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具体实践
2022-04-07孙慧珍张全智王晓春
孙慧珍,张全智,王晓春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思政工作成效显著。仍有少数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思想道德滑坡、道德行为选择偏差等问题,以上问题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高校思政工作过多地理论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对学生群体的变化反应相对滞后。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不理想,预期目标效果打了折扣[1]。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于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我国新时代林业高校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是如何把立德树人任务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效地落实在高校育人的实践中有效结合并得到执行。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课程思政”理念的适时提出正是我国基于高等教育的整体考量,也是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达成的重要共识。
2 利用通识教育开展课程思政
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课程教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尤其林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生态化,他们直接关系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
生态学是交叉学科,是各国政府和人们解决当前和今后长时间内不可避免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矛盾的有力武器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教育基础支撑。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科创建于1952年,学科经一甲子有余的发展,业已形成了森林生态学研究特色、建成了科技部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科研平台。本学科建设始终以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保育为导向,为我国输送了大批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技能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五年前,生态学科开设适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通识课程“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作为全校所有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充分深入挖掘利用该课程内容所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2],使学生学会运用生态学理念认识和分析自然界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等问题,培养学生生态思维能力,形成生态文明思想,从而真正运用好通识教育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全面贯彻和提升“课程思政”[3]。
2.2 “课程思政”具体实践
充分保障教学质量是实现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达到“课程思政”目标的前提。要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那么,将课程思政适当融入生态学教学环节中,是必由之路[4],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2.1 围绕课程特点和思政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选择适合的教材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贯彻“课程思政”至关重要。首先针对全校各类专业性质和背景出发,征求不同专业学生意见,比较国内外教材内容,选择适用的较新教材及参考书。其次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要求,适当删减实际应用弱、常识性陈旧知识,着重突出讲授当今世界上生态学领域前言热点、强实践性和强应用性的知识点。再次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收集国内外生态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及时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施教,使教学内容与世界前沿保持一致。通过不断整合、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又保证科学性和趣味性,达到“课程思政”目的。
2.2.2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思政教育
生态学研究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深入综合灵活地有机结合起来是课堂发展的新趋势,将生态理念传递给学生。课堂上采用讨论式、互动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讲授、讨论、作业练习等活动,使生态文明思想深植学生内心是课堂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务必引导激发学生的总体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堂上充分用好多媒体技术,展现与本节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像、纪录片和音频等,生动有趣地说明生态学现象、过程以及热点问题,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富有启发性和表现力,弥补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充分表达的不足。有效地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同学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之情。
课堂讨论是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提前一周时间就某一热点提出论题,并为学生提供专业网站,指导搜索相关知识点,让他们提前准备,总结凝练论题的观点及论据。于课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成员之间充分各抒己见,教师组织点评,引导思考,最终通过相互阐述观点,形成小组论点。然后组间陈述观点,进行点评和讨论。通过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分析问题的实质,可使问题脉络逐步清晰。此讨论方式主旨在于提升学生对问题本身认识的高度,使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讨论活动,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追踪本学科与前沿、国家政策性的结合点。基于此才能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共感,并经由知识、观念和思考上的分享,上升为价值观念的分享和碰撞和反思,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纠正有偏差的想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靠近。
2.2.3 科研促进思政融合的教学
目前生态学研究发展相当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快。向学生传递生态文明精神的历史使命主要责任在生态学教师身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具有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是第一要务,如果生态学教师缺乏生态学专业的科研背景,很容易把课程讲成照本宣科,难以扩展相关知识背景。科研工作反哺教学体现之一是促进教学效果,比如教师通过阅读大量本学科世界最新前沿文献、国家关切点,更好地熟悉生态学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和趋势,通过教师自身知识更新和积累,并积极将课题组最新研究思路和成果进展融入教学环节,就为教学提供了最生动的素材,无疑对学生知识影响是正向的、积极的。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对科研项目的思路确定、文本撰写、项目实施及文章撰写等方面的亲身经历,率先垂范通过自己言行自然体现生态文明精神,使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保思想意识和生态道德素养得到真正的升华。同时唤起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在生态领域实践和研究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现代高校课堂教学无疑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前沿主阵地之一,培养具备生态文明观、积极生态文明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重要要求[5]。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生态学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深入,同时涉及各个领域的全球生态环境风险也不断被提出,我们不断地丰富、更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主动发挥生态学课堂主阵地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观念意识,从而达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