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信任对儿童防诱拐教育的影响

2022-04-0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提供者社会性正确率

段 丹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衡阳 421001)

1 信任、选择性信任的概念

信任即“相信而敢于托付”[1]。信任他人,就意味着对对方的意图或者行为有积极的预期,而把自身置于弱点暴露,容易受到伤害的处境。儿童并不会信任所有的人,而会使用策略,选择信任具有可信特征的人,并且,随着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变化,信任也会发生变化。

选择性信任的英文表达是Selective trust,可以将其理解为“有选择性的相信”。选择性信任是当儿童面对不同的信息传达者时,他们能够依据信息提供者之前提供信息的正确率,预测其之后的行为表现,选择性地信任那些正确率更高的信息传达者[2]。儿童主要依据与知识相关的认识性线索和与社会信息相关的社会性线索,做出选择性信任判断。认识性线索主要是指信息提供者所提供信息的特点,如信息是否正确、信息质量的高低程度、知识的专业性等特点。社会性线索主要是指与信息提供者相关的社会关系,如幼儿与信息提供者的熟悉程度、信息提供者道德水平的高低和面孔吸引力等特征。

2 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因素

2.1 认识性线索

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的正确率,对幼儿的选择性信任具有重大影响。研究发现,当信息提供者所提供信息的正确率不同时,年幼的幼儿能判断出谁提供信息的正确率更高,并且会信任正确率更高的信息提供者。例如:Koenig等人(2004)以53名3岁和4岁的儿童为被试,使用物品命名的实验范式对被试进行测试,在实验中,两位信息提供者提供答案的正确率截然不同,分别是100%的正确率和0%的正确率,当两位信息提供者对新异物品提供不同的名称后,相比3岁儿童,更多的4岁儿童会选择信任之前对熟悉物品命名正确率为100%的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名称[3]。

随着幼儿的发展,幼儿已经不再满足于“是什么”和“在哪里”的问题,而是更加关心“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在关于“为什么”的回答中,有的解释没有很多的信息量,只是重复了问题,回答的信息质量低。有的解释则包含了更多的信息,真正地解释了问题,回答的信息质量更高。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根据两个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判断出谁回答的质量更高,并且信任信息质量高的回答者[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当成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那么,儿童对于他人专业性的信任是广泛的还是特殊的呢?有研究表明,在判断“怎么做”的答案时,儿童会受信息提供者知识的专业性的影响。幼儿首先会判断信息提供者的知识存储量是否丰富,然后,判断他的知识状态,进而识别出其是否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最后会选择信任专家以及专家提供的信息,而不是普通人[5]。

2.2 社会性线索

对影响选择性信任因素的研究中,除了认识性线索,还有社会性线索。当婴幼儿出生后,主要是和熟悉的人相处,所以,当面对不知道的问题时,儿童会选择信任具有自己熟悉特征的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答案,而不是陌生人。随着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会主动地信任具有可信任特征的信息提供者,而不是被动地信任熟悉者的答案。Shafto和Eaves(2012)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的幼儿会信任善良的玩偶,而不是充满恶意的玩偶。这些研究表明,4-5岁的幼儿会选择信任具有正直品质的个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信息提供者的面孔吸引力对4-6岁幼儿的选择性信任具有重大影响。大部分4-6岁的女孩会信任具有高面孔吸引力的信息提供者,即女孩的选择性信任会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因素主要有认识性线索和社会性线索。但是,当这两种线索发生矛盾时,幼儿会选择更信任哪个呢?研究结果表明,3岁的幼儿会选择信任具有社会性线索特征的信息提供者,而不是具有认识性线索特征的信息提供者;4-6岁的幼儿在判断信任谁时,总是会优先考虑认识性线索,而不是社会性线索。Corriveau和Harris(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当3-5岁幼儿面对熟悉和陌生的信息提供者时,幼儿会信任具熟悉特征的人,当熟悉的教师所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时候,4-6岁的幼儿会信任陌生的教师,在实验结束后的第二天甚至是第二周,仍然会继续信任陌生的教师,说明认识性线索对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3 选择性信任对儿童防诱拐教育的意义

儿童拐卖犯罪既对家庭造成重大伤害,又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直接影响,且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及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儿童被拐卖的案例越来越多。因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生活经验较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极易被他人拐骗,所以,利用影响信任的认识性线索和社会性线索,开展防诱拐的教育活动,让更多孩子和家长了解防拐防骗知识,让孩子知道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来保护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防拐骗具有重要意义。

4 如何使用选择性信任开展防诱拐教育

研究表明,当两种线索发生冲突时,3岁的幼儿会选择信任具有社会性线索特征的信息提供者,比如:3岁及以下的幼儿倾向于信任熟悉的人。所以,人贩子常常会冒充幼儿的亲人或其他相关人员,然后,和幼儿说自己是受了爸爸、妈妈或其他人的委托,来带孩子回家或者去别的地方。有的甚至还会继续哄骗孩子说,自己也得到了老师的同意。利用如此“熟人诱惑”,骗取孩子的信任感而诱拐孩子。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幼儿,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谎言,以防“熟人”拐骗孩子。被陌生人强行拉拽时,一定要及时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从而吓跑坏人。

幼儿信任善良、正直和诚实的人,且常常被教育要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因此,骗子往往会利用幼儿善良、单纯和乐于助人的品格,有意引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告诉幼儿,成人不会向幼儿请求帮助,有人问路就说不知道,让他询问附近的工作人员或警察。研究表明,许多儿童都比较信任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会信任具有亲和力的阿姨。所以,这里特意提醒家长和教师,在防拐教育中,要说明女性诱拐者和男性诱拐者都具有威胁性。

研究结果表明,4-6岁的幼儿总是优先通过认识性线索去选择信任对象,会信任信息正确率和质量比较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容易信任知道自己个人身份信息的诱拐者。所以,教师和家长都要注意保护幼儿的个人信息,不能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泄露幼儿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应该教会幼儿,当遇见知道自己个人信息的陌生人时,应该想办法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不能盲目轻信。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拐骗幼儿和伤害幼儿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家长和幼儿园都要提高自身的防拐知识水平,注重对幼儿进行防拐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防拐骗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防护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提供者社会性正确率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基于隐私度和稳定度的D2D数据共享伙伴选择机制
网络言论自由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做商用车行业新材料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访同元集团副总裁赵延东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