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2-04-07何水强
何水强
(武威第二中学,甘肃 武威 733099)
0 引言
英国物理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到底的追问问题罢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习物理最好的方法,由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增强学生创造性能力,从而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在教学当中不断的寻找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
1 培养高中生物理学科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在高中教学阶段物理有着较强的学科地位。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理科综合思维模式,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宽物理思维模式,让学生特定的环境中可以钻研物理学科深层次的知识体系。物理是理论性学科,物理的学习需要加以数据支持分析,需要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加以论证研究。在新时期教学理念下,物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理念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帮助物理教学任务顺利开展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高中生物理学科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在教学中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进而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热情。其次,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内在潜力进行挖掘。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原本学习的外在动机转为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可以结合我国以及外国物理学当中所产生的重大成就,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的个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当中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面对物理探究时的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物理学家优秀事迹的过程中,感到物理学的奥秘。最后,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为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2 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现状
高中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内在逻辑和辩证思维的应用还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由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师逐步的引导下让学生散发物理思维,在教师有效的教学引导下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形来看,高中物理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具体表现如下:
2.1 物理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够重视
高中生要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变得日益繁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却忽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育。在巨大的高考压力下,教师没有较多的精力放在落实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上,只能让学生日复一日练习物理公式的应用以及练习考试题型,教师让学生不断的练习习题,学生就会长期处于较大的高压状态难免就会对物理课堂产生乏味枯燥的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适当放松,学生在放松状态下,思维活跃度能够大力提升进而可以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逻辑,教师同时还可以采用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2.2 物理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相对较差
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发现有少部分教师在教学前没有认真观看创新型教学方式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教学书籍,还在采用应试教育政策,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逐渐沦为教学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脑海中存在无数的知识点,无法搭建成具体的物理模型,从而逐步让物理课堂丧失其应有的趣味。在此情形下,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观念停滞不前会严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甚至还会拉低教学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综合素养,使得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成为空谈。
3 结论
3.1 应用互动式教学策略
我国大部分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处在单一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步。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思维会受到限制,进而阻碍学生在物理学科上的进步与发展。高中物理学科的逻辑想和抽象性都非常强,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在不断增强,学生对于某些物理概念和理论知识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由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学科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互动式教学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针对性问题,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如果打错教师也不要责骂学生要鼓励学生,进而为学生解答让学生可以知道学习中的弱项。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弱项,然后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培育学生积极探索物理学科奥秘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重力与弹力》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一个弹力球到课堂当中,向学生们展示弹力球弹起来的过程,同时提问学生:“弹力球为什么会弹起来呢?”“有什么力在推动它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截弹簧,学生两两做为一组,由一个学生固定住弹簧,另一个学生向外拉弹簧,看一看弹簧拉到多长之后就没有办法恢复成原来的形状了,从而学习和掌握胡克定律的概念。
3.2 采用小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在物理这门学科当中,主要是以实验和探究为主,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教师要想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概念和物理领域当中的规律,物理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感知物理学科的奥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物理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而在讲解物理知识时,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通过实验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探究,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在上课之前就针对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引导小组同学提出猜想,并在课堂当中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究,来验证自身的猜想,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小组成员产生凝聚力,发挥合作意识,将每一个人的发现和想法都在小组当中进行交流和探讨,在进行猜想表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组中选派一位代表来进行表达,大胆提出自己小组的猜想,并在课堂结束之后讲述自己小组的猜想是否正确。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小组中的成员自由寻找方式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自行选择材料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比如运用小球或者小车,将课本倾斜,形成一个斜面,小球或者小车通过这个斜面滑下来,看一看如果不额外增加力的话,这个物体是否会停下来,停下来的原因又是因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将小球或者小车放在平面上,推动它进行滑动,通过记录观察物体是否能够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使这个物品停下来或者改变速度和方向,进而通过自主探究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3.3 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存在大量的学术性问题,比如对物理知识的概念和物理公式内在逻辑的理解不够通透等等。教师在应对此项教学问题时,可以在开启课堂时先设置一个小的教学问题,随着课堂的深入开展与讲解,学生再对问题进行思考就会发现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答,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在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路径,在面对物理学科问题时可以有多种解答方式,进而对物理公式学会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本课的教学内容在于讲述万有引力的发现工程,以及借用数学能力推导万有引力一般规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万有引力定律概念性理解上,只有先了解万有引力的由来,对万有引力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探知该定律应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理学科的应用。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设置引力与质量是何种关系的课前问题,进而随着教师的讲解可以探知引力与行星之间的关系,或者探究行星的运动,用所学的知识研究更加深奥的物理知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物理学科中各项定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