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笛类乐器起源的思考
2022-04-07朱隆基
朱隆基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笛子,也被称为竹笛,通过普遍称谓便可知道笛子在如今以原料为竹质及木料偏多。器如其名,在笛子不为竹质或木质前不会叫“笛”这个字,竹字头的偏旁,下为有空有吹头的象形部首,更像是有孔且四方稳健的乐器,更像是埙的外形。什么时候出现“笛”这个字,又在什么时候用笛这个字特指现如今普遍认同横吹边棱音开管类的乐器,不禁让我有了兴趣。现如今竹笛单指横边棱音开管类乐器,必备的特色为有一笛膜做强迫振动。笛子的发展史几乎和可追溯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同步,这就使得笛类乐器的历史悠久、精华沉淀,广而传之,使得人跟笛子的互相需要越发贴切。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及物质的发展,笛子作为乐器或者精神标志在人们的生活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演奏者们表达感情的工具,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史中,笛子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客观属性,其乐器除了自身所体现出的最原始的意义,还延伸到了哲学、历史、声学、文化、律制、科学等不同方向。笛子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清澈深邃的音质和宽泛的音域在中华文化传统乐器中具备与众不同的影响力。韩宝强教授在《音的历程》一书的封底,引用了一句源于《犹太法典》的篇言“欲求无形世界,须细究有形之物”。中国竹笛作为具有原始形态的一种能演奏乐律的乐器,不必增加太多功能性组件,却能表现出无比丰富多彩的艺术,令人惊叹。笛在古代称为“篴”。对于这一乐器,便可由吹管类乐器的祖先“龠”引导我们去探寻笛的踪迹。
根据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刘正国发表在2001 年10 期《人民音乐》的《中国龠类乐器述略》中得知,古龠是从古至今吹奏乐器的原型,后中国的笛、箫等乐器都由古龠发展而来。古龠最惯用的方法是斜吹,这个方法最为质朴,不必在笛身管体另制吹孔,只要把嘴巴下唇贴近一端,使气流从端口外沿45 度左右的角度进入,在管口一端作吹口,即可鸣响出独特的乐音。这个演奏方法最接近管乐自然之道,也可称得上最原始吹奏方法,实为吹奏万法之宗。欲要追溯其源,它极可能滥觞于人类早期的生活炊具——“吹火管”。老子《道德经》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篙乎。”是知“龠”字本义乃可作“吹火管”解。可知这一器物有用作实质性的功能,再发展成为乐器便通顺了。由此“吹火管”即为无音孔之龠,也就是早期的开口律管。这种最原始的中空之管,运用“斜吹”之法,至少可以演奏出三声音阶的旋律,此古人所谓“吹律”是也。如何由龠发展为笛,或者说龠类乐器什么时候称之为横吹的“笛”。笛的发音表为di(阳平声)。东汉文人应劭在《风俗通》中写到笛,涤也,所以洗涤邪恶污秽,纳之高雅正直也。
一、中国笛的起源
追溯笛子最早的起源离不开考古学的研究,中国最早的骨笛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 年首先提出的)。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在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阶段。这个时代在标志着整个时代发展中已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可否认之前是否有更古老的时代,骨制品肯定先于石制品,逐渐演变成专门用来演奏的乐器,吹奏乐器的起源与狩猎时引诱禽兽的拟声工具及人体自我发声的口哨有关。已发现的原始社会吹奏类乐器有号角、埙、哨、笛等数种。
在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方式中,人们以鸟兽为食,在吃肉之后,发现骨头有更多用途,坚固的管状物体可以敲击。骨管中空的特质使得空气可以灌入,在不断尝试中发现不但可以吹响,还可以用于驱赶产生危险的野兽,更可以在掌握吹奏方法后发出悦耳的有变化的乐音。于是,作为最原始人类社会生活产物的骨笛——这一最初的乐器雏形出现。
1987 年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骨笛——贾湖骨笛,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空气柱振动类吹管乐器。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贾湖骨笛是型制保留接近完美,迄今仍能演奏的吹管乐器。经放射性同位素14C 及树轮校正等相关测试测定为9000 年至7500 年前,中国古代文明最不可忽视的实体证物体之一。1999 年,经中国科技大学科技考古研究室和外方相关专家全力合作,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以《贾湖新石器遗址发现最古老的可演奏乐器》为题介绍了贾湖骨笛的基本情况,被全球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被誉为“中华第一笛”,特别是自然官网上用骨笛演奏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小白菜》,更加让人耳目一新。当时贾湖出土的骨笛共有二十一支,有五孔形制、六孔形制、七孔形制、八孔形制之分,两端长约二十厘米,都是飞禽走兽的腔骨管制作而成的。观察其音孔的开口设置位置细致准确,其中有一根甚至在钻音孔时预先划有刻度线。为此,湖北省教委、武汉音乐学院成立了由童忠良教授、姜教授、荣政教授组成的“舞阳骨笛研究小组”,对舞阳骨笛子进行了科学研究和一比一仿制。1991 年初,郑荣教授和姜教授以舞阳夹湖骨笛中编号为M282:20 的长笛为模仿对象,对一比一仿制对对象进行演奏和测试;1998年,仿做了具有相同模仿对象的骨笛;1973 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一批骨笛(又名“骨哨”)。除舞阳骨笛外,已有7000 多年的历史,并有多个音孔。宋代陈《乐谱》记载:“篪、有底之笛也,横吹之。”同样有发现在1978 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两支篪,很大可能黄帝时代(公元前2400 左右)中国竹笛由骨制转变为竹制。《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黄帝命伶伦作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至昆仑之阴,取竹之嶰谷,以生空窍厚薄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曰‘含少’;次制十二筒……”赵松庭先生认为,“我国最迟在黄帝时代已经有了竹制的笛子”。这里指的最迟,还有可往前追溯的希望。1973 年,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两件2300 多年历史的竹笛。公元前126 年(元朔三年),张骞回到西汉,距今2100 多年。除此之外,许多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也已有更多吹管类乐器“横吹”乐手的画像。毫无疑问,中国笛类乐器因其根源的原始形态,起源于中原。汉代的长笛与现代竹笛相似,而唐代的横笛与现代的竹笛基本相同。日本奈良正仓院《献物账》记载有许多唐代竹笛,其中一些至今保存完好。至宋代,由于横笛的流行,加上源自闽南泉州尺八(“南音”),这一乐器又衍生出了“竖笛”“中管”“尺八管”“箫管”等名,因此许多人已搞不清唐代以前的长笛、笛与宋代横笛的区别,以至于沈括花了很大力气去解释这一变动。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里也做过这样的澄清:“今之箫管乃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可见唐代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玉笛也可指代是如今的箫。赵松庭先生在《竹笛源流》中表示笛子是最原始的乐器,也是最古老的乐器。《晋书》中有列和笛子演奏家的一段话,“每合乐时随声之清浊用笛有长有短假令声浊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日此三尺二调也声浊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日此二尺九调汉魏相传施行皆然……。”说明了这时候已经有了长短不同的笛子。
近年以来,在“中国竹笛发源时长”难题上,世界各国科学研究各不相同。此外,在罗波湾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支竹子类材料制成的七孔笛子,有二节竹的形状特征。此外还有很多战国时期的文物,这些资料及实物足可以表明笛子是一种伴随中华文明的前进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依据各类古代文献记载,竹笛早就在黄帝时期就出现,但在汉朝,已经有人依据音律学以笛子管长长度区分高低音调。直至宋朝,竹笛的型制与今日的六孔笛子相差无异。
依据考古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协作,对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汝州中山寨河姆渡文化遗迹发掘出的10 孔骨笛的测音结果显示,中山寨骨笛的音阶早已拥有了一些类似纯律、二十四平均律、十九平均律和五度律的要素,表明七千多年前的音乐环境早已存有十二平均律律制的一些要素。科研成果将笛子的发现年代提前了5000 年,否认笛子是由外传入的基础理论都是强有力的证据。东汉之前就时兴笛子了。屈原的学生马融就曾经在《笛赋》中讲笛子的吹奏。1973 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两件笛子类的乐器。它能够证实,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笛类乐器就在我国广为流传。隋唐时期已有关于笛类乐器大横吹,小横吹的记载。在宋朝,笛类乐器在民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候有一种民间演出叫《鼓笛曲》,鼓和笛是最主要的两种乐器(吹奏及击打类乐器)。除此之外,笛类乐器与大家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在很多文学名著中都是有记述。明清时期,笛子在民间广泛应用。笛子已变成一种民族器乐,作为民歌、曲艺、中国戏曲、民族舞蹈里的关键乐器之一,其保持本质传统的同时也在为适应当地环境而不断发展。
二、西方笛的起源
我们通常把西方管弦乐队中的笛子称之为长笛(flute)。这个英文单词来源于拉丁文flatus,词根flat=to blow(吹)有动词吹动的意思,原意为微风轻拂。很多不同的区域都流传着关于长笛的传说。希腊神话中有这样的描述,山神潘“(Pan,古希腊语:Πάν)是希腊神话里的牧神,掌管牧羊、自然、山林乡野,伴随潘的是自然宁芙。”爱上了自然女神西琳克丝(Syrinx)是希腊神话里阿耳卡狄亚(Arcadia)的山林女神,不断地向她求爱。为了躲避潘的追求,绪任克斯向父亲河神拉冬(Ladon)求助,哀求他帮助她,Ladon 就把Syrinx 变成了一根芦苇。最终Pan 用这根芦苇做了一支可以演奏出非常美妙声音的长笛来纪念他所爱恋的人。在此之后,我们就将这种笛叫做“Syrinx”或者“Pan 笛”。关于长笛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推断,人们最初想要制作长笛的思考来源于听到芦苇秆被风呼啸过的声音。根据其他的说法是,最先出现的长笛是由动物的管状空心骨头而来的。这一说法有证物证实,更有文献记载,鸟儿的鸣叫声或者是人类发出的口哨声激发了人们制作出长笛的思考。
为了能追溯西方国家长笛乐器的发源,我们应该详细说长笛的先祖。长笛的先祖有两种,横着吹奏笛子和竖着吹奏的笛子。早就在古代埃及,就发现顶端有开口用黏土做成的竖笛。新长笛记录了德国西南部最早的音乐传统。2008 年在德国西南部,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只35000 年前手工雕刻的骨质横笛。通过科学的碳物质检测,考古学家称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人为的手工制作的乐器,这一发现为欧洲初期当代人搭建繁荣的现代文明社会带来了全新直接释义。这支笛子是通过考古学家从德国西南边的Hohle Fels 洞窟中发掘的,由12 块分散的秃鹰骨骼手工雕刻成的。图宾根大学考古学家尼德普康纳德(Nicholas Connard)领导工作组用挖掘出的这12 块零散的骨头拼接了一支笛子。这些部分包含1个8.6 英寸(22cm)长,上面有5 个眼的管状乐器和1 个有凹口的长笛末端。康纳德称,这根笛子有35000 年了。康纳德说:“显然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维多利亚大学考古学家埃普尔·诺维尔称,这种长笛比以前发现的乐器更古老,但追溯日期并不太古老,不会引起意外或争议。这根霍勒·菲尔斯长笛相对完整,看起来比康纳德和他的同事近年来在德国南部挖掘的其他七根长笛的骨骼碎片和象牙碎片还要古老。在澳大利亚出土的一支笛子据说有一万九千年,而在法国比利牛斯山脉发现的22 支笛子可以追溯到3 万年前。德国出土的古笛可追溯到3.5 万年前,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笛。这根长笛是康拉德研究小组于2008 年9 月发掘的。同一个月,他们还发现了六件象牙碎片在女性雕像洞穴。荷兰莱顿大学考古学家威尔·洛贝洛科斯(Will lobelokos)表示,在同一沉积层中发现的骨笛和人类雕塑,足可以表明,它们在3.5 万年前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文明。洛布罗科斯说,很难说这些人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发展是什么样的。然而,这些事物所在的时期在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包括对艺术的欣赏、个性装饰和各类创作的作品,都可以与我们现代文明相媲美。洛布罗科斯说:“这根骨笛表明现代人已经进入了欧洲……当时所取得的物质文化可以与现代性相媲美。”他同意康拉德的观点,认为这根长笛似乎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乐器,为欧洲初期当代人搭建繁杂的创造文明带来了全新直接证据。现实存在的例证是很难让我们构成古长笛的连续历史的仍然可以说明了罗马人和伊特鲁利亚人(Etruscan)演奏过类似于笛的这一类乐器——虽然发现出的例据较少,但不能否认笛类乐器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古希腊人却是普遍演奏的。西方笛类乐器的源头通过证据的中断,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长笛很少能在西方艺术作品出现了,再次能追溯到踪迹也就到了10 世纪和11 世纪初。
三、结语
其实经过思考分析,便可以知道笛类乐器绝不一定是在汉代才被传播的。至于是这时才把横吹的笛的传入还是技法或是乐谱都更适合当地笛类乐律,舶来品会非常有吸引力,张骞即使从西域带回的“胡乐”中有西域横笛类乐器,也与中原早就有笛类乐器的事实并不矛盾。其乐器的产生也如文化的形成如出一辙,形如两根幼竹拥有各自的根系及种子,只是在生长中枝叶的交连,无可置疑谁传谁而成谁。其中关于乐器在内的音乐文化氛围也是没有国界的,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彼此促进成长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中原笛类乐器或者会因为西域笛类乐器而有所学习交融也就不足为奇,但这并不可否认中原早就有笛类乐器的客观事实。骨头可以长期留存,但竹子等木质结构很难保存,由骨头为材料转变为木竹等材料绝不是轻易变化来了,器物的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为了应用更为贴切才会转换成其他材料,这一变化绝对是有目的性的,坚固变为便携,出声发展为动听,也是符合当时审美而产生的。
就笛子的起源与发展就像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规律是一样的,都有属于自己起源成长的个性,又在扩散及传播中因不同人的理解更新迭代,进而不断融合发展。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已陆续发现了人类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这些时代的人体化石分布极广,这些实物证据可以否定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论和外来说,而肯定多元论和本土说。笛子的起源也可和这一点相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由多元的文化组成,组成的过程及结果便是文化的融合。竹笛演奏经过长期的发展,近代以来,才作为独奏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而从文献史料的阅读中发现对竹笛的研究从20 世纪50 年代之后才活跃起来。笛子作品的多元文化融合即是随着时代前进的。笛子文化是乐器文化,是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音乐是无国界的,文化也是交相呼应的。
丰富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文化缺一不可,中华各民族的各类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完整和进步。在漫漫长河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各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模仿,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共性的关系,不断促进了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活力、影响力、凝聚力。各类文化都是中华文化这个大的百花园中的每一个盛放的花朵,共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不可估计的魅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同区域的文化能够寻找到共鸣点,人们对优秀文化唤起美好情感方面是可以达成共识的,这也是不同文化进行借鉴和交融的基础。文化融合的过程:首先需要接触,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这一动作往往产生谁向谁传授的问题,其次需要文化间的碰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扬长避短,相互交融。
2019 年9 月27 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到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文化融合是文化自信的根源,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并不需要证明本民族的东西是完全从一而终且一脉相承的,经过漫漫历史长河,能留存且活跃才是优秀的凝聚。我们大可不必只渴望拥有和承认,况且有人曾不停表示什么都是他的,我们也只需一笑而过。
我认为笛这类乐器在中国出土的可考究历史在贾湖遗址,只是目前认知的中国地域的最早证物。和德国三万五千年前的骨长笛相比时间并不能说明什么。文明的轮替也极有可能。更多未发现的真迹还藏匿在这片深厚的土地。也许最早的文明都各自萌发出空心长管类的乐器经过改良精简的发展所表现的历史文化也是不同的。抑或多地独立发展出相似同类的管状空气柱振动乐器,或由为了生存捕猎狩猎而来;或由为了安全防范危险而来;或由为了生计制作食物而来;或由为了祭祀举行仪式而来;或由精神消遣丰富文化而来;所以并不存在谁传给了谁。但张骞出使西域使文化中笛类文化产生了碰撞,文化交流,才称之为羌笛,也只是对外来笛类乐器的称谓,传入的是不可知的技巧及演奏音色,或许会影响一时的流行指向,但历史仍在继续。笛类乐器的起源仍可待追寻,它的神秘值得我们继续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