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课堂中的阅读素养
2022-04-07张馨
张 馨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在以往的阅读中,阅读教学主要强调词汇理解、词组理解,强调句子的理,关于阅读材料的背景、语言环境、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承上启下、前后的逻辑、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特点等要素却被忽略了,他们不愿意从文章的整体上、全局上进行考量,缺乏对所阅读材料的主题思想、作者写作意图及文章鉴赏层面的分析和欣赏,只会简单的理解语句和语法,这背离了阅读的最终目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起不了促进作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最终的阅读目的。对词汇和句型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说不重要,恰恰相反,分析句式对语法的讲解和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在阅读课堂上我们会发现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词汇、语法基础是很难读懂文章的。阅读技能的提升要建立在有足够的基本阅读能力上的,即学生要掌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句式分析能力的。但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即使我们在阅读的课堂上详细系统地讲解语句与词汇的运用,但对理解文章还是欠缺。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看,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只看表面的某一句话写的是什么意思,并不会通过语言环境揣摩词意,归纳主题思想,辨别语句或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推测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意图,不能深刻的理解文章想要传达的信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涉及我们如何理解“阅读素养”。阅读素养是指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构建意义,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阅读这可以通过阅读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参与日常生活的各种环境中。
我们要通过文本内容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认知、筛选、阐释、评价和创造的能力。在阅读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结合阅读材料提问学生:“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段落的大意进行概括”,针对学生在阅读文章中不懂得句子和词汇进行讲解,然后做课后的练习题。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不到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也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就是所说的言语形式的教学,换句话说大学中传统的阅读教学只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筛选能力和阐释能力,而对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忽略了。言语形式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熟悉外语句式的表达方式,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代替阅读教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更不能教会学生快速、准确地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当今的阅读教学理念。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要考虑:首先在整体上对文本形成一种广义的总体的理解,包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文本的主题,许多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其次在阅读中要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将问题中的信息和文章中的原来的或近似的信息相关联,以此得出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或许隐藏在句子里,或许隐藏在多个句子当中,而这些信息或许包含不同类别的信息,这就需要学生进行甄别。对文章有了基本的理解和认知后,学生有没有能力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能不能通过这些信息得出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达的信息,得出一种判定,推断出文本的意图和情感,掌握所阐述的事件的原因和内在含义。最后,思考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评价文章中的观点,用道德或审美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同时鉴赏文章的风格,有能力区分不同文章语言上的细微差别。所以说教师经常在课堂上问学生读没读得懂,其实只在关注学生对词汇、句子的表面理解,并没有意识去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更大信息量,更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只在于阅读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如何阅读,这样也势必会造成改善学生阅读速度及方法的训练不够。我们可以从阅读素养的培养为出发点,多元阅读教学为主,包括阅读文本、阅读方法策略、阅读文化背景、阅读主体的动机兴趣等重视实用类文章阅读素养的提升。
1 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最初动力,阅读也不例外。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教师想获得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需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活动的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以此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也是为进一步的阅读素养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感到一上阅读课就高兴,就有兴趣,愿意上阅读课,期盼上阅读课,这样一定会提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对阅读素养的培养创造了主观条件。
还需要指出一点的就是教师应注意阅读教学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认知方式、学生的掌握水平的不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懂得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提出不同的阅读建议,做到有效的个别辅导,特别是对于那些相对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阅读,提高其阅读的兴趣。
2 阅读教学方法的策略
在阅读课上针对阅读素养所具备的条件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评价能力、鉴赏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汲取归纳掌握所传达的信息。在课堂上对所读文章的关键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词语永远是文章的基本单位,文章就是由一个词一个词构成的,就是由一句话一句话构成的,对关键词关键句的讲解会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
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技巧和规则。阅读策略的阅读教学认为在不能忽视阅读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借助阅读的各种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好的阅读是能提出问题、作出推理,找出练习的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内容学会有效的阅读策略,这可以协调获得文本内容和训练阅读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课堂中教师同样要有指导学生阅读的策略,包括教会学生在通过读过的内容及相关背景去推测文章接下来的内容等方法。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要不就是单纯围绕“文本内容”来教学,要不就是单纯围绕“言语形式”来教学,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没有抓住阅读教学的关键。那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如何兼顾?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就是把阅读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策略上,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篇章结构和相应的语言特点可以帮助其提高阅读速度。
3 阅读文化背景的引导
学生应积累言语,迁移运用语言,培养其创造能力,就像为什么现在都提倡古文阅读,古文背诵,只有背诵到了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地会自己创造,这是由内而发的创造,阅读的文章深刻理解之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会灵活运用文字。再有就是对文本文化背景的把握。我们都知道不管阅读什么类型的文章,都是掌握其传达的信息,对于一些文学方面的作品的阅读,不仅需要感受其文字的美好,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一定会传达给读者大量的信息,尤其新闻类的阅读文章更是偏重于信息的获得和把握。教会学生如何把握在文章大量的文字背后所传达的信息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可以通过概括段落的大意,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要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作者的意图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抓住信息的意识和方法。
教师还要通过文本阅读教会学生把现在的阅读内容和以往的知识相连结,这有助于理解内容,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目的语国文化了解越深刻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就会越深刻,因为语言与文化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所阅读的文本中一定是会有所体现的。
4 文本阅读评价的引导
在完成一篇阅读文章的讲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评价文章的表达方式,文字运用的方法,文章结构的组建,让学生表达其观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学生对不同题材的文章的特点有所感悟和感知。对学生阅读的评价问题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是打分,而应过多地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要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理解文本,而不是一定要得到教师所需要的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也会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阅读素养,而不是机械地完成阅读的各种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存在的阅读教学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教师和学生都有自身的问题,为了达到阅读的最终目标,教师要改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找出阅读教学中的欠缺之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良,把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从大量的阅读资源中选出有益的阅读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所要求的各个步骤,最后由我们教师进行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