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接中小学课后服务探索
——以音乐专业为例
2022-04-07吕宜菲
吕宜菲
(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1]
1 双减政策的影响
1.1 成才观的转变
“减负”不是新议题,但牵扯了各方利益和诉求,却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学生课内外负担很大程度上来自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成才观中存在的问题,追求分数、追逐排名,学生焦虑、家长焦虑、社会性焦虑,学习任务层层加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全社会转变单一的唯成绩、唯结果的人才观,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是“双减”政策的最底层逻辑。学生有时间与精力去参加实践活动和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才能驱动天赋与潜能发现和激活。[2]
1.2 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意义
“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全面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程设置改革,加强传统短板弱项,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作业改革,合理布置作业,做好反馈分析以及课后辅导。随着校外培训的规范和管理,广大家长更加关注课后服务内容。落实“双减”政策,校内课后服务的设计和完善是重要落脚点。
1.3 对美育教育的要求
“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对作为美育载体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薄弱学校的美育课程所需的基础性物质缺乏,课后服务只能由班主任解决延时服务,中小学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解决师资问题、硬件问题。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营造立德树人的环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学校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和课后服务,是有效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避免盲目参与课外培训服务的重要力量。
2 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
2.1 课后服务的范畴
课后服务是在学校正式课程结束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以培养兴趣爱好、启发智力情感、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托管服务,也称为“课后托管”“课后项目”。[3]“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的政策立场,立德树人、保证学生成长健康,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课后服务实质上是为了学生的美好生活而服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4]
2.2 课后服务的主体
总体上看,我国课后服务主要由市场化运营机构、新兴的公益性组织、政府财政支持学校构成。[5]《意见》指出,“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同时,指出“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与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敞开式的育人方式,允许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育人活动之中。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开展应当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社会的支撑力量和家庭的辅助力量,拓展和完善多方力量参与课后服务的机制。[6]
2.3 作为协同育人推进实体的课后服务
优质的课后服务体系能够协调各主体共同作用于教育系统。学校、社会和家庭是教育系统三大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要素相互渗透交叉时,某一系统那些独有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另一系统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了协同效应,影响了该系统的教育功能,这种现象称为协同教育”。[7]课后服务活动融合了家、校、社共同的教育需求,同时三者也整合教育资源为课后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成为当下及未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联结点。
3 中小学课后服务对师范院校音乐师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师范院校音乐师资培养在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形式方面也必然需要调整。
3.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配置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是开设几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自主创业实践中,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各方面深刻的综合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沟通、协作、良好的道德素质,这些能力和品行的培育需要高校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更丰富的选修课程体系。辅导员或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在相关教学中常常只是处在基础创业知识的介绍上。音乐类专业教师大多缺乏创业经历,实践不足。邀请聘用的校外优秀校友、企业家担当创业导师,形式上常是专题讲座、座谈会等,频率低,创业导师的实践教学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3.2 教学模式和内容的调整
地方高校音乐类人才培养,以立足应用为目标,重基础、重实践。教学实践应当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立足实际需求。对接中小学课后服务,应对未来实际工作需要,发展“一专多能”的教育,大胆改革音乐教学模式。整体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发掘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音乐作品的接触,让学生发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情感体验。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强化乐队组织、合唱排练、自唱自弹等方面能力的培养。[8]
3.3 创新创业实践氛围营造
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应当存在于音乐类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当中。高校时时关注政策、积极宣传和解读政策,帮助学生获悉政府扶持信息,减少创业阻力和风险。积极利用校园自身宣传渠道,处处皆可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双创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润物无声。多种形式促进校园创新创业实践氛围的营造,比如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和比赛筛选有潜能的创新创业人才,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树立典型,选择优秀的音乐专业毕业生进行宣讲,发挥榜样的作用。
3.4 创新创业孵化
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抓手。主动争取和政府、企业的合作关系,发挥桥梁作用,鼓励大学生拓展创业项目。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可以考虑突破传统思维范式,比如与校外示范基地模式统合起来,搭建音乐专业教学成果转化平台。一方面是地方高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视,一方后也是音乐艺术实践渠道的拓展,发挥合唱团、民乐队、管乐团等音乐专业实践团队的力量,探索“院团合一”的教学模式,政府和企业在政策、经费、设备和项目等方面提供支持,实现合作共赢。
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中小学课后服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应对时代变化,回应现实需。对于音乐类人才的培养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总结经验锐意改革,帮助学生在适应社会的发展,有能力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创业优势,是地方高校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