刮掉患病部位的痂皮,使用3%的碘酊涂抹伤口,也可以使用红霉素、磺胺类软膏涂抹,2~3次/d。部分病例其患病部位的痂皮比较硬,还可以先用水杨酸软膏进行软化,之后用0.2%高锰酸钾冲洗,再涂抹碘甘油,直至其愈合后才停使用。对创面以及结痂组织,应做好全面的清理,对于清理出的各种污染物以及痂皮,需做好集中无害化处理,以免导致疾病二次传播,还可以选择冰片、硼砂、芒硝适量,将上述药物混合研末,之后将其均匀的撒在创面上,2次/d。
为了消炎和防止继发感染,除了选择青霉素等药物,还可肌肉注射维生素。部分进食困难以及活动比较困难的虚弱病例,可配合使用葡萄糖、ATP、氨基酸等静脉注射,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患病羊经过治疗后,一般会在1~2d恢复正常的采食,机体免疫力也会大大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患病羊自身身体机能的恢复。
5 预防措施
5.1 为羊的生长创设良好生长环境养殖人员要注重为羊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养殖人员在进出养殖区域时也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穿好专门的防护衣服,佩戴口罩、手套等装备,保证自身不携带病毒,同时不感染疾病。禁止外来人员或是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必要时需的做好彻底的消毒才可以进入养殖区。结合养殖实际,制定科学的消毒清洁制度,定期做好圈舍的消毒清洁工作,降低疾病发生几率。对患病羊,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采取有效的隔离对策,并对其进行精心护理。对养殖环境,要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工作,并密切关注圈舍中的其他羊有无患病的可能,继而及时发现疫病,避免其大范围传播。
5.2 做好饲喂工作羊传染性脓疱要重视防大于治的原则,疾病需要以预防为主,加大饲养管理力度,保障饲料的质量。注意喂羊的饲料要营养均衡,搭配科学,可较好的满足羊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要保证饲料营养丰富,松软易消化,避免饲料中含有尖锐的物质,以免划破羊的口腔,导致疾病发病率高。另外,对患病病例,更需要加强护理,以免其进食困难,导致其身体日渐消瘦并威胁其患病羊的生长。放牧工作进行时,要保证羊所处的放牧环境干净且安全,有高质量的牧草,且不存在可能导致疾病高发的致病因素。
5.3 加强检疫日常还需加强检疫,严格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几率。养殖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若是需要从外地引进羊种,需注意其不是来自疫情高发区。引进的羊要做好检疫工作,避免引进带毒羊。所以,一定要做好引种工作,避免引种工作可能造成的疫情传播问题。养殖场应该提前打扫好羊舍,保证羊舍干净卫生,并提前做好通风工作,才可以饲养下一批羊。引进的羊需在提前打扫干净的圈舍中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待确定其无携带疫病的可能后,才可以进行混群饲养。
5.4 提高养殖人员综合素质要保证羊传染性脓疱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养殖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关键。一旦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其会落实好各项养殖细节工作,并在养殖过程中规避各种可能导致疾病高发的因素,精心喂养。面对疾病能够进行妥善的应对和处理,最大程度降低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生几率以及对羊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畜牧部门以及防疫部门要深入到各大小规模的养殖场中,及时向养殖人员传授科学有效治疗预防和治疗技术。并结合养殖实际,对其展开有效的指导。也可在区域内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完善的示范基地,帮助养殖人员充分认识到该病的防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疫病防控意识,科学应对羊传染性脓疱。只有养殖人员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积极应对疫病,降低疾病发生几率,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