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2-04-07李群芳李华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学习者课堂教学

李群芳,李华灿

(1.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得到了教育从业者的大量关注。翻转课堂的翻转是指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过来,学习者在课前自主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则进行知识的内化。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大中小学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开发了优质的在线平台以及在线资源,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平台已广泛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多年的教学表明,翻转课堂的进展效果除了受到微课视频、网络平台等因素影响外,更容易受到学习者问题意识强弱、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导向贯穿翻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模型,以“提出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以解决问题作为翻转课堂课中教学的主要目的。那么,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者在课前观看视频或预习学习内容,记录课前碰到的问题,课堂用于教师解决大部分学习者在课前遇到的共性问题仍然。所以,翻转课堂具有问题导向性,课前学习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用于解决问题,这是翻转课堂的内在核心,是解决学习者学习不透彻问题的良药。课前学习以提出问题为目标,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做后教”的教学模式[1],学习者只有做了才会产生问题,伴随着问题进入课堂。翻转课堂可以认为是一种问题导向下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知识的接受与内化。事实上,如何解决学习者问题提出能力一直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从根本上扭转学习者问题提出能力,教师应首先要为学习者树立问题提出意识,选用合适的提问方法,使学习者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问题意识,学会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自觉养成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1 翻转课堂的意义

1.1 有利于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学习者的基础与认知能力一般存在较大差异,翻转课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对于学习困难学习者的效果更佳。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习者课前通过微视频观或其他教学资源进行自学,课堂教师则根据学习者在自学时产生的疑惑进行指导。因此,翻转课堂教师是针对学习者产生来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的,针对性很强。同时翻转课堂中学习者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使生生、师生互动更加频繁,这为因材施教创造沃土。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有利于构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增强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展现学习者的个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 有利于凸显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活力

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课内教课外消化吸收的教学模式,学习者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学习者可以自己把握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体与中心地位,教师则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演变为学习者发展的促进者、“导师”、“教育者”,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观,提升教师素质[2-3]。

1.3 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4],提升信息化能力

翻转课堂要求学习者课前通过微视频或其他网络资源进行自学,这无形中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微课制作与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课内辅导、交流、答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引导能力。教师与学习者课下的网络互动与课上的相互交流,均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了教师的和信息化能力。

2 问题导向下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的七个原则

2.1 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实施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课程是否有效实施的首要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始终与教学目标保持同步,翻转课堂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课中合作讨论的主线,帮助教育工作者在所有有具体意义的相关情境里确定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已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的客观事实,为学生提供问题导向,使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问题导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是直接提供给学生本次课需要回答的问题,而是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为学生的创造留有余地。

2.2 以生为本的原则

新时代素质首先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唯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做到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或者合作讨论的时候来发现、解决问题,才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成为真真正正的学习主导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参与小组讨论、课后独立整理知识框架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教师在该模式中通过制作或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参与指导学生在小组讨论时遇到的困惑,为学生创造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连续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整体性原则

一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多方面的结合体,在总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技能的理解现状,根据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模式等子块。利用各子块间的协调运转,达到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目的。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采用基本知识传递(课前)、知识消化吸收(课中)、知识扩展(课后)一个整体化的学习模式,同时要注意保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加入家长的监督作用,以确保各阶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4 程序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安排设计这一整体工程中,构成的每一个元素即子块间排列组合应符合程序性,也就是要给出完整的操作顺序,使实际教学中能够有序进行,真正做到教学循序渐进。因此,教学过程要具有程序的规定性和各子块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科学性与合理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简单明了,可严格按照“课前自学、课中小组讨论、课后归纳整理”的顺序展开,贯穿学习过程的问题主线也可依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逐步进行。

2.5 反馈性原则

完整的课堂教学反馈是不可缺少的,反馈信息可借助教学效果的测评来实现,以学生在教学环节前后的改变和学生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依据,其结果可用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最显著的优点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便捷性,学生借助特定的网络平台将课前遇到问题与疑惑传递给老师,老师通过学生的反馈结果进一步完善课中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关于学生反馈疑惑与问题的解答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6 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在制定时只是一个设想,要在课堂教学时实现它必须满足主客观的相应条件:一是主观上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能力水平等;二是客观条件上主要考虑学校及当地的教学情况、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设施、电子资源的贮备以及相应程序软件的提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较传统课堂对教师和学校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能够支持教学的主客观调教。

2.7 问题性原则

问题导向教学,是指将取自生活中的真实或者拟真实的问题作为组织教学的驱动力,并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借助问题的核心力量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把问题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以“问题”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并探索新知,实现学生掌握新知、锻炼技能的目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学会自主、自主学习、自我创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问题意识的提升途径

所谓的问题意识,指的是学习者因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和感知到的个人很难理解的问题而引起的怀疑、焦虑的心理状况,是一种为发现、理清、破解问题的心理形态。显然,该心理形态会极大地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理解能力。故提升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作用。

3.1 借助延拓理念,产生新问题

众所周知,大学数学教学中介绍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条件一般都是理想化的情形,和现实生活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对简单的数学问题做恰当的拓展,就可创造创出很多有利于问题培养与解决的数学情境。如,在学习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中心极限定理后,学习者理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基本条件是“无穷多个相互独立的事件或随机变量的叠加就服从正态分布”,但现实中很难找到无穷多个相互独立的事件或随机变量的叠加的情形,现实中事件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关联,于是便可引申出“众多不完全相互独立的事件或随机变量的叠加就服从正态分布”,如全校学生的课程平均成绩、人的生理特征等等现实中许多随机现象都可以看成众多不完全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的叠加,故而服从正态分布,这就解释了正态分布在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这种通过简单的社会现象延扩后的讨论,能够使学习者经历身临其境的感觉,毫无疑问对产生、解决新问题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丰富和提升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习者探究问题的兴趣。

3.2 借助复杂问题,提升问题提出能力

对于复杂问题[5-6]时,常利用梳理、简化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简化意识,使学习者能有条件有步骤地将复杂问题逐步分解为简单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更常见、更简单的情形。例如,在高等数学中求多重复杂函数的导数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很容易丢了多重复杂函数中某一个简单函数的导数,此时,教师要提示学习者首先应将多重复杂函数分解为一个个简单函数,引导学习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教学中借助以变设疑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使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作更深层次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提出能力。学习者一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问题提出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就能养成于矛盾处深思的良好行为,进而打开想问、敢问、能问、会问的良好局面,达到课堂教学特别是翻转课堂教学的目标。下面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对其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步骤作详细介绍。

4 定积分概念的教学设计

(1)课前任务。老师要准备几个问题供学习者在课前自学的时候思考:一是定积分概念的核心是什么?二是定积分的来源背景是什么?三是定积分可用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习者课前预习时可围绕教师提供的这几个问题进行,这是问题导向下翻转课教学模式的关键一步。学习者要尽量理解要学习的内容并及时总结,整理好疑问与问题,并利用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等方式向教师解惑。

(2)课堂任务。一是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教师与学生可围绕课前教师准备得几个问题和学习者在课前自学中碰到的困惑互相提问,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二是借助实际例子,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例如:如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和物体的质量。三是思考过程。引导学习者思考:如何计算标准梯形的面积和均匀物体的质量?然后引导学习者拆分曲边梯形和不均匀物体。教学中通过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深度分析,使学习者能够完全投入探究过程,进而得出问题的共性特征,并由此引申出定积分的思想,得到求非均匀物体某一方面特征问题的求解方法,即定积分的本质: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四是重要知识讲解。深入讲解本章节内容要理解的定积分的思想、与方法,讲解定积分思想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五是反思与总结。学习者和老师可以就本次学习内容进一步通过师生、生生、组内、组间相互提问、交流、分享、归纳总结等方式完善本节学习要点[8]。为构建个性知识网络,学习者在历经课前前置学习、共同体探究过程之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前置学习可视为学习者个体同质化的必经之路,会出现不同的学习结果和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产生共同体知识的前提。在合作探究时,共同体成员借助协商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社会性知识,此时学习者进行反思总结就可将社会化知识内化为个性化知识。反思总结的内容含课程知识、问题解决策略等多个方面。

(3)课后任务。为强化定积分概念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学习者应及时总结撰写学习心得,完成知识思维导图的绘制与相关习题。为提高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可借助网络等现代方式查找与自然科学中能用定积分解决的相关案例。学习者学习了定积分概念之后,可深刻体会到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等概念的思想,可广泛应用于处理学习、生活遇到的种种困难,化复杂为简单,包含了事情功成之道。积分所体现的思想用滴水石穿来合理解释,其实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成大德必须先养小德。

5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7]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以提出问题为前提,以探讨问题为桥梁,以解决问题为最终落脚点,在解决问题中无形培养了学习者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职业教育角度来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习者具备了职业情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性素质等素养,也是教师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自我培养创新的过程。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学习者课堂教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