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

2022-04-07肖燕飞

社会科学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共同体一带一带一路

肖燕飞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20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经传统向现代的快速转化,呈现出崭新的文明形态,并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

一、“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截至2022年3月,“一带一路”成员国已达180个。“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联通亚太和欧洲经济圈,还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成为当今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3]“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和合作机制构建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将中国梦、亚洲梦、世界梦对接,对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具有持久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提出了“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新文明观。作为一条交流互鉴之路的新型发展之路,它用文明将沿线各国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演绎着沿线国家共有的文化记忆。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推动下,打造着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共赢、文明互鉴的命运共同体,凸显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一)回应了人类生存发展与全球治理的现实困境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变革期与发展调整期,世界核危机、环境恶化、地缘政治、霸权主义、全球疫情等全球性问题叠加共振,愈来愈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加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逐渐深入,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凸显,如何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从宏大的国际视野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出发,提出了全人类将共同探寻今后主导国际秩序的重要价值观念和共同遵循的准则的科学论断,[4]同时提出了“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5];“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的论断。为了应对各种全球性威胁与挑战,共创美好家园,国际社会比以往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唯有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秉承“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沿线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增进彼此战略信任,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美好未来。

(二)开创了多元文明交融的发展新路径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一方面打破了文明形态的“西方中心论”,另一方面从全球视角与沿线各国共同价值出发积极回应了新时代“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面对的文明发展问题。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已不符合当今时代逻辑,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成为全球人民的共同呼声。[6]一带一路”将中国与亚非欧广大地区对接,并延伸至南太地区,实现了世界与中国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东西方文明的再度交汇与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宗教复杂、历史文化各异,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诸多隐形壁垒,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潜在风险与隐患。“‘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7]只有坚持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在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包容互鉴,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沿线各国潜在风险,推动沿线各国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也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8]“一带一路”旨在通过合作共建、互融互通的发展机理实现沿线各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持续繁荣及长治久安。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了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融汇,其蕴含的理念与展现的版图,是中国从全球视野、整体性思维层面,从全球治理实践角度,以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为起点,客观应对人类文明格局走向,并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中国判断;为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对世界文明的中国贡献。

二、“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渊源与文化底蕴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既有着浓厚的马克思主义渊源,也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积淀与涵养。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论证了人类文明的生成、发展及演化规律,阐释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及文明交往的重要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各种交往形式的相互联系的序列,各种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9]。

由此可见,正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进,形成了纵向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多元文明画卷,横向上不同时代文明的循序演变,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多样论由此得到确证。对于文明发展方式及道路选择,马克思指出,基于俄国公社和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俄国“能够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制度单纯从它可能延续的时间来看,在社会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而占有资本主义生产使人类丰富起来的那些成果”[10]。

列宁针对生产力落后的苏维埃俄国如何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主张加强与资本主义的合作与交往,学习和汲取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即“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针对要不要学习外来文化,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12];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如何学习外来文化”的问题,毛泽东强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愈加重视文化交流,强调文明交流互鉴。关于如何对待中西意识形态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江泽民在提出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强调要尊重和维护文明,积极开展与国外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他指出“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14]。胡锦涛指出“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新文明观;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2018年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指出:“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5],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的互动交流,更是人文领域的交流互鉴。作为一条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丰沃的土壤,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整体思维,“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容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原则。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整体思维的承继与拓展。老子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康有为提出“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等。“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整体思维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秉承这些思想,以“一带一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强调“和衷共济”、相向而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的承继与拓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蕴含了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国际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表现出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与自然观等等。这些精神内核经久传承,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和谐共生的思想。秉承这些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人类文明因丰富多样才具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各文明之间要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包容精神的承继与拓展。《周易》指出“君子以厚德载物”,林则徐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都深刻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包容精神。“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5];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的国家求同存异、包容发展、谋求共赢,维护和拓展各自正当国家利益,并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的承继与拓展。孔子指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强调“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古人从仁爱精神出发,倡导平等、尊重他人,与人为善。“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做到包容尊重,文明交流如果缺乏对他国的尊重,不仅会阻碍沟通,更会带来文明的衰退。

三、“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基本前提下加强文明之间的互鉴交流对话。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遵循平等、多样、包容开放、共享性的基本原则,坚持求同存异、互学互鉴、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共商共建共享。

(一)平等性原则是“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和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风格各异、形态不同的文明形态,各国文明都是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都扎根于自身的生存土壤,产生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凝聚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认同与精神追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漫长的文明历史中,无论是古代的四大文明还是近现代的各大文明都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文明都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其地位都是平等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5]。

文明的平等是文明交流的前提,只有秉承谦虚、平等的态度才能实现文明的双向交流传播;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可能产生文明的单向传播,其结果必然是文明的同化。

(二)多样性原则是“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源泉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文明的多姿多彩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的演进与人类历史的延续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明形式,呈现出共时态的并存与历时态的传承。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各民族、国家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的世界历史文明,从茹毛饮血到信息社会,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华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是一部与其他异质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兼容并蓄而形成的多元一体文明。西汉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首次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15世纪初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共同影响作用的多元复合文化。文明本没有冲突,“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16],促进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融,实现文明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

(三)开放包容性原则是“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

差异呼唤文明的开放包容。一切生命有机体的发展都需要新陈代谢,人类文明也需要开放包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明的多姿多彩形成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区别,但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作为文明世界的特征,并非是沿线各国交流的障碍、对抗的理由,更不是冲突的根源。相反正确对待文明的特点及差别,尊重世界文明丰富多样性,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5]、和谐共生的宽广胸怀与开放包容精神是促进沿线各国发展的不竭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秉承开放包容精神,人类文明才有活力。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因其包容性的特征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的多元一体开放格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无论宗派流派如何众多,却总能在多元融汇中消化吸收异质文明,最终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多元一体的思想文化体系。两千多年前由中国开启的丝绸之路,合作、开放、共享的丝路精神一方面促进沿线各国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一带一路”再次实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聚合。受制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双重挑战与风险:内部,西亚与中东地区政局不稳,冲突动乱不断,受极端势力威胁较大;外部,隔阂与偏见、西方的干扰与包抄也可能激活国内安全隐患。再加上沿线多元文化、语言方式、行为习俗、民族宗教信仰等存在较大差异,易呈现文明交往的偏见与隔阂。有鉴于此,唯有倡导文明宽容,秉承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精神,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才能促进沿线各国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四)共享性原则是“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归旨

共享即惠及各方,以参与主体建设成果的共享、互惠共赢的实现共同建设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未来。“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16]共享性原则意味着平等交往,尊重彼此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利益的分享源自参与主体文明形态平等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共享性原则意味着对参与主体文明形态彼此承认,即各参与主体利益一致性的相互承认;共享性原则意味着参与主体文明形态理解沟通,优势互补,各美其美,即分享的利益在理解沟通中达成,在共融共通中实现沿线各国大发展大繁荣。

四、“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案

(一)依托中华文明助力“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内生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次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6]。我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一带一路”倡议要以中华文明为依托,以文化自信的气度、开放包容的视野、谦虚的精神、合作的态度,打通痛点,有效应对“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问题与挑战,可持续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以中华文明为精神土壤,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与坚守,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与别国文明进行平等沟通与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绵延五千年积淀形成的深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底色。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要“不忘本来”,坚守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在开展“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中,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国好声音。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讲好中国故事是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全面、多彩、真实地展示中国面孔、弘扬中国时代精神,是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是消弭中西方之间的逻辑思维差异及文化价值观鸿沟、探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价值共识的重要举措。运用中国话语讲述好中国故事,既要“敢讲”也要“善讲”。

“敢讲”。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史无前例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外传播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要坚持“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最强音。针对国际上一些热点及敏感问题,不能逃避,而要主动释疑解惑,全面及时发出中国声音。

“善讲”,即要统筹全局、创新传播理念和方式,强化传播能力。其一,统筹全局、创新传播理念,加强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建设。当前,国际舆论生态依然是“西强我弱”,我国对外传播工作话语体系比较滞后,因此要主动作为、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话题,通过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等,进而抢占舆论制高点尤其是国际传播制高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8年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同年在中非合作论坛中提出“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体”等等,进而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竞争中快速地抢占了道义制高点,发出中国最强音。其二,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与方式。要想让中国故事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就需要把“说理”与“陈情”有机结合,做到充分考虑沿线各国受众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风俗习惯,融通中外文化,既要“自己讲”,也要让“别人讲”。在宣传“一带一路”的建设成就时,一方面要谈“一带一路”对中国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要谈“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贡献;既要让中国国内媒体发声,也要让沿线国家的相关媒体发声。技术方面,要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着力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全面、权威、及时、立体、形象地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及中国智慧。

2.以中华文明内在的开放包容性打造共情文化,以文化共情力量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历史渊源、地域文化、价值观念及宗教信仰差异较大,因而在文明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这也将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障碍。构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机制,须找到异质文化相通点,打造共情文化,探索不同文化体系的交叉地带,在文化交流中寻求精神共鸣,共同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

所谓“共情”,又译作“同感”,即设身处地站在别人角度感知、体验、思考和行动;“文化共情”即同质或异质文化之间的“感同身受”;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共情”其要义在于沿线各国坚持互利共赢、共建共治与共享共美的全球治理观。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共情传统,蕴含丰富文化亲和力与价值感召力,共情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之一。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古代共情思想的集中体现。古往今来,中华文明秉承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开展着与本土文化之间、与异质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

“一带一路”倡议下,应该以平等、尊重、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以“美”的文化共情力量积极架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之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其一,文明交流互鉴主体要坚持互利共赢,共谋全球发展福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论大小都是美好世界的建设者,因此要平等尊重、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彼此利益关系;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通惠合作,共同面对全球威胁和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其二,文明交流互鉴主体要坚持共建共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各国相互联系、休戚与共、合作共赢的时代呼唤更加强劲;另外,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粮食安全、网络暴力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已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唯有共建共治才能克服人类的共同威胁与挑战。其三,文明交流互鉴主体要坚持共享共美,共创和谐美好世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内,发现创造自身的美;对外,欣赏包容他人之美,以实现大同之美。

3.以中华文明内在的“谦逊和善”的精神特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世界话语体系中的“中国话语”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在拥有了更高国际地位的同时,也肩负着更艰巨的国际责任。在全球化日益复杂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时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使得我国的国际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尤其是在处理我国与沿线周边小国关系时。这些国家一方面希望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实现共赢;一方面少数国家也担心中国的强大会造成某种形式的威胁。为此,中国需改变以往大国的霸权形象,树立友爱形象,打破“国强必霸”的世界丛林逻辑。在文明交流互鉴机制构建时,需要积极转变大国话语体系,以更亲切的姿态践行大国责任与担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具有众多亟待挖掘开发的话语题材,而且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衔接中外文明交流的独特文明。古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锐者易折”。我们需要依托中华文明的优势,减轻“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众对中国大国形象的顾虑,更多地考虑沿线各国受众的认知基础与思维逻辑,激活民族文化的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国际文明交流话语环境。

(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外在机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1.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政府与民间广泛的文明交流互鉴

注重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其一,主动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文化战略,积极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的根本出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5],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产业法律监管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规划,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开发,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走出去项目与工程建设,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出台一批有利于文化交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文化产品的交流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以有效解决文化产业的乱象。其二,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强大中国媒体实力,积极争取国际信息发布权和话语权。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明对外传播劲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风貌。

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其一,强调“一带一路”官方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及官方平台的运用,与东盟、上合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及成员国建立多种人文合作联委会机制,并充分发挥现有官方平台中国——东盟、中阿合作论坛等合作平台的作用,在既有框架下整合各方面人文资源的力量:充分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支持其向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视中西部省区的独特性,积极发挥中西部省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历史、人文优势,加大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等多语种的影视、广播、游戏节目制作。其二,依托政府开展的中长期交流机制——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办学、互办文化年和艺术节,与沿线国家旅游投资合作等,应注重顶层设计的综合观照与长远规划,落实年度合作计划,形成有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

2.坚持国内与国外市场相对接,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的输出与输入

目前,基于国际社会的主流文化产业是西方文化霸权实施的重要载体,所以发展强大的民族文化产业是“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东方语境创设的重要路径,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了解“一带一路”境内外不同区域的政策法规、风土人情,调研和考察目标地的社会风气、人文关系,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目的地的本土化标准,专项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适合国际市场需求并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与沿线各国的互通有无搭建优质的互动平台。其次,依托中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贵州作为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聚集区优势,重点拓展中国境内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新思路、方式,加强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输出。再次,提高文化产品的产品质量、国际化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认可度;发挥现有思路品牌优势,精心打造新的国际文化交流品牌。最后,依托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注重利用网络平台与新媒体,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以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创造了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发展模式,也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大贡献。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处在走深走实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共建、互融互通的发展机理,将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区域战略同国际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实现着双边、三边甚至多边的合作形式;通过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从理念及实践层面推动打造更加均衡普惠的包容性全球化文明和新发经济带。[3]“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休戚与共、共同繁荣的过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如何把握好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走好“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对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一带一带一路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