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

2022-04-07

四川水泥 2022年3期
关键词:剪力墙抗震框架

高 卫

(山东黄金矿业(莱西)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613)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结构也在不断发展,从传统的木结构、砖混结构到今天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 这是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柱和剪力墙结构形成的应力体系,不仅具有良好的竖向承载力,而且由于剪力墙的刚度好,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相应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钢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安装测量技术。其技术核心是一方面要增加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核心的刚度,另一方面要规范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位置。

1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和设计

1.1 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点

框架剪力墙的力学性能包括框架墙和剪力墙两种不同的侧向力,因此框架剪力墙不同于传统工艺,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下部剪力墙相对较小,根据它弯曲的形状,框架被拉长,剪力墙的水平力占绝大部分。框架不仅要承受水平外力,还要承受附加水平恢复剪力,由于附加应力通过附加的水平力传递给框架,因此上部剪应力很小,框架内力较大。

图1 框架剪力墙的结构

1.1.1 刚度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配置会影响其刚度特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性能在接近剪力墙结构时其刚度较大,而在接近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时,即基底弯矩占整体弯矩20%以上时,则框架刚度就表现为不足,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1.1.2 抗震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根据结构刚度和剪力墙刚度在抗震性能方面各自贡献的比例进行确定的,因此可根据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制定相关房屋抗震设计规范,并结合房屋的功能要求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科学设计。

1.2 框架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1)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当地的抗震等级对剪力墙的数量进行科学计算和布置,并充分应用新型的抗震技术措施,提高房屋建筑的侧向刚度。而在没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应当主要采用框架内力调整的方法,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设计,使房屋建筑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达到大空间的效果,以满足当前人们对高层房屋建筑的高标准要求。

(2)为充分保障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保留与剪力墙重合的框架梁,此外,为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也可将与剪力墙位置重合的框架梁做成宽度与剪力墙厚度相等的暗梁,暗梁的高度宜与框架梁截面等高,或为剪力墙厚度的二倍,暗梁的配筋应当至少满足框架梁抗震等级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并按照设计构造要求适当配置。

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施工技术

2.1 放线测量技术

测量是框架剪力墙应用和施工的基础。通过对现场数据参数的有效控制,可以保证施工进度。框架剪力墙的检测质量直接取决于结构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在现场正常工作时,严格遵守施工标准要求,结合当前技术条件进行在线评分,提高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因此,不仅要保证测量设备的使用,还要保证效率的不断提高。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作为框架剪力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框架剪力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的配制质量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因此,首先应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混凝土配制,严格控制其整体质量,并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操作流程是否严格按规范和要求进行,以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

2.3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应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及相关设计标准规范要求。钢筋施工的技术难点在于钢筋混凝土的安装和铺设,首先在框架中固定位置,为了防止钢筋在固定位置之间移动,可以使用小型固定装置。工程完工后,应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防止竣工后钢筋移动。焊接钢梁时,采用标准圆形接头固定小直径混凝土,搭接接缝之间的距离应与接缝周围的距离一致,并按一次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在高层建筑中,钢柱连接过程中,由于接头数量多,位置混乱,焊接前应根据结构图对接头进行标记,并标记出主要支撑位置,使接头与主要支撑位置有明显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减少或消除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此外,还应考虑氩弧焊的质量问题,使用与电弧焊相同的材料和金属,否则会降低钢材质量标准,使管材达不到要求。焊接工艺完成后,应清理焊渣,确保混凝土弧焊区清洁。

2.4 模板施工技术

施工时将模板固定在墙体上,为避免损坏,模板与墙体之间填充海绵;浇注模板时,将模板主体清洗干净,并用海绵填充,保证模板干净有序;此外,室内模板的移动是施工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它对墙体尺寸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模板施工中,应注意控制好模板的移动问题,以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

3 框架剪力墙的施工质量控制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框架剪力墙施工前,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反复核对施工图纸,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施工方案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为后续的顺利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房屋建筑最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般来说,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梁的纵向配筋必须通过立柱的配筋,减小梁的支撑宽度,并严格遵守梁两侧的纵向配筋和转角,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3.2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夏季施工时,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选择优质原材料,进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生产过程中,按相关标准添加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以降低混凝土及内部实际温升速率,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有序地实施施工方案,充分利用混凝土泵送技术进行分层,科学进行斜面分层,采用墙体和框架柱整体分层方法控制分层厚度,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3.3 落实施工监理制度

在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将监理工作切实落实到项目的施工管理全过程中,应确保施工监理方法符合实际施工情况,高效的监理原则就是在建设监理工作中,把风险防范作为监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不断提高监理质量,确保监理工作渗透到建设活动各个环节和各个工序中。

3.4 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设计单位应全面收集施工资料,充分参考资料,更好地协助公司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案。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影响施工效果的因素,在设计时进行规避,确保施工方案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科学性。

框架剪力墙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主要环节的施工工艺符合设计方案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此外,可在框架剪力墙施工现场设立施工实验室,对试验数据进行抽查、复核,及时发现差异问题,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控制,以提高施工质量。

4 主体工程施工技术优化

4.1 钢筋施工技术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最重要的受拉构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注意加固技术的优化和改进,在施工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优化和改进。

(1)梁柱节点处钢筋施工时,此处钢筋密集,施工难度大,一般施工顺序是先施工柱配筋,再施工梁配筋。插梁配筋时,避免柱配筋位置,合理划分梁配筋,并保证配筋间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有利于以后的混凝土施工。

(2)钢筋施工中,注意箍筋等支撑加固的布置。这些钢筋可以为构件留下足够的保护层,避免钢筋暴露在混凝土表面,避免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侵蚀,为了改进结构工程的加固技术,必须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布置箍筋等钢筋。

4.2 模板施工技术的优化

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要保证模板施工的稳定性满足荷载要求。模板加固时,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模板搭建完成后,对工程进行自检,及时发现模板搭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没有加固的地方进行纠正。要改善混凝土外观,必须充分控制模板的回收次数,对一些表面有点蚀、损伤的板材必须及时更换。

4.3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改进

由于工程施工的大部分时间在夏季,温度较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会出现裂缝。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混凝土施工后开裂的问题。一般来说,应提高混凝土的配制率,提高原材料的整体质量,增加熔体减水剂,有效降低水泥比例,控制框架剪力墙的裂缝和缝隙,禁止任何膨胀剂的掺入,避免可能出现的裂缝。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墙体施工按一般分层方法进行,层厚控制良好。在养护后期,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具体性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并定期洒水,以有效控制裂缝。

5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技术包括放线测量、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模板施工等,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的质量,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控制好混凝土裂缝,落实监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工程计划,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改进和优化施工技术,确保剪力墙的质量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求。

猜你喜欢

剪力墙抗震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