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路径
2022-04-07王培
王 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有的实践教学仍存在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张皮”、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如何在“大思政课”育人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
注重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规划,是开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首次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进一步发文,要求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并要求从本专科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划出部分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根据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调整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明确要求:“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2020年《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材〔2020〕6号)中明确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把握新时代、推进一体化、突出创新性、增强针对性、注重统筹性,要求“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这些政策文件为开好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根本指向和目标遵循。然而,从各地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主题不明、内容混乱,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创新性,考核评价形式单一、反馈机制不畅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因此,还要从各地基层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评机制等方面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
从教学目标定位来看,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思政理论课一样,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传递知识、塑造价值和培养能力的基本功能。在“大思政课”的育人格局下,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被机械地定义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辅助工具,它与思政理论课紧密相连,既是理论课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延展和深化,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升华和创新理论内容。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是孤立的,要从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出发,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让学生既能理论教学中感受到经典理论的魅力,又能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意,实现大思政课“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育人效果。
从教学内容设计来看,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凸显时代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大思政课”的育人理念强调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深入基层,亲身感受时代的变化、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了解党情国情民情,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要具大视野、大胸怀,围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教学目标,开拓思路,从大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出发,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制度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从教学形式选择来看,常见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小组展示、经典阅读、主题辩论、红歌比赛、实地参观、主题座谈、志愿服务等,还有借助新技术手段带来的VR(虚拟现实)体验。丰富的教学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但有的实践教学在追求形式创新过程中逐渐异化,本末倒置,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无论是朴素的实践形式还是新技术手段,都要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宗旨,避免“形式大于内容”,偏离实践育人目标。
从考核评价机制来看,要坚持目标导向,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要强化分层考核,基于办学宗旨、学生情况、专业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考核形式要活泼多样,既可以采取统一考核,如提交调研报告,也可以采取个性化考核,如拍摄调研视频记录,等等。二是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制定严格的量化标准,特别是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的,要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根据小组每个成员的完成情况区分等级,防止有些学生浑水摸鱼。三是增加学生反馈交流环节,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便于及时调整活动开展中的各个环节,优化考核方案,不断提升考核质量和水平。
二、构建协同育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
教师是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力军,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关键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突破空间限制,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建立思政理论课与社会现实的有效连接,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锻炼学生,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完成这一重任,单靠思政课专任教师明显力量不足,需要整合社会力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思政课实践教师队伍。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社科厅函〔2020〕1号)明确指出:“鼓励高等学校统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以及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家大师和专业课骨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讲授思政课。”还支持建立两院院士、企事业领导经常走进高校,走上思政课讲台的长效机制。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丰富理论教学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搭建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平台,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广度,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样性,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鼓励社会各界骨干力量加入思政课实践教师队伍,并不是否定思政课专任教师的重要性。思政课专任教师始终是思政课教学的中坚力量,思政课实践教学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前提和基础,是对理论教学的延展和补充。思政课专任教师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课堂上的系统讲授是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的主渠道。但随着思政课教学的不断改革,实践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思政课专任教师单打独斗无法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连接,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可以拓宽实践育人渠道,汇聚育人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例如:邀请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行政管理干部、学工部和团委的老师,邀请校外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人文社科界的名家大师、不同行业的劳模和先进走上思政课讲台,借助他们的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元的实践教学,实现“小课堂”和“大社会”的贯通,凸显大格局、大视野的育人目标。
配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还要建强这支结构多元的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兼教师进行培训。例如:有些专任教师不能熟练应用新媒体、新技术,不能很好地借助虚拟结合的新技术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对于实践教学载体的运用单一,不能有效整合网络资源。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多组织思政课专任教师参加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及时掌握新技术、获得新技能,以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课堂革命。另一方面,要拓宽教学思路,推动校企合作,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思政课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而言,他们的岗位职责、社会阅历、专业特长各有不同,邀请他们担任思政课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学生能从他们的亲身经历和鲜活案例中了解多姿多彩的社会,但有些兼职教师并不具备思政课专业的理论知识,在与学生沟通时容易就事论事,缺乏价值引领。因此,对于校内一些兼课教师要进行提前培训,对于校外的兼职教师要加强沟通交流,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兼职教师的正向作用。
三、激活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动力
学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他们能否积极主动地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认真完成实践教学布置的任务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呈正相关。如今,“00”后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期待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调动他们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在动力,简单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外部的有效支持,包括课程要求、物质保障、激励机制等。
按照教育部规定,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有自己的学分和课时标准,属于在校大学生必修课程。这些课程要求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实际参与实践教学,但很难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客观效果。有调查显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外部要求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1]当外部要求如实践内容、实践形式、考核要求过高时,会因超出学生实际能力而大大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样,当外部要求偏低时,也会出现部分学生选择拼凑调研报告、参加小组活动只挂名不出力等应付考核要求的现象,导致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因此,设定实践内容、实践形式等外部要求时,要及时掌握学情、突出时代特色、紧贴生活实际,让新鲜、活泼、接地气的实践教学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里。
充足的物质保障也是吸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外在因素。当前,各高校在“大思政课”育人理下念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这也对外部支持如资金、交通、安全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外部环境能够提供相对充足的支持时,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和自我提升的需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反之,当外部环境支持有限时,有些学生会因为资金、安全等各种困难而降低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但这些外部因素完全由学校来保障也是很困难的,为此,应该转化实践教学思路,统筹社会各方资源,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解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担忧。
激活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内在动力,还要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重大社会实践中作出表率,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多高校教师化身志愿者投入到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立体鲜活的思政大课。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群体中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一些优秀学子胸怀祖国和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参与到冬奥会等诸多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责任担当和智慧担当,是同龄人身边的榜样。因此,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积极带动作用,通过分享他们的事迹,感染更多学子,引起大家思想上的共鸣,激发更多的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四、建立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开好思政课实践课教学不是一句空话,既要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需要完善外在的制度保障。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从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经费拨款、职称评审、学科发展、平台搭建等各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但也应该看到,有些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还存在不少短板。例如: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还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有要求无行动、高要求低保障,只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地位和育人价值,要求相关部门和老师产出高质量实践教学成果,却不能及时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建好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的重视,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为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生解决经费、安全、职称晋升等各方面的困难。
充足的教学经费是开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思政课专任教师经常因实践教学经费审批困难而降低组织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学生也因经费不足而放弃有创意、有挑战的社会实践,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获得感低,远未达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目标。各地各高校应尽快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使用制度,寻求社会支持,加强多方合作,多措并举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资金支持。
安全保障是师生能够顺利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当前,各高校在“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理念下,不断打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空间限制,如:组织学生深入到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展精准扶贫调查;鼓励学生深入各地农村开展乡村振兴调查;支持学生深入到社区、街道开展基层治理调查,等等。类似这样走出校园甚至跨区、跨市、跨省的实践项目越来越多,安全保障制度也要跟上。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求师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鼓励学校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实地调研,并做好建立微信群、联络簿等开展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建立起应急管理制度,一旦有安全预警提示,学校能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应急程序,解除师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安全隐患,切实为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安全保障。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是开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必要的制度保障。职称评聘涉及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以往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在职称晋升中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如今,各地各高校加强了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但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体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办法还存在诸多不足,仍有个别高校并未严格落实思政课专业教师职称单列要求,考核要求也不能凸显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这就导致很多思政课专业教师不愿花费更多的实践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从根上说,要尽快完善思政课专业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改变过去偏重科研的评价体系,加大思政课教学在职称评聘中的分量,让思政课教师真正有底气上好思政理论课和实践课。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监管制度也需落实到位。当前,各高校基本建立起思政理论课的备课听课制度、巡查反馈制度,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日常监管还存在空缺,需要尽快建立相应监管反馈机制,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细化监管反馈办法,通过各个环节的监管督促不断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总之,开好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内部建设和外部支持协同发力,实现“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