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师范学院校园种子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2-04-07刘凯良杜庆杭冉胡保王梦瑶蔡幸婷
刘凯良,杜庆杭,冉胡保,王梦瑶,蔡幸婷
(1.宁德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2.福建省特色药用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宁德 352100)
校园是师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绿色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校园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还兼具重要的文化和科研价值[2],为植物学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实践提供必要条件.近年来,很多高校陆续开展了校园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3-5].宁德师范学院占地80 hm2,有蕉城和东侨两校区,校园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本研究通过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植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类型,为植物教学和校园植物景观美化提供依据,助力校园植物文化内涵建设和优化校内植物资源.
1 研究方法
2017—2020 年,根据校园道路和植物现状规划调查路线和样地,先后对校园内植物进行多次线路调查和样地踏查,拍照、采集植物标本及规范鉴定,系统统计校园植物种类及资源情况,最终整理出植物名录并撰写调查报告.重点调查校园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资源植物.对常见及重点植物进行拍照记录,同时建立“宁师植物”公众号,为校园植物认知和后期线上互动学习提供基础.
通过查阅《福建植物志》等相关文献资料[6-11],对所调查的植物进行鉴定,同时总结出宁德师范学院校园种子植物名录,记录其科属种名称、生境分布和资源利用等重点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园种子植物物种组成
根据调查统计,宁德师范学院校园常见种子植物共81 科168 属203 种,其中裸子植物9 科15 属16种,被子植物72科153属187种.
2.2 校园种子植物科属种分析
2.2.1 种子植物科的组成分析 调查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占多数.根据校园内植物各科所含种数多少,将宁德师范学院种子植物科分为:单种科(1 种),寡种科(2~3 种)、中等科(4~5 种)、优势科(≥6 种).优势科有7 科(表1),其中,10 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17 属17 种)、豆科(13 属16种)、禾本科(10 属11 种)和蔷薇科(8 属10 种),优势科含59 属77 种,分别占到种子植物属种总数量的35.12%和37.93%,优势科植物是构成校园植物的主要种类.
表1 校园种子植物优势科统计
2.2.2 种子植物属的组成分析 根据校园内各种子植物属所含种数多少,将宁德师范学院种子植物属分为3 类:单种属(1 种)、寡种属(2~3 种)、优势属(≥4 种).其中,优势属包括榕属Ficus(6 种)、大戟属Euphorbia(4种)、含笑属Michelia(4种);寡种属共计21属(45种),含3种的属包括李属Prunus、木槿属Hibiscus、蓼属Persicaria,含2种的属包括侧柏属Platycladus、鼠尾草属Salvia、羊蹄甲属Bauhinia、金合欢属Acacia、刺桐属Erythrina、簕竹属Bambusa、黄杨属Buxaceae、酸模属Rumex、玉兰属Yulania、女贞属Ligustrum、槭属Acer、山茶属Camellia、桉属Eucalyptus、卫矛属Euonymus、柳属Salix、鸢尾属Iris、樟属Cinnamomum和酢浆草属Oxalis;其余144属均为单种属.
2.2.3 校园植物种的组成分析 校园植物中的优势常见种类有银杏Ginkgo biloba、苏铁Cycas revoluta、榕树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江边刺葵Phoenix roebelenii、秋枫Bischofia javangca、垂柳Salix babylonic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龙牙花Erythrina corallodendron、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鹅掌藤Liriodendron chinense、红叶石楠Photinia × fraseri、白蟾Gardenia jasminoidesvar.fortuniana、夹竹桃Nerium indic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等.其中,阳生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占优势.
校园栽培植物有48 科98 属128 种,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59.26%、58.33%和63.05%,说明校园植物以人工栽培居多;校园野生植物有33 科70 属75 种,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40.74%、41.67%和36.95%,其中,以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等大科的广布种较常见.校园植物生活型中,乔木73 种,灌木43种,草本79种,藤本8种,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
2.3 校园种子植物的资源类型
根据植物资源的用途将校园种子植物划分为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材用树种和环境保护植物5种资源类型[12].
2.3.1 药用植物资源 校园种子植物中药用植物有61 科120 属133 种,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75.31%、71.43%和65.52%.根据校园药用种子植物各科所含种数,将其分为:单种科(1 种)、寡种科(2~3 种)、优势科(≥4种).统计得出,其中,优势科有8科,含44属52种,分别占属、种总数的36.67%和39.10%;寡种科有22 科,含45 属50 种,分别占属、种总数的37.50%和37.59%;单种科有31 科,含31 属31 种,分别占属、种总数的25.83%和23.31%(表2、表3).说明校园药用种子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多样性较明显.
表2 校园药用种子植物优势科统计
表3 校园药用种子植物科统计
据统计,含3 种及以上的属有大戟属、蓼属和含笑属共计3 属9 种,占比较少.含2 种的属有刺桐属、木槿属、女贞属、山茶属、酸模属、樟属和酢浆草属,共计7属14种.单种属110属,占总属数的91.67%,占总种数的82.71%.可见,单种属占绝对优势(表4).
表4 校园药用种子植物属统计
校园药用种子植物中有乔木29种,灌木27种,藤本10种,草本67种,草本在校园药用植物中占据优势.不同植物的药用部位和功能均不同,同种药用植物可能具有多个药用部位和功能,不同的药用部位其功效也存在差异.通过统计分析校园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和功效,全草类和根茎类入药居多,其中全草类入药约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6.09%.药用功效以清热解毒类最多,其次为消炎止血类,活血止痛类,强心利尿类较常见(表5).
表5 校园药用种子植物常见药用功效分析
2.3.2 观赏植物资源 观赏植物是校园植物中的主要种类,多作为行道树,观赏花卉,以木本植物居多.行道树以乔木为主,如樟树、榕树、高山榕、黄葛树Ficus virens、红花羊蹄甲、皇后葵Syagrus romanzoffiana、白兰花Michelia alba、龙牙花和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等.观赏性植物以观花、观叶居多,亦有观果或观树形.观花植物的花芳香艳丽,常见种类如三角梅、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玉兰Magnolia denudata、含笑Michelia figo、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观叶植物树形、叶形优美,以裸子植物较多,苏铁、银杏、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竹柏Podocarpus nagi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等.
2.3.3 食用植物资源 该类主要为野菜和药食两用植物.常见有杧果Mangifera indica、桂花、桑Morus alba、橄榄Canarium album、番木瓜Carica papaya、攀倒甑(苦菜)Patrinia villosa、鼠麴草Pseudognaphalium affine、酸模Rumex acetosa、车前草Plantago depressa、少花龙葵Solanum americanum、薤白Allium macrostemon、野扁豆Dunbaria villosa等.
2.3.4 材用树种资源 因环境条件限制,校园内不宜栽植过多高大乔木,仅作为行道树较普遍,因而材用树种较少.常见有马尾松、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樟树、白兰花和银桦Grevillea robusta等.
2.3.5 环境保护植物 该类植物耐旱易成活,可防止水土流失,对有害气体和灰尘具有一定吸收或吸附作用.如夹竹桃、黄槐Senna surattensis、木豆、葛Pueraria lobata、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田菁Sesbania cannabin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等.
3 讨论
大学校园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使大家学习工作更舒心.本文基于校园植物调查,探讨校园植物布局及与植物教学的有机融合并提出建议.
3.1 优化植物种类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校园植物应观叶观花植物色彩协调,四季皆有开花为宜.调查统计发现,校园内大约一半的植物花期集中于初春至夏初,建议适当增加秋冬季开花植物种类.校园内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应合理利用乔灌草藤不同生活型植物布局造景,构建校园植物景观环境的鲜明主题.
合理利用校园内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增加绿地面积.现阶段个别栽培种类不太适应新校区临海土质环境,应有效利用校园内野生植物资源,保持原生态,尽量减少植被破坏.
3.2 植物相关教学与校园植物有机融合
为使师生对校园植物及环境有更深入了解,应对校园常见植物进行挂牌,并定期开展植物科普活动,这对校园植物文化和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教学是学校的根本,植物相关教学应与校园植物有机融合.校园植物环境与文化建设可考虑植物学、药用植物学和植物资源学等学科教学和实践特点[13],在植物教学中结合校园植物开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认知,不同生活型和科属种辨识与鉴定;植物学实验设置校园植物调查实验内容,对校园植物开展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对书本理论有直观理解,便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此外,可规划建设集教学科研和环境美化为一体的植物园,作为植物相关教学课程的校内实习实践基地等,做到校园美化与实践教学融合并举[14].
总之,校园植物调查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园植物的价值和作用,提升内涵,持续优化校园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