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革新和实践路径

2022-04-07刘喜要

文教资料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知识点思政

刘喜要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所有高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主力军”、课程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侧重专业技能倾向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法得到专业教育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问题突出。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把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摆在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面前的一个现实而急迫的根本 问题。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革新:思政元素融入

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由此可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就是高校教师自觉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中主动涵养、深入挖掘所授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所授课程知识点中,实现思想引领作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前提,专业课程知识的重构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其他课程教师要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增强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要在学科教学中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谨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一)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提升“政治”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对于理想信念的要求。

要让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3]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结、价值联结,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要将识别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能力和水平融入课程教学中。高举什么旗帜,坚持什么方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目前,中国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斗争日趋激烈和复杂,高校教师要清醒认识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根本性问题,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

要将支撑时代发展的责任和使命融入课程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高校教师要时刻心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时刻牢记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在课程教学中主动将时事热点和课程知识点紧密结合,把专业知识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国内外形势,对国家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知,激发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涵养“道德”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指出了德行的重要性。育人的根本在于德育,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言传专业知识,而且要身教道德素养;对于学生而言,千学万学,先学做人,引导其摆正“为学”与“为人”的位置。

(1)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在课程标准制定和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结合课程知识点,在课堂上融入顺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设计课程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发展下去,达到以文育人的时代要求。

(2)要将中国故事融入课程教学中。中国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史是一部鸿篇巨制,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军队的故事、人民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增强中国自信、厘清国内外复杂的舆论生态。高校教师要善于结合所授课程讲述能够吸引大学生并使其信服,进而产生“共情”的典型事例,通过故事折射大道理,通过典型人物体现大情怀,以德育人。

(3)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融入课程教学中。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4]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高校教师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自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融入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并引导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4)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强调,“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5]。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在于“立德树人”,培养青年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培养人的,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使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承担社会责任,为将来走进社会与投身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教师也应当及时发掘学生身边的榜样,这样更具有号召力与感染力,能引导学生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凝练“职业”元素

(1)要将行业、专业、学校发展史融入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要通过沉浸式的教育带领大家学习行业、企业、学校发展历程,进而更加深刻认识国家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在提高专业认同感的同时,强化学生爱国情怀。同时,通过与行业模范、企业精英、学校校友的联结,让行业精神、企业文化、校训理念“活”起来,自然传递和传承下去。

(2)要将工匠(劳模)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高职院校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主要开设技术技能应用型工科和人文课程。专业教师进行人物要素与思政元素融合时,既要注重学科与课程特色,又要关注育人共性。就课程特色而言,文科更强调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人性与道德修养、社会责任、人的理想人格;工科以技能教育为主,更强调“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挖掘“人文”元素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6]要培养出21 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要练就其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

(1)要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要以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根据,从学生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出发,走进学生的心里,而不是飘在空中,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

(2)要将唯物主义历史观融入课程教学中。各专业课教师可以从人类的发展维度讲述学科的萌芽、发展、普遍应用等阶段,搜集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在专业课中融入历史元素,能够使学生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判断未来,提升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更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

(3)要将辩证思维融入课程教学中。在专业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在知识传授中加入辩证元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善于思考、全面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教学内容融通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才能为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动力。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和工作体系在内的一整套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一)目标同向:人才培养方案回应时代和国家发展需求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能够为国家发展服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就应该更加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将课程思政的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目标导向。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的课程教学目标有三个向度。

第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思政实施的首要基础就是专业课程的授课效能。专业课程教师只有讲好专业课程,才能挖掘出有效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点进行联结,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自然、贴切地呈现出来。

第二,传授学习方法。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信息化时代是有更迭的时间限度的。固定的、有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时期是有用的,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的起点和依据。但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是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

第三,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书”是为了“育人”,大学生有成熟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判断高校育人成效的关键指标,也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根本目的所在。

基于以上三个向度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时,要将“课程思政”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灵魂,在梳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色,将“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等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中。

(二)内容同构:教学设计注重思政元素和知识点的联结

专业课程思政是随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也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更不是“课程+思政”的刻板教学模式,而是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自然、贴切地融入专业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融通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精神指引。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应该让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点有效联结,产生协同效应。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有效联结、融通有三个 向度。

第一,找准需求点。需求点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专业教育是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各方面能力和技能的需要;其二,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困惑和问题,解决这些困惑和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求。这两方面的需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也是专业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相互融通、有效联结的前提。

第二,选择资源点。专业课程提炼的思政元素要以专业知识点为有效载体呈现出来。契合需求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辅助有效资源,才能呈现有深度、有思想的专业课课堂。

第三,整合联结点。根据需求点和资源点对相应的专业知识点进行重组、联结,进而将所有需求点和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效联结、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线”,进而形成专业课程“课程思政面”。

(三)教学协同:教学实施充分发挥育人合力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必须长效化、常态化,必须建立一系列机制,比如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组织保障机制等,产生协同效应。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有三个向度。

第一,学校层面—顶层设计。学校可以通过思政工作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协同推进的模式,推动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培训、组织制订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安排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观摩等。

第二,教学组织层面—分类推进。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习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研究和挖掘本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安排观摩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师生撰写和思想素养相关的各类案例(故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

第三,教师层面—具体实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师,因为具体推动着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联结课程知识点、选择教学载体和方法、制订教学流程、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课程评价与反馈等教学任务的实施。

(四)效应检验:教学评价侧重价值目标实现

各类课程思政实施的教学评价应回归教育的初心和推行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

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有两个 向度。

第一,教育的初心—教书育人。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学生,人才培养效果是评价的首要标准,需要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作为教学评价核心的价值目标。

第二,课程思政的目标—协同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就是让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是否有效发挥,是否形成了育人合力,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评价的关键目标。

三、建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机制:教师队伍融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要想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真正落在实处,就要狠抓教师队伍这个主力军,创新教学主战场。

(一)其他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毫无疑问,这里所讲的同向同行的明确指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向”与“行”。这里强调的同向同行,实际上是指各类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辩证统一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目标上相契合,在培育健康人格、高尚品德以及良好道德修养上具有同向性,在立德树人的本质上具有同行性。

(二)各类课程教师与党建工作者融合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教师党支部要直接组织、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同时,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发挥的状况是检验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指标。[8]各类课程教师要和党建工作者同向同行,共同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

(三)各类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融合

从课程思政角度上看,高校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育人的主体,目标上是协同的,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色。很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课程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则聚焦对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融合势在必行。二者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开设道德讲堂、青年讲堂、艺术讲堂和班级团课等平台上合作,在“开学第一课”“校史校训推广”“校友榜样示范”“校内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合作,增强育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在提炼学校思政元素、设计特色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等方面深度融合。

(四)各类课程教师与学生辅导员融合

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了解学生情况,掌握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案例,这是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独特的优势。建立两支队伍的协同机制,在学生思想调研、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案例共享等方面协同融合,尤其是采取完善制度、探索推行辅导员担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助教措施,对于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各类课程教师与学生骨干融合

各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成功与否,在于课程教师能否回应学生需求,并与学生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结。对教师的认可、对知识的认同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学生干部是建立学生和课程教师情感联结的纽带,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间的快速传播。建立课程教师和学生骨干之间定期的交流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六)各类课程教师与校外教师融合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多维度的教师能力培训,定期以“问题导向”的工作坊的方式,组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党建工作者、思政工作者、辅导员、学生骨干和校外职能部门专家、行业精英、企业模范等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环节、教学评价等进行研讨交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知识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