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块链的经济学思考
——基于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
2022-04-07何理冯科
何 理 冯 科
一、引言
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力量,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创新,极有可能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第十八次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其应用场景非常契合中国实际。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021年12月的数据,目前美元在全球支付中占比40.51%,依旧是全球主要结算货币。而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尽管贸易总额占全球13.51%,但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和结算中所占份额仅为2.17%,即使是中国本身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仅有不到三成,人民币结算地位与中国的贸易地位极度不匹配。作为全球市场重要的贸易国家,中国需要增加人民币结算份额。要实现这一目标,开发新型的贸易结算系统将成为在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结算体系下,利用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推进方式。基于区块链的新型贸易结算系统的开发将有助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二、基于经济史的思考:经济运行演化
历史上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技术需求,不同的技术又反向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当前经济现状下,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对提升社会运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契合当下需求的技术选择。本部分从交易方式、社会管理形式、机制设计和组织结构、社会信用体系、科技进步五个方面的演变历史来探讨区块链对于当下以及未来经济运行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一)交易方式的演化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早期的交易是以物易物,货币的出现是一种便利。由于物品的重量和形态,以物易物的交换过程非常不便,因此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从本质上推动了价值流转。当前的货币是一个模糊的估值,目前商品的价格取决于社会接受程度,但是接受不等于合理。以工农业剪刀差为例,过去社会认为这种存在是合理的,为了工业化的需要而拉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业产品价格,通过工业剥夺农业以获取低廉的发展成本。这本质上是由于农民对于农产品没有定价权导致。当前社会交换系统的估值体系以购买力平价为基准,其中存在偏差。未来是算法的世界,通过算法,使不同商品的价值判断更为准确,交换比例也更为精准。事实上当前的汇率也存在扭曲,如果能够考虑算法,国际间交易将更为公平,通过对国家竞争力和成本的计算,国与国之间的汇率兑换也会更加合理。价值的交换需要有新的算法,所以最终会发生算法革命,这种革命会不断地演进,以程序化语言的形式,使得交换比值最终趋向合理。
互联网的存在可以传递信息,而区块链的存在是更高级的传递价值。最终的价值体系算法,如不同行业间价值量的交换、服务的交换、以物易物的交换,都需要以追求公平为核心。市场机制本质上存在公平属性,只是现实世界中即使以市场为核心,也会因价值量由估算得出而存在不公平。当技术足够先进时,算法的演进可以使得物与物的交换、服务与服务的交换、专业化分工的交换所产生的价值量交换趋于公平,形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并不断深化和稳定,这便是未来理想中的算法世界。
全球正经历着一个从物质生产的“硬化”时代转向“软化”时代的阶段。过去几百年间,发生了许多变革,如蒸汽机革命、内燃机革命、电气革命、计算机革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革命,每一场革命带来的影响将会持续近70年。以前的革命是“硬化”革命,例如制造房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马路、铁路、高速公路、港口、飞机场等活动是人类社会“硬化”的过程。现在人类已经基本完成“硬化”过程的主体框架,社会将全面进入“软化”的过程,这意味着物与物之间,基础设施与基础设施之间需要智能连接,将新机场与地铁、地面交通、人和物的运动联系起来,更多的“软件”将进入生活,存在大量的编程工作。因此中美竞争的未来和全球竞争的核心,在于提供舒适的“软化”世界。
从“硬化”到“软化”是一个发生质变的过程,因此现在需要的是算法世界。货币同样如此,过去的黄金白银和纸币是“硬化”的实物,未来货币变成无形的、“软化”的形式将成为趋势,这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数字货币基于智能合同、分布式账本、密码学、点对点网络和共识机制等技术,实际上就代表着从“硬化”世界向“软化”世界过渡的全面趋势。
(二)社会管理的演化
区块链是分布式记账的技术①Biais,B.,Bisière,C.,Bouvard,M.&Casamatta,C,“The Blockchain Folk Theorem,”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9,32(5),1662—1715.,因此有必要从历史的源头去寻找记账的动机。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诞生四大发明却又在最近几百年落后于西方国家,有其必然性,明朝没落的原因在于中国不能以数字管理国家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02页。。因此中国要想转型变为现代国家,就需要有数字管理的能力,而区块链技术正好提供了工具。例如,某一上市公司有一笔交易记录,在当前的机制下,这笔记录存在于公司自身、交易对手和银行。但是区块链可以实现全员记账,在政府掌握公链和授权的情况下,被授权主体可以通过公链查询所有社会主体的信息。这种全员式记账颠覆了复式记账法,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但是数字管理存在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前提,即个人的数字资产保护。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在世界发展到“软化”阶段时,个人的数字财产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每个人的数字财产都被保护好,个人的隐私和特质化数据才能创造价值,因此要防范公权力对私人财产的侵犯。过于严厉的政策体系会形成公权力和司法体系对私有财产的侵犯,导致企业家没有动机继续创造财富和价值,造成财富流失。只有确立了个人数字资产保护的基本信条,区块链技术才会得以推广。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个人越有个性,其数字资产就越具有价值,因此个性化很重要,而前提是对个人的数字资产进行保护。
目前,数字资产的问题在于政府所记录的个人身份数据、婚姻数据、子女数据均不准确。如果有一个机制能够进行数据校验,即由个人申报,政府相关部门校验,那么这种制度将会对中国证监会防范关联交易有很大的帮助。当所有数据都被准确无误地校验,社会的透明度和信用度就会增加,因此大量公链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对房产证的登记,将会对房产抵押贷款市场的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区块链技术校验的整个过程全部通过互联网完成,从而减少大量成本。
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公链,梳理大量政府数据、金融数据,特别是医疗数据,当每个人都有独有的社会福利号或者医疗号记录个人就诊情况时,无论在哪家医院,只需联网验证,就可以使用机器来分析、预测健康状况,从而实现对全民健康的有效管理。基于此,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健康评估和健康建议。如果这一机制在全民范围内实现,就可以大量减轻社会医疗的支出,因为机器的看病效率远高于医生。现在的医疗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储存和传输并非主要问题,因为联网就医的成本是单次的,一次校验就一直存在,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量信息重复采集和校验造成的浪费,因此需要寻求减少重复的途径。
(三)机制设计和组织结构的演进
中央集权机制和分散市场决策机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其特征分别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过去的社会发展伴随着中央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从早期粗糙的社会各个参与者分散决策逐渐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而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其具备了推动实体经济从中央集权向分散决策回归的能力。
区块链分散决策的机制本质上可以看作一个动态博弈机制,在目前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大力推动的情况下,有望实现一整套互联网治理机制。互联网治理机制将冲击现有的公司结构、金融结构以及社会结构,区块链的特征使其能够挑战现有的微观组织结构,形成独立于企业的全新组织。在中心化的机制中,每个个体终端需要向中心传递自己的信息,中心则需要根据掌握的信息做出最优决策。传统模式是个体将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收益、消费需求等信息传递给中央计划者,中央计划者依据掌握的信息决定个体的产量和投资水平、消费以及货币转移支付。在这个过程中中央计划者需要求解的投入产出表包括数以百万计的联立方程。而区块链技术的基础是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共识的分布式架构,从机制设计的角度看,这是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互传,能够扩大信息空间的维数,也将复杂的计算分散到每个个体。
Williamson认为当个体拥有私人信息时会有追求私利、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动力,这会影响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造成社会资源错配。②Williamson,O.E.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A Study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The Free Press,1975.只有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使其满足激励相容原则,才能避免因参与者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不一致所造成的损失。区块链由于各个交易环节能够交叉验证,个体造假成本过高,缺乏造假动机,传递信息为真是每个参与者的最优选择,因此区块链机制能够满足激励相容原则。同时传递真信息的决策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相比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中央集权下达到的帕累托最优,区块链机制下的帕累托最优能够提升福利。Catalini和Gans认为区块链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验证成本,不再需要传统机制下的第三方中介作为信用背书。①Catalini,C.,&Gans,J.S,“Some Simple Economics of the Blockchain,”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20,63(7),80-90.Cong和He证明了去中心化有助于增加福利,提升消费者剩余。②Cong,L.W.,&He,Z,“Blockchain Disruption and Smart Contract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9,32(5),1754-1797.
因此在未来新技术的配合下,区块链可以作为一种分散决策的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与传统经济机制形成竞争,甚至在新经济条件下取代传统机制,进而提升社会总福利。
(四)社会信用的演进
社会的信用等级是不断演进的过程,从中低信用社会进入高信用社会,当社会上的互信增进时,交易的概率和频次就会提升,市场将更有效率,这是社会演进的目标。但是在演进的过程中,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可能耗时较久,比如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花费一百多年对国民进行诚信教育,因此日本社会的诚信度比中国高。中国要构建诚信社会,仅靠教育需要近百年,这项工作已经在进行但所需时间太长,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做到防伪、溯源、防抵赖的技术。如果有人记账时存在欺骗,技术能让其付出在社会上无法生存的代价,例如关闭其电子支付。这种监管、倒逼机制迫使人选择诚信,只有诚信的选择才能在交易体系中获利,得到更好的帮助和发展。教育是推动社会信用建设的本源,如果同时有技术可以加以配合,那么诚信社会的演进速度就将加快。区块链正是这样一种技术,能够部分解决诚信问题。区块链是分布式的账本,以块链的结构去储存数据,由多方共同维护,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实现数据一致储存和难以篡改,可以有效防止抵赖。
在全球经济中,发达国家多是高信用国家,发展中国家多为低信用国家,因此,区块链的特征使其应用前景在发展中国家相较发达国家更有希望,应用场景更丰富,发展中国家也能够通过技术革命实现弯道超车,更接近欧美的高信用社会。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的发明者并非中国人,但目前中国网上交易规模位于全球第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在全球领先。因此技术的诞生地不是关键,只要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经济体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和清算,发挥规模效应,就能实现成功。因此以区块链技术防抵赖,形成一种全新的贸易结算币存在可能性,区块链技术也可以运用到物联网,在生产销售环节中实现溯源、追责、防赖。
区块链不仅可以应用到以上场景,还可应用到存在大量生产模块的供应链中,发挥其追溯作用,建立一种溯源追责机制③龚强、班铭媛、张一林:《区块链、企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管理世界》2021年第2期。,如飞机制造、食品安全、绿色生产④林木西、张紫薇:《“区块链+生产”推动企业绿色生产——对政府之手的新思考》,《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5期。。以绿色生产为例,企业的绿色生产存在着正外部性,企业缺乏绿色生产激励是市场机制不完全的表现,而一旦使用区块链后,生产过程可追溯,大大提升了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的区分度,降低了企业绿色生产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企业选择绿色生产的预期收益,从而补偿了绿色生产的正外部性,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全,增加了企业向绿色生产的积极性。
区块链使用技术方法提升全社会的信用水平,对中国这样中低信用的发展中国家有深刻的经济含义。区块链解决现有社会信用体系痛点的作用原理就在于其对于传统信用中完备信息、有效监督和违规制裁机制的改善⑤张毅:《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社会信用体系》,《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3期。。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信用也不断演化。农业社会的信用以信誉为基础,作用于有限地理空间的熟人社会,以个人信誉为背书,比如赊账,是一种关系信用。工业社会的信用以制度为基础,作用于不同地理空间的流动性社会,以银行、政府等第三方机构为背书,如单位介绍信、银行信用卡等,是一种契约信用。在上述两种社会信用中,信任产生的基础正是完备信息、有效监督和违规制裁。
从完备信息来看,在关系和契约信用社会中,人们或通过密切交流获取信息,或是由第三方中介掌握完备的信息,这样中心化的信用管理模式收集成本高、风险相对较大且约束力差。区块链通过一系列技术组合构建出可信的数字化交易环境,交易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技术消除了第三方中介的信用背书,增强了交易信息的可信度,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小了风险。从有效监督和制裁违规行为来看,尽管契约信用社会已脱离了人情社会的声誉惩罚,建立了政府、银行、征信机构等较为规范的机构和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制裁,但这种合约式管理的约束力仍然较低,由于微不足道的违法违规成本、高昂的维权时间和成本,一些信用程度差的市场主体甚至故意违约。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就实现了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相关承诺等内容编成数字化的语言记入区块链,当满足合约触发条件时,合约自动执行,这一过程无需人工干预,避免了违规者抵赖,从而有效约束了交易双方的行为,确保了交易的确定性执行。
(五)科学技术的进步
技术应用的最终落实取决于科技进步。很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尚处于想象中,真正的普及和实践应用仍然比较少。这是因为区块链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现有的技术只支持低频的交易记录,而不适用于高频要求。比特币作为交易工具主要用于持有或非频繁交易①Easley,D.,O’Hara,M.,&Basu,S,“From Mining to Markets:The Evolution of Bitcoin Transaction Fe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9,134(1),91—109.,因为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的实现是基于互联网传输技术的发展,而5G技术直到近期才铺展开来,可以预见,未来的信息传输速度会更加快速,而这将成为区块链发展的基石②Hendrickson,J.R.,Hogan,T.L.,&Luther,W.J,“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Bitcoin,”Economic Inquiry,2016,54(2),925—939.。对比现在的区块链技术,其仅支持低频交易的原因是算法的计算结果要求全网推广和认证分布,这个过程消耗了存储资源和传输资源,因此还不适用于按毫秒级定义的高频交易。在仅仅满足低频交易的需求下,利用现在的区块链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大量的交易,例如房屋的交易。更进一步,在政府管理事务、金融、医疗、消费征信等领域都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例如征信区块链化,可以利用私链和公链设计校验、记账机制。
三、基于货币史的思考:货币形式及货币体系的演变
从货币演变史的角度看,货币发展历程与人类发展历程十分相似: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目前全球货币体系已经演进到需要调整的阶段,此时恰好出现区块链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去中心化。
(一)从锚定黄金到主权信用发币
最早的货币是自然属性货币,包括贝、布以及金属,金银成为货币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马克思认为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是金银天然是货币。③马克思:《资本论》,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之后出现金属货币的替代物——纸币,用符号化摆脱自然属性。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但前提是有强有力的国家信用作保证,特别是主权国家的政府信誉。信用货币达到了货币理性化的终点。
就货币体系而言,过去的金本位制度在“二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让位给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美元之所以可以与黄金相锚定,是因为美国有大量的黄金储备,这使美元拥有了市场的信任,保证了全球资本自由平稳的流动,对战后重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有先天的弱点,即特里芬困境——如果要维系金本位制度,就难以满足全球流动性的需求,美元必须增发至难以保证金本位要求的比例。因为自“二战”之后全球战争爆发的时间间隔拉长,使得人类生产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这种增长形成的价值量十分巨大,经济飞速增长需要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的结算,货币需求增速超过黄金增长的程度,黄金和白银不能够满足交易的需求,无法继续锚定这个价值。
因此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全球进入主权信用发币时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家的管理能力提升,国家的主权信用为纸币的发行背书,然而金银没有国界,纸币却有国界,同时纸币没有锚定的标的物,所以全球纸币都存在价值不稳定的情况。
(二)借助区块链解决主权信用货币超发问题
追溯货币史,在君王统治的封建政府铸币时期,各政府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掠夺居民利益的动机,比如在铸币成色或重量上做文章。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这一情况下会出现许多竞争性货币,私人钱庄可以铸造出更加标准的货币,他国也可以铸造出更加标准的货币,其中更加稳定的货币成为全球性货币,这一过程中使用者的共识最为重要。①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
现代政府也经常采用货币政策调节市场运行,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往往采用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试图通过向全球发行货币来转嫁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传染到欧债危机,通过出口的下降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四万亿救市政策,地方政府金融体系提供十几万亿资金,2009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一度达到35%,这个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清理不良资产。中国在次贷危机后整体面临货币滥发造成的高杠杆问题,目前去杠杆政策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货币超发的修正。
金融危机暴露了法币制度的固有弊端——政府垄断和货币不稳定性,这是对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思想的总结性表述。经济下行时,量化宽松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却不可避免地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美国是强权国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滥发货币,其他国家不能阻止美国夺取利益,只能参与抢夺利益。欧洲成立欧盟发行货币,占当年全球新增货币的52%,随后日本、英国、中国跟进,世界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机。美国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每十年发生一次危机——70年代石油危机、80年代银行危机、90年代互联网泡沫爆裂、2007年的次贷危机,而美国应对危机的唯一策略就是量化宽松,发行了三万多亿美元,带来全球滥发货币的竞争。持币者不断面临通货膨胀的侵蚀,投资房地产、股票、理财、债券对于货币贬值束手无策,都不是目前的理想方案。现在已经面临全球竞争性的通货膨胀,需要一次全球货币体系的革命和重构,而区块链技术和金融科技则提供了可能性和契机。
从全球范围来看,滥发货币的政策已经引起反思,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受到哈耶克的批评,认为会导致未来的经济风险和危机。全球在应对危机和困难时的货币政策和管理办法,只能解决短期问题,长期来看会带来新的危机,而在未来为了消弭新危机,则需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太过于自信或者依赖货币政策去解决临时的问题,而罔顾后果,用国家的强制力推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会使每一个持币人的利益都受到冲击。因此,针对货币发行,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都需要一个机制来约束政府,也就是如何协调国家和使用货币的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约束的边界和约束的方式,将是区块链技术或者其他新技术需要探索的问题。
(三)超主权货币的优势与困境
区块链币作为超主权货币的一种,可以从现存的超主权货币中得到启示。对于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的理念,欧元区是目前最成功的实践。此外,中国也可以试图与日韩以及东盟十国合作推出区域性货币,用于贸易结算。这就是竞争性地发行货币,比如欧元、中国领导的亚太元、美国领导的美洲元,全球可以形成合力和竞争,并且在数量上加以协调,形成在竞争中统一的超主权的世界货币。
由于数字货币有助于摆脱传统货币制度的弊端,能够克服市场交易的困难,所以在解决传统货币制度面临的困境时,数字货币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不能忽略的是数字货币本身并不完善的事实。比特币的不完善体现在效率低、数量少②Luther,W.J,“Cryptocurrencies,Network Effects,and Switching Costs,”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16,34(3),553—571.,部分成为地下交易、非法洗钱、非法毒品交易、性交易、象牙交易的工具,有研究发现接近半数的比特币交易被用于非法活动①Foley,S.,Karlsen,J.R.&Putniš,T.J,“Sex,Drugs,and Bitcoin:How Much Illegal Activity is Financed Through Cryptocurrencie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9,32(5),1798-1853.。
即使存在问题,比特币的存在依旧是对传统货币制度的挑战,人们可以跨国形成联盟②谢平、石午光:《数字加密货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金融研究》2015年第1期。,共同使用同一种货币,区块链联盟里面所形成的共识机制已包含全球2亿多人,这产生了新的活力和机制。经济学需要研究诞生新货币的人群范围以及形式组织。互联网是跨国界的,共识征集不需要在同一国别中实现。在政治体制与全球化的思想联盟进程中,思想在互联网中无国界,但身体有国界,灵魂与肉体不一致。人类讲共识,是因为互联网无国界,Facebook连接了27亿人,腾讯连接了8亿人,灵魂已经自由,只是身体受制于国界,因此要摆脱过去落后的治理模式,解决对互联网模式的不适应。互联网技术已经使人类从思想上可以完全不依附于任何政府和组织,而这就是传统货币制度所面临的困境。新技术的出现顺应了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诉求,在实践中呼唤一种可以摆脱政府法币垄断的同时又能稳定的一般等价物。互联网模式易于在大范围中形成共识机制,进而产生新的货币。政府也将愿意推动新的货币制度,因为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如果想削弱美元独大的霸权地位,均衡全球货币使用份额,提升人民币的重要程度,就必须着力于新的货币制度。
但超主权货币也存在需要克服的问题。以欧元区为例,货币发行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如今欧元由欧盟和欧洲央行发行,则各国丧失发行货币的主权,也意味着不能够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欧元区成立至今已问题不断,英国脱欧也因货币主权而起。拥有货币发行权可以用货币政策来解决危机,丧失货币发行权后,单个国家的需求容易与区域性联盟的需求相违背,甚至个体之间也有不同,容易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因此超主权的货币未必完美和成功。欧元区的经验教训足以提供总结,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思路。
新工具必然伴随副作用,而进步体现在副作用的减轻上。目前,国家政策看好区块链,不代表区块链没有缺陷。它也有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去中心化的账本牺牲了效率,而这正是中心化账本的优势。此外,区块链同样可能面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里芬困境,如何形成共识机制,使得全球流动性得到满足,又不至于出现通货膨胀,就是区块链金融和区块链币未来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比特币并未解决好这个问题,其发行数量有限,价格被炒作到不正常的水平③Makarov,I.&Schoar,A,“Trading and Arbitrage in Cryptocurrency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20,135(2),293-319.,导致货币通缩,发行速度越来越慢,难以满足全球流动性需求。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既体现稀缺性,又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价值量和流动性诉求是区块链币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区块链币和区块链技术才刚刚开始,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留给现在的困境。
面临困境的同时,区块链币也拥有优势——防伪技术。目前,信用货币的发行是对纸币制造者加以限制,纸币防伪的激励就是消除其他人造伪的动机。区块链币面临的一个重要威胁来自于攻击技术和修改技术的提升,但目前来讲,哈希函数足以保护区块链币不受威胁,与此同时攻防是相互促进的,攻击能力的提升会促进防守技能的提升。
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思考:货币的非国家化
在纸币时代,强势政府和中央银行存在着滥发货币的动机,会掠夺国民价值,导致较快的通胀增速。第一位敏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奥地利学派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他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货币要去主权化,而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这种特性可以应用到这一场景。
哈耶克在其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第一章即提出了对于未来的建议,这也是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思想的核心。哈耶克在建议中提到:共同市场各国,以及欧洲全部中立国可以通过一项条约,允许彼此的货币跨越边界自由交易,允许在境内合法设立任何机构,并且这些机构之间可以自由开展银行交易;只要有一国当局胡作非为,他的货币就会被逐出市场。哈耶克的思想并不是一定要成立欧元,更重要的是自由竞争的国家货币,运用市场机制对其进行调节,只有那些具备良好货币政策背书、有足够“含金量”的货币才可以通过竞争占据市场。在如今各主权货币大行其道的市场上,哈耶克的思想是否有特殊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的核心思想
1.君主在发行货币方面不可靠
从铸币到信用货币的转换中,政府在货币发行中的职能不再只是认证一块金属的质量和成色,而是转向有意识地控制货币的发行量。从过往历史来看,所有君主都有掠夺人民的动机。由此,哈耶克认为政府不适合发行货币,权力不受限制的民主政府不能令人满意地操控货币,因为政府在货币发行中能够获利,政府的动机立场就会与人民的动机立场相冲突。但如果政府放弃货币发行,特别地承担监管职能,由各银行主体承担货币发行的责任并且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便可以避免货币发行量不受控的问题。
2.政府垄断货币权,虽渊源已久但未必合理
由于政府可以通过印发货币来获得铸币税,所以发行垄断对于政府的财政赤字非常重要,这使得政府有透支的动机。通过费雪方程式可知,真实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在不降息的前提下同时降低真实利率,只有通过增加通货膨胀率来实现,而升高的通货膨胀率则意味着货币的多发。政府经济政策实施的动力都来源于政府对于货币发行的垄断。因此,政府垄断货币权的历史虽然渊源已久,但是这种制度未必是最优的。
3.货币竞争优于货币垄断
由上文可知,由单一机构控制的货币发行制度未必是最优解,单一机构有操纵货币数量来实现机构价值最大化的动机,以这样的方式出现的货币有可能是最恶劣的货币。哈耶克的建议是实行竞争性的货币制度。竞争性意味着货币的数量由几个独立的发行机构来决定。
美元是当今的国际储备货币①黎明、梁尤伟:《数字货币发展应用及货币体系变革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西南金融》2016年第5期。,美国滥发货币的影响扩散到全世界主要经济体,其他国家从博弈的角度看最佳策略是发行更多货币。所以欧元区成立当年,欧元的货币发行量增速占当年全球货币增速的52%。欧洲超发货币,日本、英国也随之超发货币。中国也想发行更多的货币,但囿于当时国际市场上地位不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够,无法发行。这也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之一,通过国际化扩大市场范围,从而在货币发行市场上占据更多的份额。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对货币数量都没有限制与协调。针对这种现象,全球货币成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选项,形成一个全球货币的区块链,主要国家参与其中,剩余国家竞争性地发行一些能够协调数量的货币,整个货币体系由全世界人民检验质量,受市场机制调控。如果央行敢于推动建立全球货币体系的“区块链”,必将是一场自我的革命,这不仅是对国内体制的挑战,更是对自二战后已经主导全球70多年的货币制度的挑战。
4.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而哈耶克认为凯恩斯主义只有从短期上来看才是正确的;从长期来看,这样一种似乎具有短期益处的货币数量扩张却是更为严重的失业根源。货币短期内的增加无可否认地为就业带来了益处,但长期来看必然会导致就业岗位的错误配置,并进而导致大规模的失业。这种措施必将被证明具有极大的危害,但是没有一个政府可以抵挡住压力而不采用这种措施。对于政客来讲,如果短期内能够收买到民众的支持,长期影响则会被忽略,因此凯恩斯政策某种程度上和竞选制、任期制的政治体制相匹配。
此外,一方面哈耶克批判凯恩斯通过发行货币刺激需求,导致错误信号产生,使生产者对利润率产生误判,致使资本主义危机从产品过剩转向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哈耶克认为政府已经对发行货币为活动筹资产生依赖性,所以负债能力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资源①刘新华、郝杰:《货币的债务内涵与国家属性——兼论私人数字货币的本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年第3期。。我们所看到的国家治理并不是如表面上那样简单,我们自以为发现了国家资源,开创了思想上的理论创新,但一不小心就做了以前经济学家的奴隶。1929—1932年罗斯福新政之后,对凯恩斯主义的过度迷信与采用导致了今天的困境。所以我们要将技术与思想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5.对货币主义的批判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这一问题,对于货币主义者和支持央行的政府而言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例如对利率和M2供给的公开市场操作、MLF、SLF等所谓的创新策略都是货币政策的组合拳。
但哈耶克认为货币政策是萧条的根源,管理当局很容易屈服于廉价货币的叫嚣,从而产生错误的引导方向,使后面的反弹不可避免。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后,外汇储备急剧上升,这对货币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加入WTO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迅猛发展,由于美元在国内不能流通,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收入不得不通过国内的央行转换为人民币,导致央行被动地发行了更多的货币。
而这样的问题在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的构建之下可以得到解决。他所倡导的货币是一种脱离一国强权和中央银行,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货币,同时这种接受是竞争性的。例如Facebook发行一种,中国的腾讯和阿里各发行一种,日本、俄罗斯、欧洲大陆、英国各发行一种,其他没有现代治理能力的小国由于无人认可则不能发行。全球只存在有限的几种货币,竞争只存在于这几个大国的发行机构之间。竞争不由哪一国央行主导,但又存在他们的影子。这样一种博弈和妥协使得国界范围扩大,货币边界扩大,在这样的模式中不存在中央银行、不存在固定汇率、不存在国际收支问题,有利于解决哈耶克所批判的货币主义存在的问题。
6.货币是市场自动驾驶机制的组成部分
在哈耶克看来,我们不能试图通过控制货币的数量达到某种可预见的结果,相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被货币诱导,通过抽象的价格信号获取信息,货币则是担负起传递的作用,这样的过程对于各种参与者的计划相互配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耶克认为货币不应该是一种政策工具,而是市场自动驾驶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央行就是汽车的司机,货币政策就是刹车和加油。当然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仍存在缺陷,这就需要技术的改进。市场的自动驾驶机制也是一样的原理,我们无法肯定市场不会出现失控,这就要求在市场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央行要发挥监管的职能。经济运行至今,既无法完全否定货币政策,也不能肯定自动驾驶的市场机制就是完美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市场自动驾驶机制下的货币能提高经济体中每个人的福利,那我们就有理由选择这种机制。
(二)政府在经济去中心化中的作用
凯恩斯主张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投资,如果私人投资不足,就需要依靠政府摆脱危机,恢复发展。但哈耶克认为货币投资过度是衰退的根源,会破坏较高阶段(生产资料)和较低阶段(消费资料)之间的均衡,增加生产资料的生产,降低消费资料的生产,造成经济的衰退,因此主张取消货币发行垄断特权,将货币发行权非国有化。
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本质是去中心化,而计划经济则强调中心化。但在短时间内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②Griffin,J.M.&Shams,A,“Is Bitcoin Really Untethered?,”Journal of Finance,2020,75(4),1913—1964.,应该先淡化中心化,从集权制到分权制,最后逐步完成去中心化。如果中央政府没有关注区块链,就不会在全国掀起区块链的学习热潮。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人民银行也就不会有数字货币的构想。这是一个逐步、按比例放权,让金融机构或者市场主体发行竞争性货币的过程。中国的成功很大意义在于存在渐进、试错的机制,所以比特币等区块链币正确的发展路径是分权化、淡化中心化,由中央政府主导削权和分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过渡到准去中心化,但不可能完全去中心化。合理的情况应该是有限几种货币在市场博弈和竞争,打破中央银行的政府垄断,但又有一定的中央银行、政府的站台,如果完全按照哈耶克的想法,社会会陷入混乱,所以需要在竞争中统一。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让市场起决定作用,中心是市场而不是政府,但是政府也要成为林毅夫主张的“有为政府”①林毅夫:《中国经验:经济发展和转型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缺一不可》,《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0期。,在高铁、航空、基础设施、电信等高科技或前期投入巨大的领域,有计划地参与,否则类似芯片等行业就不会发展。去中心化和市场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②张亮、李楚翘:《区块链经济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4期。,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体制,在货币领域也具有同样的思想,目前的比特币仍有缺陷③李翀:《比特币会成为货币吗?》,《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未来会有比特币的改进版,改进之处就在于淡化中心而非完全的去中心化。
政府应该进行宏观调节,加以积极引导和科学规范管理。所以政府的立场是从排斥和严加管控逐步过渡至认真研究和理性对待,需要积极支持和力求管理制度和生产制度的完善。中国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支持政府对经济生活科学有效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尽管会存在政府失灵的现象,但是同时也会存在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找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客观地分析市场。
(三)去主权货币的未来与尚未解决的问题
哈耶克非常自信地认为货币的非国家化终会到来,在其著作中哈耶克曾写道:“三百年前没有一个人相信政府会放弃他对于宗教的控制,因而我们也许会在未来三百年看到政府将会放弃其对货币的控制权。”④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第153页。或许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政治身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终究会被经济自由主义的市场所替代。经济学思想中的善变和交替也是历史的规律,我们要顺应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在哈耶克的建议中,预见的是一种去主权、非国家化的货币。货币和银行自由贸易,不同银行之间发行的货币自由竞争。哈耶克设想的是一个反格雷欣法则的世界,即良币驱逐劣币,彼此存在竞争的货币体制下,只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滥用权力,消费者的选择就会令其立即贬值,从而永久地离开市场。在这样的构想中不存在固定利率,不存在国际收支问题。
虽然哈耶克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的构想,但其中还存在许多未清晰的问题。比如是否存在着一种稳定的购买力,人们是否肯定选择这种购买力,我们需要的是区域性还是国际性的货币,这种货币由谁来决定?这些问题是当今面临的挑战,刘津含和陈建认为究竟是由美国政府来支持Libra还是由中国央行发行管理,还是欧盟发起一个欧盟区块链币,或是全球形成一个协调机制共同谋划新的货币体制,这些都还没有答案。⑤刘津含、陈建:《数字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研究》,《经济学家》2018年第5期。戴金平和黎艳认为目前比特币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数量有限不足以支撑全球的交易,同时存在共识机制效率过于低下等问题。⑥戴金平、黎艳:《货币会消亡吗?——兼论数字货币的未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如今我们只是打开了新货币制度帘幕的一角,还存在着很多未知的领域,还有许多不确定性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五、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回顾兰格-米塞斯争论
在回顾兰格-米塞斯的争论之前,有必要总结一下中国的经济模式。按照思想史的标准,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格应用于经济的测算,在社会主义计划的前提下,也能接受市场有计划地调节。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被判定为成功,而前苏联改革是失败的,进而导致了苏联解体,也使得苏联来不及验证有计划地生产之后能不能接纳市场经济。
中国大部分普通的商品是由市场决定,但是部分核心产品必须由计划来供给,因为市场绝对做不好。例如高铁,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体制和计划体制,任何一个私营企业和国家都难以实现。这种效率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公有制有其弊端,可能导致低效率和资源浪费,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同样也会导致资源浪费、收入分配不公和市场失灵。因此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相互结合的基础,纯粹的市场经济会出现市场失灵,而纯粹的计划经济会出现政府失灵。因此需要考虑是否能够用一种技术去协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同时减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一)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体系变革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不可避免的,冯科和杨威认为尽管我们不能全面地解决问题,但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更逼近地解决问题,更接近更低成本地解决问题,万维网技术、网络科学学科的交叉、计算机思维、数据化、网格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①冯科、杨威:《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再论兰格-米塞斯争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Jorgenson和Stiroh认为当新计算机的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提升到海量的时候,有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通过互联网之间传递信息和形成共识,可以化解很多原本的社会冲突和矛盾。②Jorgenson,D.W.,&Stiroh,K.J,“Raising the Speed Limit:U.S.Economic Growth in the Information Age,”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0,31(1),125-235.在这种技术背景下,整个国家治理模式也从过去的隐形治理模式转向显形治理模式,从过去的封锁消息,到借助新技术公布消息,消除神秘性的同时也消除了公众的恐慌,因而这是整个社会治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得到结论,信息技术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获得了新的动力。
信息革命用信息化、知识性、扁平化的组织和智力性的劳动不断地提升中间服务的质量,提升整个经济的效率和经济质量。或许可以认为,挑战我们的不是经济现实,而是经济理论,即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质量的度量是不足的。除了数量,还要关注经济质量的改变,新技术确实为经济做出贡献。反观中国经济,虽然近年GDP增速下降,但是事实上现在的经济学计量方法滞后于经济现实,因此不能很好地对新经济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观测,经济增长存在着很多统计上的遗漏。这不单单是对经济管理者的挑战,更是对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者的挑战。
回到区块链,从经济思想史根源上反思,在面临新技术新模式的情况下,经济理论和经济学者自身面临何种挑战,创新在哪里,计量方法要如何跟上新经济和新时代的诉求,怎样对数字资产和数字货币进行定价,这些都是学术界的难题和挑战,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巨大的创新。因此兰格-米塞斯的争论,放在现在的技术环境下也仍然有其意义。
(二)兰格-米塞斯争论新解
兰格认为在计算机足够发达的条件下,有计划的生产能够实现;米塞斯则认为如果生产资料公有制,则因为没有激励的机制,有计划的生产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尽管当前的信息技术很发达,但是中央计划者(比如国家发改委)并不能很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例如,中国在太阳能光伏行业的投资损失近三万亿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形成了骗补贴的现象。政府干预造成的低技术含量产品市场过剩就是政府失灵的体现,原因在于中央计划者缺乏足够的激励以及计划缺乏效率。因此兰格和米塞斯的争论其实关注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兰格关注于计算机技术足够强大就能实现,米塞斯关注激励手段和相融程度,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是有机会解决1929年到现在的这个伟大争论。例如,戴尔和丰田企业在局部实现零库存,代表着其生产过剩的消失。所以,在思想和技术的结合被完美地统一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有计划地生产实际上能够被局部地实现。如果区块链技术未来能在经济体系中得到深度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兰格-米塞斯争论。
六、总结与展望
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是以数字进行管理,建设“数字中国”,而这需要颠覆传统会计理论,因为在传统会计理论中并不存在相互印证的流程,就目前而言难以进行数字管理。由于审计师工作的有限性,且审计费用由上市公司支付,利益相关的存在难以避免,比较而言投资者是信息闭塞的。如果区块链能够被运用,生产链、消费链上的每个环节独立记账,形成账本对照将杜绝假账的可能。区块链存储的每个节点会同步复制账本所有数据,信息透明难以篡改,链式的数据库结构验证存储,分布式的共识机制生成新的数据,密码学的方法保证传输访问安全,网络上采取匿名机制保证个人的隐私,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智能合约,进而进行经济行为。区块链作为一种数据库的账本技术,安全是其最重要的特点,节点越多,安全性越高。金融监管如果使用一致的易于审计的数据,可以大量节省审计的费用和时间,所以未来会计事业会面临革命,会计师的需求下降,会计准则可以编程,审计工作可以用机器人替代,将比传统的方式更加精准地监管金融业务,余额和交易记录都可被追踪,世界经济将变得透明。
经济的行为模式也会因为区块链发生彻底的变化。传统模式中,买家和卖家通过第三方支付,所有的主机是支持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的模式。区块链是一种新的呈现模式,多点分布式的存储,使得错误记账的现象大量减少或消失,在金融、公益、监管、打假领域均能解决痛点问题。区块链可以降低对账的成本和解决争议的成本,使公益更加透明,使商品能够正品溯源。人类的生产、分工和合作越来越细化,产品诞生需要大量部件组成,在区块链技术下,任何产品的问题都可以溯源。因此区块链在供应链的溯源、保证质量、追求责任方面,在未来的工业智能生产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区块链1.0是数字货币时代,2.0是智能合约时代,3.0才是完全的区块链系统。当前的区块链存在局限,比如因为效率限制,高频交易无法实现;涉及数据隐私问题,目前保护机制还不完善。因此中国区块链领域尚比较混乱,技术还不成熟,存在虚热情况,不是热在用技术解决现实问题,而是热在集资圈钱、炒作估值,尤其是热炒的绝大部分首次代币发行(ICO)都是集资工具创新,不仅与技术创新无关,还会提高企业与地区的融资成本。因此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别需要防范资本市场的炒作,监管部门需要主动介入,鼓励行业的专家帮助公众辨识。在要求ICO为集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区块链需要从技术上进行提升,运用到社会管理当中,比如金融征信,政府建立公链方便其它机构和个人的查询,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同样需要相关法律的适配。
综上所述,在中国经济面临这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需要以正视听,给社会提供一个思考视角,从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全面地认知区块链技术,对当前经济与货币制度的运行机理、思想来源、未来趋势进行系统的经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