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实现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
——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磨课所得
2022-04-07江苏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星湖校区226000黄嫣琳
江苏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星湖校区(226000) 黄嫣琳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南通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主题观摩暨‘革命传统作品解读与教学’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执教了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第一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经典红色革命传统课文,讲述的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为沙洲坝村民挖了一口井,乡亲们立碑感恩的故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革命传统课文,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儿童现实存在着差距,如何突破文本远离学生生活这一难点,让学生真正进入革命传统课文的学习呢?如何跨过时代鸿沟,实现革命情怀的真浸润?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如何实现文本与革命传承的平衡?如何让红色基因跨过时间长河继续流淌?这些都是我与磨课团队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多维思考,找寻“红色”起点
面对教材中的第一篇红色革命传统课文,面对一年级学生,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我们到底教什么?
(一)从儿童立场出发找起点
初期,我检测了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发现本课的朗读是一大难点,不仅词语难读,还长句多,且不容易读准停顿。于是,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井”等12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掌握心字底、广字旁两个新偏旁。
2.会写“吃、叫”两个生字。
3.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学会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4.初步了解课文发生的时代背景,学会根据问题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
这些目标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且重“文”轻“道”,对于革命题材这一类特殊文本,少了革命文化教育,没有很好地实现“文道统一”
(二)理解编排意图找起点
细细研读教材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革命类文本其实还是有区分和侧重点的。陈先云老师将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分为四个领域,即国家、政党、榜样和民族精神。而《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属于政党一类的革命文化题材文章,旨在通过了解革命领袖毛主席的事迹,感受领袖伟大的品质和高尚的人物形象。基于此,我们对教学目标做出了以下的调整。
1.认识“吃、忘、井”等12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掌握心字底、广字旁两个新偏旁;会写“吃、叫”两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学会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3.初步了解课文发生的时代背景,学会根据问题提取文中关键的信息,感受毛主席心系百姓的品质。
二、细嚼慢咽,突破“红色”难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后,两大难点摆在面前,一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好这篇课文;二是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毛主席的人物形象。在对学情充分了解后,我们厘清了本课的朗读难点。
(一)特殊的词语
例如“革命”“解放”这一类词,属于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词语,学生不理解,导致读得不顺畅;“毛主席”“乡亲们”“战士”这一类表示人物的词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江西”“瑞金城”“沙洲坝”这一类表示地名的词,要理解三者的关系才能读得更准确;“村子”“地方”“乡亲们”属于易读错的轻声词。这些特殊的词给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带来了不少困难。
(二)难读的长句子
本课的长句子比较多,读通顺比较难,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停顿。例如读好“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这个长句子,就需要厘清三个地方的关系,才能准确读好停顿。
因此,本课的朗读需要细细指导,不可操之过急,需要一点一点地细细品嚼。首先,拎出词串读,落实好读的第一层次,读正确;其次,将词语放入句中读,落实好读的第二层次,读通顺;最后,带着问题理解句子的含义,落实好读的第三层次,理解着读,读好停顿。就以读好“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这个长句子为例,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在哪儿挖的井?你还能在这句话中找出其他表示地名的词吗?
2.指名读。
3.(将词语放入句子中)谁来读一读?
4.了解江西、瑞金、沙洲坝的地理位置。
5.你能把这三个地方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江西 瑞金 沙洲坝
6.指名读:知道了井的位置,一定能把第一自然段读通顺了。
7.练习读:如果把停顿读准了,句子的意思就更明白了。
三、拾级而上,根植“红色”基因
那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毛主席的人物形象呢?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只解决三个问题“挖井人是谁?”“井在哪里?”“为什么挖井?”从而带着学生体会毛主席心系百姓的人物品格。
在备课时,教师要时时警惕,莫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不要出现形式化的说教。但现实却是,时间久远本身就是一道鸿沟,学生年龄小,对于这一段历史缺乏认知,需要弥补的知识太多了。该如何是好呢?
(一)莫要贪多,贴合学生认知水平
在解决“挖井人是谁”时自然引出毛主席,接下去就该介绍毛主席了。怎么介绍,该介绍多少?百度上对于毛主席的介绍是这样的:“毛泽东(1893年12 月26 日-1976 年9 月9 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 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这是我们熟知的、习以为常的介绍,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这样的介绍是否合适?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学生听了也无法理解的东西,就没有必要讲。
为了贴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权衡再三,对毛主席的介绍分两步走:步骤一,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说说对毛主席的了解;步骤二,用最简练的语言,用尽量让一年级学生明白的语言,告诉学生毛主席是谁。
师:你能在图上找到毛主席吗?
生1:那个穿着军装,挑水的就是毛主席。
师:你们了解毛主席吗?
生2:他的嘴巴下面有一颗痣。
师:你对毛主席的外貌特征有了解。
生3: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打仗。
师:是的。
生4:毛主席从小爱读书。
师:你一定读过《爱读书的毛泽东》这个故事。那谁知道毛主席叫什么名字呢?
生5:毛泽东。
师:是的。毛泽东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人们尊称他为毛主席,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喊一喊他。
师:跟着老师写一写“毛主席”三个字。
(二)随机应变,需“该出手时就出手”
以上环节是课堂中第一次出现对毛主席的介绍,这是笼统的、浅显的认知,只这样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细节处,随处融入对毛主席的介绍,让学生逐步丰满对于这个人物的认知。
如在教学“瑞金城”时,自然而然引出:“在江西省里有个——瑞金城,从‘城’这个字我们就知道瑞金是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很特殊,就在这里,毛泽东被选为主席,从此人们称他为——毛主席。”
又如,在教学生字“住”时,加入这样一个环节:“你能给‘住’找找好朋友吗? 老师把这些词语也送给你:毛主席曾经在沙洲坝——居住;他当时就住在当地老百姓的——住宅;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名字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三)顺势而为,能“情到深处自然浓”
在学生知道挖井的原因后,我带着他们想象毛主席看到乡亲们缺水之后心里的想法,自然而然引出毛主席带领大家为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这时学生对毛主席心系百姓的形象已经有一定的感知,此时更应“趁热打铁”,顺势而为。于是,我通过多方搜集资料,出示一条“时间轴”,罗列了毛主席在瑞金时为老百姓做的一系列事情:1931 年,毛泽东在瑞金被选为主席,在领导大家同敌人斗争的同时,还关心老百姓;1932 年,他为洋溪村的百姓修好了绵江河上的木桥,这座桥后来被称为“红军桥”;1933 年,不仅为沙洲坝的村民挖了一口井,开办了药材合作社让百姓能免费看病,还为百姓分田,亲自带领大家开荒种粮种菜……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毛主席心里一直想着乡亲们,心系百姓,所以大家愿意跟着他打敌人,一起——革命!
通过这条“时间轴”,学生对毛主席心系百姓的品质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也知道正是因为他的一心为民,百姓们才愿意跟着他战斗。为样教学,顺势突破了理解“革命”一词的教学难点。
这样拾级而上,一步步丰富了学生对毛主席的认识,在互动交流中逐步填补知识的空缺,让红色基因育人细无声。
四、贴合儿童,浸润“红色”情怀
在试教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个难题——学生对这样的文本提不起兴趣来,被动的学习让课堂沉闷。学生没有真正地投入到文本中,尽管教学环节比较顺畅,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判断出他们是假投入,不少环节是学生顺着教师的暗示,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我想,尽管这一类题材的文本比较严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贴合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带领学生经历一个沉浸式的学习过程。
于是,我们设计了以下一些环节。
1.导入激趣。
课堂伊始,出示“井”的古字让学生猜,使学生发现古人就是照井的样子造出了这个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2.故事插入。
当学生从文中找到挖井的原因“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时,我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通过录音配图片的形式,补充了这样一个故事——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一天,毛主席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老乡回答说:“吃呀!”毛主席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乡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从水塘里挑的。”毛主席请老乡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主席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挑水吃?”老乡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
3.亲身体验。
感受到乡亲缺水的困难后,更要让学生去体验一把挑水的艰辛。
创设情境:好些天没下雨了,池塘里的水也快没了。孩子们,站起来,我们一起跟着乡亲们去挑水。学着图片中人们挑水的样子,拿起扁担,挑起水桶,扛在肩上,我们准备出发喽!
学生边模拟挑水动作边呼喊号子:“嗨哟嗨哟,走过木桥,嗨哟嗨哟,爬上山坡,嗨哟嗨哟,走下山坡,嗨哟嗨哟,山路弯弯,嗨哟嗨哟,来到水边。”
师:让我们打满水,扛上肩头,准备出发!
(学生模拟挑水下山)
师:下山的路真难走,路面高低不平,我们慢慢往下走,可别摔跤啦;台阶望也望不到头,把水挑稳了,别洒了;前方有巨石,我们慢慢绕过去;悬崖真陡,我们贴着山走。
采访学生:水真重,我们腿酸了、腰弯了,真挑不动了。这水咱不要了,行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这样一些有趣的、有意思的、让学生沉入其中的教学环节,慢慢地引导其产生共鸣。这样可让学生在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的思维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红色思想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